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前,即1899年10月14日,彼得·克羅尼將軍率領的布爾軍隊開始進攻英國殖民地「鉆石小鎮」金伯利。
「長塞西爾」火炮和制造團隊,右二就是喬治·拉布拉姆。炮輪旁邊是沒有安裝引信的炮彈彈丸。
在被圍困的小鎮,英國軍隊制造出一門火炮「長塞西爾」。這是一種設計有趣且非常有效的遠端武器,英軍士兵操作它對布爾軍隊陣地射擊。該炮由戴比爾斯鉆石開采公司的工程師喬治·拉布拉姆設計,此前他從未設計過武器,他關於武器的所有知識都是從當地圖書館的書籍中獲得的。這門104mm火炮是在一家制造和修理采礦器材的小工廠內,用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制造出來的,而喬治·拉布拉姆就在那裏擔任高級工程師。
「長塞西爾」的槍管和炮閂圖紙。
盡管設計師水平業余,制造廠家倉促上陣,但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後膛炮,炮管有膛線。他們使用了礦井升降機軸的三米鋼坯制作炮管,為了增加強度,後膛部位使用加熱的鋼坯套裝在炮管外部進行加固。為了制造炮管,他們從頭開始制造用於加工膛線的特殊鏜床。炮閂是可拆卸的,透過螺紋擰入後膛。
「長塞西爾」和彈藥前車,這都是礦山器材廠從零開始制造的。
這門火炮被命名為「長塞西爾」,以紀念戴比爾斯公司的老板塞西爾·羅德斯。1900年1月19日,「長塞西爾」在陣地上打出第一發炮彈,將12千克重的彈丸發射到7000米遠的地方。這讓布爾人非常震驚,他們知道被圍困的金伯利小鎮不可能有這樣的武器。
左圖是炮管後檢視,可以看到擰下的炮閂。右圖的彈丸分解狀態,彈丸內部裝填星狀半預制破片。
該炮發射的是高爆殺傷彈,配備撞擊引信。彈丸采用鑄造外殼制造,內部有星形半預制破片套,中間裝填火藥。這種彈丸在金伯利投入批次生產,在被圍困期間大約制造了300枚彈丸,「長塞西爾」向敵人發射了255枚。
工廠內制造「長塞西爾」使用的炮彈。
「長塞西爾」立刻成為布爾軍隊的重點攻擊目標,為此還發動了多次進攻,但都沒有將其摧毀。然而在2月9日,「長塞西爾」的設計師喬治·拉布拉姆在戰鬥中喪生,此時距金伯利解圍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
金伯利街頭的「長塞西爾」,作為這座城市的保衛者紀念碑。
即使設計師沒有任何武器設計經驗,但擁有簡單的機械制造能力的工廠裏,也能夠設計制造出先進的火炮,而且效能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