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二戰夥食篇16:二戰德國陸軍野戰炊事部隊是如何提供夥食的

2024-07-20軍情

之前盤點過二戰德軍的夥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之前的內容裏瞧瞧,當時只講了每個士兵基本夥食的保障情況,那這些食物是咋做出來的呢?

二戰時,德軍特別在意士兵的飲食,所以弄了很強的後勤保障,好讓士兵能吃得上飯。這也是德軍前期能打閃電戰的一個依靠,要是後勤保障不快,閃電戰再猛,士兵也得挨餓。

【分工明確的夥食管理機構】

一直以來,德軍都特別看重士兵的飲食。在一戰時,部隊的夥食體系就差不多完備了。等到二戰,德軍設立了分工清晰的夥食管理部門,基本上每個步兵師都有一個營規模的這種管理部門。這部門不光管夥食,還管郵政方面的事兒。

【夥食連】

夥食連就好比是整個夥食機構的監督小組,管著本師的夥食情況

人員配備情況:夥食處的人員編制是,有3個校級軍官,28個士官,還有15個士兵,加起來總共46人。

最初那會,夥食這一塊還叫夥食處,跟其他團隊是同等地位。到了 1944 年,變成夥食連了,這之後就管著麪包連和屠宰單位之類的了。

在夥食連,軍官每天都會得知本師各個作戰單位的人數,依此來調整當日夥食的量,再把定好的做飯工作交給各個執行部門,最後按照做飯任務所需的物資向集團軍級後勤單位報告並拿到這些物資。

【麪包連】

在德國,麪包是主食,所以在炊事部隊裏專門有個單位是主要做麪包當主食的,這個單位就叫麪包連,通常只有集團軍和師一級的後勤單位才會配備麪包連。

二戰時德國的軍用標準麪包是用黑麥做的,熱量挺高,帶著也方便,所以就成了德軍的主要食物。要是條件行的話,麪包師傅也會做些別的麪包跟糕點,給士兵們打打牙祭。不過呢,因為材料不咋多,就只能拿小麥、黑麥還有肉沫來做。

在像聖誕節這樣一些特別且重要的日子中,麪包師會做些新鮮的曲奇跟果脯麪包,給士兵們吃。

普通麪包連的人員安排是:有3個軍官、2個副官、22個軍士,還有119個士兵,這裏面有60人是麪包師。

第一排有:兩輛烤箱拖車、一輛和面機拖車、一輛 6.5 千瓦的發電機拖車,還有四輛麪包運輸的馬車

第二排有3輛烤箱拖車,還有6輛運輸麪包的馬車

機械化麪包連的人員配備是這樣的:有1個軍官,1個副官,22個軍士,還有122個士兵。

當然了,不光麪包連的人是士兵,整個連配備的武器也不少呢,像步槍、手槍,還有汽車啥的。

麪包連每天生產多少麪包,得看烤箱的情況。麪包連有兩個烤箱拖車,一個是 SD.Ap05,另一個是 SD.Ap06。SD.Ap05 一次能烤 80 個麪包,SD.Ap06 一次能烤 160 個麪包。每兩小時烤一次的話,SD.Ap05 一天能出 1920 個麪包。這麽算下來,整個麪包連一天能提供 10000 到 12000 個 750 克的麪包。

【屠宰單位】

士兵們除了麪包,最想要的就是各類肉食,所以炊事部隊裏有專門宰殺牲畜的單位。這單位的配置有差別,有的師是一個排的屠宰單位,有的師有兩個,還組成了屠宰連,是輪班幹活的。

當然了,屠宰單位可不只是搞屠宰,還得把屠宰完的肉切成碎肉拿去燉湯,剩下的肉呢,要做成德國人特喜歡的食物——香腸。

一個屠宰排的人員配備是這樣的:有1個軍官,1個副官,還有42個士兵。

主要器材有:用來吊裝牲畜的車、個人用的屠宰工具,煮肉的大鍋、灌腸的機器、帶熏制器材的卡車、冷櫃車,還有發電機拖車啥的

每天屠宰的地方得宰差不多15頭牛、120頭豬、240只羊,還得做3噸香腸。剝好的毛皮收拾幹凈了給後勤那兒,好做成皮革的東西。

【食材加工過程】

通常來講,麪包連跟屠宰單位一般都願意在市區設營地,這樣能用上市區的面粉工廠和屠宰場。可東線戰場上沒啥能利用的設施,所以他們就得在野外搞個臨時的食材加工廠。這加工廠選址的地方,附近得有幹凈的水源,再就是得便於撤離。

食材運到後,他們就著手加工。不光能從後勤處領取,管理隊還能在當地買新鮮食材來加工。由於香腸是熏制的肉食品,為免士兵吃壞肚子,獸醫會拿顯微鏡對做好的香腸抽樣檢測,只有合格的香腸才會發到前線野戰廚房去。

一般來說,德軍集團軍會把各師的麪包連弄到後方一塊做麪包,做好的麪包放集團軍儲存中心,等各師的補給隊來拿。而屠宰單位呢,由於肉的保質期不長,就只能盡量離前線近點。

【野戰廚房】

野戰廚房那可是實實在在給士兵做各種吃食的地兒,德軍的營級和連隊都有野戰廚房拖車,只不過大小有所不同罷了。

每輛野戰廚房都包括材料車和烹飪車。材料車用來裝各類食材與燃料,烹飪車就是個能移動的廚房。要是步兵部隊,就用馬去牽引;要是機械化部隊,就用汽車牽引。而且烹飪車配有一個做飯的鍋和一個煮咖啡的鍋。

大型野戰廚房:容量有 200 升,能給 125 到 225 人做飯,咖啡鍋一次能煮 90 升咖啡呢。

輕型野戰廚房,容量有 110 升,能給 50 到 125 人做飯,那咖啡鍋一次能煮 60 升的咖啡呢。

一般連級的炊事員就倆,全連的夥食都靠他們負責,所以天還沒亮就得先燒水,燒完水就開始洗菜、切菜、做飯,一堆活兒忙個不停。要是有士兵得空兒了,也會過來搭把手,這樣就能早點兒開飯。

【發放食物】

野戰廚房就管把飯做好,做好的飯得發下去。沒啥作戰任務的士兵直接在野戰廚房打飯,前線的士兵得靠補給人員把飯送到前線,當然前線也能派人過來拿。

為讓食物能保持熱度,德軍弄了專門的食物保存筒,能給湯和燉肉保溫,這筒有 12 升的容量,可數量不多,大型野戰廚房配 6 個,輕型的配 4 個。要是不夠使,就得讓前線官兵把自己的飯盒和水壺收攏起來,派人到連裏取食物。但這樣一來,往返前線時身上全是飯盒,要是遭到襲擊,根本沒法還手,所以危險系數挺高的。

總的來講,二戰時德軍的夥食分配挺嚴格規範的,有一整套管理辦法和配套的東西,畢竟得吃飽了才能去打仗嘛。因為德軍的野戰廚房挺管用,後來東德和西德的後勤炊事車就沿用了這種構造,這對現代各國的炊事車也產生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