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攻不了也守不住,中國空軍在西藏上空,曾被印度空軍欺負了40年

2024-12-17軍情

中國空軍曾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軍 足足欺負了40年!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難想象?但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2010年代」,中國空軍確實長期處於這樣的窘境當中。

【70年代的中國空軍】

70年代後印度空軍大換裝

印度空軍的前身是「印度皇家空軍」, 成立於1932年,英國人在印度組建這樣一支部隊,目的就是為了進行空中作戰和保衛印度領空。

在之後的15年時間裏,印度皇家空軍從0發展,具備初步戰鬥力後進駐緬甸,配合英國皇家空軍對日作戰,實力也有明顯提升。

等到 1947年,印度宣布獨立, 印度皇家空軍 被更名為印度空軍, 並在這一年爆發的第一次印巴戰爭期間,展現了自己出色的緊急空運能力。

【第一次印巴戰爭期間印度空軍】

進入60年代後,印度空軍在中印邊境戰爭、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均有出手,不過此時的印度並沒有強烈的空軍換裝意圖。

直到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 這場戰爭讓 印度空軍下定決心引進大批先進的戰鬥機, 增強空戰能力。

從這個時候開始,印度空軍其實就開始形成對中國空軍的領先優勢了。

中國空軍被印度空軍欺負了40年

70年代的印度空軍 得到了 大批米格21, 這是一款輕巧靈活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可高空高速攔截、可執行偵察任務,可對地攻擊。

【印度空軍的米格21】

其最大速度可達2.2馬赫,在同類戰鬥機中完全處於頂尖水平。

此時的中國空軍裝備著什麽呢?

主要為 殲6、殲7及少量殲5, 其中殲7是米格21的仿制品,後來中國還自主改造出了殲7I型、殲7II型戰鬥機。

但由於中國在技術和制造材料等方面受限,以至於殲7系列戰機在生產和部署上遠不如印度空軍的米格21。

而殲5、殲6本身效能又有限,以至於 中國空軍很難縮短和印度空軍的差距。

【中國空軍裝備的殲5】

80年代印度空軍 幹脆大膽地進行全面換裝, 從蘇聯以及英法等國哐哐購買先進戰鬥機,比如 米格29、「美洲虎」、「幻影」2000等等。

這讓印度空軍迅速淘汰了第一代噴射式戰鬥機,空軍力量結構大大改善。

而此時的中國雖然因為1979年和美國建交的緣故,也 能接觸到西方的先進戰鬥機, 引進卻面臨很多問題。

一是因為西方戰鬥機的開價都很高;二是因為西方戰鬥機外銷時都會做效能閹割;三來中國也很擔心以後會被西方卡脖子。

【中方考察西方先進戰鬥機】

所以 同時期 中國 頂大梁的 戰鬥機主要是殲8, 殲8整體效能尚可,但在西藏高原那種復雜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中,殲8應對印度空軍的「美洲虎」、「幻影」2000等先進戰鬥機很吃力。

中國空軍地面的防禦力量也僅為雷達和高射炮, 處境相當被動,簡直稱得上 「攻不了也守不住」。

90年代 中國和印度空軍的差距相對拉近了一些,當時 印度空軍 基於 「穩定數量,提高質素」 的建軍思想, 開始 引進蘇30MK、C300等先進飛機。

同時印度空軍還 對此前已經服役的米格29等戰機進行現代化改造, 大大提高了空軍裝備的現代化水平。

【印度空軍的米格29】

中國 在同一年代和蘇俄關系回暖, 得以 從該國 引進蘇27, 另外在中美「和平典範」計劃下, 殲8被改進為 殲8II, 這兩款戰鬥機確實 在一定程度上追了追印度空軍,但差距還有。

加上中國當時越發重視軍工自主,獲得蘇27的進口資格後,就想著仿制吸收,這便有了後來很快誕生的殲10、殲11。

殲10、殲11的後續改進升級, 還有 蘇30、蘇35的引進, 中國積澱了厚重的航空技術。

【中國空軍引進過蘇35】

進入 「2010年代」, 中國航空厚積薄發,2011年 殲20、殲16兩款戰鬥機先後首飛, 從這個時候開始, 中國空軍就開始呈現對印度空軍的領先優勢了。

中國空軍終於不受印度空軍欺負了

殲16 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其綜合效能被認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超越了俄羅斯的蘇30以及蘇35。

這款戰鬥機 吃到了很多技術紅利, 采用了復合材料加強的機體結構,安裝了渦扇10B航空發動機,使用的是和殲20同款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中國空軍的殲16戰鬥機】

殲16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5馬赫,最大升限可達2萬米,最大航程約為3900公裏,作戰半徑為1500米。

由於 設計了12個外掛點, 這讓殲16具備掛載包括空空導彈、空地導彈以及火箭發射巢等多種武器裝備的能力。

從載彈量方面來說,殲16 滿掛的話能掛載12噸彈藥, 無論是制空作戰,還是對海對地作戰,攻擊力都相當可觀,這也 讓其贏得了 「空中炸彈卡車」 的稱號。

而作為 當今世界上的 「最強側衛」, 印度空軍的蘇30等戰機很難在殲16手上占到便宜。

【中國空軍的殲16戰鬥機】

殲20 則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款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 采用了 全球獨一份 的「鴨翼布局設計」(在世界五代機佇列中), 這讓它的 機動效能甚至高於美國的F22戰鬥機。

為了在隱身效能上追平甚至超越美國F22,成飛大力最佳化了殲20的機身外形,並使用先進的吸波材料,將殲20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降到極低,僅相當於一只小鳥的反射面積。

同時這款五代機還裝備了先進的航電系統,態勢感知能力極佳,可在各種復雜環境裏有效探測和跟蹤目標。

【中國空軍的殲20戰鬥機】

盡管早期的殲20受限於航發效能,存在難以解決的「心臟病」,但 對上同一時期的印度空軍到底是 有著代差優勢。

上世紀70年代算起,中國空軍 在西藏上空,足足 被印度空軍欺負了40年, 但好在進入「2010年代」後,中國航空成就大爆發,印度空軍再也無法欺負中國空軍了。

參考資料:

【1】【解讀印度空軍歷史與發展戰略:已建航空航天大隊】 中國軍網[2015.6.20.]

【2】【殲20,生日快樂!一圖回顧十二年成長史】 航空知識[2023.1.12.]

【3】【殲-16:攻防兼備的空中作戰「多面手」】 新華網[2018.7.19.]

【4】【跨越世代,速龍殲10是這樣誕生的】 中國軍網[2017.2.27.]

【5】【殲8首飛55周年:篳路藍縷 自主研發的拓荒者】 看航空[2024.7.6.]

【6】【他讓殲7脫胎換骨丨屠基達】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