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港媒:中國正在為可能爆發的核戰爭做著「最壞的準備」

2024-10-30軍情

近日,港媒報道稱中國軍方正在為可能爆發的核戰爭做著「最壞的準備」,引發了廣泛關註。 這一訊息並非電洞來風,而是有理有據,因為中國近期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極限」測試,模擬在遭受敵方核彈「第一次打擊」後的通訊網絡運作情況,其結果耐人尋味。

據報道,此次測試模擬了平流層高空電磁脈沖攻擊,令人振奮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通訊系統器材,在每米80千伏的超高電場環境中成功「經受住了考驗」,並且在短時間內恢復了通訊能力。要知道,中美兩國現行的軍事標準,僅要求器材能抵抗每米50千伏的電場。中國此次測試可謂是「超額完成任務」,足見其在通訊系統準備上的未雨綢繆。

此次測試的意義遠不止於技術層面,它更體現了中國在核戰略上的深謀遠慮。中國的一貫立場是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意味著在任何潛在的核戰爭中,中國都不會扮演「侵略者」的角色。然而,這並不代表中國會對核威脅坐視不理,一旦遭受核打擊,中國必將做出強有力的反擊。

正因如此,核戰時通訊網絡的穩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設想一下,如果在敵方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我們的通訊網絡陷入癱瘓,後果不堪設想。屆時,別說組織有效的核反擊,就連傳遞軍令都會成為難題,無異於「自斷臂膀」。因此,確保通訊網絡在核打擊後的穩定執行,不僅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手段,更是對潛在對手的一種無聲震懾。

在資訊時代,掌握資訊優勢就意味著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中國深諳此道,此次測試正是為了驗證自身在資訊戰領域的防禦能力,徹底粉碎某些國家試圖透過電磁脈沖癱瘓中國「神經中樞」的幻想。

更令人矚目的是,中國近年來在核力量建設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火箭軍的新型戰略核導彈也相繼亮相,例如在多次試驗中表現搶眼的東風 - 31AG 洲際導彈,無不彰顯著中國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如今,中國在核戰略上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進攻端」有東風 - 31AG、東風 - 41 等洲際導彈以及東風 - 26A 中遠端核導彈;「防守端」則建立了多層反導攔截系統,並在導彈防禦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除此之外,中國還擁有經過核爆炸高壓測試、高強度通訊網絡以及完善的地下防護設施,這些都為應對核沖突風險做好了充分準備。

在核威脅的國際博弈中,中國始終保持著低調務實的態度,這種自信源於長期的戰略準備和強大的科技實力。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但面對潛在的核戰爭威脅,中國也做好了「最壞打算」,這既是對國家安全的有效保障,也是對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