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珠海航展疑似「間諜事件」還有後續?外貿裝備就不需要保密?

2024-11-22軍情
相信大家還都記得11月16日,中國航展公眾日第二天出現在9號館、也就是中國兵器館裏那個貌不驚人、裝束奇特、帶著一台Artec Leo高精度3D掃描器、背著一個無線傳輸背包的小哥。(不了解的粉絲可以看下咱的上篇文章【珠海航展現場驚現「特務」?手持Artec掃描器,對122毫米自動榴彈炮一通狂掃!】)
此人當時就因為行跡十分可疑,被執勤戰士請出了兵器館,後來據稱還被帶走調查了。關於此人的真實身份,是普通一般愛好者,還是狂熱兵器發燒友,還是模型廠家派來測量的工作人員,亦或是另有什麽隱情,這幾天網絡上正熱議,而且介入的媒體似乎還越來越多了。
掃描事件的後續
就在大伊萬覺得此事該到此為止的時候,沒想到從著名大V洞洞那邊看,居然還有後續。11月19日,大佬在自己的微博上釋出了一個老哥的私信,這老哥說自己在轉載了這名神秘男子拿著3D掃描器對全自動122毫米榴彈炮系統進行測量的影片後,居然收到了一個叫「使用者7963558244」的ID的來函。
私信直接甩來一張律師函,表示這老哥在網上釋出影片的行為,侵犯了這個ID背後的人的肖像權和名譽權,同時還與事實嚴重不符,要求六個小時內刪除影片,這樣雙方各留一線還有的談,否則,這個ID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很顯然,這個「使用者7963558244」的ID,是全新註冊的。大伊萬在微博上搜了下,這名使用者11月18日、也就是事發後第三天才註冊了微博,關註了三個ID,都是軍事類頭部賬號,賬號裏沒有一條微博。由於這個賬號實在是太小了,因此不知道更多的情況,連這個賬號的IP地址在哪都不清楚。
而從此事的後續發展看,目前這名男子拿著掃描器掃描全自動122毫米榴的影片還在網上掛著嘞,也沒有更多的「律師函警告」。因此,這個神秘的ID到底是從何而來,是男子本人還是其親屬,這份看起來格式還算正確的律師函到底是出自誰的手筆,後續是否會真起訴所謂「侵犯肖像權、私密權和名譽權」,這些事情到目前為止還都是一個謎。
事兒現在還是一團亂麻,爭議也不少,比如大伊萬在上一篇文章的評論區,就看到有不少人評價,說這個全自動122毫米榴,它本來就是擺在9號館展廳裏邊的外貿裝備,既然是外貿裝備,那就是賣出去給人用的,你都賣出去了,你還擔心有人來搞什麽測繪呢?
還有人單純從人的長相、裝束、神色,來分析判斷這人到底是不是「GTW」,更多的人則在情緒宣泄,槍斃所有狗漢奸、槍斃所有狗特務……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因此,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幾個問題吧。
外貿裝備的保密問題
首先要說的,外貿裝備真的就不用考慮保密問題,可以隨便拍隨便測繪了嗎?顯然不是這麽回事,就算是外貿裝備,也一樣考慮到保密問題。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使用者買了裝備是要使用的,是要真正上戰場對抗的,我們可以在宣傳中對裝備的大致效能進行介紹,在面向潛在使用者宣傳的產品手冊中,還可以介紹的更加詳細一些,如果使用者有明確意向的話,更可以做做深度介紹。
但是,裝備的設計思路、設計圖紙、部份工藝圖紙、制造工裝等,我們肯定是要保密的。裝備的一些關鍵性的技術效能,也只能等到使用者有明確的購買意向,乃至裝備真正交付給使用者,我們隨裝移交完整的技術資料和使用手冊的時候才能披露。
畢竟,誰也不想自己買的外貿裝備還沒到手,各種詳細的技戰術效能就已經在網上漏了個底兒掉,被潛在對手知曉——導致這邊裝備還沒形成戰鬥力呢,人家已經知道怎麽進行反制了吧。
而從裝備制造商的角度來說呢?對於外貿裝備,同樣是有一定的保密需求的。我們看到的裝備,和上手測繪的裝備,其實並不是一回事。我們能看到裝備的明確外形,大概看看裝備的總體尺寸,對於機械和電子稍微有些了解的,可能會知道這個裝備的一些機械零部件是什麽原理運作的、機械動作是怎樣的、配置了哪些電子系統、電子系統可能具備怎樣的功能等等。
這對於我們寫寫文章,評估評估裝備的大致效能和裝備運用戰術來說,差不多是足夠的。但是,如果想知曉裝備的一些更深層次的效能,光靠目測是沒用的。
就比如說這個全自動122毫米榴彈炮的自動裝彈機,我們都知道,大家都看到了,它用的是立式鏈條供彈系統。彈丸和藥筒首先從儲彈器上轉移到輸彈器上,然後輸彈器旋轉180度後傾斜裝填,由推彈器將彈丸和藥筒分別推進炮膛,這原理我們離近了稍微看看都能知道。
但是,這裏邊的很多機械部件為什麽是這樣設計的,為什麽不選用另外的設計,一些設計參數是怎樣選擇的?比如某兩個零部件之間的縫隙為什麽是多少多少毫米而不是多或者少,設計參數調整之後會對全炮效能造成怎樣的影響,是最佳化還是劣化……
這些細節,咱們主攻戰役戰術的軍迷沒必要了解,但如果是主攻設計的廠家,這些設計參數的選擇是一定要了解的。這對於研發上的參考設計,參透對方的設計思路,少走研發彎路來說極其重要,而這也是相關廠家一定要保密的方面。我們所謂的「皮尺部」是幹嗎的,「皮尺部」就是幹這個的。
就比如在中國航展上,盡管兵器館裏的各種外貿裝備琳瑯滿目,但是,這些外貿裝備咱們大多數都只能看到個外形,誰也不會說把這些裝備的艙門開啟,讓我們仔仔細細地看裏邊的各種電子器材是怎麽走線的,控制台上的電門按鈕到底有幾個。
也不會開啟裝備的發動機艙和維修口蓋,讓我們看看發動機和各種輔助器材的配置,看看裏邊各種油路液壓管路都是怎麽布設的,更不用說你拿著一個3D掃描器上去對著某個特定的機械結構掃描了。
因此,大伊萬的觀點,這位拿著3D掃描器掃描全自動122毫米榴彈炮自動裝彈機的老哥,他掃出來的東西毫無疑問涉密了,至於他為什麽要掃描這些東西,我們只能暫且蒙在鼓裏。
當然還有人說,我們的外貿裝備不肯定是要賣出去的嗎,到時候想要了解相關技術效能的人,大不了從我們的終端使用者方入手,一樣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情報嘛,這就牽涉到兩個問題了:
一是情報是有時效性的。就比如一款外貿裝備,我們已經賣了好多年了,友商此時推出一款類似的裝備,在市場上肯定就沒有我們有競爭力了。但如果友商跟我們差不多時間推出了類似的裝備,那雙方在軍貿市場上就得好一番搏殺……
所以,對於保密來說,當然是能保密的時間越長越好,不能從結果倒推過程,最終無法保密,幹脆從一開始就擺爛。
二是這牽涉到責任分界。其實這些年來一些外貿裝備的使用方、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因為保密管理一塌糊塗,導致外貿裝備效能泄露的事情在網上屢見不鮮。比如美國賣給沙特的F-15SA,我們賣給泰國的VT-4主戰坦克等等,技術資料早都上網了。
但是,這鍋是人家的,不是我們的,不能說某些外貿使用者不靠譜,我們就在保密問題上擺爛,我們該負的責任、該為使用者負責的地方,一定要負責,至於人家怎麽做就不關我們的事了。
關於「網民抓間諜」
其次要說的,其實大伊萬對於現在網上各種抓間諜的行為不太感冒,更不主張大家目測間諜。畢竟,真正的間諜或者特務,根本不是你目測能目測出來的,很多人可能你想都想不到,更沒有007這麽玄乎。
這老哥就提過一個刺探軍情的、被使用的間諜,就是個丟在人堆列根本看不出來的肥宅軍宅,要不是在他電腦裏抓到了實錘,你根本不會把這種人跟境外某情報機關聯系在一起。抓捕他的過程也毫無驚心動魄的成分,剛剛把證件甩出來給人看,這老哥就直接嚇癱軟在了沙發上……所以,大伊萬一向反對在網上目測間諜,靠衣著靠眼神什麽的給人界定為間諜不間諜的。
歸根結底,這次出現在兵器館裏的、裝束神秘的老哥,咱們只能說出這個人不太對勁的方面,但是最後是什麽情況,還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什麽情況就是什麽情況。如果有關部門能就此事出一個專門的通告,一方面回應網絡上的關切,一方面澄清事實真相,一方面能教育廣大群眾下屆航展能帶什麽,不能帶什麽那自然更好。
我們就說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