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兵器戰爭的大部份時間裏,炮兵一直是戰場上的主要輸出力量,即使到了21世紀的俄烏,火炮仍然是殺傷對手最多的武器。
炮戰的核心是火力與機動,贏得戰爭的要訣在於如何將二者發揮到極致。組建一支炮兵部隊,除了士兵和火炮之外,最重要的兩樣是彈藥和運輸工具。
其中,運輸工具決定了火炮怎樣才能及時抵達正確的地點,以所需的數量向敵人投射彈藥,發揮出應有的火力。在20世紀上半葉的兩場世界大戰中,野戰火炮最重要的運輸工具——機動車——只能排第二,排第一的是騾馬。
20世紀初,以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工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可對於保守的野戰炮兵而言,他們最為信賴的還是幾個世紀以來的老夥計——騾馬。相比於初生的機動車輛,它們更擅長於穿越泥濘道路,跨越崎嶇地形。
幾乎所有一戰前的野戰火炮,都是以騾馬作為運輸工具來設計的。馬的運力決定了火炮的重量,而重量又決定了武器效能。對於同一類別的火炮而言,重量越大,往往意味著擁有更大的威力和更遠的射程。
一匹馬的力量有限,為了能拖曳更重的火炮。歐洲人的解決辦法是,使用四匹或者六匹馬來拉一門炮,一般6匹馬能拉得動2000公斤左右的炮車。因此2000公斤的行列全重就是當時野戰火炮設計的重量上限。
既然增加騾馬就能拉得動更重的火炮,那為什麽不將騾馬數量增加到8匹或者10匹呢?這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首先是馬越多,馬匹之間相互幹擾的牽絆力就越大,數量超過6匹之後,再增加馬的數量,帶來的提升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其次,馬的數量達到8匹之後,馭手駕馭馬匹的難度會急劇增加。
歐洲人經過上百年的實踐和經驗總結,認為6匹馬是當下情況的最優解。所以一戰時,絕大部份的師屬野戰火炮,都是以6匹馬的牽引能力來設計的。
法國的75小姐、英國的18磅、德國的FK 96以及沙俄的M1902無一例外基本上都是放列全重1000公斤多點,行列全重2000公斤左右。
炮兵部隊的基本戰術單位是炮兵連,曾經網上有人提出過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為什麽在一戰和二戰時期,一個炮兵連只有4門炮,操作一門火炮最多只要10個人,四門炮只要40人,而一個炮兵連有100多人,剩下的人都去幹嘛了呢?
除了炮手之外,炮兵連主要包含指揮、觀察、通訊、彈藥和後勤這幾個部份。除了作戰人員,有大量人員都被派去負責彈藥和後勤了。
說個有趣的觀點,炮兵的真正武器不是火炮,而是炮彈,火炮只是用來發射炮彈的工具。在交戰雙方的武器沒有技術代差的情況下,真正決定火力強弱的是炮彈數量,而不是火炮數量。
在過去幾年的俄烏沖突中,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雙方在比拼火力時,最關註的就是炮彈的供應情況。炮彈的來源和產量,屢屢成為互聯網上討論的焦點。
回到1914年一戰剛爆發時,德軍和法軍的炮兵編制恰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德軍炮多,而法軍的炮彈供應占據著優勢。
一個德軍步兵師有12個炮兵連,每個連有6門FK 96 n.A.型77毫米野戰炮,全師有72門。法軍的步兵師只有9個炮兵連,每個連裝備4門M1897型75毫米野戰炮,全師共36門。
德軍師屬炮兵的數量是法軍的兩倍,法軍炮兵的優勢在於炮彈攜帶量。法軍炮兵連的四門火炮,立即能夠使用的炮彈有1200多發,而德軍的6門炮,只有780發。
在戰爭爆發前,人們總會對下一場戰爭中的各種情況進行預測。19世紀,普魯士人預測一門野戰炮每日發射的炮彈量在100到160發之間。到了20世紀初,歐洲人對這個數碼的最新預測達到了300發。
法軍的彈藥配備數量更符合戰前對戰爭的預期,而德國在這方面稍顯落後。不過德軍對戰場的適應能力更強,很快便將炮兵連的火炮減少到4門,全師的炮兵連也縮減到9個,還用105毫米榴彈炮替換了部份77毫米炮。
馬作為當時最可靠的野戰運輸工具,炮兵部隊對它們的需求量非常大。首先是拉火炮和炮彈需要馬,其次炮兵的器材、後勤物資、野戰廚房,甚至馬自己吃的飼料,都需要用馬來運輸。
1914年,一個法國炮兵連由174名官兵組成,全連配有168匹馬,其中包括132匹挽馬和32匹騎乘馬。平均下來,每門火炮需要40多人和40多匹馬來伺候。
主要的武器裝備除了4門火炮之外,最多的就是彈藥車。彈藥車有兩種,可以簡單分為前車和後車。前車上可以裝載48發炮彈,後車72發。
前車可以用來輔助牽引火炮,也可以和後車連線在一起編成一組彈藥車。全連分為9個分組。
在前四個分組中,每個分組配備一門火炮、兩輛前車和一輛後車。火炮與其中一輛前車構成炮車,由6匹馬拖曳;第二輛前車和後車組成彈藥車,由另外6匹馬拖曳。一共可以裝載168發炮彈。
第五分組只有兩輛後車,可以運輸144發炮彈。
第六和第七分組,分別包含三輛後車,各可以運輸216發炮彈。
第八分組主要包括一個鍛爐和運輸維修裝備的馬車。
第九分組包括三輛運輸物資的馬車和一輛飼料車。
作戰時,前五組由一名中尉指揮,執行射擊任務,6、7、8三個組由一名少尉負責,組成支援梯隊。
戰爭中,騾馬的損耗非常嚴重,許多騾馬因炮火、疾病甚至饑餓而死亡。即使不斷補充,也難以彌補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
到了戰爭末期,同樣的4門制炮兵連,騾馬已遠遠達不到開戰之初的數量。1918年的一個德軍炮兵連只剩下136名官兵和大約80匹馬,這其中絕大部份都是挽馬。炮兵連的主體裝備都差不多,都是4輛炮車和4輛彈藥車,每輛車由6匹挽馬拖曳。
剩下的車輛包括一輛觀測車、兩輛貨車、一輛飼料車、一輛補給車和一個移動廚房。觀測車需要6匹馬,移動廚房兩匹,其余的車輛都采用4馬拖曳。相比於1914年的法軍炮兵連,德軍只有4輛彈藥車,炮彈攜帶量只相當於法軍的前四個組。
因為馬的損失量太大,已經沒辦法給炮兵配備足夠的騎乘馬,德國人準備了大量的單車,部份替代了騎乘馬的作用。
一戰後的二十年,汽車工業迅猛發展,到二戰爆發時,軍隊開始大量使用汽車執行運輸任務。不過騾馬依然沒有被完全取代,尤其是在牽引火炮領域。
汽車的越野效能較差,軍隊在選擇火炮牽引車時,更傾向於使用履帶式車輛,這些履帶式車輛包括專業的火炮牽引車、半履帶車甚至是拖拉機。
二戰中,只有英國和美國實作了火炮全摩托化。英國陸軍規模較小,加上美國的援助,實作全摩托化並不困難。美國則依靠強大的工業實力,為部隊配備了所需的各種車輛。相比之下,德國、蘇聯和法國的步兵師仍然需要大量的騾馬來牽引火炮。
歐洲尚且如此,亞洲就更不必說了,亞洲唯一的軍事強國是日本,日軍的摩托化程度更低。其步兵師團的炮兵配置只有歐洲列強一戰的水平,炮兵主力仍然是一戰水平的75毫米野戰炮,中大口徑的榴彈炮數量很少。
日本陸軍在一戰前,主要的學習物件是德國。一個野炮兵中隊和德軍的一個炮兵連一樣,有6門火炮。一戰後,日本也跟隨潮流,改成了4門制炮兵中隊。
抗戰時期,一個日本野炮兵中隊有138名官兵和大約100匹馬,這些馬中包括76匹挽馬,剩下的都是騎乘馬。平均一門炮需要35個人外加25匹馬。編制接近一戰末期的德軍,優點在於騎乘馬配得比較齊全。
一個炮兵大隊由三個野炮兵中隊和一個運輸中隊組成。運輸中隊主體是騾馬拖曳的彈藥車,全中隊有96匹挽馬專門用來拉炮彈。
聊了這麽多國外的炮兵編制,最後說說抗戰期間國軍的炮兵部隊。當時國內炮兵的主要學習物件是日本,炮兵編制也和日軍很類似。
舊中國的問題是,騾馬的挽力比日本還差,蒙古馬的優點是耐力強、耐粗飼、適應能力強,缺點在於體型小,絕對力量差。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就開始從西方引進大體型的種馬來培育本國馬,到抗戰全面爆發時,已經小有成效。雖然和歐洲馬尚有差距,但也遠遠強過中國馬。
平型關戰役後,101就是因為騎了繳獲的日軍高頭大馬,被閻錫山的部隊當成了鬼子高級軍官,從遠處打了冷槍。
民國26年(1937年),國軍編制的調整師野炮兵連中,一個炮兵連有145名官兵外加149匹馬,其中包括114匹挽馬和35匹騎乘馬。
炮兵連下屬五個部份:連部、通訊班、戰炮隊、彈藥隊、小行李和大行李。這裏的小行李和大行李都是學習日軍編制的叫法。
小行李主要包括各種維修裝備、車輛和釘馬掌等各種技術工,大行李則是連隊的炊事員和飼養員等。同樣的武器、類似的編制,國軍的馬更多,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就是騾馬強弱導致的。
不過這只是理論編制,國民政府根本沒有能力給炮兵配齊足夠的馬。1935年,國民政府統計炮兵部隊的騾馬編制情況時,滿編率不足4成,缺額高達17000匹。
抗戰全面爆發後,產馬區相繼淪陷,騾馬損失的補充更加困難,不得不在軍隊中填充大量人力,以彌補軍馬的不足,由此產生了一個名詞:「代馬輸卒」。
人力運送炮彈還行,但火炮太重,靠人力很難機動。剩下的騾馬幾乎全部用於運送火炮。到了抗戰後期,編制美制75毫米炮部隊時,連用來馱運火炮的騾馬都需要美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