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掌握的資源,讓北約感到壓力巨大,形勢緊張。訊息顯示,這種壓力源於中國手中掌握的關鍵資源,其影響已波及北約成員國,令其應對艱難。具體來說,這些資源對北約的能源供應,經濟發展甚至軍事行動都造成極大影響。
北約列出十二種對軍事工業不可或缺的材料清單,這才是事情真相。
美國媒體對十二種關鍵材料的分析結果出乎意料,七種竟掌握在中國手中。這訊息讓北約驚慌失措,美國更是焦急萬分。
七種關鍵材料:鎵、鍺、石墨、稀土、鎢、鈦、鋁,它們看似不起眼,卻是飛機、導彈、雷達和潛艇等尖端武器的核心組成部份。特別是鎵,這種被稱為「半導體工業新糧食」和「工業新石油」的金屬,是制造先進雷達和導彈制導芯片的必需品。中國占據全球鎵產量98%,這令北約不得不重視。
中國掌握全球稀土完整開采精煉技術,獨占17種稀土元素資源。這資源至關重要,因為它支撐著隱形戰機、導彈和精確制導武器等高端軍事裝備的制造。沒有中國稀土,北約先進武器系統將難以運作。
北約防務系統依賴中國供應鏈,斷了供應鏈,生產將停擺,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他們自己都承認,從飛機發動機到穿甲彈,從潛艇到夜視儀,樣樣都少不了中國制造。這些材料對北約而言,意義重大。
美國也急了,中國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他們四處尋覓替代資源。原本瞄準加拿大,卻發現加拿大產量實在太低,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掌握著全球大部份鈦和鎢的生產,這兩種關鍵材料廣泛套用於穿甲彈和航空領域。出口限制一出,北約想自產自足?恐怕短時間內難以實作。
鋁,這個看似普通的金屬,卻是飛機和導彈骨架的關鍵。中國是全球鋁產量最大國,占據全球55%的份額,2023年產量突破4100萬噸,遠超印度的400多萬噸。加拿大、澳洲和美國這三個北約國家鋁產量總和也僅約700萬噸,與中國的產量差距巨大。
北約想發展自身軍工產業鏈,無奈力不從心。這背後的原因,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各國利益糾葛難以回避;此外,技術壁壘高築,各成員國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協調難度極大。
鎢礦儲量中俄占據絕大部份,歐洲僅有少量,資源分布不均是關鍵因素。再說鎵,它源於鋁土礦冶煉,而中國鋁產量全球領先,因此在鎵的生產上自然占據優勢,產業鏈完整性也至關重要。
美國想自給自足,這需要數年時間重塑產業鏈,代價極其高昂。他們為獲取少量鎵已付出高價,但這能解決問題嗎?
美國對中國的芯片限制引發強烈反彈,中國迅速掌握關鍵原材料供應,形成有效反制。這些資源就像戰略武器,令北約束手無策。
美國軍工生產面臨嚴峻挑戰,戈維尼公司報告顯示,中國出口禁令波及美軍一千多個武器系統及兩萬多個零部件的生產,後續影響難以估量。
中國擴大禁令,美國軍工或將全面停擺。禁令範圍擴大,後果嚴重,美國軍工生產可能因此癱瘓。
西方如今困境,技術再強,也缺失完整產業鏈支撐,如同巧婦無米難為炊。中國發展模式已轉變,不再單純依賴資源出口,而是完整掌握產業鏈,從資源開采到產品精煉,再到最終產品制造,處處展現優勢。
中國錳礦儲量豐富,但品位偏低,目前依賴進口。南非、加蓬等國與中國關系良好,未來將為中國提供更多錳礦供應,緩解依賴單一來源的局面。鉑礦方面,中國也面臨類似挑戰。
美國持續施壓,中國反制力度會否升級?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已指出中國仍握有諸多籌碼,未來具體應對策略,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