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伊朗打出200枚導彈小意思,當年元正選射上萬枚,僅四成被攔截!

2024-10-07軍情

中東當地時 10 1 日夜間, 伊朗革命衛隊發動 真實承諾 2 」行動,向以色列境內的多個目標 發射了約 200 枚彈道導彈,相當數量的導彈突破以軍反導系統的攔截,命中目標區域。時隔多日,關於此次導彈攻擊的效果以及以軍反導作戰的效率,依然眾說紛紜。不過,作為反導作戰的最新戰例,相信此次行動將被各方深入研究和討論。

10 1 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攻擊中,墜落在地面的伊朗導彈殘骸。

反導作戰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一種高端作戰形式,往往與 「愛國者」「薩德」「標準 -3/6 」「宙斯盾」等一系列高大上的先進裝備聯系起來。然而,反導作戰並非現代高技術戰爭的產物,自二戰時期導彈武器問世以來就已經應運而生,至今已有 80 年歷史。戰爭史上最早的大規模導彈攻擊是由納粹德國在 1944 年夏季發動的,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 V-1 導彈,而作為被攻擊方,英國則組織實施了最初的反導作戰。那麽,英軍透過何種手段抵禦德軍導彈的突襲?其防禦效果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回顧一番……

復仇兵器第一號

在納粹德國 「復仇兵器」中排行第 一的 V-1 導彈 ,其技術原型是德國人保羅 ·施密特發明的脈沖噴射式發動機與柏林阿爾戈斯公司開發的無線遙控靶機的組合,最終在費澤勒公司工程師羅拔·盧瑟手中變成一款真正的「飛行炸彈」。然而,這一創意最初並未受到德國空軍的青睞,只是為了與德國陸軍支持發展的 A-4 火箭(即 V-2 導彈)進行競爭,才在 1942 6 月被批準上馬,賦予 Fi-103 的裝備代號,隱蔽代號為「櫻桃核」和 FZG-76 FZG 即高炮靶機,以此掩蓋其真實用途。

Fi-103 飛行炸彈結構剖檢視,後來被稱為 V-1 導彈,意為「復仇兵器 1 號」。

正選 Fi-103 原型彈於 1942 8 月完成,並在同年底先後進行了地面彈射試驗和空中發射試驗。 1943 5 月,經過一個特別委員會評估後, Fi-103 飛行炸彈和 A-4 火箭被同時批準量產裝備。希特勒希望在 1943 年底將其用於對英國的襲擊,以報復盟軍對德國城市的戰略轟炸,但直到 1944 年夏季這一行動才得以實施。基於其使命, Fi-103 獲得了「復仇兵器 1 號」的名頭,這一稱號由【帝國周刊】記者漢斯·施瓦爾茨·範·伯克爾在得到希特勒的準許後首先使用,最終以 V-1 之名廣為人知。

■今日陳列在法國巴黎陸軍博物館內的 V-1 導彈實物。

V-1 後來被視為現代巡航導彈的鼻祖,但實際上與真正的精確制導武器相差甚遠,更近似於自殺式無人機,這也是盟軍對這種武器的初步判斷。 V-1 導彈全重 2150 千克,紡錘形彈體由薄鋼板制成,方形主翼為膠合板材質,彈尾上方安裝一台阿爾戈斯 As109-014 型脈沖噴射式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達 640 千米 / 小時,與當時最快的螺旋槳戰鬥機旗鼓相當,最大射程 250 千米,因此需要將陣地設定在法國北部海岸才能覆蓋倫敦。 V-1 的彈頭裝有 850 千克烈性炸藥, 3 種不同的引信確保可靠起爆。

■被置於發射導軌上的 V-1 導彈,利用火箭助推器彈射起飛。

V-1 采用陀螺儀穩定的慣性制導和自動駕駛儀,按照預定方向和高度飛行,透過彈內計程儀計算航程,在抵達預定距離後透過爆炸裝置鎖死控制舵面,使導彈以大角度向地面俯沖,完成攻擊。但是, V-1 的導航精度很差,偏離目標 5 10 千米屬於正常,不具備精確打擊能力,只能用於大面積概略攻擊。 V-1 的預定巡航高度在 2800 米,但由於油壓調節器的缺陷下調為 1400 米,而在實戰中多在 600 900 米低空飛行,因此落入輕型高射炮的殺傷範圍。盡管德國人深知 V-1 相比 V-2 更容易遭到攔截,但卻抵不住其最大優勢的誘惑,那就是成本低廉,易於制造,其造價為 5090 馬克,是 V-2 導彈的 4% ,單位工時僅為 350 小時,這使其產量高達 30000 枚,從而可以大量使用,形成規模效應。

■德軍士兵將 V-1 導彈置於推車上,將其移動到發射台。

1943 4 月,德國空軍組建了由馬克斯· 瓦赫特爾 上校 領導的導彈試驗部隊,後來賦予第 155 W )高炮團的番號。 1943 11 月由埃裏希·海涅曼上將指揮的第 65 特種軍組建,統籌 V-1 導彈的作戰行動。在法國加萊 - 諾曼第海岸修建導彈發射場和倉儲設施的工程也在 1943 年陸續展開,但受到種種因素影響,第 155 高炮團直到 1944 6 月才做好實戰準備,於 6 12 日至 13 日夜間向英國發射了首批 10 V-1 導彈,其中 4 枚升空不久即墜毀, 2 枚落入英吉利海峽, 3 枚墜落在田野中,僅有 1 枚飛抵倫敦,在貝思納爾格林爆炸,造成 6 人死亡, 30 人受傷。這次不成功的首秀暴露了 V-1 低劣的可靠性,但也揭開了史上首次大規模導彈襲擊的序幕。

■在倫敦 貝思納爾格林的建築上嵌有一塊銘牌,註明 1944 6 13 日第一枚 V-1 墜落在此。

攻防兼顧禦敵策

早在戰爭初期,英國情報機關就已獲悉德國遠端火箭專案的蛛絲馬跡,但 V-1 的存在被隱藏在 V-2 專案的背後並未被盟軍察覺,直到 1943 8 月一枚試驗彈墜落在丹麥 博恩 島,當地抵抗組織冒死拍攝了殘骸照片,才讓英國人知曉這種新式武器。之後透過廣布占領區的眼線和大量航空偵察,英國人發現了更多的證據,包括正在法國海岸興建的發射陣地,並敏銳地判斷出這種武器的潛在威脅,盟軍高層尤其擔憂德國人用其幹擾預定登陸諾曼第的 「霸王」行動的準備工作。在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親自指示下,英國軍方會同美軍共商對策,從攻防兩個方面著手,力爭消弭德軍新式武器的危險。

V-1 導彈利用陸基發射台架進行射擊的電腦模擬圖。

在進攻方面,盟軍於 1943 8 月開始實施「十字弓」行動,調動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美國陸航第 8 9 航空隊以及第 2 戰術航空隊的各式作戰飛機,包括重型 / 中型轟炸機和戰鬥機,對德國導彈武器專案的相關設施發動持續空襲,加以徹底破壞,法國北部已經發現的導彈發射場、永備式發射堡壘、導彈倉儲設施以及交通運輸線都被列入打擊目標清單。由於德國人在修建導彈發射場時僱用法國工人參與建造,保密和偽裝措施也極不到位,導致首批 96 個發射場全部暴露,並從 1943 12 5 日起遭到盟軍飛機有計劃的掃蕩,至 1944 5 月,第 155 高炮團報告,已有 24 個發射場被徹底摧毀, 58 個被嚴重損壞 德軍修建的 4 個永備式發射堡壘也受到猛烈空襲,為了摧毀這些異常堅固的工事,英國皇家空軍投擲了 10 噸「大滿貫」炸彈和 5 噸「高腳櫃」炸彈,造成了可觀的破壞效果。

■「十字弓」行動對法國北部海岸德軍導彈設施的空襲範圍。

「十字弓」行動從 1943 8 月持續到 1945 3 月,在最高潮階段占用了盟軍重型轟炸機力量的 14% ,中型轟炸機力量的 15% 和戰術偵察力量的 40% !在作戰期間,盟軍出動各式戰機 68913 架次,投彈 122133 噸,期間至少 450 架飛機被德軍擊落,約 2900 名機組成員犧牲。不過,針對 V-1 設施的轟炸任務占「十字弓」行動總任務的比例並不高,雖然首批發射場多數受損,但德國人很快就修建了第二批發射場,而且完全由德國人承建,並嚴加警戒,從而避免遭受空襲。相比之下,盟國轟炸機對德國航空工業的戰略轟炸對 V-1 備戰影響更大,迫使德國人將生產線疏散,並最終轉移到圖林根州的地下工廠內,以躲避盟軍轟炸。盡管如此,普遍認為「十字弓」行動使德軍對英國的導彈攻擊行動推遲了六個月。

■在圖林根州地下中央工廠的坑道記憶體放的 V-1 導彈,攝於戰爭結束後。

在主動出擊的同時,盟軍也制定了代號 「俯沖者」的防禦計劃,責成皇家空軍防空司令部(原戰鬥機司令部)和高炮司令部調集各路防空力量,構建抵擋德國遠端火箭攻擊的防禦體系,主要由防空部隊司令羅戴歷·希爾中將和高炮部隊司令法雷迪·派爾準將負責,前者麾下有 11 個戰鬥機中隊( 9 個晝間中隊和 2 個夜間中隊),後來擴充到 23 個中隊( 15 個晝間中隊和 8 個夜間中隊),後者有權指揮隸屬皇家炮兵和皇家空軍地面部隊的各型高射炮、探照燈和防空氣球。

■二戰時期英國皇家炮兵第 99 重型高炮團的炮兵們在操練 QF 3.7 英寸重型高射炮。

「俯沖者」計劃在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南部地區設定了三道防線:第一道從英吉利海峽延伸到內陸的空中截擊帶,由「暴風」、「噴火」、「野馬」、「蚊」式等各型戰鬥機實施空中攔截;第二道是從泰晤士河口北岸,橫穿肯特郡,直至萊瑟黑德的高炮防禦帶,部署了 200 余門輕重高射炮,掩護倫敦東面和南面;第三道是倫敦東郊的氣球阻塞帶,由 480 個防空氣球守衛。

■二戰時期漂浮於倫敦城上空的防空氣球,利用氣球之間懸吊的金屬線纜攔截低空飛行目標。

「俯沖者」計劃的最初目標是防禦德軍使用遠端火箭打擊「霸王」行動登陸船隊的出發港口,但是直到 6 6 日盟軍登陸諾曼第,也未見到德軍火箭來襲,派爾準將在兩天後收到來自總參謀部的訊息,稱「德軍飛行炸彈的威脅已經完全消失,‘俯沖者’行動或無需啟動」。然而,僅僅五天後,第一枚 V-1 就在倫敦市區炸響,英軍判斷這是一次試射。 6 15 日至 16 日夜間,第 155 高炮團火力全開,發射了 244 V-1 ,其中 73 枚落入大倫敦範圍內,四年前不列顛之戰的恐怖夢魘重回倫敦人心頭,「俯沖者」計劃隨即全面實施!

高炮昂首射飛賊

在戰爭史上首次反導作戰開始階段,英國人手中的高射炮並不是合適的防禦武器,戰鬥效能差強人意。當時英軍主力重型高炮是 QF 3.7 英寸( 94 毫米)高射炮,有機動式和固定式兩種形式,擁有 360 度射界,最大仰角 80 度,最大射高 9000 13700 米,射速為 10 20 / 分。此外,英軍還大量裝備了 40 毫米博福斯高射炮,旋轉仰俯都很靈活,射速可達 120 140 / 分,是二戰時公認的最優秀的中近程防空武器,但能否應對導彈攻擊當時還是個疑問。

1944 7 月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海岸的 QF 3.7 英寸高射炮,置於由鐵軌和枕木搭建的射擊平台上。

QF 3.7 英寸高射炮比較適合攻擊中高空飛行的大中型飛機,可是 V-1 導彈與過去數年間入侵英格蘭天空的德軍轟炸機完全不同,體型小,飛行速度快,飛行高度在 1000 米以下,機動型 QF 3.7 英寸高射炮的旋轉和仰俯速度很難捕捉到射擊機會。固定在水泥基座上的高射炮旋轉速度略快,但也不可能耗費大量資源到處修建高射炮台,於是皇家工程兵緊急設計了一款利用枕木和鐵軌構建的臨時高炮平台,便於根據威脅程度的變化靈活轉移高炮部署位置。 40 毫米高射炮的有效殺傷範圍恰好覆蓋 V-1 常用的飛行高度,而且射速更快,更容易組成攔截彈幕,然而在作戰初期, 40 毫米高射炮面對高速掠過的 V-1 同樣相當吃力。據統計,在防禦戰鬥的第一周高炮對 V-1 的攔截成功率僅為 17% ,平均發射 2500 枚炮彈才能擊落 1 V-1 。此外,高炮與戰鬥機的協同也存在問題,兩者的作戰區域多有重疊,誤擊事件時有發生。

1944 8 月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海岸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群。

在火炮效能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堆砌火炮數量,提高火力密度,增加攔截成功率。從 1944 6 月開始,高炮司令部從英格蘭中部以及南部港口抽調大量高射炮重新部署在 V-1 襲擊倫敦的主要飛行路徑上,同時為了更早展開攔截,高炮防禦帶的位置也從內陸向海岸轉移,後來又根據 V-1 入射方向的改變調整到泰晤士河口地區以及林肯郡和約克郡海岸。到 6 28 日,已有 376 門重型高炮和 576 門輕型高炮 被部署在英格蘭南部和東南海岸上,另有 560 門輕重高射炮在倫敦周邊進行保護。同時,部署在倫敦附近的防空氣球數量也急速增加,到 6 22 日已從 480 個增加到 1400 個,到戰役後期更達到 1750 個。

1944 6 30 日,英國首先丘吉爾和女兒瑪麗在高炮部隊司令派爾準將(左)陪同下,觀看高炮部隊攔截 V-1 導彈。

英軍高炮在反導作戰中的尷尬狀態很快就得到了扭轉,原因在於大洋彼岸的美國盟友送來兩項技術革新,猶如及時雨大幅提升了高炮的作戰效能。一項就是當時被列為高度機密的 VT 引信,即無線電近炸引信,透過彈頭內部的電子元件感知目標距離並控制引爆,從而提升殺傷概率。美國方面非常擔心 VT 引信的秘密被軸心國獲悉,構成對己方飛機的威脅,對其使用格外小心。不過英國基本在本土防空,泄密風險較小。另一項就是由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開發的雷達防空射控系統,依靠 SCR-548 等雷達器材以及模擬電腦技術,可以迅速解算高速飛行目標的射擊諸元,為 VT 引信炮彈發揮最大效能提供準確指引。

■美軍裝備的 SCR-548 射控雷達車,英軍高炮部隊在獲得此項裝備後防空效率大幅提高。

英軍高炮司令部可謂如獲至寶,迅速將新技術裝備在前沿部隊全面鋪開,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到 8 23 日,高炮對 V-1 導彈的攔截成功率已飆升至 60% ,到月底更達 74% ,而單日最高攔截率達到 82% ,耗彈量也從 2500 / 枚降低到 100 / 枚。截至 1944 9 月,德軍對英國本土的第一階段導彈襲擊結束時,盟軍高炮部隊已經累計擊落 1878 V-1 ,到戰爭結束這一數碼進一步提升至 1971 枚。英軍高炮部隊司令派爾將軍於 1946 年在【泰晤士報】撰文稱:「美國科學家向我們提供了解決飛行炸彈的最終答案。」

戰鷹振翅斷疾矢

在英軍抗擊 V-1 導彈的過程中,戰鬥機始終都是最有效的攔截手段,相比只能原地待命的高射炮,戰鬥機的高速機動性和飛行員的銳利目光更適於追逐 V-1 這種移動目標。即使不借助雷達,英軍飛行員也能在夜間輕松發現 V-1 ,因為 V-1 的發動機噪音之大可以在 16 千米距離上被感知,而噴出的尾焰火光也能從遠處被辨認出來,反倒是晝間要從大地背景中分辨出塗有迷彩的 V-1 導彈有些費勁,有時需要地面瞭望哨的協助和引導。

■一幅描繪 V-1 導彈飛越英吉利海峽多佛海岸白崖是的藝術畫,背景中可見一架迅速逼近的「流星」戰鬥機。

不過,要擊落 V-1 對於盟軍戰鬥機飛行員而言也非易事,同樣充滿風險,因為 V-1 有別於常規空戰目標。在面對有人駕駛戰鬥機時,只要擊中飛行員本身或發動機、燃料箱等要害部位,基本就能摧毀目標。相比之下, V-1 沒有駕駛員,其脈沖式噴射發動機的抗打擊能力也強於活塞發動機,流線型鋼制彈體具有天然的避彈外形,也比飛機機體更堅固,英軍戰鬥機常用的 7.7 毫米機槍常常被彈開,威力不足,加之體型較飛機更小,不易瞄準,需要用 12.7 毫米機槍乃至 20 毫米機炮在近距離精確命中,才能有效摧毀。不過,攻擊者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避免被 V-1 彈頭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碎片波及,造成同歸於盡的結局。此外, V-1 的飛行速度在 550 640 千米 / 小時之間,飛行高度在 1000 米以下,這就要求盟軍戰鬥機具備足夠的低空速度和靈活的低空機動性,也相當考驗飛行員的操縱技巧和射擊技術。

■英軍戰鬥機飛行員們在研究 V-1 導彈的特點,摸索合適的攔截戰術。

當時盟軍不少戰鬥機都能達到 600 千米 / 小時以上的高速,但多在中高空才能發揮出高速效能,在低空反而追不上 V-1 。綜合比較,英國皇家空軍最適合執行反導任務的機型是剛剛列裝的「暴風」 V 戰鬥機,由「台風」戰鬥機改進而來,中低空飛行效能優良,海平面最大飛行速度為 630 千米 / 小時,裝備 4 20 毫米航炮,機動火力速度都足以克制 V-1 。對於夜間來襲的 V-1 主要由被譽為「木頭奇跡」的「蚊」式夜間戰鬥機應對,其不俗的機動能力和強悍的火力正是 V-1 的克星。英軍還對「噴火」戰鬥機進行改進,推出裝備 2000 馬力發動機的「噴火」 XIV 戰鬥機,時速超過 650 千米,還拆除部份器材和裝甲,減輕重量,提升速度,以勝任反導任務。美制 P-47 P-51 戰鬥機也被用於攔截 V1 ,但需要從高空俯沖獲得追擊導彈的速度。英國人手裏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時速達 970 千米的「流星」噴射戰鬥機,為了保密該機只用於本土防空。

■描繪霍克「暴風」戰鬥機攔截 V-1 導彈的航空藝術畫。

英軍戰鬥機首次擊落 V-1 發生在 1944 5 8 日至 9 日夜間, 1 架執行夜航任務的「暴風」戰鬥機在法國勒阿弗爾海岸附近擊落了 1 個「帶有明亮尾焰」的目標,事後判明是德軍訓練發射的測試彈。 1944 6 月中旬,英軍戰鬥機部隊開始組織針對性的攔截作戰,由於對導彈特性不熟悉,缺乏合適的戰術,常常以失敗告終,在最初六周內有 37 架飛機受損, 5 架墜毀。英軍總結教訓,研究戰術,改進裝備,比如將「暴風」戰鬥機的航炮彈道交匯點設定在機首前方 270 米處,從既保證了射擊精度,又避免被導彈爆炸殃及,使得攔截成功率逐步提升。

■英國皇家空軍第 3 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們在一架「暴風」戰鬥機尾部研究飛行計劃,該中隊是擊落 V-1 最多的中隊。

除了常規戰術外,英美飛行員也會采取非主流戰術攻擊 V-1 ,比如高速掠過產生尾流吹翻導彈,不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出名的翼尖戰術。盟軍戰鬥機保持與導彈相近的速度靠近目標,將一側翼尖緩緩滑入導彈主翼翼尖下方約 15 厘米處,然後做出滾轉動作,以翼尖挑動導彈主翼,使其彈體發生陀螺儀無法糾正的大幅偏轉,導致導彈失控墜毀。這一如同空中雜耍的戰術最初是由美國陸航第 356 戰鬥機中隊的端拿少校駕駛 P-51 6 18 日創造的,被不少飛行員仿效,並作為彰顯飛行員高超技巧和非凡勇氣的極佳素材受到廣泛宣傳,據統計不少於 16 V-1 被翼尖挑落。

■這張流傳甚廣的照片表現了攔截 V-1 的經典一幕,一架「噴火」戰鬥機準備挑落一枚 V-1 導彈。

截止 1944 7 月中旬,英軍確認擊落了 1241 V-1 導彈,其中戰鬥機包攬了 924 枚, 261 枚屬於高炮的戰果, 55 枚被防空氣球攔截。到 9 月間,戰鬥機的截擊戰績已增至 1954 枚,到戰爭結束時進一步提升至 2250 枚。按照機型計算,「暴風」的擊落數碼最高,達到 852 枚,「蚊」式其次,為 587 枚,「噴火」 XIV 居第三,為 377 枚,「野馬」擊落了 247 枚,而備受矚目的「流星」由於數量較少,機炮時常卡殼,僅取得了 13 枚戰果。按照中隊計算,戰績最高的是第 3 中隊,擊落 257 枚,第 486 中隊居於次席,為 211 枚,這兩個中隊均裝備「暴風」戰鬥機。個人戰績最高的是第 501 中隊的約瑟夫·貝裏少校,駕駛「暴風」斬獲了 59.5 V-1 ,是當之無愧的「飛彈殺手」。在與 V-1 的戰鬥中,有 72 名飛行員犧牲,他們多數死於導彈殉爆或友軍誤擊。

■第 501 中隊的 約瑟夫 · 貝裏 少校 因為擊落了 59.5 V-1 ,成為 頭號飛彈殺手,於 1944 10 2 日陣亡

結語

1944 9 月,隨著盟軍沖出諾曼第橋頭堡,向東推進,第 155 高炮團被迫撤出陣地,位於法國北部、比利時、荷蘭境內的發射場也陸續被盟軍占領,倫敦最終擺脫了陸基發射 V1 的威脅,但德國空軍依然使用 He 111 轟炸機從空中發射 V1 襲擾英倫,但攻擊頻率和精度都大幅下降。 1945 3 29 日,最後一枚射向倫敦的 V1 留下了絕響,標誌著長達 9 個半月的英倫反導戰役落下帷幕。據統計,德國空軍累計向英國發射了 10492 V-1 導彈,其中 2419 枚落入倫敦城區,造成 6184 人死亡, 17981 人受傷,有 4261 V-1 被英軍防空部隊攔截,約占總數的 40.6% 。雖然, 80 年前的導彈技術和防空反導戰術與今日相去甚遠,但是導彈突襲和防空反導之間的較量在本質上從未改變,始終是技術之爭和資源之爭,誰占據了技術制高點,誰的資源實力更雄厚,誰就更有可能贏得勝利!

■一枚墜落在英國鄉間田野的 V-1 導彈殘骸,史上首次導彈與防空系統的對決,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