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成功試射3枚洲際導彈,全球軍力排名:俄居首,中列第四

2024-10-31軍情

俄成功試射三枚洲際導彈

當地時間29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在當日進行的戰略威懾力量演習中成功發射了三枚洲際導彈。俄羅斯總統維拉迪摩·普京透過影片連線方式,在克里姆林宮全程參與了此次演習,並行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使用核武器是俄羅斯確保國家安全的‘極其特殊且最後的手段’,‘三位一體’核力量仍是俄羅斯主權和安全的最可靠保障。它不僅能夠解決俄羅斯的戰略威懾問題,同時也是維持全球核均勢、力量平衡及整體穩定的重要客觀因素。」

此外,普京還透露,俄羅斯現代化核武器裝備的更新率已達到約94%。按照計劃,俄方將對戰略火箭軍的武器裝備進行升級,引入新型固定和移動發射導彈系統。這些新型裝備將具備「更高的打擊精度、更短的發射準備時間以及更先進的反導防禦系統」。

在此次演習過程中,俄軍從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向位於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發射了一枚「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與此同時,「奧列格大公」號戰略核潛艇和「新莫斯科斯克」號戰略核潛艇分別在鄂霍茨克海和巴倫支海成功發射了一枚「青斑」洲際導彈和一枚「布拉瓦」洲際導彈。

(註:原文中的「青斑」可能是轉譯錯誤,根據上下文應指「藍天」或「藍莓」,但具體的俄制導彈名稱需要進一步核實。)

俄羅斯成功試射多種洲際導彈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釋出的最新訊息,此次發射的三枚彈道導彈均精準命中了預定目標,試射結果非常成功。同時,俄羅斯空天軍的圖-95MS戰略轟炸機在演習期間也成功發射了遠端空射型巡航導彈。

「亞爾斯」洲際導彈作為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之一,能夠攜帶最多10枚核彈頭,其射程超過1.1萬公裏。這種導彈既可以由固定發射井發射,也可以利用移動發射車進行機動發射,極大地增強了其生存能力和靈活性。「青斑」和「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的射程大約在8000到10000公裏之間。「青斑」可以攜帶4枚分導式核彈頭,而「布拉瓦」則能攜帶多達10枚核彈頭,成為俄羅斯海軍水下戰略威懾的關鍵組成部份。

值得註意的是,在俄羅斯進行此次導彈試射的前一天,即10月28日,俄新社報道了美國著名媒體【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釋出的全球軍事實力排名。這份排名顯示,俄羅斯位居榜首,美國緊隨其後,以色列排在第三位,中國位列第四,南韓位列第五。此外,伊朗、英國、烏克蘭、德國和土耳其分別占據了第六至第十的位置。這一排名還指出,盡管法國和日本、印度等國都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先進的裝備,但它們並沒有進入前十名之列。

這次試射不僅展示了俄羅斯在導彈技術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時也反映了當前國際軍事格局中的一些重要變化。

軍事實力排行榜爭議分析

據透露,這項排名基於今年3月至5月間開展的一項廣泛民意調查結果,受訪物件涵蓋了精英階層、商界代表以及普通民眾。【美國新聞】指出,其排名演算法結合了WPP公司和禾頓商學院的專業分析工具與公式,並綜合了近兩萬名受訪者的意見。

面對這份榜單,很多軍事愛好者可能會感到意外。因此,讓我們客觀地分析一下,排行榜中爭論最為激烈的前四名國家的軍事實力。

俄羅斯憑借其龐大的核武庫——包括約6500枚核彈頭,以及諸如「薩爾瑪特」洲際導彈和「波塞冬」核魚雷等先進武器,成為其軍事實力的核心所在。當前,全球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國真正構建了完整的「核三位一體」體系。

至於中國,盡管在某些方面具備強大的軍事能力,但其軍事力量被評價為只擁有「半個」核三位一體體系。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戰略轟炸機的數量和效能尚不及美俄兩國,目前主力機型轟-6N與美俄的戰略轟炸機相比,在整體作戰效能上仍存在差距,且升級空間有限;二是潛射型洲際導彈尚未全面投入使用。現有的「巨浪-2」導彈最大射程約為7200公裏,而傳聞中的「巨浪-3」雖然已經完成試射,但是否已正式部署並投入戰備狀態,目前還沒有確切資訊。

透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盡管中國在某些領域展現出強大的軍事潛力,但在核三位一體體系建設方面仍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中國導彈技術迅猛發展

盡管在核力量方面仍與美國和俄羅斯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國的軍事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前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曾透露,他最近專門閱讀了一份關於中美軍事沖突的評估報告。該報告明確指出,如果美國與中國開戰,美國將無法獲勝。特朗普認為這份報告的釋出極其愚蠢,是一種「未戰先降」的表現。

那麽,為何美國的戰略分析界會得出如此結論呢?這與中國近年來在軍事領域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9月下旬,中國成功試射了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充分展示了其強大的軍事實力。隨後,中國中央電視台還公開展示了火箭軍某旅裝備的二十多輛東風-26發射車,這些發射車足以裝備火箭軍的兩個旅。據美國國防部編寫的【2023年中國軍力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擁有約250輛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發射車。

此外,近日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報道稱,根據衛星影像顯示,中國的一個導彈生產基地同時出現了59套東風-26導彈發射車,該基地近4年來至少向火箭軍交付了72套東風-26發射裝置。這一系列的進展表明,中國在導彈技術方面的迅速發展,使其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東風-26導彈部署與威懾力提升

英國知名的軍事刊物【簡氏防務周刊】透過詳盡的衛星影像分析,推測中國火箭軍已經部署了至少七個旅的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相較於其前輩東風-21D彈道導彈,東風-26不僅在射程和彈頭載荷方面有了顯著提升,更在突防能力上實作了質的飛躍。

在美國軍事專家看來,東風-26是一款具有雙重打擊能力的武器系統,不僅能高效地摧毀地面目標,還能精確應對海上威脅,特別是對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據估算,每一枚東風-26導彈的成本約為2000萬美元,而美國海軍一艘大型驅逐艦的造價則高達數十億美元。目前,中國在東風系列導彈的質素和數量上都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一對比凸顯了其強大的戰略威懾力。

此外,英國路透社在10月25日援引兩位美國官員的話稱,鑒於對中國可能部署高超音速武器以應對太平洋上美國軍艦的擔憂,美國海軍正在加速推進一項計劃,旨在為部份軍艦配備愛國者攔截導彈。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海軍不僅對解放軍的東風-21D和東風-26B反艦彈道導彈表示關註,還對一款名為東風-27的高超音速導彈感到擔憂。該型導彈於2023年試射成功,並已開始批次列裝中國火箭軍。

中國東風-27導彈分析及全球軍力排名評述

根據五角大廈的報告,中國的東風-27導彈具備8000公裏的射程,並裝備了高超音速滑翔彈頭,能夠在臨近空間進行機動變軌,有效規避現有的防空系統攔截,從而實作對移動目標的高精度打擊。這一導彈系統被視作一種遠端高超音速武器,具有強大的遠端反艦作戰能力,可視為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的升級版本。值得註意的是,東風-27的射程範圍足以覆蓋夏威夷和阿拉斯加。

然而,在全球軍事力量排名方面,一些美國媒體的觀點顯得有些失衡。例如,將俄羅斯列為「全球軍事實力第一」的說法似乎有誇大的成分,這種排名背後的政治動機非常明顯,其目的是為了團結西方盟友,並為北約的進一步擴張提供理由。此外,將以色列排在中國之前並列第三,以及將烏克蘭置於全球第八的位置,這些排名顯然受到政治因素的顯著影響。這些國家不僅缺乏強大的遠洋海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及其盟國的支持。

烏克蘭軍隊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在面對俄羅斯的持續威脅時;而以色列雖然在與哈馬斯的沖突中占據明顯優勢,但未能迅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其實際作戰能力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中國軍事實力概述

對於中國而言,這些所謂的全球軍事排名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中國軍隊的實力主要體現在其堅實的裝備基礎、完善的作戰體系,以及龐大的經濟總量和人口基數上。

中國解放軍現役兵力超過200萬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常備軍。據美國媒體【軍事觀察】報道,解放軍陸軍不僅在規模上遠遠超過了美軍,而且在現代化水平上也已經領先美軍,成為世界上最強的陸軍部隊之一。

另外,中國海軍的總噸位已經突破200萬噸,並且正在向300萬噸的目標邁進,其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穩居世界第二。在空軍方面,解放軍已經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先進的重型常規戰鬥機機隊,並且在隱形戰鬥機的數量上也在不斷縮小與美國的差距。雖然在戰略轟炸機領域,中國空軍與美軍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國空軍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空中作戰力量。

中國軍事實力與和平發展

綜上所述,國際軍事觀察家們普遍認為,實力是實實在在的,並非靠吹捧或貶低便能掩蓋或提升。中國始終秉持和平發展的理念,既不炫耀武力,也不欺負弱小。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旨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而非尋求霸權或擴張。中國軍隊的發展,是基於對國內外安全環境的深刻洞察,以及對國家發展戰略的精準把握。在日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提升軍事實力不僅是確保國家和平穩定的關鍵,也是促進全球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