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蘇27直接捐贈,解放軍空軍,四代主力戰機集體退役是有原因的!

2024-10-24軍情

近期,網絡上流傳著一系列引人入勝的圖片,展示了一架已經退役的解放軍空軍蘇27UBK戰鬥機。這架戰機被捐贈給了一所大學,並被安置在校園的中心廣場上。然而,一個值得關註的問題隨之而來:在解放軍的現役裝備中,仍有大量殲7和殲8戰機。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第四代戰機的蘇27系列為何已經大規模退役?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殲-7系列戰鬥機

讓我們先來探討一下中國與蘇27戰機的歷史淵源。在七八十年代,全球的航空強國紛紛邁入了第四代戰機的時代。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率先推出了F14、F15、F16、FA-18等多款先進戰機。與此同時,正處於冷戰高潮的蘇聯也不甘示弱,相繼推出了蘇27和米格29等戰機。其中,蘇27是一款重型戰機,而米格29則屬於中型戰機。在這一時期,法國也推出了自己的幻影2000系列戰機。

為了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1986年,中國啟動了殲10戰鬥機的研發專案。然而,專案啟動之初,要實作戰機的定型和批次部署,至少需要超過十年的時間。在那個時期,即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主力戰機依舊是殲7、殲8等型號的改進型。這些戰機與當時的四代機相比,存在顯著的技術差距。此外,它們大多為輕型或中型戰機,作戰半徑和掛載能力均有所不足。

在廣袤的國土上,中型和輕型戰機無法完全滿足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需求。為了迅速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糊空中作戰能力,90年代初,中國開始從俄羅斯引進蘇-27戰鬥機。在那個十年裏,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超過70架蘇-27系列戰機,涵蓋了蘇-27SK、蘇-27UBK等多種型號。

解放軍部隊對新一代戰機的需求極為龐大,而單純依賴進口戰機並不能充分滿足這一需求。此外,完全依賴進口戰機在關鍵時刻很容易受制於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在1998年經過艱苦的談判,從俄羅斯引進了蘇27戰機的生產線。俄羅斯負責提供發動機和關鍵零部件,中國則開始自行生產蘇27SK戰機。這款國產化的蘇27SK戰機,被命名為殲11A戰機。

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引進了蘇-27系列戰鬥機。

中國從俄羅斯引進蘇-27戰鬥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實作了一舉三得的效果。首先,這極大地緩解了解放軍部隊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國產殲-11A戰機批次生產後,蘇-27和殲-11A戰機的數量迅速攀升。無論是在東海、南海,還是西北、西南地區的高原地帶,中國都擁有了重型戰機,能夠執行長時間的空中警戒任務。其次,蘇-27戰機的引進,直接解決了中國殲-10系列戰機的動力問題,為中國空軍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根據最初的計劃,殲10戰鬥機原本打算配備一台渦噴15發動機,這是一種渦噴式發動機,但技術尚未成熟。然而,隨著中國引進蘇27戰鬥機,我們獲得了俄羅斯制造的AL-31F渦扇發動機。因此,殲10戰鬥機迅速調整了其計劃,轉而采用AL-31F渦扇發動機作為其動力來源。此外,隨著中國殲11A戰鬥機的生產,我們逐步全面掌握了側衛系列戰機的技術和理念,這在中國重型戰鬥機的發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殲-11B戰鬥機群

實際上,解放軍對蘇27和殲11A戰機的效能並不感到滿意,尤其是俄制的電子系統和雷達,長期以來都是明顯的弱點,甚至到了2024年,這些缺陷仍然是其他國家嘲笑的焦點。然而,隨著中國逐漸掌握了蘇27戰機的核心技術,進入21世紀後,中國開始對殲11A戰機進行全方位的改進和升級。這包括安裝國產的脈沖都卜勒雷達、整合航電系統和采用復合材料機身等,使得戰機的效能得到了質的飛躍。

在2007年,中國自主研發的殲11B和殲11BS戰鬥機成功定型,並開始大規模生產,陸續裝備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於殲11A戰鬥機的綜合效能未能達到預期,其生產數量僅維持在100架左右。相比之下,殲11B系列戰鬥機因其卓越的效能,受到了部隊的廣泛青睞。截至2015年停產時,該系列戰機的總產量已超過300架,被廣泛部署於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目前,部份殲11B戰鬥機已經完成了中期升級,達到了殲11BG的標準。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殲-15艦載戰鬥機

自2010年代起,中國在殲11B戰機的基礎上不斷推進,陸續推出了殲15和殲16兩大系列。殲16系列戰機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水平,主要服役於解放軍空軍。在殲16的基礎型號上,中國進一步研發了殲16D電子戰型號。而殲15系列戰機則是專為海軍航空兵設計的艦載機,2012年定型的殲15戰機在效能上與殲11B相當,同樣屬於第四代戰機的中期水平。

近年來,中國在殲15基本型戰機的基礎上,成功研發了殲15B和殲15D兩款新型戰機。這兩款戰機在效能上與空軍的殲16和殲16D戰機相似,均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標準。通常情況下,戰機的服役周期大約在25至30年之間。因此,90年代引進的70余架蘇27系列戰機,目前均已接近服役年限。即便是最後一批引進的蘇27戰機,其服役時間也已經超過2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殲-16戰鬥機群

在過去的兩年中,有關蘇27戰機逐步退役的訊息不斷湧現,它們被轉交給博物館、軍事主題公園以及一些大學。根據服役年限的計算,我們進口的70余架蘇27戰機確實已經到了退役的階段。值得註意的是,不僅進口的蘇27戰機,國產的殲11A戰機,作為第一批次,也已經服役了26年。預計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這些戰機也將開始逐步退役,這是符合常規的退役流程。

經過中期升級改造的殲-11BG戰鬥機,其效能得到了顯著提升。

中國的殲7和殲8戰鬥機,主要是在21世紀初生產的改進型號,如殲7E、殲7G、殲8F等,服役時間大約20年。有些批次的服役時間甚至不足20年。由於這些戰機尚未達到退役年限,因此目前不會退役。然而,隨著殲35戰機的問世,殲7和殲8系列戰機也有可能提前退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的殲-10C戰鬥機

在90年代,解放軍部隊的主力戰機是70余架從俄羅斯引進的蘇27。這些戰機曾是對抗F16、幻影2000、F15J等周邊戰機的中堅力量,長期部署在幾個核心王牌部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蘇27戰機已經基本完成了它們的使命,現在需要由新一代戰機,如殲20、殲35等,來接過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