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架空:中國殲-13戰機,變後掠翼的南部戰鷹,終極鞭撻者MIG-23 MLD

2024-12-20軍情

1123系列架空,虛構內容,僅供娛樂,切莫當真

1123位面,一個蘇聯更加務實也免於解體的世界

布里茲涅夫時期的中蘇關系可以用劍拔弩張來形容,但蘇聯終究無法忽視中蘇關系的重要性,勛宗晚期也是接連發出積極訊號,希望改善中蘇關系,增強中蘇互信,為中蘇關系的緩和與正常化奠定了基礎。

#1123位面#的勛宗總的更早一些,1974年時就因突遇中風而提前退場。身為務實派的安德羅波夫上台之後,將更多的經費用在了武器研發方面而不是對外軍援,並對蘇聯經歷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改善蘇聯泥足巨人的弊病,與此同時,務實的安德羅波夫也修復中蘇關系,增強中蘇戰略互信。

在蘇聯的大力推動之下,1980年MIG-23 MLD也在以殲-13戰鬥機的名義加入了中國空軍……

浴火重生的MIG-23 MLD,中國空軍變後掠翼的殲-13

MIG-23戰鬥機是一款聲名狼藉的戰鬥機,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利比亞戰爭、海灣戰爭以及歷次中東戰爭中,MIG-23戰鬥機的表現都不怎麽樣。但是冷戰時期的一個科技進步速度極快的年代,服役時還領先世界的戰鬥機在5年之後就可能已經落後於時代。只看大型號不看子型號是不行的。

F-102戰鬥機,存在感極低

正如不能指著F-15A說F-15EX效能糟糕,指著殲-16說還在使用倒卡雷達的中國側衛效能一般一樣,指著中東各國的猴猴版MIG-23的戰機,以及猴猴版MIG-23的效能分析,說MIG-23戰鬥機效能不佳也是說不通的。

對於20世紀70年代的天空而言,來自蘇聯的MIG-23鞭撻者戰鬥機,身為第一代變後掠翼戰機,是極其耀眼的存在。只不過1.0版本的MIG-23僅僅是變後掠翼的MIG-21,2.0、3.0版本的MIG-23也僅僅是第三代戰鬥機該有的水平,比不過美國的F-14。

而第四代MIG-23——MIG-23MLD戰鬥機,則堪稱披著三代機外皮的四代機,與SU-27、MIG-29等戰鬥機的關系已經接近於殲-16和殲-20的關系、SU-35和SU-57的關系,F-5EX和F-22的關系。奈何MIG-23MLD首飛時已經是1984年,蘇聯已經有了MIG-29和SU-27了,強大的MIG-23MLD未能量產,老MIG-23ML升級而來的戰機,竊據了MIG-3MLD之名。

但1123位面安德羅波夫上台的時間更早一些,得益於安德羅波夫對軍工的關註,MIG-23ML系列的研發速度更快。1979年之時後掠翼無極調整的MIG-23MLD戰鬥機就已首飛。只不過MIG-29戰鬥機已於1977年首飛,MIG-23同樣面臨著定型時間太遲的尷尬。

對於蘇聯而言,MIG-23MLD戰鬥機面臨著服役即落後的尷尬,但對於第三世界國家而言,MIG-23MLD戰鬥機仍舊是一款天頂星級別的戰鬥機。並且1123位面的80年代,中蘇關系算得上不錯,在安德羅波夫的大力推動之下,MIG-23 MLD 遠嫁中國。

變後掠翼的殲-13,中國空軍的MIG-29 MLD,還能喝飛豹搶飯吃

不同於目空一切的布里茲涅夫,1974年上台的安德羅波夫深知,僅憑蘇聯是無法打敗美國的。對於蘇聯而言,中國對蘇聯的重要性要比中東諸國加起來都要大。中國或許不能幫蘇聯戰爭美國,但偏向美國的中國絕對有能力和一起埋葬蘇聯。

對於中蘇兩國而言陳兵中蘇邊境都是莫大的經濟負擔,兩國本不應如此。因此1975年開始,一度主張對華強硬態度的安德羅波夫在逐步收縮對外援助力度,改善蘇聯工農業水平的同時,也一改往常的主張,積極修復布里茲涅夫時期糟糕的中蘇關系。

1977年前後,SU-27戰鬥機、MIG-29戰鬥機陸續首飛,對於即將跨入下一代戰機的蘇聯空軍而言,臨近首飛的MIG-23MLD戰鬥機固然是相當的不錯,但蘇聯空軍實在是沒什麽想法。MIG-23MLD戰鬥機面臨著胎死腹中的風險。

但70年代末的中國空軍,已經嚴重落後於時代,在美蘇向第四代戰鬥機邁進的同時,中國空軍還停留在二代機時代。當年的中國空軍還停留在殲-6萬歲的時代,殲-7和殲-8的裝備數量都算得上少之又少。並且機頭進氣的殲-8戰鬥機,效能別說和美蘇的飛機比了,都比不過歐洲的飛機。

MIG-23MLD戰鬥機,相當符合當年的中國空軍所需。蘇聯不想要中國可能買,為了實質性的改善中蘇關系,蘇聯計劃將雞肋的MIG-23 MLD 戰鬥機推向中國。1977年安德羅波夫訪華期間,向中國提出,蘇聯計劃向中國出售蘇聯最先進的MIG-23 MLD戰鬥機以幫助中國兄弟空軍的發展。

蘇聯還計劃幫助中國建設第三代戰鬥機的制造體系,以700萬美元(衡量單位)一架的價格向中國國出口MIG-23MLD戰鬥機,並計劃以略高於成本的價格向中國轉讓一條MIG-23MLD戰鬥機的生產線。

為了讓中國朋友盡快適應MIG-23MLD戰鬥機的生產和研發,蘇聯將派出一個專家組前往中國,與中國設計師一起制造與修改MIG-23戰鬥機,並按照中國空軍的實際需求對MIG-23戰鬥機進行升級。

蘇聯突然好意,讓中國空軍有些猝不及防,不由的在嘀咕蘇聯到底想幹啥。但70年代末的中國空軍確實有著非常急切的戰機的需求,因此中國在收到蘇聯善意的刺激下,也開始考察世界先進戰機,以敲定空軍換代機型。

1979年,中美剛剛復交之時,前往美國考察的中國空軍代表團就提出了希望購買F-16A/B戰鬥機的想法,但中美關系剛剛緩和,一連串傳統美式武器使用國都買不到F-16A/B戰鬥機,更別說國了。

不過美國表示,可以以1400萬美元一架的價格,向中國出售使用J79-GE-17X渦噴發動機,且限制對地打擊能力的F-16 J-79戰鬥機。但只賣成品不賣生產線,且不允許中國自行升級與改進。

法國達索公司表示可以出售幻影-2000戰鬥機,但價格是高的驚人的6000萬美元一架,並且和F-16 J-79一樣,不賣生產線不允許中國升級與改進。

空軍看了看1400萬美元的F-16 J-79,看一看6000萬美元的幻影-2000,再看一看700萬美元一架,又賣生產線,又允許中國改進和升級,甚至能排出技術團隊和中國一起改進的MIG-23MLD戰鬥機。表示哪怕蘇聯包藏禍心,看在700萬美元一架的份上也值了。

1981年中蘇再次進行部長級軍貿談判之時,烏斯季諾夫的臉上一副我就知道你們會來的表情,歡迎酒會中喝大了的烏斯季諾夫更是一邊幹著伏特加一邊表示,中蘇兩國是兄弟,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矛盾咱們自己解決就好。

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一直這樣各種東西都賣的特別貴,蘇聯不一樣,蘇聯一直都是用對待親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朋友的,只要中國願意購買,蘇聯沒什麽不能賣的。只不過有些時候蘇聯的作風可能霸道了一些,中國朋友可能不是很能接受。有時候沒能照顧到中國兄弟的民族感情,這方面我們也已經進行了深刻的反省,為了表示蘇聯的歉意,蘇聯也為中國準備了一份特別的小禮物……

蘇聯很有誠意,產品很有競爭力,中國空軍最終敲定購買MIG-23MLD戰鬥機。1982年中國和蘇聯簽訂了以700萬美元一架的價格,購買48架MIG-23MLD及生產線的合約。條款中特別規定,中國可以用農產品和輕工業產品的方式償付。

中蘇達成軍售合約之後,一架沒有任何武裝的MIG-23MLD戰鬥機,在沒有掛載任何武器的狀態下,以民航辨識編號飛往沈陽。這架戰機落地沈飛機場時,沈飛赫然發現,這架突然襲擊的MIG-23MLD戰鬥機,竟然是試飛階段的原型機,機尾部份更是用漢語寫著來自北辰的禮物。

1983年剛剛開春,首批原是蘇軍自用的兩架MIG-23MLD戰鬥機一架伊爾-76運輸機飛向中國,來自蘇聯的飛行教官、地勤教官一經落地,未加休整就前往南京軍區某MIG-23MLD種子旅,去土工中國飛行員與地勤人員的先期培訓。部份熟練使用俄語的飛行員則早在相關合約簽訂之後,就前往海參崴接受培訓。中蘇兩國希望用雙管齊下的方式,讓MIG-23盡快走進中國空軍。

1985年,中國MIG-23MLD初步形成戰鬥力,同年,沈飛建造的MIG-23MLD戰鬥機生產線正式落成,承擔起了後期24架MIG-23MLD的組裝與生產工作。次年沈飛在米高揚設計局的支持之下,開始了以MIG-23 MLD戰鬥機為基礎設計的殲擊轟炸機的設計工作。

中國制造的MIG-23MLD,一度計劃上艦,強悍的殲-13戰鬥機

殲-9戰鬥機,長16.7米,最大翼展14米,高4.82米;空重9.595噸,最大起飛重量18.03噸,最大載彈量3噸;發動機為一台13.7785噸推力的R-35-300發動機,最大速度2.32 馬赫;作戰半徑1150公裏,擁有一門GSh-23L型23MM機炮,4個掛架,最大載彈量為3噸。

MIG-23MLD配備的,SAPFIR 23 MLAE2脈沖都卜勒雷達,效能超過了F16的AN/APG-66,讓MIG-23MLD擁有非常不錯的超視距作戰能力。MIG-23MLD戰鬥機具備搭載R-27中距空空彈、R-73近距格鬥彈,以及R-77中距空空彈的能力。

中國生產的MIG-23MLD戰鬥機以殲-13為名,中國空軍可以說是愛慘了電腦無級調整後掠翼,速度快,機動性強,亞音速起降能力好,雷達好、雷達升級潛力大,且擁有頭瞄能力的MIG-23MLD了。配套的R-73空空導彈以及R-77空空導彈更是讓空軍高呼值了。

只不過80年代終究是一個軍隊要忍耐的年代,就算是中蘇邊境的撤軍讓中蘇兩國都節省了大量的經費,中蘇戰略壓力驟減,可發展經濟實在是太燒錢了。

為了盡可能利用有限的軍費,中國計劃引進MIG-23MLD之後,沈飛正在研發的殲-8II戰鬥機的經費就大為縮水,研發速度驟然放緩。1985年MIG-23MLD生產線落成之後,且空軍一再增訂MIG-23MLD之時,殲-8II專案被取消,原定的廠房用於生產MIG-23MLGD……

中國航空工業還在著手消化吸收MIG-23MLD戰鬥機,計劃給國產版的殲-13裝上效能更強的雷達,以及增強MIG-23MLD掛載能力之時,蘇聯表示,剛剛形成戰鬥力沒多久的SU-27戰鬥機能賣了。

尚未形成完善的自主研發能力的中國航空業,陷入了消化不了的煩惱。

只不過蘇聯很清楚MIG-23MLD戰鬥機有多麽強大,所以蘇聯在向中國出售MIG-23戰鬥機之時也是明確表示,別把MIG-23部署在中蘇邊境附近,中國轉售時需要經過蘇聯同意。北方天空的戰鷹仍有待更新換代。

得益於極其強大的短距起降能力,海軍進行891航母專案的預研之時,航空工業一度計劃研發艦載版的MIG-23。

合理性分析:

安德羅波夫提前上台,減少對外援助之後,勢必要透過另一方面彌補戰爭復合體,加大研發投入是必然的,將1984年首飛的MiG-23MLD加速至1979是合理的。

引進MIG-23MLD的可能性:需要強調MIG-23不同版本的效能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當年從埃及獲得的MIG-23是最猴的MIG-23MS,雷達極其糟糕,配套的R23R導彈中國沒有技術仿制。但MIG-23MLD和MIG-23MS真的是娜娜都不一樣啊!能用頭瞄能用R-73空空導彈的MIG-23MLD效能真的很強。

增設頭瞄的可能:MiG-23MLGD戰鬥機是一款配備了頭瞄系統,雷達與電子戰系統也進一步升級的MIG-23戰鬥機改進型,因MIG-29戰鬥機專案優先級更高而被放棄。

放棄殲-8II專案的可行性,看看051S驅逐艦方面,看看轟-8,看看運-10,在那個年頭放棄服役即落後的殲-8II,選擇國際先進水平的MiG-23MLD真的很合理。

至於為啥能和飛豹搶飯吃,答曰MIG-27可是專業的攻擊機,再看看變後掠翼的強-6方案。搶飯吃太容易了。

最後,冷戰時期被放棄的先進戰鬥機專案,真的是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