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國當年轟炸過我們的台灣島。
美國海軍第3艦隊第38特遣艦隊對南台灣展開空襲的原因,在於支援麥克阿瑟對菲律賓的反攻,所以美軍才在雷伊泰灣發動兩棲登陸行動。
之所以要對南台灣發動空襲,是在於美軍從1941年12月日軍空襲馬尼拉的事件中學到教訓,知道台南、左營、岡山、高雄以及屏東有規模龐大的日本海軍和陸軍航空兵,乃至於飛機維修廠存在。如果放任不管,進攻菲律賓的美軍註定將遭受南台灣和呂宋島起飛的日機南北夾擊,這是為什麽雷伊泰灣登陸以前必須先有台灣島近海空戰的原因。
至於不登陸台灣的原因,首先在於麥克阿瑟將軍菲律賓當時尚為美國殖民地,美軍將之奪回比收復已經在開羅會議上決定歸返中國的台灣有更大的政治意義。所以羅斯福的辯論中選擇支持麥克阿瑟,讓台灣得以躲過一場大規模的登陸戰。
而另外一大美軍放棄登陸台灣的原因,則在於國軍在「一號作戰」中遭遇重大潰敗,無法從中國沿海策應美軍登陸行動。從現在看來,無論是從軍事還是政治的角度出發,台灣省都被劃出了美軍兩棲作戰的範圍之外,實屬不幸中的大幸。
那麽從空戰的角度上來看,美日的台灣近海空戰是誰贏了?從結果論來看當然是美軍贏了,所以才有後來雷伊泰灣海戰和登陸戰的勝利。但是讀者們一定想要知道,究竟美國是贏在哪裏,日本又是敗在哪裏?今天就讓我們從美日兩軍的觀點去重審這場空中戰鬥。
上圖:高雄港是連線日本與菲律賓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同樣是美海軍在1944年10月的打擊目標。
美空中攻勢初期並不順利
在1944年10月12日對台灣發動空襲以前,美軍第38特遣艦隊的艦載機先於10月10日大規模空襲沖繩,共計執行1396架次的作戰任務,將沖繩整個炸翻了天。為此在台灣近海空戰爆發前,美軍其實處於燃料耗盡的狀態,導致第38特遣艦隊在10月11日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再給戰艦和飛機加油,就連戰鬥艦新澤西號都成了臨時的加油艦。
第3艦隊司令哈爾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Jr.,從奇襲角度出發,以61架大規模艦載機編隊空襲北呂宋,希望能欺騙日軍將防空重心放到菲律賓去。然而哈爾西的計謀沒有成功,雷達顯示台灣周邊仍時有日軍飛機起飛,一場美日之間的惡戰註定要在中國台灣的上空上演。考量到日軍在台灣龐大的航空兵力,哈爾西不敢大意,決定集中第38特遣艦隊的航空力量予以消滅之。
10月12日,台灣近海航空戰正式開打,200架美國海軍效能最好的F6F地獄貓戰機由東向西進入南台灣上空,隨即與40余架日本零式戰鬥機爆發空戰。人在高雄警備府的日本海軍第2航空司令長官福留繁中將,看到空中有飛機一架又一架掉下來,起初還以為被擊落的是美軍地獄貓所以倍感欣慰。可是等到他仔細一看,卻發現被擊落的清一色是零式。
換言之,美軍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憑借數量優勢將南台灣的制空權搶奪了下來。緊接著SB2C地獄俯沖者轟炸機與TBF復仇者魚雷機進場,對南台灣的地面還有水上目標展開打擊,很快的就連高雄警備府都被炸毀,迫使福留繁中將只能躲到地下指揮所辦公,此刻整座台灣島上只剩飛機150架可用,不足以抵抗美軍鋪天蓋地的攻擊。
於是福留繁中將得到聯合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中將支持,成立了將海軍一式陸上攻擊機、銀河式雙發爆擊機、彗星式艦上爆擊機以及陸軍四式重爆擊機「飛龍」混合編組而成的第762海軍航空隊,代號為T攻擊部隊。這裏的T既是台風(Typhoon)也是魚雷(Torpedo)的縮寫,目的就是要將美軍第38特遣艦隊通通擊沈在台灣外海,確保日本所謂的「絕對國防圈」安全。
上圖:遭T攻擊部隊攻擊的美航艦戰鬥群。
T攻擊部隊的夜襲
日軍將T攻擊部隊視為防衛台灣與菲律賓的最後籌碼,可實際上T攻擊部隊的作戰卻毫無戰術可言,且一出台灣蹤跡就被美軍雷達發現。
美軍方面看到形形色色的日軍轟炸機和魚雷機向自己飛來,飛行編隊毫無章法可言。F6F戰鬥機不慌不忙的升空,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飛向美軍航艦戰鬥群的飛賊擊落,就算穿越過地獄貓戰機火網的日機,也會為航艦防空火力打掉。
接著T攻擊部隊又在夜色掩護下來襲,結果由於編隊彼此缺乏協調,再加上機組人員夜戰訓練不足,他們是一架又一架孤立無援飛入美軍艦隊空域,只能依靠照明彈進行不精確的攻擊。美軍船艦則可透過雷達指引,再加上靈活的閃躲回避日機投下的炸彈,並且對日機實施有效的防空壓制。F6F-3N與F6F-5N等具備夜戰能力的地獄貓,亦在夜空中打得日機落花流水。
事後T攻擊部隊聲稱擊沈兩艘美艦,包括一艘航空母艦,可實際上美軍僅有一艘驅逐艦遭擊傷,而且還是遭友艦防空火力誤擊。倒是T攻擊部隊前晚對美艦隊的攻擊,將日軍在台灣各機場的位置暴露給美軍知道,於是F6F在10月13日再度對台灣的日軍實施大規模編隊掃蕩。結果他們再度遭遇零式戰鬥機攔截,美日機群在台灣上空再度上演激烈交鋒。
然而零式戰鬥機早已不是地獄貓的對手,來自航空母艦列辛頓號(USS Lexington,CV-16)第16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戴維斯(Bill Davies)回憶,他在從12,000英尺高空向下俯沖時遭到零式戰鬥機四面八方包圍,當時他熱血沸騰毫不閃躲,可以感覺到周邊都是零式戰鬥機向他開火的聲音。等到他拉起俯沖中的戰機,隨便向周邊開火,馬上就看到其中一架零式戰鬥機在半空中解體。
顯見到了戰爭末期,日本海軍因為缺乏經驗老到的飛行員,零式戰鬥機的神話早已煙消雲散。當時美軍出動艦載機947架次,幾乎把整個台灣給炸翻天。不過考慮到T攻擊部隊夜間會再度回來,所有針對台灣的空襲行動都在下午兩點以後結束,準備迎接日軍的夜襲。到了晚間,果然一如美軍方面所料有40到50架的轟炸機來襲。
台灣、九州日機大串聯
可是台灣的機場不是都在12日和13日被炸了嗎?為何T攻擊部隊還能持續派機出擊?原來日本九州的機場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導致美軍第38特遣艦隊遭到兩股日機南北夾擊。這次從九州調來的單位,飛行員素質明顯更高,有四架一式陸上攻擊機在美軍密集防空炮火打擊下飛入美艦隊上空,其中一架在對航空母艦富蘭古連號實施自殺攻擊前被擊落。
唯一在13號晚間遭到重創的,是重巡洋艦坎培拉號(USS Canberra),當時擺在第3艦隊司令哈爾西面前的兩項選擇分別是在疏散人員後將坎培拉自沈,或者冒險將坎培拉號拖回後方維修。最後在維持士氣的考量下,哈爾西還是選擇後者,將受傷的坎培拉號拖回,一艘戰果也不留給日軍。為了掩護坎培拉號撤退,他在14號再度命令艦載機掃蕩台灣。
也是從這天開始,B-29轟炸機從成都起飛,加入美軍艦載機空襲台灣的行列。然而超級空中堡壘的加入,卻無法緩解T攻擊部隊擊沈美艦的欲望。他們在14號晚間對第38特遣艦隊發動了規模最大的夜襲,結果這次輪到輕巡洋艦侯斯頓號遭魚雷擊中重創。反日情緒強烈的哈爾西將軍知道日本人愛面子,仍下令將侯斯頓號拖回後方。
結果到10月15日,日本對美國的心戰主持人「東京玫瑰」以類似北韓女主播李春姬的口吻,宣告T攻擊部隊擊沈了八艘到11艘美軍航空母艦。如今美軍現役的航空母艦也就只有11艘,可見「東京玫瑰」的報道十分誇張,當年日本全國上下都相信來自日軍的「幻之大戰果」。
而日軍之所以深信自己擊退美軍,除了T攻擊部隊參戰人員視力受夜間幹擾產生錯覺外,最主要就是他們將被拖往後方的兩艘美軍巡洋艦誤認為整個美軍艦隊在撤退。日本海軍曾試圖派遣水面艦追擊撤退中的美軍艦隊,卻遭到層層反對,才讓兩艘巡洋艦平安撤退到烏利西環礁(Ulithi Atoll),否則台灣近海空戰就真的會出現美艦為日艦擊沈的狀況。
上圖:向台灣島方向飛去的SB2C俯沖轟炸機。
開啟通往菲律賓的大門
到了10月16日,由輕航母考彭斯號(USS Cowpens,CVL-25)與卡伯特(USS Cabot,CVL-28)上起飛的F6F持續攔截來襲的T攻擊部隊轟炸機。由於夜間攻擊無法辨別目標,這次T攻擊部隊選在下午來襲,結果遭到地獄貓猛烈還擊。到台灣近海航空戰進入尾聲時,福留繁中將承認從台灣起飛的日機共損失329架,其中179架屬T攻擊部隊。
面對擁有數量優勢的美軍航艦打擊群,日軍就算有台灣這艘不沈的航空母艦也難以抗衡。整座高雄在艦載機加B-29的打擊下被夷為平地,若要是再將沖繩與九州的日機涵蓋在內,日軍的損失的飛機還要再多加200架,美軍透過對台灣的空襲開啟了通往菲律賓的大門。也因為有了台灣近海空戰的勝利,才有聯合艦隊在雷伊泰灣海戰的覆沒。
回顧這場空戰,我們不難發現美軍能戰勝日軍的原因不僅是物資雄厚與科技領先,同時還在於對不同武器搭配的靈活運用,乃至於哈爾西等高級將領懂得激勵士氣的重要性,讓美國海軍相信自己無論受傷如何嚴重,都不會被長官拋棄。反倒日軍命令T攻擊部隊針對美軍實施不要命的自殺攻擊,從一開始就將航空人才當消耗品看。
而且日本人愛面子的程度聞名世界,面對失敗拒不承認,還盲目相信宣傳擊沈八艘到11艘美軍航艦的戰果。聯合艦隊在雷伊泰灣的覆滅,乃至於超級戰艦武藏號被擊沈的伏筆,都在台灣近海空戰中顯現出來。也難怪在這場空戰中,美軍艦載機損失僅89架,且絕大多數失事的飛行人員都能得到潛艇或者水上飛機救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