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書迷,快來集合!我剛從一場文字盛宴中歸來,這本小說簡直是書海裏的璀璨明珠!每一頁都牢牢抓住我的心,每個轉折都讓人拍案叫絕,角色鮮活得仿佛就在眼前。這書看得我廢寢忘食,根本舍不得放下!如果你也渴望一場讓人沈浸的閱讀體驗,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蘇軍的全面反攻
1.解放列寧格勒
1944年初,在蘇德戰場北翼,蘇軍在粉碎德軍重新恢復對列寧格勒包圍封鎖的企圖之後,開始準備對當面之敵發起進攻,以徹底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解放列寧格勒州,為下一步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創造條件。
蘇軍最高統帥部的戰略企圖是: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同時實施突擊,首先粉碎德軍第18集團軍;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以積極行動牽制德軍第16集團軍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團軍群的戰役預備隊;爾後,3個方面軍分別向納爾瓦、普斯科夫和伊德裏察方向發展進攻,擊潰德軍第16集團軍,完全解放列寧格勒州,為把法西斯德軍從波羅的海沿岸驅逐出去創造條件。
1944年1月20日,蘇軍第2突擊集團和第42集團軍在列寧格勒西南羅普沙地域勝利會師。
從1月31日至2月15日,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在數個方向上推進了50~120公裏,進至納爾瓦河、普斯科夫湖以北、謝列德卡、普柳薩、希姆斯克一線。因進攻地帶大大縮小,沃爾霍夫方面軍於2月15日被撤銷,其所屬各集團軍轉隸給列寧格勒方面軍。
這時,蘇軍統帥部給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下達了新的任務,命令列寧格勒方面軍以右翼集團解放納爾瓦市,突破德軍納爾瓦築壘地域,爾後向波亞爾努方向、維利楊迪、瓦爾加方向、塔爾上、威魯方向繼續發展進攻;以左翼集團緊緊追擊向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方向退卻之敵,阻止德軍撤往後方防禦地區並在此組織堅固防禦。為此,列寧格勒方面軍決心以主力攻占奧斯特羅夫地域,迂回普斯科夫,強渡韋利卡亞河,爾後向裏加方向發展進攻。
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受領的任務是:以左翼2個集團軍的兵力突破普斯托卡東南地域德軍的防禦,奪占伊德裏察以北韋利卡亞河上的渡口,占領奧波奇卡、齊盧佩一線,爾後與列寧格勒方面軍右翼集團協同,擊潰奧斯特羅夫地域的德軍集團,此時,右翼2個集團軍以積極行動牽制了當面之敵。
2月下半月,2個方面軍密切協同,取得了新的戰果。列寧格勒方面軍以第2突擊集團軍的兵力擴大納爾瓦河西岸的已占地域,使其正面寬達35公裏,縱深達15公裏。第42、第67集團軍追擊敵人,從北面和東面進抵普斯科夫。第8、第54集團軍肅清了沿姆沙加河和合郎河中間陣地的敵人後,攻占了波爾霍夫,進逼奧斯特羅夫。方面軍左翼部隊經過15晝夜苦戰,粉碎了德軍在預有準備的防禦地區的抵抗,向前推進了50~160公裏,進抵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築壘地域,但未能從行進間突破該地域。
此時,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的左翼集團,在伊德裏察方向的進攻也十分順利,對德軍第16集團軍構成了合圍的威脅,迫使德軍開始在寬大正面上撤退。但由於未能及時發現敵人的退卻企圖,未能及時組織強有力的追擊,德軍得以實施有組織的退卻,把大量兵力兵器撤至奧斯特羅夫以東、諾沃爾熱夫、普斯托什卡一線預有準備的防禦地區,進行有組織的頑強抵抗,使蘇軍前進受阻。
3月9日,列寧格勒方面軍集中左翼集團的兵力,對普斯科夫的德軍發起進攻,戰鬥一直持續到4月中旬,才突破了普斯科夫以南德軍堅固築壘地域,前進約13公裏,切斷了普斯科夫通向奧斯特羅夫的交通線。這次進攻的目的旨在牽制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戰役預備隊,使之不能抽調到南翼危急的方向上去。
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雖然進展迅速,但仍未能完成蘇軍統帥部規定的全部任務,即未能向瓦爾加、威魯、裏加、卡拉薩等方向發展進攻。
盡管如此,列寧格勒方面軍、沃爾霍夫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仍然取得了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在進攻過程中,蘇軍在寬達600公裏的正面上突破了德軍的堅固防禦,把德軍從列寧格勒擊退220~280公裏,在伊爾門湖以南向西推進了約180公裏,幾乎解放了列寧格勒州全境和加利寧州的部份地區,進入了愛沙尼亞境內,為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各共和國奠定了基礎。
2.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全境
1944年初,在蘇德戰場上,從波列西耶到黑海,從第聶伯河到喀爾巴際山的廣闊地區內,蘇軍和德軍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兵器,雙方參戰總兵力約達400萬人,火炮4.55萬余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200余輛,作戰飛機4000余架,展開了爭奪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和克里木的一場大規模會戰。
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和克里木,是蘇聯資源豐富、人口稠密、工業發達、農糧充裕的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對蘇軍來說,解放這一地區就可以將德軍驅出國境,進至喀爾巴籲山脈,進入東歐國家,進而向巴爾幹推進。對德軍來說,守住這一地區就可以穩住防線,爭取到喘息的時間,調整部署,伺機反擊;否則,將全線潰退,陷入軍事、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絕境。因此,蘇德雙方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大的決心和力量在該地區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的爭奪戰。
烏克蘭第1方面軍主要進攻集團積極作戰,粉碎了德軍在捷爾諾波爾、普羅斯庫羅夫地區的反突擊;其左翼第18集團軍經過激戰攻占了赫梅爾尼克城,第38集團軍從行進間強渡了南布格河,於3月20日解放了文尼察;右翼第13集團軍向前推進了80公裏,於3月20日進抵勃羅得城。爾後,該方面軍主力在得到第1坦克集團軍等兵力兵器的加強之後,於3月21日再次從北向南發起進攻。3月23日,第1坦克集團軍解放了喬爾特科夫。次日晨,其先頭部隊從行進間強渡德涅斯特河。3月29日,又渡過普魯特河,攻占了切爾諾夫策。第4坦克集團軍向卡美涅次—波多耳斯基實施進攻,從西麪包圍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3月26日,攻占卡美涅次—波多耳斯基城。第1集團軍和第3坦克集團軍在該城以北實施進攻,方面軍左翼第18、第38集團軍等部隊在該城以東和東北方面實施進攻,與在南面實施進攻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部隊,構成了對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合圍的威脅。
烏克蘭第2方面軍於3月17日開始在寬達100公裏的地帶上從行進間強渡南布格河,並攻占了德涅斯特河地區,進入該地區中心城市卡緬卡,開始了解放摩爾達維亞的作戰。
烏克蘭第3方面軍於3月26日發起敖德薩戰役,以求擊潰德軍第6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在戰役中,第46、第8集團軍、騎兵機械化集群和第23坦克軍組成主要突擊集團,向拉茲傑利納亞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從西北面迂回敖德薩。第57、第37集團軍組成右翼集團,向蒂拉斯波爾實施進攻,第6、第5、第28集團軍組成左翼集團,沿黑海沿岸向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實施進攻。
3月28日,右翼第57、第37集團軍利用相鄰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戰果,迅速將主力渡過南布格河,在45公裏寬的正面上突破了敵人的防禦,並向縱深推進了25公裏。左翼第6、第5、第28集團軍經過激烈戰鬥,攻占尼古拉耶夫,並開始強渡南布格河。鑒於右翼發展順利,方面軍司令員遂將第23坦克軍和騎兵機械化集群從該方向投入交戰,向蒂拉斯波爾和拉茲傑利納亞方向,追擊潰逃之敵,4月5日,攻占了拉茲傑利納亞,4月7日,進抵德涅斯特河口,從西南封鎖了德軍的退路。4月9日,蘇軍從行進間突破敖德薩城北防禦,經過一整夜激戰,次日解放了敖德薩全城。4月11~14日,蘇軍繼續進攻,進抵德涅斯特河,並從幾處渡至河西岸。但在此遭到德軍有組織的抵抗,德軍在此投入新銳兵力,多次進行反突擊。5月6日,根據統帥部命令,蘇軍就地轉入防禦。
從1943年12月底到1944年4月底,蘇軍發起的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蘇軍向西推進了250~450公裏,到達卡巴籲山山麓,把德軍南方戰線截成兩段,使德軍南線瓦解,受到慘重損失。
3.解放克里米亞半島
1944年4月13日,兩年前從蘇聯手中被奪走的、位於黑海中的刻赤半島,很快又要回到蘇聯手中。在過去的兩天內,蘇聯軍隊在克里米亞取得了巨大進展。他們於4月11日收復了主要沿海城市,包括重要的工業港口敖德薩。4月13日,蘇聯軍隊穩固地駐紮在距克里米亞首都辛菲洛普貝貝英裏的地方。蘇聯黑海艦隊阻止了德軍從水路撤退。蘇聯轟炸機橫掃海岸線,將軸心國軍隊進一步逼向內陸。蘇聯空軍剛剛開始轟炸位於塞瓦斯托波爾西南240英裏的羅馬尼亞港口康斯坦薩。雨季結束,克里米亞的飛機場變幹,容易接近。蘇聯飛機可以很容易地往返於布加勒斯特和普洛耶什蒂油田等地區之間。混亂的軸心國軍隊沒有預定的陸地逃跑路線。美聯社和合眾社估計,有10萬德國軍隊駐紮在克里米亞。然而,沒有人能猜出,現在究竟有多少德軍在守衛塞瓦斯托波爾。那座位於克里米亞西南端的城市是一座極為重要的海軍基地,德軍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敖德薩解放的訊息鼓舞了蘇聯人民的鬥誌。在這座城市落入馬利諾夫斯基將軍的軍隊手中的幾小時後,莫斯科禮炮齊鳴,放出紅、白、綠三色的照明彈,來慶祝這一重大勝利。馬利諾夫斯基的高興還有他自己的原因:他自己就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敖德薩人。
然而,在蘇軍強大的攻勢上面,守衛塞瓦斯托波爾的數萬德軍不堪一擊,而克里米亞島也在德軍第17集團軍被殲滅後被蘇軍解放。此役,德軍陸上損失10萬多人,海上損失4萬多人,並且幾乎損失了所有的裝備。
4.芬蘭結束戰爭
在蘇軍解放列寧格勒州之後,列寧格勒方面軍右翼集團和卡累利阿方面軍又開始了在西北方向上對卡累利阿之敵進攻,目的在於解放芬蘭,迫使芬蘭結束戰爭。
經過周密的戰役準備,1944年6月9日,列寧格勒方面軍所屬部隊開始在卡累利阿地峽對維堡方向發起進攻。在猛烈的長時間的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之後,6月10日晨,第21集團軍轉入進攻,順利突破了芬軍防禦陣地。當日,即突破敵第一防禦地帶,前進了14公裏,突破正面寬達20公裏。與此同時,第23集團軍也轉入進攻。2個集團軍迅速向兩翼和縱深發展進攻,擴大戰果,經過兩天的激烈戰鬥,突入敵防禦縱深達24公裏,突破口正面寬達40公裏,並於6月13日進抵敵第二防禦地帶,但未能從行進間突破。該地帶是芬軍卡累利阿地峽防禦體系的核心,其工事更為堅固,敵軍企圖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蘇軍突破第二防禦地帶。
考慮到芬軍主要兵力集中於維堡公路地帶,方面軍遂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到左翼,即瀕海公路方向。6月14日,蘇軍對敵第二防禦地帶發起沖擊,經過激烈戰鬥,於6月17日前突破了該地帶,並迅速向縱深和翼側發展進攻。芬軍急忙從南卡累利阿調來2個師和1個旅,以加強維堡地域和武奧克薩河地區的防禦力量。但是,仍然無法阻止蘇軍的進攻。
6月19日,列寧格勒方面軍所屬部隊突破了第三防禦地帶和維堡外圍防禦地帶;6月20日,第21集團軍攻占了維堡城,並向維堡西北推進10~12公裏;第23集團軍肅清了武奧克薩河南岸地區的敵人,並占領該河北岸部份地區;後調來的第59集團軍部份兵力,協同波羅的海艦隊,肅清了維堡灣諸島嶼的敵人。至此,卡累利阿地峽和維堡地區的戰役即告結束。
與此同時,卡累利阿方面軍於6月21日發起進攻,當日,第7集團軍強渡了斯維爾河,突破了芬軍主要防禦地帶,並沿拉多加湖向縱深推進約6公裏;第32集團軍隨後也發起進攻,向梅德韋日耶哥爾斯克方向實施突擊,當日向前推進約16公裏。到第2日日終前,第7集團軍突破口正面已達60公裏,縱深達12公裏。芬軍開始向第二防禦地帶倉皇退卻。6月23日晨,為了配合正面進攻,海軍獨立第70、第3旅在敵後方圖克薩河與維德利察河之間地帶實施登陸,切斷了敵後退的公路和鐵路,迫使敵人只能沿鄉間土路逃命。第7集團軍經激烈戰鬥,於6月25日突破敵第二防禦地帶,並攻占奧洛涅茨城。6月28日,第32集團軍部份兵力與第7集團軍一部協同,解放了卡累利阿首府彼得羅紮沃茨克城。
整個7月份,卡累利阿方面軍仍在繼續發展進攻。7月9日,第7集團軍前出至洛伊莫拉地區;10日攻占了皮特凱蘭塔。21日,第32集團軍進至倫貢瓦拉以東蘇芬邊界地區。
8月初,斯維爾河和彼得羅紮沃茨克地區的進攻戰役即告結束。在此過程中,卡累利阿方面軍向前推進200~250公裏,解放了芬蘭的大部領土。
芬蘭新任總理哈克策爾1944年9月19日與蘇聯簽署條約,芬蘭除了歸還1940年占據的領土之外,還須割讓佩薩莫、租借波特拉和烏德給蘇聯。
5.解放白俄羅斯全境
1944年6月下旬,蘇軍進逼白俄羅斯境內的波洛茨克、維捷布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博布魯伊斯克以東一線,並沿普裏皮亞季河一直延伸到科韋利。
德軍在白俄羅斯境內的防線構築了周密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工程。整個防禦縱深達250~270公裏,防禦地區都構築在河流的西岸和制高點上,防禦地區內的所有居民地都構築有防禦工事。在有森林和沼澤地的地段,也構築了有支撐點和抵抗樞紐的防禦。
在白俄羅斯戰役中,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總司令莫德爾元帥面對蘇軍的強大攻勢一籌莫展。
6月23日晨,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發起進攻,強渡了巴夏河,並於6月25日進至距敵防禦前沿25公裏處的列斯塔河地區。6月26日,在突破列斯塔河的防禦地區後,開始向什克洛夫、莫吉廖夫方向追擊退卻的德軍第4集團軍部隊。6月26日晚,方面軍前出至英吉廖夫以北第聶伯河,並以一部兵力在普列希齊以西從行進間強渡了該河。同日,第33、第50集團軍也開始追擊退卻之敵。6月27日午前,在第聶伯河上架設了兩座橋,這對堅守和擴大登陸場起了很大作用。6月28日,方面軍主力渡過了第聶伯河,並以強硬手段攻占了德軍在明斯克接近地的重要防禦樞紐部莫吉廖夫,攻占了什克洛夫市和貝霍夫市。至6月28日日終前,方面軍前出至德魯季河和第聶伯河河間地帶,從而為直接進攻明斯克,與其他方面軍協同合圍並消滅該城以東德軍創造了條件。
與此同時,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從羅加喬夫以北和帕裏奇以南兩地域向博布魯伊斯克總方向對敵實施向心突擊,圍殲敵軍博布魯伊斯克集團,爾後向普霍維奇和斯盧茨克進攻。6月24日,在進行了2小時零5分鐘的炮火準備和在南段實施了短時間的航空火力準備之後發起進攻。第一天,第3、第48集團軍僅攻占了德軍兩道塹壕;第65、第28集團軍突破了敵人防禦正面達30公裏,縱深5~10公裏;坦克第1軍進入突破口後,向前推進了20公裏。次日,投入戰鬥的騎兵機械化集群向西北方向進攻,向德軍的防禦縱深推進,於6月26日前出到格盧斯克附近的普季奇河,並在一些地段強渡成功。6月26日夜間,坦克第1軍成功地實施機動,切斷了由博布魯伊斯克向西和向西北的道路。空軍第16集團軍對退卻之敵和別列津納河的渡口連續實施突擊,以強大火力支援地面部隊進攻行動。坦克第9軍於進攻的第2天,在第3集團軍地帶投入交戰後,急速向前挺進,於6月27日晨開始從北面迂回博布魯伊斯克,與坦克第1軍會合,從而完成了對博布魯伊斯克東南地域總數達4萬人的敵軍集團的合圍。方面軍部份兵力肅清被圍集團,而主力則繼續向明斯克和斯盧茨克發展進攻。第3、第28集團軍隨快速部隊跟進,向合圍的對外正面挺進,而第48、第65集團軍則向合圍的對內正面推進。6月27日,對內正面的西北地段只有2個坦克軍的部隊掩護,因為步兵兵團尚未到達。而被圍敵軍恰在這個地段開始準備突圍,企圖與第4集團軍的部隊會合。在這種情況下,方面軍司令巧妙地使用了方面軍航空兵。空軍第16集團軍的526架飛機,以25~30架飛機的編從行動,連續不斷地對被合圍的敵軍實施了達1個半小時的突擊,致使準備突圍的德軍集團紛紛潰散,損失慘重。6月28日,第48集團軍徹底消滅了被圍之敵。6月29日,解放博布魯伊斯克市。經過6天的進攻,蘇軍徹底粉碎了防守在維捷布斯克和博布魯伊斯克的德軍集團,在莫吉廖夫方向也已突破敵防禦正面。德軍遭到巨大失敗後,遂從西德維納河至普裏皮亞特河的寬大正面上退卻。蘇軍向前推進100~150公裏,接著又對斯普利波文茨楊內、明斯克和斯盧茨方向展開了進攻,緊追逃敵,以便在明斯克以東地區合圍德軍第4集團軍的主力,阻止德軍在白俄羅斯建立綿亙的防線。
這時,德軍統帥部決心不惜任何代價阻止蘇軍的進攻,6月28日,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恩斯特·布施元帥被撤職,改由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官華瑟·莫德爾元帥兼任。在蘇軍的迅猛攻勢下,德軍統帥部竭力西撤自己的軍隊,以免被蘇軍合圍。
此時,蘇軍在鮑裏索夫卡地域、奧西波維奇地域作戰的各方面軍快速兵團,距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僅100公裏;而向明斯克方向撤退的敵軍主力則距明斯克130~150公裏,且無法擺脫從東南進攻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在此情況下,蘇軍統帥部於6月28日給各方面軍下達了合圍並殲滅德軍第4集團軍的任務。
蘇軍統帥部決心以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左翼以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一部向明斯克方向實施迅猛的向心突擊,與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協同,合圍並粉碎敵第4集團軍基本兵力,解放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同時,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右翼、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一部,繼續向西迅猛進攻,消滅德軍行進中的預備隊,為向希奧利艾、考納斯、華沙等方面發展進攻創造條件。
各方面軍未經休整即發起進攻。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在6月29~30日進抵別列津納河,在數處強渡了該河,開始向明斯克迅猛前進。7月3日,第2坦克軍首先突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在明斯克方向和巴拉諾域治方向追擊德軍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也同樣進展順利。該方面軍快速兵團(第1軍坦克)於7月2日夜間從南面迂回明斯克,並前出至東南郊,在此與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會合。這樣就完成了對德軍第4集團軍基本兵力、第9集團軍部份兵力的合圍。
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也同時向明斯克方向進攻,以牽制、分割和消滅德軍各部隊,不讓其脫離和迅速西逃。蘇軍航空兵牢固掌握制空權,實施了強大突擊,使敵人難以有計劃地撤退軍隊和調遣預備隊。遊擊隊在敵退路上設伏,襲擊德軍司令部和個別部隊,奪占渡口,實施偵察。至7月3日日終前,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附近的德軍已被完全肅清。7月4日,白俄羅斯第3、第1方面軍進抵納羅奇湖、莫洛傑奇諾、克拉斯諾耶、斯托爾布齊、涅斯維日一線。
而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第4、第6、第43集團軍和空軍第3集團軍,未作戰役間歇便對當面北方集團軍、第16集團軍各兵團和中央集團軍群第3裝甲集團軍一部兵力發起進攻。德軍統帥部為了扼守波洛茨克並將它變成堅固的防禦樞紐部,在該市附近集中了一個轄6個步兵師的強大軍隊集團。蘇軍則決心從東北和南面實施向心突擊,圍殲敵軍波洛茨克集團。蘇軍第4集團軍以其左翼向科特利亞內、波茲德尼亞基、多赫納裏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以便從西北迂回波洛茨克。第6集團軍右翼各兵團從西南迂回波洛茨克,其基本兵力則會同第43集團軍向格盧博科耶、希文恰內方向實施進攻。空軍第3集團軍對進攻軍隊實施航空火力支援和航空兵掩護。
6月29日,蘇軍第4、第6集團軍各兵團轉入對波洛茨克的進攻,在粉碎敵人抵抗之後,開始包圍波洛茨克集團兩翼;7月1日,前出至波洛茨克東郊和南郊。第6集團軍基本兵力和第43集團軍至7月1日日終,前進到格爾馬諾域治、格沃茲多沃、多克希齊一線,各坦克兵團則突向季斯納河。經兩天激烈巷戰,至7月4日淩晨,全部解放波洛茨克。方面軍左翼迅猛追擊退卻的德軍兵團,至7月4日日終前向西推進約110公裏,並前出至奧普薩、科賈內、納羅奇湖一線。
7月初,蘇軍以平均每晝夜20~25公裏的速度,在12天內推進225~280公裏,解放了白俄羅斯的大片土地,法西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遭到慘敗,其主力已被合圍。
6.解放西烏克蘭和波蘭東南部
為徹底收復烏克蘭和解放波蘭東南部,蘇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科涅夫)決心以120萬人、22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39萬門火炮、3000架作戰飛機發起利維夫—桑多梅日戰役。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總司令為莫德爾元帥)企圖以90萬人、9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6300門火炮、700架作戰飛機,依托完備的防禦體系,將蘇軍阻止在布格河以東。
1944年7月13~27日,蘇軍右翼和中央2個突擊集團,分別向俄羅斯拉瓦方向和利維夫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左翼向斯坦尼斯拉夫、德羅戈貝奇方向實施輔助突擊。22日,蘇軍圍殲德軍布羅德集團8個師。27日,蘇軍主力收復利維夫。
7月28日~8月29日,蘇軍主力於右翼向西發展進攻,7月30日強渡維斯瓦河。8月18日,蘇軍解放桑多梅日,後將這一地域的維斯瓦河西岸登陸場擴大到正面75公裏,縱深55公裏。
此役,蘇軍全殲德軍8個師,重創32個師,解放了烏克蘭西部和波蘭東南部,並在桑多梅日以西地域建立戰役登陸場,為爾後向西發展進攻創造了條件。
7.解放保加利亞
到1944年8月,在巴爾幹方向的態勢,對蘇軍實施戰略性進攻戰役形成了較為有利的條件,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正確地判斷了所面臨的形勢,決定在雅西和基什尼奧夫地區實施一次大規模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8月20日,蘇軍經過炮火準備後,烏克蘭第2方面軍第27集團軍在3小時內便突破敵主要防禦地帶,中午強渡了巴哈盧伊河,突破第二防禦地帶。第6坦克集團軍進入突破口。下午2時,其所屬第5坦克軍投入交戰,1小時後,第5機械化軍也投入交戰。該集團軍的突然出現使德軍震驚不已。蘇軍坦克兵利用這一有利態勢,迅速前出到沿馬雷山構築的敵第三防禦地帶。
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進攻也很順利,日終前,第37、第46、第57集團軍突破了敵主要防禦地帶,向縱深推進12公裏,在某些地域楔入了敵第二防禦地帶)。戰役第一天,兩個方面軍推進10~16公裏,敵損失9個師。
8月21日,第27集團軍粉碎敵頑強抵抗後,與第6坦克集團軍和航空兵協同,進行了奪取馬雷山第三防禦地帶的戰鬥。第52集團軍利用當天進入交戰的第18坦克軍的戰果,擊潰了敵軍,中午解放了雅西市。這時,近衛第7集團軍在第23坦克軍的配合下占領了特古伏魯莫斯市。
經過兩天戰鬥,烏克蘭第2方面軍突破敵40公裏深的3道防禦地帶,把突破正面擴大到65公裏,形成了迅速追擊敵人和合圍德軍第6集團軍的有利態勢。烏克蘭第3方面軍打退敵步兵和坦克的反突擊後,經過兩天戰鬥,推進近30公裏,把突破正面擴大到95公裏。空軍第5、第17集團軍出動飛機6350余架次,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
為了盡快全殲敵人,8月21日傍晚,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下達命令:各方面軍盡快在胡希地域封閉合圍圈,殲滅敵軍集團,以開辟進至羅馬尼亞主要經濟政治中心的道路。
8月23日日終前,烏克蘭第2方面軍第6坦克軍前出到伯爾拉德地域。第18坦克軍打響了奪取胡希的戰鬥。當天,烏克蘭第3方面軍近衛第4軍和第7機械化軍已前出到普魯特河渡口,完成了正面向東北的防禦。次日,第52集團軍和第18坦克軍解放了胡希,並前出到普魯特河,在那裏與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部隊會師。德軍25個師有18個師陷入合圍。在合圍的對外正面也同時展開了進攻。到8月24日日終前,蘇軍已推進到距被圍敵軍85~100公裏處。這時,烏克蘭第3方面軍左翼與第46集團軍與近衛機械化第4軍部份兵力和強渡德涅斯特河灣的登陸兵協同,在航空兵和黑海艦隊、多瑙河區艦隊的艦艇支援下,合圍了羅軍第3集團軍,該集團軍很快投降。到8月27日日終前,在普魯特河以東被圍的敵軍集團也停止了抵抗。蘇軍2個方面軍同時向布加勒斯特和伊茲梅爾方向發展進攻。8月26日,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全境解放。8月27日,福克夏尼築壘地域已被突破。到8月29日,烏克蘭第3方面軍解放了土耳恰、加拉茨、布斯伊拉、康斯坦察和蘇利納等市。至此,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宣告結束。到9月3日,被圍德軍零星集群被徹底肅清。
透過8月20日至9月3日的作戰,蘇軍共殲敵22個師,其中含被圍的18個師,消滅了第一線羅軍的幾乎全部師,使敵遭受重創。蘇軍則向縱深推進320~350公裏,進入了羅馬尼亞內地,並接近了保加利亞邊境。
1944年9月19日,保加利亞被蘇聯紅軍在東歐的步步進逼嚇破了膽。在與蘇軍短期交戰之後,它斷絕了與德國的所有聯系,與蘇聯簽訂了停戰協定,並於本周建立了新政府。新政府在共產黨支持者基蒙·喬治夫上校的領導下,開始流放並監禁那些對保加利亞與柏林納粹政府相勾結負有責任的人。保加利亞是在蘇聯在其鄰國南斯拉夫取得勝利後做出這種改變的。蘇聯統帥約瑟夫·史太林在莫斯科電台高興地宣布:「保加利亞已經不再是德國勢力在巴爾幹半島的中心了。」
8.解放波羅的海大部份地區
列寧格勒會戰結束後,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為舍爾納大將)和中央集團軍群第3裝甲集團軍,約70萬人、12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退守波羅的海沿岸,企圖在第1航空隊和第6航空隊一部近400架作戰飛機支援下,阻止蘇軍向東普魯士突進。為收復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蘇軍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戈沃羅夫),波羅的海沿岸第1、第2、第3方面軍(司令分別為巴格拉米揚大將、葉廖緬科大將、馬斯連尼科夫大將),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一部和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共90萬人、308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75萬門火炮、2640架作戰飛機,於9月中旬發起波羅的海沿岸戰役。
1944年9月14~27日,蘇軍先後發起裏加戰役和塔林戰役,收復了愛沙尼亞及其首府塔林,但在裏加接近地進攻受阻。其後,在1944年9月28日~11月24日。蘇軍繼續實施裏加戰役,並行起梅梅爾戰役和蒙海峽群島登陸戰役,10月13日攻占拉脫維亞首府裏加,11月24日收復蒙海峽群島。
此役,蘇軍全殲德軍29個師(旅),收復了除庫爾蘭半島和梅梅爾地域以外,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所有領土,為突入德國境內和解放東普魯士創造了條件。
9.解放南斯拉夫
在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中,蘇軍擊潰了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獲得解放。蘇軍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境內並進抵南斯拉夫邊境。巴爾幹半島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1944年9月,鐵托元帥(左一)和蘇聯元帥托爾欣(左二)分別代表南蘇兩國軍隊最高統帥部簽署聯合作戰協定。
至1944年秋,蘇南軍隊合力對駐塞爾維亞的敵軍,特別是在貝爾格萊德方向的敵軍實施決定性突擊的條件已經成熟。
貝爾格萊德進攻戰役是從9月28日第57集團軍轉入進攻開始的。該集團軍在航空兵支援下突破敵邊境防禦地區,越過東塞爾維亞山脈,於10月8日進抵摩拉瓦河,並從行進間強渡了該河,在西岸奪取了兩個登陸場,保障近衛機械化第4軍於10月12日進入交戰。集團軍向南斯拉夫腹地推進130公裏。多瑙河區艦隊一方面對進攻的蘇軍實施了支援,可靠地保障了第57集團軍右翼,另一方面還擔任軍隊、技術兵器和各種物資的輸送工作。
貝爾格萊德戰役以強攻貝爾格萊德而告結束。敵軍為了扼守南斯拉夫首都,從德軍的幾個師以及塞爾維亞誌願軍和俄羅斯警衛軍(自衛軍)中調來一些部隊和分隊,並有40輛坦克,約170門火炮和迫擊炮。在貝爾格萊德周圍設定了地雷爆炸性障礙物以加強防禦。德軍指揮部力圖在該城接近地牽制住蘇、南軍隊的大量兵力,以便使德E集團軍群的部隊從希臘撤往匈牙利。
蘇、南兩國軍隊為了密切協同攻下貝爾格萊德,曾召開指揮部聯席會議,詳盡討論了強攻計劃。
10月14日,近衛第4機械化軍軍長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第1集團軍級集群司令員,最後協調了雙方軍隊強攻貝爾格萊德的行動計劃。強攻貝爾格萊德的計劃規定:在狹窄的地段上從南面實施正面突擊,爾後沿離心方向發展突擊,分割德軍守備部隊並予以各個殲滅。還規定,占領薩瓦河和多瑙河上的橋梁。參加強攻貝爾格萊德的蘇軍是:近衛第1機械化軍,3個步兵師,3個炮兵旅,16個炮兵團、迫擊炮團和自行火炮團,1個高射炮兵師和3個高射炮兵團;南斯拉夫軍隊是:無產者第1軍和第12軍,共8個師。這些兵力的強攻行動,由空軍第17集團軍和多瑙河區艦隊實施火力支援。解放貝爾格萊德的戰鬥自10月14日起,一直延續到20日止。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在頭兩天,進攻部隊就把敵軍集團切割成幾個部份,並摧毀了該市南郊和東郊的大部份支撐點。至10月20日日暮時分,蘇、南兩國軍隊在航空兵和多瑙河區艦隊的支援下,以強攻占領了德軍在貝爾格萊德的最後一個據點卡列梅格丹要塞。在巷戰中擊斃德軍1.5萬人,俘9000人。
貝爾格萊德戰役之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繼續同德軍占領者作戰。至1945年初,他們解放了大部份國土,至5月7日,南軍徹底粉碎了伊斯的利亞半島和斯洛文尼亞沿海敵軍的抵抗。至此,南軍幾乎解放了南斯拉夫的全部領土。德E集團軍群殘余部隊垂死掙紮,千方百計地想沖出合圍圈向英軍投降未遂,繼續被圍困在斯洛文尼亞和奧地利。殲滅E集團軍群的戰鬥從5月8日開始至15日結束。盡管德軍技術裝備水平遙遙領先,最終還是輸給了得道多助的南斯拉夫軍民。僅1945年,敵人在南斯拉夫就喪失30多萬人,並損失許多武器、技術裝備和其他軍事裝備。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結束,在南斯拉夫人民的歷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
10.進抵挪威北部沿海地區
1944年10月7日~11月1日,蘇軍在蘇聯的佩特薩莫和挪威的希爾克內斯北極地域實施了第十次突擊,15日解放佩特薩莫,25日攻占希爾克內斯市。至10月底,蘇軍推進150公裏,進抵挪威北部沿海地區。
(點選下方免費閱讀)
關註小編,每天有推薦,量大不愁書荒,品質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書,也可以在評論給我們留言,讓我們共享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