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軍對華優勢消散前的瘋狂:加強印度軍力,核潛艇技術都放開了

2024-10-14軍情

近日,印度政府批準了一項總額高達3500億盧比(約42億美元)的特別軍費預算,目的在於為印度海軍的兩艘核潛艇和空軍的31架MQ-9B無人機提供資金支持。分析人士指出,僅憑42億美元顯然無法完成這兩艘核潛艇的建造和采購單價1億美元的31架MQ-9B無人機,因此這筆專項資金僅為補充,不足部份將由年度軍事預算來分擔。作為美軍在對華優勢「崩潰」前最後一次瘋狂嘗試的一部份,印度對於核潛艇建設及MQ-9B無人機采購計劃均源自於美印雙邊合作以及「美日印澳」四國機制框架內。此外,為了增強印度軍事力量,使其成為解放軍的重要威脅,美方甚至連核潛艇技術也給予了支持,這顯示出雙方關系已達到了緊張升溫的新階段。

美軍關於「對華軍力優勢崩潰」的論調切合現實,這種現象體現在多個方面。總體來看,美國的研發能力正逐漸下滑,其工業和生產制造能力已不足中國的一半,發電量與鋼鐵產量同樣與中國存在顯著差距。從細節分析,可以看到美國在經歷去工業化後暴露出許多問題,特別是在生產制造上。美國媒體指出其具備技術,卻缺乏建造能力。不少網友戲謔地表示「美國的PPT技術得靠中國實作」,原因正是如此。此外,美國還面臨另一個困擾,即軍工復合體為了追求更大利益,完全不顧形象。例如,像MQ-9B這樣的大型察打無人機,中國類似產品價格從400萬美元起步,高價也不過3000萬美元,而美國卻將此類無人大幅炒作至1億美元單價,此舉實屬瘋狂。

實際上,除了MQ-9B無人機外,阿利伯克Flight III驅逐艦、福特級航空母艦、俄亥俄級核潛艇和瀕海戰鬥艦,以及F-35戰機等,都屬於「高成本低效益」的武器類別。無論是航空器還是導彈,這些裝備本質上都是消耗品,不存在任何一款能夠「一舉決定勝負」的武器。在二戰中,美國憑借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擊敗德日,因此對此有深刻的認識。然而,從目前來看,美軍所持有的武器相較於解放軍顯得落後,同時花費的價格卻超過同類解放軍裝備,使得他們試圖與之進行「不對稱戰爭」。由於產能始終無法跟上,美軍在規模和任務復雜性上都顯得捉襟見肘,且效能也不及解放軍。今年,在解放軍圍繞台島進行演習時,美軍事實不敢出面應對,以免引火燒身給自己帶來尷尬局面。

當然,這只是美軍衰落的一個體現,另一個顯著表現則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控制力減弱。無論是胡塞武裝對美軍艦艇的攻擊,還是伊朗對以色列進行導彈打擊,美國都未如以往那樣派遣地面部隊進行報復。這背後的原因在於美國國力和軍事力量已經不再支持發起新的大規模戰爭,只能采取小規模、局部性的回擊,而這對於許多國家和武裝組織而言,其實影響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