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10月15日報道 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10月3日報道,美國陸軍的尼克·瑞安上校自2023年8月以來一直擔任無人機系統陸軍能力管理辦公室主任一職。當時,陸軍設立這個新辦公室旨在了解無人機技術的變化有多快。
報道稱,設立該辦公室時,就自身無人機專案而言,美國陸軍正處於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
美國陸軍已停飛其「基奧瓦勇士」載人直升機,這款直升機執行了許多偵察任務,而這些任務原本是由現已取消的「未來攻擊偵察機」計劃所承擔。新無人機能否完成其中的一些任務還有待觀察。
報道表示,美國陸軍正走在一條始於2018年、用未來戰術無人機取代「影子」戰術無人機的漫長傳統采購道路上。【國防】月刊2023年10月的一篇特別報道估計,新型無人機需要7年時間才能研發出來。
與此同時,烏克蘭的創新者正在不斷改變無人機以適應他們的需求並以新方式使用這些裝備。優兔(YouTube)上已出現所謂的「龍」式無人機向俄羅斯陣地投放燃燒物質——可能是鋁熱劑——的影片。
瑞安說:「今年7月,我親自到訪烏克蘭,並與烏克蘭特種部隊一起去了邊境,親眼目睹了他們如何使用無人機。」
烏克蘭前線軍人每6周迴圈更新一次無人機技術。每個旅都有技術熟練的維修、裝配和軟件編寫人員,他們有權對無人機重新編程,打印3D部件,並直接與烏克蘭無人機制造商聯系、要求進行修改。然後,他們直接為這些服務付錢。
瑞安說:「美國陸軍正在重新思考在無人機領域我們所做的一切,看看在烏克蘭是怎麽做的,看看在以色列和其他地方是怎麽做的,並弄清楚美國陸軍能夠如何汲取經驗教訓,並以上述國家的那種速度在工作中加以套用。」
汲取的經驗之一是,不能再將無人機僅僅用作傳感平台了。他說:「它們都必須是多功能的。它們都必須具有殺傷力。它們都必須能夠同時做許多事。」
瑞安表示,還必須有一個通用控制器,能夠指導陸軍采購的任何無人機。
而且下至排級,軍人們必須能夠無須請求上級指揮部就可以化解空域中的沖突、自行開展行動。
瑞安說,在烏克蘭,「他們想打什麽就打什麽,想發射什麽就發射什麽……如果他們不這樣做,要麽目標會移走,要麽他們自己將成為目標」。
美國陸軍能復制烏克蘭在使用無人機系統方面的做法嗎?
他說:「美國陸軍能夠做得更好,我們應該能夠做得更好,我們不應聽任陸軍過去的行為方式成為改變的障礙。」他還表示,但是,就目前的采購體系而言,「不可能」在6周內迴圈更新技術。
「現在坐在格子間裏的退役軍士長或上校不願改變。高層領導人和底層行動官員則參與其中。難以打通的是中間層,這是我們現在最需要去改變的地方。」他補充道。(編譯/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