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國南海「九段線」,範圍「霸道」卻被國際認可,是誰設計的?

2024-09-17軍情

原文如下:[\(x_1\),\(x_2\),\(x_3\),\(x_4\)]

1946 年,國民政府派兵先後收復西沙、南沙群島,並劃定了南海諸島的國界。因此,如今我們查閱中國地圖時,仍能看到南海版圖上環繞著的斷續相連的界線。

這就是南海九段線的來歷。九段線以內的海域被稱為中國南海,其面積為 210 萬平方公裏。九段線以外的區域則是南中國海,面積為 350 萬平方公裏。

細觀地圖,九段線範圍寬廣,幾乎貼著他國海岸線劃定,如此「霸道」的九段線為何能得到他國認可?九段線自劃定以來,共經歷了幾次演變?

【11段線變為9段線】

南海是連線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航線通道。此外,南海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漁業資源,是周邊九國必爭之地。

那麽,南海九段線具體指的是哪九段線呢?

第一段:巴士海峽位於台灣與巴丹群島之間,是美國所謂第一島鏈的一部份。中國海軍經常透過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因此該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也是中國與菲律賓的領土分界線。

第二段位於北呂松海槽,因其適合潛艇隱蔽,故具有高度戰略價值。

第三段位於馬尼拉海溝。

第四段緊鄰南沙群島和巴拉望島。

在南沙海橋。

第六段位於曾母暗沙和馬來西亞之間,這裏也是九段線的最南端。

第七段位於印尼納土納大島附近,為中國南海最東端。

第八十八段和第九段臨近越南,分別與胡誌明市和東部城市相連。

審視中國九段線,其每一段都緊鄰鄰國邊境,與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可謂相距咫尺。然而,在陸地領土之外,世界各國都應享有領海權,那麽中國九段線緊鄰第三國的情況是否合理呢?

答案是肯定的,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先民就已發現南海諸島。三國時萬震所著的【南州異物誌】中,將南海稱為漲海,島礁則被稱為崎頭。

明朝時,國家進一步明晰了南海四群島的概念,【渡海方程式】【桴海圖經】【順風相送】等著作均有對南海諸島的記述。中國漁民在群島的活動,在東漢、北宋、南宋的叢書中都有記載,漁民長期居住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很多地方還立有廟宇石碑。

證據確鑿,歷史仍在。所有記載都表明南海諸島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自近代以來,中國歷屆政府為維護南海諸島主權,進行了堅決而漫長的鬥爭。

1931 年,法國趁九一八事變之機,宣稱對西沙群島擁有所有權,企圖強行侵占。1933 年,法屬印支當局再次侵占中國南沙群島的九個島嶼,引發全國民眾的憤怒和抗議。中國政府隨即成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重新繪制四大群島的地圖,向世界強調了中國對南海的主權。

後來日本侵占了西沙、南沙群島,並將其交由日本台灣總督府管理。直至二戰結束後,中國才陸續收回了被日本侵占的台灣、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1946 年,國民政府設立方域司,負責中國戰後的疆域劃分。期間,西北大學地理教授鄭資約承擔了南沙群島的探測任務。

1947 年,國民政府對南海諸島重新命名,並於 1948 年在地圖上標繪了 11 條南海斷續線。這些斷續線是中國南海的疆域線。當時,世界各國也表示接納和承認。新中國成立後,11 段線縮減為 9 段線,這其中發生了什麽呢?

1955 年,越南南北爆發戰爭,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一員的北越向中國請求支援。於是,中國開始向越南北方輸送大量物資,並派遣軍事顧問團前往越南。

然而,隨著南北戰爭的日益激烈,胡誌明意識到僅依靠中國的陸地補給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向中國請求海上物資運輸。作為社會主義同盟,為了使北越取得最終勝利,中國於 1957 年將北部灣的白龍尾島租借給越南,並遷移了島上居民,使其成為北越的海軍基地。為了避免引起美國的警覺,中國做出了讓步,承認該島屬於越南領土。

北部灣兩條管轄線也隨之取消。越南統一後,拒絕歸還中國白龍尾島,並於 2004 年的北部灣劃界協定中將其劃為越南所有。中國的 11 段線變為 9 段線,同時失去了一千多平方公裏的領海和上萬公裏的經濟區。

去年 8 月,美日澳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可見日本一直企圖在南海挑釁滋事,且有意直接介入南海沖突。出人意料的是,菲律賓原是軍演參與國,卻臨陣退縮並結束,但美日澳三國仍在南海如期舉行聯合軍演。

其中澳方派遣了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美方出動了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日方則派出了出雲號護衛艦。美日澳三國的目的昭然若揭,即在南海地區與中國抗衡,試圖展示武力。

此外,越南近年來在南海地區填海造陸的步伐不斷加快,新增填海面積達 2.78 平方公裏。此外,越南的種種跡象表明,其還有可能在非法侵占的 5 處島礁內修建機場。這意味著越南企圖長期侵占南海島礁,並將南海問題軍事化。

最後是美國,2022 年 8 月,眾議長佩洛西罔顧國際穩定局勢和中國的強烈反對,一意孤行竄訪台灣,嚴重破壞了一個中國原則。為表抗議,中國舉行了環島軍演。

佩洛西竄行台灣後的第三天,8 月 4 日,台灣省地圖更新並對外開放,昔日的台海中線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台灣島東北部的新增外部基準線。這意味著台灣海峽已正式被視為中國內海,而九段線也相應地變為了十段線。

台灣新增段線代表了中國對外展示解放台灣、統一全國的堅定決心。然而,由於新地圖涉及中印爭議點藏南等諸多邊界爭議問題,被中國劃入版圖,因此印度和南海多國均提出反對,拒絕承認中國新地圖。

菲律賓外交部妄稱,中國的新版地圖不符合國際法規定,嚴重違反【聯合國海洋公約】,並要求中國遵守南海仲裁案的判決。

馬來西亞外交部拒絕接受中國新地圖,因其覆蓋了馬國的沙巴、砂拉越等海域,認為該地圖對馬來西亞沒有約束力,不承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

印尼政府對新地圖釋出一事作出回應。據外交部長蕾特諾表示,北納土納群島海域存在爭議,中國卻擅自將其劃入本國版圖,這似乎與國際法不符。印尼將堅定維護領土主權,積極與中國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然而,當南海多國對中國的新地圖表示不滿和質疑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卻沈著冷靜地表示,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一貫且明確。中國有關部門每年都會釋出地圖,旨在為社會提供規範的地圖服務。各方應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

無論是台灣海峽新增的第十段線,還是新地圖的釋出,都向外界展示了中國維護南海主權和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中國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