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問題,是中國主權完整性中最重要的一環。
回顧歷史,從1949年後兩岸分治至今,統一問題始終牽動著中華民族的心弦。
這不僅關乎領土主權,更是民族復興的重要部份。
「居安思危」,一直是中國傳統。
東部戰區的軍事準備工作,可以說是:
「不疾不徐,但從未止步」。
軍事準備絕非好戰,而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必要保障。
近些年來,解放軍實作了海、陸、空三軍的全面換裝升級。
空軍
90年代,中國剛開始市場經濟轉型。
當時還處於工業化中期。
精密制造、新材料、電子資訊等產業基礎薄弱,難以支撐尖端武器裝備自主研發。
冷戰結束後,西方對華技術封鎖加劇,難以獲得關鍵軍事技術。
這也是制約戰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 南京軍區的空中主力是殲-8和飛豹。
殲-8是一專門攔截敵機。
而飛豹則是「海陸兩棲」,專門轟炸海上和地面目標。
不過說實話,這兩款戰機在當時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
殲-8的技術源流,可追溯到60年代的米格-21。
雖然經過多次改進。
但其氣動布局、航電系統等核心技術仍顯落後。
這背後, 其實是當時中國航空工業「采購-仿制-改進」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飛豹(殲轟-7)雖是自主研發。
卻受限於90年代中國材料科學、發動機等基礎工業水平。
無法完全發揮其雙發、雙座優勢。
台海方向的空中力量,對比失利。
不僅是裝備代差問題,更是中美軍事科技實力的巨大鴻溝。
F-16,雖然首飛於70年代。
但其不斷升級的航電系統和武器體系,讓它在90年代,仍保持強大戰力。
這種局勢, 倒逼中國必須改變傳統的「以量取勝」思維,轉向追求質的飛躍。
這也是後來大力發展第三代、四代戰機的戰略基點。
從此, 確立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的發展戰略。
投入大量資源在發動機、雷達、航電等關鍵領域。
這個階段的教訓, 直接影響了後來殲-10、殲-11、殲-20等系列戰機的研發思路。
從殲-8到殲-20。
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型號更叠」。
而是中國航空工業實作了從「跟跑」到「一起跑」,甚至在某些領域「領跑」的跨越。
殲-20的成功。
意味著中國已經掌握了隱身技術、超音速巡航、向量推力等一系列尖端技術。
隱身性,能讓它能夠在敵方雷達發現前,就占據有利態勢。
強大的探測系統和超視距作戰能力,又能讓它在遠距離就形成戰術優勢。
當代空戰中,技術代差,往往會造成壓倒性的戰場優勢。
這種優勢不是線性增長的,而是呈指數級擴大的。
現代戰爭,是體系對抗而非個人種作戰, 誰能獲得第一手資訊,誰就能在戰場中占優勢。
電子戰已經成為「戰場的第一戰」。
殲-16D作為專門的電子戰平台,作用不單單是「壓制防空系統」。
更是在組建一個完整的電子戰優勢體系。
它能夠癱瘓敵方指揮系統,削弱防空網絡,為我軍的行動提供掩護。
殲-16D與轟-6一起配合,簡直就是完美。
電子戰機不再是單獨作戰的個體,而是整個作戰體系中的關鍵一環。
海軍
近年中國海軍實力突飛猛進。
航母編隊從無到有,已建成遼寧艦、山東艦和福建艦三艘航母。
40余艘現代化導彈驅護艦,建起遠洋防衛體系。
然而在台海戰場, 這些「大塊頭」反而顯得「用武之地有限」。
這是為什麽?
主要是地理因素:
海峽寬度僅百余公裏,實在太窄了!
這種距離對現代作戰而言, 連「海上屏障」都不算,壓根沒有這些王牌武器的發揮之地。
在狹窄水域的兩棲作戰中。
機動性和反應速度,往往比龐大的火力更關鍵。
而ZTD-05兩棲戰車,恰恰適合。
ZTD-05被譽為「水陸兩棲獵豹」的裝備,解決了傳統兩棲作戰中的致命短板——緩慢的海上機動速度。
每小時30公裏的水上速度,在全球同類裝備中堪稱「速度之王」。
要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兩棲戰車,水上速度通常只有7-8公裏/時。
即便是現代美軍的AAV7兩棲裝甲車,水上速度也只有13公裏/時。
075型兩棲攻擊艦,中國兩棲作戰能力邁入新時代。
它被稱為「海上堡壘」的大型艦艇。
不僅能運載大量兩棲裝備,更能為登陸作戰提供直升機支援平台。
傳統兩棲作戰中, 「搶灘登陸必然傷亡慘重」的魔咒,自此被打破了。
大幅提升了兩棲作戰的機動性和突擊能力。
075型兩棲攻擊艦,從傳統的「平面登陸」變成了「立體投送」。
雖然這艘4萬噸級的「海上堡壘」,在裝載地面部隊方面,並非其最大亮點,但其獨特的直通甲板設計。
直通甲板是什麽意思?
直通甲板就像是一個「空中機場」。
能同時停放10-15架直-20,或20架直-10直升機。
這個數量看似平常,但其戰術價值卻是革命性的。
當登陸作戰開時, 這些直升機就像是「空中蜂群」,可以同時在多個維度發揮作用。
上空巡航的武裝直-10,可以對敵方陣地實施精確打擊。
運輸型直-20,能快速投送特種部隊或關鍵物資。
專門的救援直升機,隨時準備救援受傷人員。
這種多維度作戰能力,讓我想起越戰時期美軍的教訓。
當時,美軍雖然也大量使用直升機。
但缺乏母艦級別的海上支援平台,導致行動半徑受限。
而075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一歷史短板。
未來戰爭的勝負,不在於單一裝備的威力。
而在於如何將各種作戰要素,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這也是為什麽075雖然不是最大的兩棲艦,卻能在現代立體登陸作戰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登陸作戰的變化
上世紀的登陸作戰,以師級單位(約1萬余人)為基本單位。
這種規模在當時已是極限。
1944年諾曼第登陸, 盟軍動用了近7000艘各類船只,才將15萬人送上海灘。
這,還是經過數月精心準備的結果。
而今天, 東部戰區要在最短一周、最長一個月內,將20萬人連同其重裝備投送到島上。
這種運力堪稱歷史性跨越。
現代化登陸作戰,不僅要運送人員,更要確保重裝備的快速投送。
一個現代化合成旅需要攜帶:
數十輛主戰坦克,多台自行火炮,大量裝甲運兵車,還有後勤保障車輛。
這些裝備的總重量,可能達到數千噸。
是上世紀一個步兵師裝備重量的數倍。
當年美軍,能在太平洋戰場獲勝。
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運輸能力。
這種巨大變化背後,是中國造船業和海運業的跨越式發展。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數據:
中國已連續13年保持全球造船產量第一,占全球份額超過45%。
中國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占全球40%以上。
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商業船隊。
這些民用領域的進步,為軍事領域提供了非常紮實的基礎。
而今天,中國在這些關鍵領域的進步,正在改變現代兩棲作戰的方式。
現代戰爭的勝負。
往往在戰前的產業競爭中,就已初見端倪。
一個國家的軍事投送能力,本質上是其綜合國力的直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