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二戰就用爛的魚雷,至今為止只有9個國家能造?究竟是為什麽?

2024-04-30軍情

水下世界的淪陷力量同樣不容小覷,魚雷,這款被譽為「水下導彈」的武器,擁有摧毀五萬噸級別艦船的恐怖威力,其破壞力足以令萬物瞬間消失。

魚雷,水下幽靈,自由穿梭,搜尋、追蹤、致命一擊。目標一旦釘選,災難降臨,海軍聞名色變。

二戰時期已有此威力巨大的魚雷,然而其制造技藝之精湛,至今僅九國掌握。這背後的原因何在?

【魚雷前進演化史】

各國為增強海上軍事力量,紛紛研發艦艇,以此提升海上作戰能力,鞏固海洋領土安全,顯示國家實力和科技水平。

這款裝備可在水面上自由行動並投入戰鬥,還能在水下悄然潛行,悄無聲息地接近任何海岸。它具備破壞水面船只的能力,並能夠為軍隊秘密運送補給。自其問世以來,它在海面上稱霸一時,無人敢於挑釁。

1800年,美國的「輪船之父」羅拔構想出一種火藥武器,設想其能在敵方軍艦下方引爆,以達成反制效果,此創新觀念為當時的海戰帶來全新視角。

第二年,羅拔將他的設想變為現實,於潛艇上裝載了一枚裝有20磅火藥的裝置進行試驗。這一裝置威力巨大,足以在一艘小船上炸出一個洞,引發漏水並最終導致船只沈沒。

經過數十載的研制,俄羅斯成功創造出「撐桿雷」戰術。這一戰術運用獨特的長桿固定彈頭於小艇之上,當小艇撞擊軍艦時,彈頭便會引爆,從而達成摧毀目標的效果。

"撐桿雷"威力顯著,但代價不菲,必須舍棄小艇。盡管如此,其戰略價值仍不可忽視。在關鍵時刻,此戰術或許能扭轉戰局。

倘若小艇未曾觸及目標便遭摧毀,實乃巨大損失。我們的努力付諸東流,功虧一簣,這樣的結果,確實難以接受。

在戰爭中,以小博大的策略從戰略角度看是極具價值的。鑒於當時沒有更優越的作戰武器,這種方式被廣泛采納並套用於實戰。特別是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它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1866年,英國工程師羅拔·懷特黑德汲取撐桿雷的精髓,推陳出新,打造了首款以螺旋槳為動力的水下兵器,其速度可達11公裏每小時,射程640米。

重新編寫後的段落:它的構造復雜,仿若遊魚,可在水下自由穿梭。鑒於其外形與水下之魚極為神似,而懷特黑德之名意為「白頭」,因此將其命名為「白頭魚雷」,完美融合了發明者的名字與其獨特形態。

這款潛水器透過液壓閥操控尾部水平舵,精確控制潛水深度,利用高壓容器驅動發動機,實作雷體前行。然而,其缺點在於難以操控,無法釘選目標,只能直線沖擊,遇到障礙物即發生爆炸。

俄國在同一年亦研發出類似裝置,並於1887年成功運用魚雷技術,將一艘重達2000噸的土耳其船只擊沈。這一成就彰顯了俄國在軍事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德國緊隨其後,迅速研發出「黑頭魚雷」,並大力向亞洲各國推廣,展現了其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強大實力。

之後,美國成功將火箭推進技術融為一體,運用推進力作為動力源,並整合了化學、電力和控制系統等復雜構造。

透過船上連線的電纜,人們成功實作了對魚雷的精確控制,包括前進、停止和轉向,從而誕生了初期的現代魚雷——倘式魚雷(1870-1900)。

自此,魚雷的時代才真正揭開序幕。在1900年之前,所謂的「魚雷」僅僅是「水下爆炸物」的泛稱,而現在,它已經成為一種真正的武器。

自航式魚雷的出現,標誌著魚雷技術進入新紀元。它憑借戰雷頭、水下動力系統和人為控制,真正實作了魚雷之名。

【二戰時期廣泛套用魚雷】

隨著魚雷技術的不斷革新與發展,其逐漸在戰場上發揮出重要作用,成為現代海戰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

1914年一戰爆發,無數船只遭擊沈,貨物損失慘重,總量高達1100多萬噸。艦艇受損近200艘,其中近100艘不幸沈沒。其巨大威力震驚世界,被公認為僅次於火炮艦艇的致命武器。

二戰中,魚雷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摧毀了價值1366噸的貨物,並擊沈了153艘昂貴的艦艇,每艘艦艇的造價都高達數十億。

盡管魚雷威力巨大,但其命中率卻非百分之百。水下環境的阻力、壓強極為復雜,導致魚雷難以精準命中目標。因此,許多魚雷在投入水下後,都未能如願引爆,成為了無效的「啞炮」。

隨著時代進步,魚雷的智能化升級變得迫切,尤其是追蹤能力的增強。1942年,德國成功研制出單平面被動自導魚雷,它透過捕捉水面艦艇的噪音精準定位目標,實作了釘選功能。

從瓦斯、燃油為動力,再演變到電力推進,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其發展逐漸邁向成熟與高效。

【海軍談之色變】

目前,魚雷依據國內外發展現狀,可按發射方式與直徑分為三類:重型魚雷、輕型魚雷和助飛魚雷。這三種魚雷各具特色,適應不同需求。

輕型裝備既可由艦艇管發射於水面,亦可固定於巡邏機或反潛直升機上,實施懸停空投或作為助飛魚雷載荷,展現出其多樣化的作戰能力。

潛艇大多數直徑介於533至610毫米,作業水深50至100米,常見於淺水區。324毫米直徑的短魚雷,裝載約50千克炸藥,體型小、重量輕,是反潛機、直升機及水面潛艇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

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它展現出卓越的機動性,能在水下迅速調整航向,從而更有效地追蹤潛艇。現代技術還賦予其「空心聚能」能力,爆炸後釋放的金屬射流能輕易穿透潛艇的雙層殼體,留下約10厘米寬的破口。

MK46自1947年在美國誕生以來,歷經三代更叠,依舊發揮著關鍵作用。它采用燃氣助推技術,射程11千米,時速高達40千米,能在1400-1500米的距離內有效作用。

法意聯合研發的MU90,是輕型武器中的翹楚。它利用永磁電動助力,透過脈沖轉換智能調控電機速度,實作無級變速,適應各種作戰環境。尤為出色的是,它可垂直下潛90度,在深海中靈活攻擊潛艇。

重型武器,別名「長魚雷」,以碩大身軀、遠距離射程和巨大威力聞名。其直徑通常超過533毫米,展現出無可比擬的威力。

早先的重型導彈命中率較低,難以自主導航。隨著技術進步,被動自導技術問世,導彈踏上了新的征程。現代技術結合尾流和跟隨技術,以及聲自導,顯著提高了打擊精確度。

熱動力與電動力是兩種主要的推進方式。熱動力以燃料為動力源,航速高,但噪音大,隱蔽性不佳。相較之下,電動力采用電池組推進,雖然功率稍小,但噪音低,無航跡,隱蔽性更強。

重型可潛至約300米深,現正致力於透過潛艇或無人水下運載器發射,大幅增強安全性。這一進步,預示著水下科技的新篇章。

俄羅斯研發出核動力「波塞冬」,具備從任意點發射至全球任意地點的能力,下潛深度可達千米甚至更深,動力強大。若配備核彈頭,其威力將更加驚人。

助飛魚雷,巧妙融合火箭與魚雷技術,鑄就海軍反潛新銳。其射程輕松超越十千米,成為捍衛海洋安全的得力助手。

彈導式發射,火箭推進至預定距離後,發動機關閉,轉入滑翔階段。到達目標區域上空,魚雷後方降落傘展開,確保其平穩入水。隨後,自導系統啟動,搜尋、追蹤並攻擊目標。

飛航式發射類似於巡航導彈的入水方式,依賴慣性制導進行導航,雖然飛行速度相對較慢,但能實作精確的落水點打擊。

這款武器威力巨大,一旦釘選目標,必將灰飛煙滅。故而,海軍士兵一聽到「魚雷」二字,無不面色大變,心生畏懼。

【能造魚雷的國家只有九個】

當今,魚雷的發展不再單純追求速度、距離和規模,各國更註重其隱蔽性、精確度和智能化水平。

自二戰時期技術便逐漸成熟,而現今,智能化成為關鍵。追求更精準的自導、更隱蔽的特性以及更強大的毀傷力,是技術進步的三大支柱。

經過158年的歷程,魚雷制造技術僅由美、英、俄、德、法、中、意、瑞典及日本這九個國家掌握。南韓雖擁有魚雷,但其制造能力依賴於西方國家的協助,故不能算作真正的自主制造。

盡管魚雷的歷史悠久,但制造過程涉及精密技術,僅少數國家具備相關能力。各國的技術水平、工業基礎和研發投入都影響魚雷的制造。

隨著自制導彈的國家日益增多,魚雷制造卻仍是少數國家的專長。魚雷之難,非比尋常,雖與導彈相似,卻需在水下自由穿梭,克服重重阻力。這,正是魚雷制造的獨特挑戰。

即便跨越了能源難題,深海潛器的建造材料也面臨嚴苛挑戰。隨著水深增加,水壓急劇增大,如何確保材料在巨大壓力下不失形,是深海探索中的關鍵所在。

確保精準導航至目標,避免誤傷大型水下生物或友軍,融合自導與探測等尖端技術,是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由於材質、工藝和技術的挑戰,許多國家對魚雷的制造望而卻步。考慮到高昂的制作成本,許多國家選擇從國外進口魚雷,而非自行研制,因為進口價格更為經濟合理。

當今世界上,依然有大量的魚雷在使用,其中大多數是70-80年代制造的。這些魚雷即使經過數十年,其使用壽命仍能維持40年之久。許多國家選擇保留並升級這些老型號,以實作更智能的功能,同時節省開支。

在60年代末,中國開始從蘇聯引進魚雷進行仿制。至70年代,我們已經獨立研制出熱動力和電動力兩種推進方式的魚雷,標誌著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盡管中國發展歷程尚短,卻已取得顯著成就。但與現代高科技海戰相比,仍有差距。橫向比較各國技術實力,美國無疑是領先者之一。

武器裝備是衡量國家實力的重要標誌,擁有自主技術和制造能力是強國的必備條件。唯有自強,方能守護和平,確保民眾安居樂業。

期待在不遠的將來,中國魚雷技術能取得新進展,更上一層樓,躋身世界前列,為國家科技實力增光添彩。

夜幕低垂,星辰點點,照亮寂靜的夜空。獨坐窗前,我凝視著這深邃的宇宙,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思索與感慨。在這寧靜的夜晚,我尋找著生命的真諦,渴望著解答內心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