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搶在美國下決定前,中國先發制人,精心布局這麽多年防的就是今天

2024-12-15軍情

中國這回真是先發制人了!就在美國國會眾議院準備審議一份長達1800頁的軍事法案前,中國突然宣布限制無人機關鍵零部件的出口。馬達、電池、飛行控制器這些核心元件,通通說停就停。

這一出手,不僅讓美國措手不及,更讓歐洲也跟著「頭大」。

事情還得從俄烏說起。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戰場上,無人機成了各方爭相搶奪的裝備,就跟打遊戲裏的神器一樣,誰用得好,誰就占優勢。

俄羅斯用了不少無人機,美歐覺得不爽,硬是指責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這些東西。美國官員還煞有其事地說:「中國是在縱容俄羅斯破壞烏克蘭的民用設施。」說得一板一眼,聽起來好像真有這回事。

但中國的態度一直很明確: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是中立的,主張和平談判,解決。這不是一天兩天的立場,而是一直以來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中國嚴格控制軍用和軍民兩用物資的出口,根本沒向俄烏戰爭的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

但這些解釋,美國和歐洲根本聽不進去,非得給中國扣帽子。

於是,中國這次直接亮出了「硬牌」,大幅削減甚至完全停止向美歐出口無人機關鍵零部件。你們不是總說中國零部件有問題嗎?那幹脆別用了!

但這一下子,美歐反倒急了。據外媒報道,美國多個政府部門和歐盟現在焦頭爛額,正在緊急聯系受影響的企業,評估損失。更有趣的是,他們還想趕緊找替代供應商。

問題是,這些零部件,一時半會兒哪兒找得到?就像做菜沒米,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這還沒完。這兩天,美國國會眾議院正在醞釀一份年度軍事法案,計劃打擊中國無人機企業。法案內容很明確: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國際公司進行嚴格審查。

一旦透過,大疆和道通這兩家中國無人機巨頭的新產品,可能就徹底告別美國市場了。

大疆,這個全球最大的無人機制造商,成立於2006年,總部在深圳。這家公司厲害到什麽程度?它的銷售額占了美國商用無人機市場的一半以上。

美國的農業、基礎設施、公共安全領域,到處都有大疆無人機的身影。可以說,美國對大疆的需求,簡直就是離不開的程度。但現在,美國的態度卻是「過河拆橋」,不僅限制大疆,還在2019年把它列入貿易管制黑名單,增加15%的關稅。

倒好,大疆直接漲價13%,美國人還搶著買,銷量不降反升,真是一場「神操作」。

這次中國限制出口無人機零部件,背後還有更深的考量。無人機產業鏈,中國是全球最完善的。這就好比中國是全世界最大超市,別人都得來這兒采購。

尤其是無人機的關鍵零部件,美歐離開中國,短期內根本沒法運轉。更絕的是,中國可能還會延續兩用物項管制的做法,說白了,不僅中國企業受限制,其他國家的無人機企業,只要用了中國零部件,也會被卡住。這一步棋,讓美歐嘗到了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目前,美國和歐洲的反應都很「上頭」。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多個政府部門已經開始聯系國內受影響的企業,想評估這次出口限制會帶來多大損失。同時,他們還希望行業內的專家能幫忙找替代供應商。

不過,外界普遍認為,這種努力短期內很難見效。畢竟中國的無人機產業鏈太強大了,其他國家根本比不上。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的軍事法案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一旦透過,大疆和道通這些中國企業將面臨更嚴厲的限制。大疆已經表示,如果美國不給出明確的調查,他們的產品可能會被列入「受管制清單」,從而失去美國市場。

道通方面則還未公開回應。

看完這件事,我覺得這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較量,而且中國這次的應對,真是夠剛夠硬。美歐總是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對中國企業進行各種打壓,特別是針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前有華為,現在又輪到了大疆和道通,說白了,他們就是怕中國技術強大,威脅到他們的全球地位。

但美歐忘了一點,中國不是軟柿子,想捏就捏。

這次中國限制無人機零部件出口,其實是一次戰略反擊。中國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裏,也清楚美歐的短板在哪裏。無人機這個領域,中國不僅有技術優勢,還有產業鏈優勢。

就像這次出口管制,美歐的無人機企業短期內根本找不到替代供應商,直接被卡脖子。你說,這是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還透露出一個訊號:中國在全球博弈中,已經不再是被動挨打的一方,而是主動出擊的一方。以往,我們總是被美歐各種制裁、打壓,現在不同了,中國有能力、有底氣,用自己的優勢反制對方。這不僅是一種實力的體現,也是一種態度的宣示:規則要公平,合作要平等。

【網友熱議】。

這件事在網上也引發了熱議,網友們的評論五花八門,但都挺有意思。

網友「山川歲月」說:「美國這回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想打壓中國,反倒把自己的企業坑了。」。

網友「風清揚」調侃道:「中國這波操作,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反殺’,美歐估計得哭了吧。」。

網友「白雲悠悠」則比較理性:「這件事說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也提醒我們,要繼續保持技術領先,不能松懈。」。

網友「南山居士」有點憤怒:「美國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幹的卻是霸權主義的勾當,真是無語。」。

網友「星辰大海」則比較樂觀:「只要中國的技術領先,就不怕他們耍花招。大疆這次肯定又能挺過去。」。

最後,還有網友「黑夜行者」投擲了一個問題:「美歐要是找不到替代供應商,會不會偷偷又來找中國買零部件?真期待那個畫面!」。

這些評論,有批評的,有調侃的,也有深思的。但不管怎麽看,這件事都讓人感覺很過癮:中國終於敢於硬碰硬了。

說到底,這場中美博弈,打的還是科技實力和產業鏈優勢。美國打壓中國企業,表面上是為了「國家安全」,實際上是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但這次,中國用無人機零部件出口管制,告訴了全世界一個事實:誰才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

但問題也來了,美國真的會就此罷手嗎?歐洲會不會跟著美國繼續對中國施壓?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後面還有什麽「好戲」,我們拭目以待。

那麽問題來了,美國總是高喊「公平競爭」,但為什麽他們的「公平」總是建立在打壓競爭對手的基礎上?中國用自己的優勢反制了美歐,這是不是也在提醒我們: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被別人掐住脖子?

最後,小編想問一句,既然中國的無人機零部件這麽重要,美歐又離不開,那他們的「制裁」到底是為了什麽?是為了所謂的「安全」,還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