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殲-35 RCS 0.01平?刺激揭秘,雷達反射非唯一看點

2024-11-20軍情

最近,群裏又開始吵得不可開交。

這是為什麽呢?原來有人提出了殲-35是不是一款隱身飛機這一問題。

因此,大家都對殲-35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其實,只有愚昧的人才僅僅關註雷達反射截面積。

這聽起來有些違背常理,但事實上確實如此。

接下來讓我為大家解釋一下。

關於大家現在經常提到的「殲-35官方數據」所說的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01平方米,遠遠小於F-35C的0.05平方米。

這一說法其實是虛假的。

此外,還有諸如殲-35 RCS 0.7平方米、0.00001平方米、不足一平方米、比F-22、比殲-20還小等各種各樣的說法。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所謂的官方數據是從何而來。

目前被認為是最「官方」的數據是由香港文匯報的記者宋偉整理的一份數據表。

表中提到「正面最小雷達反射截面積0.01平方米」的說法。

來源標註為「中航工業等公開資料」,但並未指明具體來源。

不過,【文匯報】對於國產武器裝備的報道相對可靠,因此這份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參考——盡管用腳後跟思考也能知道這是不對的。

為什麽這麽說?軍用飛行器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是其最重要的軍事機密之一。

如果敵對勢力準確掌握了RCS的數值,他們就能有針對性地最佳化自己的雷達探測器材,從而有效地追蹤和辨識軍用飛行器。

因此,這是一個軍用飛行器的關鍵王牌,大多數軍用飛機在其整個生產到退役的過程中,從未真正公布過它們的確切RCS值。

當然,群裏仍有人堅定地聲稱這些數據是在珠海航展上直接釋出的。

這更加荒謬。

雖然殲-35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亮相了,但它並沒有進行真實的地面展示。

在地面上,人們能夠親眼見到的只是航展大廳裏的靜態模型,而且這些模型並非按比例制作。

即使殲-35連殲-20的待遇都沒有享受到。

盡管今年殲-20沒有進行真實的地面靜態展示,但至少在降落時,大家可以紛紛架起長槍短炮,拍攝來自跑道邊沿的維護準備區的景象。

即便進行了真實的地面靜態展示,實際操作中也不會公布數據。

在活動現場,如果進行真實的地面靜態展示,品牌標識會在展示牌上標註基本的型號,並附有一句簡潔的介紹。

在殲-35的1:2模型前,場景是這樣的:。

甚至連一句簡短的介紹都沒有,只是一個亞克力切割的「J-35」藝術字。

那麽,你認為官方是在哪裏「宣傳」的呢?難道是貼在航展院外某個電線桿上的嗎?

當你了解到RCS是一項軍事機密時,即使是最權威的官方聲明也顯得並無太大意義,更何況是那些連來源都無法追溯的謠言數據。

那麽,為什麽普通老百姓會對戰鬥機的RCS如此關註呢?實際上,許多軍迷朋友對數碼有一種「著迷」,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有透過一個具體的數碼才能比較大小並進而「判斷」出這個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

比如,前幾天提到的噴射發動機推力為18噸、某種飛機的飛行速度為馬赫數多少、某款火箭炮的射程為300公裏等等。

數碼非常便於記憶和比較,然而對於許多軍迷來說,他們並不關心數碼背後的意義——只要看起來爽就行。

然而,從技術角度來看,現代戰鬥機追求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積並不錯,但僅僅關註一個雷達截面積的數值則是愚蠢的。

戰鬥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測試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工程。

通常,會將戰鬥機固定在支架上進行測試。

無論正著放還是反著放,重要的是在實驗裝置上投放戰鬥機產生的雷達訊號,然後減去裝置固有的雷達反射訊號,以此來測試戰鬥機本身所反射的雷達訊號。

當然,這個裝置需要配備捲動機構。

可以透過裝置的水平糊垂直方向的旋轉來測試一架飛機在各個不同角度和姿態下的RCS數值。

在設計F-117時,由於其難以夾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因此又設計了一個尖桿式的測試塔。

最終的F-22的RCS測試正是利用了相同的裝置,透過對該裝置進行RCS測試,當然也包括早期的F-117。

這種測試裝置整體占地面積略顯龐大,且全部暴露在戶外環境中操作。

總的來看,飛機吊裝操作耗時很長且易受環境影響。

因此,後來各國更傾向於采用室內進場的RCS測試方案。

在大型的封閉設施內捕獲待測機體的RCS訊號。

中國也有類似的器材。

其實,測試RCS並不是什麽神秘的技術,特別是對我們自己來說,可以采用演算法結合近場測試數據來即時校準並修正測試中遠場RCS數據。

在各國戰鬥機的設計中,這些裝置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使得現代戰鬥機在RCS方面幾乎不存在顯著問題,新生產的戰鬥機大多具備非常小的RCS數值。

即使是那些不被視為隱身飛機的歐洲戰鬥機,在設計過程中也參考了大量的RCS測試數據。

因此,歐洲戰鬥機的設計團隊宣稱EF2000的RCS為0.25平方米以下(盡管這個數據無法考證,畢竟涉及到了對方的核心機密)。

因此,按照嚴格的定義來說,即使在大家眼中最為尋常不過的EF2000,也符合低可探測性要求,也算是隱形戰機。

為什麽這種備受關註的RCS被W君稱為「傻瓜才會只關註雷達反射截面積」呢?戰場和武器裝備都是復雜環境和多後設資料綜合考量的結果。

RCS的降低,並不一定與投入的代價成正比地提高戰場生存概率。

如果單純從RCS的角度來看,現代的新款戰鬥機都會呈現出相似的特征:。

最終,隨著多面體氣動外形的演變,會形成如上圖所示的外形。

然而,直到現在我們仍未見到這樣的戰鬥機問世,為什麽呢?最關鍵的原因在於RCS並非靈丹妙藥。

從理論上來講,如果僅以RCS最小化為目標,那麽一架戰鬥機的外形可能會演變成類似於多面體的「雷達隱形磚塊」,完全無視氣動效能、載荷能力、武器掛載等實戰需求。

然而,這種設計在現代空戰中完全無法適用。

此外,即便是一個「雷達隱形磚塊」,也只能防禦單一「一部」雷達的探測。

我們不妨不拿出國內的數據,而是來看看美國的情況:。

圖中每個黑點代表一個地面雷達站。

我們的密度遠遠大於美國,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單單在海南島上,大型防空雷達站的數量就有18座。

從戰鬥機對於雷達的低可探測性技術來解釋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經過最佳化設計的氣動外形不會導致大量雷達波反射並沿原路返回,而是將其引導至其他方向。

因此,一台雷達很難接收到一架隱身飛機反射的自己的訊號。

但如果有多部雷達呢?

目前的做法是,透過多個不同位置的雷達組成一個雷達探測陣列來進行操作。

每部雷達發射的雷達波都攜帶獨特的編碼訊號,且整個陣列內的雷達系統均透過相同的受時機制實作時間同步。

雷達系統工作時,雷達波確實會令隱身飛機向其他方向反射,但與此同時,陣列中的其他方向也存在雷達。

此時,反射方向上的雷達天線將接收到另一部雷達發出的訊號。

透過分析雷達訊號的編碼,可以清晰地確定訊號是由哪部雷達在何時發射的。

隨後,經過計算便能精確地確定空中的目標位置——這就是雷達陣列的基本演算法。

此外,我們還可以設定被動雷達,實際上僅包含雷達接收天線模組,而不帶雷達發射模組。

只要與雷達的網絡系統相連,這種器材就能夠完成對空中目標的探測工作。

被動模組之所以在戰場上具有很高的生存率,是因為它不主動發射訊號。

在現代雷達系統的作用下,實際上隱身飛機的RCS指標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因此,盡管我們強調RCS並試圖盡可能地減小它,但從當前的戰場環境來看,全面地降低RCS若超過了一定數值便不再劃算。

這一點類似於戰鬥的速度,過猶不及。

因此,雖然RCS是隱身效能的重要參考指標,但絕非是戰鬥機在戰場上的表現的唯一決定因素。

每件裝備的效能評估都應綜合考慮其在實際戰場環境和任務背景中的表現。

對於軍迷而言,專註於數碼的爭論不如更多地關註武器系統的整體作戰能力和技術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