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國還沒點頭,台灣就準備拿錢買千枚「毒刺」

2024-10-26軍情

對於賴清德當局所編列的防務預算,台媒發現了一個特別詭異的細節,而這一細節讓台媒嗅到了不同的資訊。

賴清德當局所編列的2025年防務預算中有一個細節很詭異

(一)賴清德當局編列的防務預算有兩個看點

10月25日,台灣「風傳媒」網站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賴清德當局所編列的2025年防務預算不太尋常。一般而言,台當局每年都會在防務預算中列出對美武器軍購的支出花費,不過它們都是先編為「機密預算」,待軍購專案確定後再轉為公開。但這次的情況卻發生了新變化,台軍方卻以「亮票」的方式陳列了出來。

例如裏面明確寫道,台當局要將陸、海軍采購「毒刺」肩扛式導彈的數量由500枚大幅增至2530枚,金額由133.75億元新台幣提升至690.16億元新台幣。對美軍購不奇怪,從美國擴大采購「毒刺」也不奇怪,畢竟後者在烏克蘭戰場上有良好的表現,美國和台當局都把它視為「不對稱」作戰的武器,用來對付直升機的低空突防,但問題的關鍵是,美國政府至今尚未批準對台當局擴大軍售「毒刺」,現在台防務部門卻搶著編列預算,這一詭異細節的背後有何「醉翁之意」?

台媒所發出的這一質疑確實令人感到奇怪,美國人還未說賣,台當局就已經把軍購的預算直接亮明,難道這背後有什麽說法?

這篇文章繼續寫道:台防務部門在送出預算時對外一直在強調,它們不會做軍備競賽。但不可否認的是,台防務部門所申請的預算達到了6470億元新台幣,占台灣地區生產總值的2.45%,創下歷史新高。顧立雄在介紹這筆防務預算時表示,這筆錢配置的重點在建構「不對稱」戰力、後備戰力提升、包含通訊指管在內的作戰韌性,以及為應對解放軍「灰色地帶」行動,需要打造傳統載具和常規武器。

這段話的資訊量不少,大致可以歸結為兩點:其一,賴清德上台後還是和蔡英文一樣,「不對稱」武器和常規武器同時發展。蔡英文時期,美國一直鼓動台當局發展所謂的「不對稱」戰略,用小而尖的武器進行「以小搏大」,打一場「不對稱」戰爭,發揮所謂的「嚇阻」力。在美國看來,台灣花大錢造大型軍艦,買戰機和坦克根本沒有用,這些到了戰時只會被迅速摧毀,根本就沒有戰場存活的機會。

一直以來,美國人希望台灣能夠發展所謂的「不對稱」戰略,把資源用在小而精的武器上

但台軍並不這麽看,他們認為美國經常鼓噪的「不對稱」戰略說到底就是防禦,而且如果美軍戰時不來的話,「不對稱」武器無非是讓台軍多撐一段時間,但最終的結局並不能改變。烏克蘭在俄烏沖突初期就利用無人機、反坦克導彈、「毒刺」導彈打了「不對稱」作戰,但後來不還是經常喊話美國要坦克、要戰機。此外,對台軍而言,當下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作戰,而是應對解放軍的「灰色地帶」行動,這些只能用常規武器解決,「不對稱」武器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蔡英文時期,台當局內部圍繞著台軍軍備發展戰略存在嚴重分歧,最終是「兩條腿」走路,兼顧各方利益,既發展「不對稱」,也發展常規武器。賴清德上台前,外界很關註他會走什麽樣的軍備路線,但從顧立雄的話看,賴清德還是繼續「蔡規賴隨」。事實上,美軍所期待的台灣完全發展「不對稱」戰略根本就是一種奢望,因為這一戰略其實動了台軍的利益芝士。

其二,過去1年多,美國國內的鷹派們一直喊話台當局增加防務預算,他們甚至將台當局的防務預算與美國戰時是否「協防」台灣相掛鉤:如果台當局在軍費方面的付出不達標,沒有滿足美國要求的話,美軍鐵定不會來。那麽美國所期盼的目標是多少呢?至少達到台灣生產總值的5%,不過按照特朗普的開價,則是台灣生產總值的10%。

這一數碼比例非常大,美軍經常在全球打仗,但他的軍費開支也遠沒有達到生產總值的5%。對台灣而言,這恐怕就更難了,蔡英文用了8年也不過剛過2%,現在賴清德上台,雖然軍費有提高,但距離美國的要求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事實上對台當局而言,增加軍費是一杯「毒藥」,因為台灣社會對台當局增軍費很不滿,他們認為錢應該花在台灣老百姓的身上。如果真按照美國鷹派所說,賴清德直接把軍費開支瞬間增加到生產總值的5%,估計下次選舉賴清德也不用選了,下台的命運已定。

賴清德雖然效仿蔡英文緩慢增加軍費,但美國國內的鷹派必然不滿意,因為按照這一趨勢,台當局什麽時候能夠把軍費開支提高到生產總值的5%?如果明年是特朗普重返白宮的話,估計賴清德所面對的壓力要非常大。

這篇文章繼續寫道:對於這次台軍軍費創新高,台灣社會很是有感,台灣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必然是「是否大戰即將來臨」。而且最近台當局方面也做足了渲染,賴清德高調表示絕不簽「和平協定」,而台教育部門卻要台灣高中學生簽「青年服勤同意書」;台海軍司令唐華對【經濟學人】表示,大陸以「蟒蛇戰略」對付台灣,並透露解放軍隨時可封鎖台灣,結果台當局「駐美代表」俞大㵢又迫不及待表示:台灣已經準備好打仗。

台灣軍費沒有達到美國人的標準,接下來賴清德的壓力要很大

民進黨當局從上到下發出了一連串的引戰言行舉止,若與防務預算搶編軍購專案結合起來看,這恐怕要產生「細思極恐」的觀感。蔡英文和賴清德都強調所謂的「備戰才能避戰」,拼命發展軍備,從不談如何緩解局勢。再看現在國際上爆發的戰火,包括烏克蘭與以色列,兩者分別從「備戰」走向「引戰」與「必戰」,無論民進黨的政治話術說得再好聽,但結局都是陷入遍地烽火,這是台灣社會最擔心的一點。

台媒還指出:眾所周知,台當局的「安全保障」自戰後至今一直系於美國身上,無論台灣政壇發生什麽樣的政黨輪替,都改變不了「安全倚美」的宿命,這也是每逢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都有絡繹不絕赴美「面試」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為何台灣是一個親美社會的原因所在。但當下的關鍵在於,世界格局與地緣政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軍售台灣背後的國家利益也在改變,如今的局面莫過於美國要將台灣打造為遏制大陸崛起的軍事「刺猬」、「豪豬」,而且從華盛頓智庫的台海兵推報告來看,美國政治精英們已然赤裸裸地將戰場設定在台灣身上。換句話講,對於台灣引戰,美國並不怕,因為仗在台灣打,又不是在美國打,死的是台灣人而不是美國人。

也不知道民進黨是真傻,還是裝傻,從蔡英文開始,一批又一批的「美國使者」絡繹不絕地竄台,他們無不是要向台灣兜售「刺猬戰略」的武器和主張。例如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在2022年7月竄台時就喊話台灣要將自己的防務預算提升到生產總值的3.2%與5%之間,他還希望台灣地區能夠不分男女均服1年以上兵役;在軍事戰略上則更應強調「不對稱」作戰,包括從美國采購「毒刺」導彈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炮。

與埃斯珀前後呼應的,當屬美國白宮前國安顧問奧布萊恩,他曾主張台灣地區所有的派出所都應該部署「毒刺」導彈,並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民兵隊伍。在去年竄台時他還進一步提議台灣全民學會使用步槍(AK-47),以嚇阻解放軍。令人感到疑惑的是,為何這幾位美國卸任官員的言論,卻都在賴清德當局的防務預算和防務戰略之中看到影子,包括「黑熊學院」備受看重,難道他們口中所謂「建言」的真相其實是「指令」?

執政的拜登政府也「不演了」,美國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10月16日在華府一家智庫演說時直接對台灣即將審議的預算公開表達「期望」。他敦促台立法機構支持台當局所編列的防務預算,重申美國會運用所有工具來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去年奧布萊恩竄台時曾要求台灣百萬人都手拿AK-47

(二)台灣軍費預算的詭異細節

不得不說,如果從這一點看的話,這確實令人警覺。奧布萊恩曾經高調讓台當局多買「毒刺」導彈,讓台灣地區的每一個派出所都要配備、部署這一武器。而現在賴清德當局也在防務預算中做了編列,直接將「毒刺」導彈的采購數量增加到了2530枚。盡管「毒刺」導彈被認為是「不對稱」作戰的利器,但緊盯烏克蘭戰場的可不僅僅只有美國和台灣,根據西方媒體的說法,解放軍也在緊盯烏克蘭戰場的動態。過去美國【外交官】雜誌就曾表示:俄軍直升機搭配、發射遠端武器破解了烏軍手中的「毒刺」,讓後者無用武之地,難道未來解放軍不會采用這一戰術破解台軍手中的「毒刺」?

此外美國的武器交付非常緩慢,台灣自己就吃了很大的虧,現在應交付武器的積壓數碼很驚人。而由於前期「毒刺」導彈在烏克蘭戰場上打的不錯,它已經成了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熱銷產品」。無論從哪一方面講,賴清德當局心中應該很清楚:一下子要采購2530枚「毒刺」導彈,短時間內交付根本不可能,最終只能是武器擠壓的數據再多一筆。既然如此,賴清德當局為何要甘當「冤大頭」呢?況且拜登政府還未明確做出相關回應,賴清德當局就把這筆大額軍購放到了明面上。

一般在分析這一問題時,最直接的答案就是賴清德當局心中有底,認為美國一定會批準台灣對「毒刺」導彈的「加購」,畢竟「毒刺」導彈可是美國強烈向台灣推薦的「不對稱」武器。

但台媒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稱:賴清德當局可能陷入了「夢遊情境」。當下美國兩黨對於是否出兵「協防台灣」正處於觀望狀態,與拜登之前所表達的「明確協防」相比,哈裏斯和特朗普都在往回收,或者說他們只想打太極,不想做任何的回復。哈裏斯在被問到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時顧左右而言他,特朗普則更有意思,他在談及這一問題時用的是「解放軍進入台灣」,這與美國政客日常用詞有很大差異。同時他還表示如果真出現這一場景將會對大陸「祭出200%關稅」,然後直接將這一話題一筆帶過。從他們的表態看,很明顯,他們都不想讓美軍在戰時「介入台海」,更不想讓美軍為了台灣去和解放軍打仗。

賴清德當局增購「毒刺」導彈,數量直接增加到了2000多枚

過去民進黨一直吹噓所謂的「美台堅如磐石」,當看到哈裏斯和特朗普的表態後,估計他的心中會頓感不妙,此時勢必會想到過去奧布萊恩的「提議」,由於軍費開支未達到生產總值的5%,民進黨當局只能另想辦法讓美國更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因此在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都還未公告的情況下,便搶先編列「毒刺」肩扛式防空導彈的預算。這麽一種做法主要是向美方傳達台灣打仗的決心,也可能是在告訴美國自己願意做「炮灰」,希望能夠讓特朗普和哈裏斯回心轉意。

台媒在文章中提醒稱: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上任前夕曾經發出警告,由於中美兩國之間接觸有限,再加上台海局勢日趨緊張,就算兩國不想開戰,但有可能會像「夢遊」一般走向沖突,這是需要警惕的風險。而黃循財所警告的「夢遊情境」,事實上更適用於民進黨當局,因為「抗中保台」迷幻藥服用過度,看不到中美大國博弈與國際局勢的變化,出現了搶編軍購預算的「夢話」,從而夢遊般奔向戰場,「備戰」不自覺變成了「想戰」及「會戰」,正是這筆爭議預算發出來的警訊。對台灣而言,當下最重要的是要從「抗中保台倚美」的「夢遊」中蘇醒過來,看一看現實,這可要比花大錢買武器更重要。

那麽賴清德當局能蘇醒嗎?如果他真是「夢遊」的話,只需叫一聲,打兩個巴掌就會「蘇醒」過來。關鍵就怕他在「裝睡」,一個「裝睡」的人無論怎麽叫,他都不會蘇醒,因為他壓根就不想醒。

最後談一談台灣的軍費。這次台軍的軍費開支確實創了新高,但由於台當局是「多條腿」走路,既要造、買大型武器,又要從美國采購「不對稱」武器。而美國對台出售的武器價格又非常昂貴,台灣的軍費最後能換來多少數量的武器完全是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