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表示,俄軍已在庫爾斯克地區發起反攻,但這實際上只是一個序幕。
自8月6日烏克蘭軍隊突襲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以來,俄方不斷重申將驅逐烏軍並給予嚴厲懲罰的決心,但俄軍的反擊卻一度未能展開。根據環球網等多家媒體的報道,在9月13日,也就是昨天,俄羅斯和烏克蘭同時對外宣布,俄軍的反攻已經啟動。
俄羅斯官方媒體【俄羅斯報】最先報道,俄方已啟動針對烏軍的進攻,主要集中在庫爾斯克地區烏軍控制的西部。澤連斯基在接待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時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確認了俄軍正在展開反擊,但他並未提供更多具體細節。
結合澤連斯基的言論,筆者將分析當前庫爾斯克的戰局以及俄軍的反擊。首先,我認為俄軍的大規模反攻預計會在9月底至10月初展開,目前他們的軍事行動僅為試探性攻擊。接下來,將分層次具體討論,其中第四層將聚焦於可能發起反攻的重要時間點。
第一層,目前俄軍在庫爾斯克的攻擊規模僅為小型。
根據戰爭研究所(ISW)及其他來源的分析,目前在庫爾斯克烏軍控制區進行攻擊的俄軍,主要由100到200人的連級單位組成,攻擊範圍主要集中在庫爾斯克的西部地區。
與目前在庫爾斯克方向集結的約6萬俄軍相比,幾支僅有一到兩百人的連級部隊進行的軍事行動顯得更像是試探性攻擊。而且這些攻擊主要集中在庫爾斯克西部,距離烏軍控制區域核心蘇賈市仍有一定距離,明顯表明這是俄方對當前戰場局勢進行調整和改善的局部行動。這次俄軍收復十余個定居點,有助於穩定國內情緒,對政治形勢有所幫助,但遠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攻。
第二層,俄軍的反攻仍需一段時間來進行準備。
若俄羅斯方面僅希望將烏克蘭軍隊驅離其領土,那麽早在半個月前就可以發起攻勢,而不必給予烏方更多的防禦準備時間。因此,俄軍的反攻無疑是一場大規模進攻戰役,其目的在於消滅入侵的烏克蘭部隊並突破至蘇梅州。
因此,俄軍必須集結更多的作戰部隊,進行更為詳細的臨戰準備,同時儲備充足的作戰物資,包括燃料、彈藥和醫療保障等。在衛國戰爭期間史太林格勒戰役的第二階段,為了展開大規模反攻,蘇軍在前期就動用了超過一百萬節火車車皮,並耗費了三到四個月時間。這次俄軍進行同等級別的大規模反攻,也至少需要兩個月左右。
第三層,俄軍將采取何種方式進行反擊?
我們一直提到烏克蘭軍隊在8月6日進入俄羅斯庫爾斯克州,戰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但從戰略角度來看卻是極大的失誤,實際上提供了俄方一個對烏克蘭進行致命反擊的機會。
如果俄軍只是簡單地推進以反擊,將烏軍驅逐出境,那並沒有實際的意義。然而,如果俄軍能夠利用此刻烏克蘭人不願放棄已經占領的1000多平方公裏土地的心理,就可以實施一次合圍戰役,從側翼向中心發起攻擊,直逼俄羅斯與烏克蘭邊界附近的蘇梅州,以切斷烏軍退路。這樣一來,烏軍將被包圍,即使在俄羅斯境內占據了一些區域,並修築了一定工事,但由於後勤補給完全中斷,他們必然無法逃脫被消滅的命運。此外,俄軍還可以趁勝追擊,占領更多來自於烏方地區,可以選擇建立新的緩沖區,也可能對不遠處的基輔構成威脅。
第四層,俄羅斯軍隊的反攻將於何時展開?
前文已經說明,類似規模的進攻性戰役必須經過較長的準備期。準備時間越充足,物資和力量就越能完善,但也不宜拖延過久。一方面,烏軍可以趁機增強防禦;另一方面,這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核心要素——美國大選投票日臨近,因此俄軍應在選舉之前采取行動並贏得顯著勝利。這反映了政治與軍事之間深刻的內在聯系。有必要對此邏輯進行深入探討。
俄羅斯希望終止俄烏沖突,可以采取幾種途徑,其中較為直接的就是特朗普贏得大選。相對而言,如果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當選,美國政府將持續向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澤連斯基也不會輕易做出讓步。因此,普京極其渴望看到特朗普再次執政。
那麽俄羅斯需要采取哪些舉措,才能幫助特朗普贏得選舉呢?過去,美國人曾指責俄羅斯政府幹預其大選,而現在俄羅斯其實有一個有效的策略,那就是在俄烏沖突中取得一場顯著的勝利,使得烏克蘭軍隊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與失敗,這樣民主黨對烏克蘭的政策就會顯得無力,從而讓特朗普的觀點獲得更多共鳴和支持,並吸引到更多選票。
如何才能實作一次重大勝利呢?在頓巴斯方向,烏克蘭軍隊的防線非常穩固,顯然要迅速取得一場大捷不太可能。而在赫爾松等其他作戰區域,同樣缺乏現實性。即使進行幾次大型的戰略空襲,也已成為常態。然而,此時烏克蘭人卻特意送出了一個巨大的機會,他們將超過一萬名士兵派入俄羅斯境內,並且不願意撤回。這些工事尚未堅固,加之孤立無援,使得後勤容易受到切斷,從而極易陷入包圍。對於這樣的饋贈,俄方自然不會錯過。
然而,俄軍反攻的時機究竟何時呢?這個選擇十分關鍵。如果現在就發動反擊,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這給了拜登政府進行調整和增加對澤連斯基支持的機會。同時,烏克蘭軍隊也能趁此時間圖謀加強防線或實施反突擊。
時間不能拖太久,因為俄軍在進攻包圍並最終取得勝利時,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反攻的最佳時機應在十月上旬,最早可在9月底,最晚則應於10月中旬。在這個階段,俄軍自己的戰役準備也應該已全面就緒。此時進行反攻並取得勝利,對美國大選的影響將會是最大的,同時也能為俄方帶來最高戰略利益。
戰爭一向與政治和經濟的鬥爭密切相連。這場俄烏沖突,現在不僅僅是軍事上的交火,更是一場戰略層面的角逐。
一旦理解了這一點,就能夠明白在烏軍入侵初期,普京為何顯得非常憤怒,並公開下令迅速驅逐烏軍。然而,不久之後,俄方卻冷靜下來並沒有采取行動,而是讓烏方占據了超過1000平方公裏的土地,遲遲未進行反擊。
這一方面顯然需要調動軍隊,進行戰鬥準備,但更重要的是,俄方意識到這是烏方提供的一個絕佳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復雜的多邊博弈中,從根本上影響美國對烏克蘭的政策。
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伊朗對以色列的報復尚未啟動,如果在十月上旬同時與俄軍反攻展開,那將會形成一種局面。甚至不需要伊朗直接攻擊以色列,僅僅是中東的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等遊擊隊聯手出擊,並與俄羅斯協調發起戰略行動,那麽屆時拜登政府必然會陷入混亂之中。
而到了那時,特朗普的選情可能會改變當前的不利局面,這正是普京最渴望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