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軍城(波克羅夫斯克)方向,俄羅斯空軍持續轟炸各類橋梁和立交橋,意在削弱烏克蘭軍隊的後勤能力。同時,俄軍地面部隊沿烏克蘭斯克至米爾諾拉德一線展開推進。據軍事觀察員米哈伊爾·茲文丘克的報道,9月15日,俄軍在通往米爾諾拉德的進軍途中與烏軍爆發激戰。俄軍的先頭部隊遭遇了烏克蘭軍隊在城南外圍新建的防線,隨即烏軍從該防線反擊,成功將俄軍從克魯托亞爾村驅逐。隨後,俄軍先頭部隊撤退至附近的森林並在此重新集結,建立防線。在增援部隊抵達後,他們對克魯托亞爾村形成了半包圍態勢。
在克魯托亞爾村西北方向的格羅多夫卡鎮,俄烏雙方依然激戰正酣。盡管俄軍已掌控了該鎮的大部份區域,烏軍憑借朱拉夫卡河這一天然屏障,在河的左岸設立了堅固的陣地。此外,他們還在鎮北的制高點上構建了防禦工事群,令俄軍始終難以突破。由於烏軍占據了有利的高地,他們能夠對格羅多夫卡的大部份街道進行視覺監控,俄軍的每次進攻行動都被烏軍直接目視,導致俄軍的進攻梯隊處於明顯的劣勢。
俄軍並非全無應對之策。據電報頻道「傘兵日記」報道,俄中央集團軍已經調遣了亞特蘭特營前來支援。該營是專門的無人機部隊,尤其裝備了大量搭載小型溫壓彈頭的無人機。俄軍利用這些無人機24小時不間斷地對烏軍防線上的步兵進行獵殺。為了躲避攻擊,烏軍士兵紛紛藏匿於平民房中,但一旦被無人機操作員釘選,幾乎沒有逃脫的機會。這些民房恰好為溫壓彈頭的無人機提供了最佳的發揮空間。
與此同時,俄中央集團軍的「黑豹」部隊在夜間展開行動,出動小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對紅軍城防線上的烏軍進行精準清理。這些無人機配備了紅外偵察系統和F-1殺傷手榴彈,借助夜幕的掩護,悄無聲息地飛至烏軍陣地上空,然後投下F1手榴彈。部份烏軍士兵能提前發現無人機的蹤跡,迅速躲進防空洞與其他士兵匯合,避開手榴彈的爆炸。然而,俄軍隨後派遣自爆無人機,鉆入防空洞入口進行爆炸,反而加劇了烏軍的傷亡。
在新格羅多夫卡地區,俄軍持續向利西夫卡村發動進攻,而烏軍則試圖在利西夫卡至維什涅夫一線進行防守。在塞利多夫,戰鬥正在果戈裏街和克里尼奇納亞街沿線向外蔓延,烏軍依托街道西側的一棟多層建築建立了防禦陣地。此前,俄軍摧毀了位於米哈伊洛夫卡西南的一座鐵路橋,該橋是賽利多夫的關鍵後勤線。盡管俄烏雙方的地面部隊在此激戰,但從整體來看,雙方均未能掌控這條鐵路線,然而這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烏軍的運輸能力,尤其是使其無法修復被毀的橋梁。俄軍在此推進,不僅削弱了烏軍的後勤,還能保障南翼作戰俄軍的安全。
在烏克蘭的斯克地區,俄軍沖鋒隊成功突破了烏軍在鎮西北部設立的防線。從當前動向來看,俄軍正計劃繞過礦山和廢料堆,現已深入烏軍後方。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俄航空網站AVIA報道稱,烏克蘭軍隊在後勤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為阻止俄軍的推進,開始在戰鬥中使用自制燃燒彈。這些瓶中裝有汽油、廢機油等易燃物質的混合物。據俄軍方介紹,這種混合物不僅難以用水撲滅,且燃燒溫度極高,必須透過泥土掩埋或使用專用滅火劑才能撲滅。
此外,軍事觀察員米哈伊爾·茲文丘克還指出,俄軍向紅軍城的推進速度有所放緩,這並非由於烏軍的抵抗,而是因為之前推進速度過快,新占領了大片領土,導致俄軍難以維持各前線部隊的後勤保障。為確保後勤充足,俄軍必須沿著交通線前進,目前他們正在縮短後勤線,以恢復進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