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國海軍新聞網、美國「戰區」網站訊息,美國海軍目前還處於概念設計和早期推進階段的下一代驅逐艦專案(DDGX),已經再度延期。
根據美國海軍原本的計劃安排,DDGX驅逐艦應當在2032年開始建造其首艦,但海軍已經告知國會預算辦公室。根據調整之後的計劃,DDGX首艦的開建時間不會早於2034年,預定於2039年投入現役,也就是起碼已經延遲了兩年。
當然,以目前美國海軍拉胯的專案管理水平,還有日益雕零的造船能力,更兼之以整體墮落的工業化水準,DDGX型驅逐艦能在2039年投入現役算是已經燒了高香了都。
美國海軍為何要推進DDGX專案,DDGX專案預定效能相比055大型驅逐艦有哪些亮點,為何又拖延成這個樣子呢?咱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答。
老舊的
「伯克
」級
從艦體設計的角度來看,確實是老「伯克」級已經不敷使用了,「伯克」級本質上還是美國海軍冷戰時期的遺產。
比如從電力系統上來講,「伯克」級的全艦能源系統,沿用的還是美國海軍冷戰時期的設計規範,動力和能源分立——動力系統只用於驅動螺旋槳大軸,能源系統只用於驅動全艦船電系統和艦用電。其中,動力系統包括4台LM2500燃氣輪機,單台功率在20兆瓦左右,後續有一定的升級,能源系統則前後進行過數次升級。
「伯克」級基本型使用的是艾利遜AG9130型燃氣輪機發電機,單台功率2.5兆瓦,全艦能源總功率7.5兆瓦;「伯克」IIA級開始使用AG9140型燃氣輪機,單台功率3兆瓦,全艦能源總功率9兆瓦;「伯克」III則升級到了AG9160型,單台功率4兆瓦,全艦能源總功率12兆瓦,比最早的「伯克」提升一倍。
但是,無論是9兆瓦還是12兆瓦,面對徹頭徹尾的電老虎AN/SPY-6型AMDR-S型預警雷達,「伯克」級的能源已經有點連滾帶爬的感覺了。
「伯克」III級上只安裝了簡配版本帶有37個RMA模組的AN/SPY-6V1,而沒有安裝美國海軍心儀的「目標雷達」——帶有69個RMA模組的反導雷達,「伯克」III上的能源系統就是最大的限制性因素。
同時,由於「伯克」級原始設計所限,導致全艦主機和發電輔機不能簡單相連、讓主機參與全艦發電,而發電輔機在「伯克」III改進到AG9160型之後,體積太大,設計已經相當局促,後續要繼續進行改進也沒了艦體空間。
總的來說,「伯克」III已經到了「伯克」級這個平台的設計極限,動力系統難以升級,能源系統難以升級,二者無法升級已經極大地限制了「伯克」級的效能,影響了美國海軍對「伯克」級防空反導能力的期待。因此,研發新的艦體平台已經勢在必行。
新一代DDGX的設想
既然如此,美國海軍對新一代DDGX有怎樣的期待呢?美國海軍已經說的很明確了,新一代DDGX平台要求整體上壓倒目前中國海軍的055大型驅逐艦,現在綜合各方資訊,DDGX進展的概念設計大概是這樣的:
船型,目前還沒有確定,美國海軍前後已經拿出了兩個不同的構型。一個是類似於055的飛剪式艦艏設計,一個則是類似於DDG1000朱姆禾特的穿浪艦艏設計,同時前者安裝有一門MK45型127毫米艦炮,後者甚至連艦艏主炮都沒有,證明美國海軍對於目前DDGX的艦型和基本設計還拿捏不定。
不過,即使是兩種構型,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那就是采用了類似於DDG1000的艦橋設計,大型相控陣雷達架在航海艦橋的上面,這證明了該艦對於防空反導能力的視野要求比較高。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算是延續了「朱姆禾特」級對於艦載船電系統,尤其是對空警戒雷達的基本設計。
動力/能源系統,倒是基本確定下來了。目前可以確定,美國海軍準備在DDGX上使用類似於DDG1000朱姆禾特的動力組,朱姆禾特級使用的動力組是先進的整合全電式動力組,預計在DDGX上要升級到更先進的綜合全電推進系統(IPES)。
簡單來說,就是靠2台羅爾斯羅伊斯MT-30型燃氣輪機(功率各36兆瓦),加上兩台RR-4500型發電輔機(各4兆瓦),組成一個80兆瓦的起步的動力組。動力組可以兼顧推進和發電,視艦艇工況決定電力系統優先供應傳動電機還是雷達。
當然,考慮到中國海軍的055大型驅逐艦主機加上輔機總功率已經接近120兆瓦,再考慮到DDGX多個概念圖都顯示它的煙囪有4個排煙口。因此,不排除DDGX選擇的動力組構型,是4台功率更高的LM2500+型燃氣輪機,甚至4台LM2500G4加上2台AG9160型發電輔機,組成一個130兆瓦甚至160兆瓦的動力組(當然本質上來說,LM2500+完全夠用了)。
這套動力組的功率,完全可以滿足美國海軍目前尺寸最大的AN/SPY-6型防空反導預警雷達,再加一套雙波段雷達的用電需求。
船電/武備系統,其實也確定得七七八八的了。從美國海軍不同渠道的DDGX圖片看,可以確定DDGX將升級「伯克」III上使用的AN/SPY-6V1,從原有的37個RMA模組升級到57個RMA模組甚至升級到69個RMA模組。
無論是哪個模組,都會讓DDGX的防空反導態勢感知能力基本上提高到AN/TPY-2的水平。不僅具備較強的對空中目標的監視能力,更會具備對空間目標的監視能力,足以滿足未來美國海軍所謂的防空反導一體化(NIFC-CA)的需求,也足以滿足美國海軍需要的、海基攔截中程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戰術需求。
此外,DDGX還會安裝一套雙波段雷達,在桅桿頂部安裝有一部單面陣AN/SPQ-9B型X波段快反雷達,足以擔負近方雷達的職能。只是不清楚為何它的快反雷達還是使用了單面旋轉陣,且從目前DDGX的概念設計圖上看,DDGX似乎並沒有比較強的綜合射頻設計。
而從武備系統上,美國海軍早期似乎傾向於在DDGX上沿用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的設計,只是在艦體舯部保留一個可以升級的模組化載荷。估計這個載荷可以用於安裝所謂的打擊模組,也就是目前在DDG1000上正在改進的、攜帶IRCPS中程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模組。
只不過,對於一艘預定在2030年代甚至2040年代擔當主力的大型驅逐艦來說,其主要的垂直發射系統模組還沿用MK-41是不是設計過於保守了,不清楚美國海軍後續有沒有更改設計的打算。此外,可以確定DDGX上將安裝150kw級別的艦載激光器,擔負近程反導功能。
總而言之,以目前美國海軍公開的DDGX概念設計,其實相對於055大型驅逐艦還是有一些技術優勢的。
艦體設計上的優勢不明顯,但是動力系統上的優勢很明顯,如果DDGX真的下定決心選擇4台LM2500G4+2台AG9160型輔機,而且還加上一個全電推進+全艦綜合電力系統。
那麽,該艦的全艦動力和能源會極其充沛,總發電功率將達到驚人的156兆瓦。即使是選擇4台保守的LM2500+和2台AG9160,總發電功率也將達到130兆瓦,遠遠好於055大型驅逐艦,比現在的「伯克」級提升1.3到1.5倍之多。
而在動力和能源都極其充沛的情況下,DDGX預定裝艦的雷達功率會極其強大,船電系統的功能會極其完備,尤其是作為一型驅逐艦,將具備空間監視能力。
這對於現有的「伯克」級和055大型驅逐艦的優勢都極其明顯,相應的在海基防空反導能力上,DDGX的能力也會遠遠強於現在所有的水面艦艇,甚至一艘DDGX相當於一個漂浮在海上的「薩德」連,威脅不容小覷。
專案的拖延
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但唯一的問題是——這船出來的太晚了。2034年才能開工建造首艦,2039年能服役算是一個最樂觀的估計,以美國海軍目前造艦的拉胯程度,真開工建造起來,你就不知道它能拖延到什麽時候了。
究其原因,且不說美國海軍因為目前造船工業越來越拉胯導致的問題,就在專案上美國海軍的新專案攤子,鋪得也有點太大了。而且優先級最高的專案,毫無疑問是已經啟動了的哥倫比亞特區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星座級護衛艦,尤其是前者,已經是當仁不讓地變成了美國海軍最大的吞金獸。
這種情況之下,那誰都得給核潛艇讓路,美國海軍的DDGX驅逐艦專案,因此也只能稍微往後排,這一排就給整到2040年去了。
很明顯,中國海軍是不會坐在原地、等著美國海軍的DDGX追上我們的055大型驅逐艦的。事實上,目前下水的055大型驅逐艦,和十年前的055大型驅逐艦已經又不是一個技術狀態了,等到後續下水055大型驅逐艦,必然還會有新的改進。
至於到了2030年之後,中國海軍會有怎樣的改進,其實我們現在根本都搞不清楚,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遠遠比DDGX要強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