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二戰時,德國距離最終勝利究竟有多近?打敗蘇聯就能掌控全世界?

2024-07-19軍情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德國作為此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憑借自身強大的實力,橫掃整個世界戰場,巔峰時期的德國幾乎占領了大半個歐洲,老牌的殖民霸主英國面對德國毫無還手之力,背靠英吉利海峽依舊被打得抱頭鼠竄,而即便是強大的蘇聯,面對全盛的德國也只能負隅頑抗,最終還是丟了半壁江山,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完全有希望成為世界霸主,然而在蘇德戰場上的「最終一戰」,德國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蘇德戰場的失利直接讓德國所有的優勢蕩然無存。

假想一下,如果德國不是在蘇德戰場上遇到遇到那場前所未有的極寒氣候,似乎他們的勝利已經是近在咫尺,而一旦德國打勝那一戰,奪下蘇聯遼闊的疆域和富饒的資源,再加上自身足以傲視全歐洲的先進工業,他們坐上世界霸主指日可待,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德國當時距離最終的勝利到底是咫尺之遙還是咫尺天涯?

不可否認的是,二戰時期的德國的確強得有些「不可思議」,而此時距離德國一戰戰敗僅僅過去20年而已,德國為什麽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東山再起?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德國一戰戰敗,死傷無數,但實際上卻比英法好很多,而且最重要的工業機器和工業人口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就是德國20年後能夠卷土重來的「青山」。

雖然當時法國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各種對德條約最終都得到了簽訂,但在執行的過程中英國明顯有些「放水」,對於那時候的「大英帝國」而言,處於俄國和法國之間的德國是制衡歐羅巴的一顆重要「棋子」,一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逆轉,沙俄內戰,奧匈帝國解體,西班牙葡萄牙「過氣」,波蘭實力不濟,意大利「見風使舵」。

如果此時德國也被「閹了」,那最後的受益者只有法國,於是才有了後來的綏靖政策,讓希特勒玩出了進軍萊茵、德奧合並、強擼蘇台德、吞並捷克等一系列S操作,說白了德國能夠快速崛起,也是英國玩脫了的結果。

當然德國本身也是一個「不合常理」的國家,二戰時期的德國正處於科技大爆發階段,擁有一大票的概念性武器,其中一些甚至可以稱之為「逆天武器」,比如卡爾臼炮,一種具備強大威懾力的攻城迫擊炮,尺寸和一頭藍鯨相當,需要16人同時操作,1941年德國士兵用一發卡爾臼炮就輕輕松松轟垮了布瑞斯特堡的防禦。

還有太陽炮,也被稱之為「日炮」,聽名字就知道它有多大的「野心」,蘇格蘭數學家約翰·納皮爾曾提到過,太陽炮是一種可以利用聚集太陽光線燃燒敵人的殺傷性武器。毋庸置疑,這個武器是最雄心勃勃的,也是最具淪陷性的,同時也是最不現實的,直到德國戰敗它也沒能被研發出來,不過透過設計藍圖依舊可以看到德國稱霸世界的野心。

諸如此類的逆天武器德國還有很多,1350噸重的古斯塔夫巨炮、炮管能站22人的巨無霸坦克、時速超過100英裏的「龍Fa 223」直升機等等,每一項都足以震驚全球,舉個例子:美蘇可以拆毀德國所有的導彈基地,但只要馮布勞恩和他的團隊還在,那麽德國的導彈就會源源不斷的被生產出來。在總體實力上,德國的國力僅次於美國,比蘇聯和英國高出了一大截,如果德國能擁有和平的環境和美蘇英那樣的豐富資源,其工業產能超越美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武力值並不是戰爭的唯一決定因素,二戰爆發後,德國雖然有傲視群雄的實力,但「雙拳難敵四手」,德國的對手並不僅僅只有蘇聯這一家,雖然位於西線的英國在整個蘇德戰場上毫無作為,英美聯軍也是在蘇聯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才發動的諾曼第登陸,但這並不意味著英美對於德國就沒有絲毫威脅,更不代表德國打敗蘇聯就能奪下世界霸主,因為幾乎毫無短板的英美聯軍只會比蘇聯更難對付。

在戰爭初期,德國的空襲計劃似乎對英國造成了巨大損失,但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顯然不會如此脆弱,空襲確實讓英國頗受打擊,但遠算不上元氣大傷,英國的戰爭潛力依舊不可小覷,二戰期間,英國曾動員超過1000萬的軍隊作戰,其戰鬥力實際並未遭受多大的損失。

美國自然是不用多說,工業實力世界第一的強國,擁有上億的人口,背靠遼闊的疆域和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讓它的戰爭潛力不可估量,因此,英美聯軍的形成,對於德國而言無疑是遠遠超過蘇聯的最大噩夢。

當然,退一步來說,蘇聯也不是想象中那麽容易被擊敗的,蘇德戰場上惡劣的天氣對於德國而言是一種不利條件,對於蘇聯也同樣如此,寒冷的環境對於雙方都是公平的,在這種情況下堅定的決心和鋼鐵般的意誌成了致勝的關鍵,而當德國將斯拉夫人等同於需要「被消滅」的猶太人的那一刻,蘇聯主體民族就已經沒有了妥協的可能,他們只會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而蘇聯遼闊的面積加上1.6億人口,一旦決定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德國將面臨不可預想的悲慘局面。

這種情況下即使德國占領了蘇聯全境,面對此起彼伏的抵抗之聲,德國也不可能順利地攝取到蘇聯境內的全部資源,反而會拖累本身的發展,一步步失血,德國人在整個歐洲地區,算上僑民也不過只有8000多萬人,這個數碼即便是全民皆兵,也只能組成1000多萬的軍隊,而這個軍隊還要駐紮在各地,維系一些諸如法國等占領區的穩定,真正能隨時調遣的少之又少。

最後,德國內部結構也出現了「裂縫」,戰爭初期德國雖然是鐵板一塊,毫無破綻,但隨著戰爭進入膠著狀態,德國人的「信仰」與現實出現了偏差,民眾不滿情緒愈演愈烈,一戰結束後,希特勒靠著「戰敗國」的屈辱和經濟危機的影響,成功地煽動了幾乎所有的德國民眾,順利執掌了德國大小事務,成為一國元首,但當戰爭一直演化下去,民眾發現美好生活越來越遠之時,他們對元首的忠誠度也開始逐漸下降,二戰中後期發生的多起針對希特勒的暗殺,其實也是這種思想在作祟的結果。

與其說德國人近乎瘋狂地在支持希特勒,不如說德國人從一開始迷戀的根本就是希特勒承諾將會帶給他們帶來的「勝利」希望以及充裕的物質,而當這種迷戀被持續的戰爭慢慢掩蓋之時,讓所有德國民眾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之後,他們也就不再毫無底線地跟著元首,如果此時大批被德國視為二等、三等的公民一起奮起反抗的話,德國完全沒有應對之法,除非德國能真正擊敗美國和英國,否則德國根本沒有「未來」可言。

最重要的是,德國所謂的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也決定了,他們是不可能真正做到團結被占領地區的民眾,而被占領區國家的民族意識也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做到跟德國真正一條心。所以,即使德國在蘇德戰場上一戰奪冠,也不能因此走上世界霸主的位置,反而還會讓自己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加之德國海軍的短板毫無解決的可能,前景不容樂觀。

當然,德國想要在這種局勢下立於不敗之地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只要德國加油努力在美國之前研制出核武器,有了原子彈的威力加成,德國將無懼任何反對派,現有的利益也能全部保存,然而現實的歷史卻告訴了我們,最終還是「財大氣粗」的美國拿下了核武器競賽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