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鵬。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寧凡明 王逸 李怡凡 長沙報道
秋日長沙,實驗室內,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鵬正飛速記錄著實驗數據,一行行程式碼跟隨光標「行進」。
身為青年科技專家,今年不滿40歲的王鵬先後攻克多項核心技術,為部隊新質戰鬥力提升作出重要貢獻。
初心不改為強軍
王鵬(右)正在與導師吳傑教授進行討論。
「我從小就有一個當兵的夢想,因為在東北老家,大家都以升學和參軍為榮耀。」2003年,王鵬考入國防科技大學,「當時剛好趕上國家航天事業蓬勃發展,大家都對航天充滿了興趣,我也不例外。」
本科和碩士期間,王鵬的目光總是穿梭在恒星、行星之間,向著太空前沿領域一路前行,並以優異的專業成績於2009年提前攻讀博士。
改變,不期而至。那時,王鵬所在的課題組承擔了國家某工程的基礎研究工作,研究難度較大。
「這個方向是要解決部隊戰鬥力提升的實際問題,會很具體也會很難,而且越往後會越具體、越艱難,你願意換到這個方向上去嗎?」一次,導師吳傑教授找王鵬談話,試著詢問他的態度。
「只要是任務需要,再難我也願意嘗試。」王鵬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
就這樣,博士階段的王鵬轉向了完全陌生、更具為戰特性的研究中,這一改就是十幾年,從專案一期、二期……直至完結,王鵬成為課題組中在這個專案裏「摸爬滾打」時間最久的人,也成為這個領域內的青年專家。
2018年,全軍現役軍人轉改文職人員的第一年。面對改革大潮,王鵬走到了選擇的路口。軍徽、軍裝、軍人,每一個字眼都是那麽的難以割舍。
王鵬所在系黨委書記武鵬告訴記者:「王鵬是當時學院最年輕的教研室主任,但他成為全校首批遞交轉改申請書的人。」
轉改後,王鵬仍然如往常一樣:大量的課程教學、繁重的學科專業建設、緊張的科研攻關……
因業績突出、表現優秀,轉改當年王鵬就獲得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次年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感恩,所以堅守;因為信心所以堅定……」這是王鵬的心聲,也是國防科技大學校園內所有轉改文職人員的心聲。
面向戰場育人才
王鵬組織學員研討。
「同學們請看,這是幾種控制方法實作的不同飛行軌跡,精度相差明顯……」
王鵬的課堂是公認充滿了「戰味」的,不僅案例來自戰場,課堂本身也「硝煙」味十足。
授課時,王鵬會設計不同選題,讓學員分組研究,每組選派代表上台「講課」,大家再交流研討,組間相互質詢,師生共同評價,現場氣氛很熱烈。
學員都說,上王教員的課越來越「卷」了,如果不用功準備,很容易研討時下不了台。
「卷」起來的,並不只是學生。90分鐘的翻轉課堂,王鵬至少用3天來備課。為了讓學員更好地自學課程知識,有效參與課堂討論,王鵬甚至花了一年多時間建了一門慕課課程。
「這裏培養的學員,將走向明天的戰場,成為軍隊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們的教學可以說是源頭中的源頭、基礎中的基礎、支撐中的支撐。」王鵬說,作為軍校教員,責任十分重大,要努力為部隊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留校之初,導師吳傑教授告訴王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站穩講台。由此,他對教書育人一直滿懷敬畏。
「這個數據驗證過了嗎?」「這一頁第3行我曾批註過錯誤」「匯報前做好準備工作了嗎?」一次組會上,王鵬叫停了正在匯報近期研究進展的學員連一鳴。
連一鳴說:「當我發現用錯PPT版本時已經來不及換了,原想著先應付過去再說,結果一下子就被王教員識破了。」
「在科研領域,一個小小的符號都可能導致結果截然相反,這不僅僅是符號的問題,更是科研態度的問題。」王鵬語氣平靜,卻讓連一鳴面紅耳赤。
批評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學術傳承。
2007年,王鵬第一次以研究生身份參與課題研究時,導師吳傑教授告誡王鵬:「科研工作不能有半點投機取巧和馬虎大意,必須踏踏實實,要百分百嚴謹細致,尤其是航天事業,沒有九十九分,每一個數據、每一行程式碼都要核對再核對,每一份報告、每一個成果都要推敲再推敲……」
有一門課,王鵬已經上了近10年,但他依然每次上課都要重新備課,板書怎麽寫、上課思路怎麽調整、關鍵知識點怎麽呈現等等,都會記在筆記本上。幾年下來,筆記本寫了厚厚一摞。
「教學就像雕刻藝術品,急不得、虛不得,必須得下苦功夫硬功夫。只有這樣,培養的學員才能適應部隊需要,才能制勝未來戰場。」王鵬說。這些年,他先後獲得全國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湖南省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被授予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能手」稱號。
向戰而研攀高峰
王鵬與團隊教員探討。
「部隊有困難能想到我們,是一種榮幸,更是一份責任。」多年來,王鵬與課題組在服務一線部隊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一次到部隊調研時,有兩家單位的領導都向王鵬所在團隊求助,「我們每年要執行幾十次任務,任務過程中如何控制器材狀態,是最頭痛的難題,能不能設計一套適用的系統?」
「幫部隊解決制約戰鬥力生成的問題,是我們的職責使命。」王鵬毫不猶豫接下了任務,專案對王鵬來說不難,但任務十分繁重。
那段時間,王鵬與同事常常在部隊一待就是好幾天,工作的同時還兼顧培訓基層技術人員。經過兩年努力,他們設計出一套系統,徹底改變了兩個單位原來的被動保障模式和數據事後分析方式。
工作10余年來,王鵬與課題組先後為部隊解決了多個制約戰鬥力提升的痛難點問題,研究成果獲得基層部隊廣泛好評。
「只要是部隊需要的,再難也要解決。只要是對新質戰鬥力提升有幫助的,再久也要堅持。」王鵬記得,為了攻克一項技術,他潛心研究了5年才最終有所突破。
「研究涉及到底層機理,對新質戰鬥力是很有幫助的,5年不算什麽。在國防科大、在我們學院,有多少人,用了多少個5年,才有了今天的創新成果和為戰貢獻。」在王鵬口中,潛心為戰而研,早已成為國防科大人的共識。
2009年,王鵬加入某工程攻關團隊。團隊用了整整10年默默耕耘,想法只有一個:怎麽快點把技術攻克突破、把成果用到部隊。
「做科研,不能什麽容易做什麽,什麽實惠做什麽,目標就是一個,把事情做好。」
年輕的王鵬,是國防科技大學教研隊伍中的一員,也只是軍隊文職人員隊伍中的一員,在淬火成鋼向一流的滾滾洪流中,他匯入其間,奮力前行。
然而,也如同水滴折射陽光。走近他,觀察這個樣本,我們能看到新時代軍隊青年科技人才挺立潮頭的青春航跡,也能聽到「孔雀藍」們向戰為戰而行的鏗鏘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