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奉行的是防禦性國防政策,無論是055型驅逐艦還是99A主戰坦克,無論是殲-20還是東風-26B反艦彈道導彈,都是為防禦性國防政策而服務的。
考慮到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因此未來中國國防面臨的主要威脅,主要來自空中與海上了,尤其是太平洋對岸的全球頭號軍事強國,擁有11支航母戰鬥群、上百架戰略轟炸機,並且有幹預中國內政、阻止中國崛起的意願。因此未來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的重心,就是狙擊從東部來犯的敵方艦隊與空中打擊力量。
1996年的台海危機、2016年的南海危機,都證明了中國未來的主要國防威脅,就是來自於太平洋對岸。因此,為了應對這種威脅,中國耗費大量資源與精力,打造出了「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以反艦彈道導彈、轟炸機、超音速反艦導彈、殲擊機、防空驅逐艦、紅旗防空導彈、反隱身雷達等武器構建了完善的作戰體系。
根據五角大廈近些年的兵棋推演結果顯示,美軍若強行進攻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要付出數艘航母被擊沈的代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解放軍已經將「反艦內容」拉滿了,空中的轟-6K發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陸地的火箭軍發射東風-21D與東風-26B反艦彈道導彈、海上的055發射高超音速反艦,構成了全球最嚴密的反艦火力,即便美國海軍裝備了「宙斯盾」軍艦,也無法在這種反艦火力面前全身而退,因為美國在冷戰時期打造的艦隊防空系統,主要針對的是轟炸機與反艦巡航導彈。
而解放軍裝備的反艦武器,則具備更快的突防速度以及更復雜的攻擊彈道,讓美軍艦隊的防禦捉襟見肘。美國海軍針對反艦巡航導彈,制定了多層攔截火力,最外圍是艦載機攜帶空對空導彈負責攔截,第二層則是標準-2防空導彈進行攔截,近距離則是「海麻雀」防空導彈,末端則是「密集陣」與「海拉姆」防空導彈。而在面對解放軍的高超音速導彈與反艦彈道導彈的時候,美軍的艦載機、標準-2、「海麻雀」以及近防武器全部失去了作用,只剩下標準-3與標準-6導彈可用,攔截效率大打折扣。
由於解放軍的反艦火力太強大,美國海軍甚至準備將「愛國者」3反導導彈部署到軍艦上,增強對解放軍反艦彈道導彈的攔截能力。在意識到自己的航母在解放軍的反艦火力面前很難全身而退之後,美軍開始重點考慮利用航空力量來打破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比如最近幾年美軍忙著將B-1B超音速轟炸機改裝為隱身巡航導彈發射載機,1架B-1B能夠攜帶24枚LRASM反艦導彈,從900千米外對解放軍的艦隊發動精確打擊。又比如美國即將服役的B-21「突襲者」隱身戰略轟炸機,具備更強的突防能力,可能會對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構成嚴重威脅。
相比強大的反艦能力,解放軍目前攔截敵方大飛機的能力尚顯不足。紅旗-9防空導彈只能攔截敵方發射的各種導彈,無法對防區外的敵機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以及運輸機構成威脅。而傳說中射程超過1000公裏的防空導彈,也並未正式官宣,再加上解放軍的航母艦隊暫時還不具備深入大洋與美國航母戰鬥群決戰的能力,因此解放軍目前對付防區外美軍大飛機的辦法,就只有讓殲-20「孤軍深入」了,利用其較遠的航程以及霹靂-15遠端空對空導彈,盡可能嚇阻美軍大飛機接近解放軍的防區。
雖然中國的科研人員已經盡可能提升殲-20的遠端截擊能力的,但是殲-20畢竟還要兼顧機動性,無法進一步放大機身,來提升飛機的航程與載彈量,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殲-20的遠端截擊能力上限。考慮到殲-20幾乎所有機載器材都內建化了,並且還采用了全動垂尾,無法設定垂尾油箱,影響了殲-20的載油系數,因此殲-20的載油量大致相當於蘇-35的水平,也就是大約11噸內油。再加上殲-20的升力系數較高,航程相較於蘇-35應該還有一定提升,作戰半徑甚至可以達到1500公裏。這個指標放眼全世界,已經是戰術飛機的天花板了,但是如果拿來攔截美軍的大飛機,其實依然有些不太夠用。
考慮到殲-20執行遠距離攔截任務時,不可能以最優路線航行,期間許多不斷轉向來規避美軍預警雷達與巡邏戰機的探測範圍,再加上出擊時可能需要超低空突防、執行完攻擊任務後需要以較高速度脫離戰場,這些情況都會降低殲-20的作戰半徑。而隨著美軍高超音速導彈的服役,美軍轟炸機的打擊距離正在不斷增加,逐漸超越了殲-20的有效攔截距離。
而殲-20受制於彈倉容積限制,只能容納射程150到200千米的霹靂-15導彈,必須接近到距離美軍大飛機200千米以內的距離才行。哪怕對於殲-20這種擁有較佳隱身能力的五代機來說,想要突破大量美軍四代機、五代機以及電子戰機組成的空中防禦網,然後直取美軍大飛機的「首級」,也是相當有難度的。
在五代機剛出現的時候,面對第四代戰鬥機能夠呈現碾壓狀態,但是隨著五代機慢慢普及,各國對於如何對付五代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比如美國的F-22戰鬥機,就曾在演習期間被EA-18G電子戰飛機擊落過。殲-20單槍匹馬的沖擊美軍機群,面對裝備各種光電搜尋裝置、高效能雷達的美軍戰機,很難像21世紀初期那樣做到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了。
面對新的作戰環境,解放軍需要一種航程更遠、速度更快、火力更強的作戰飛機。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師王海峰就認為,新一代戰機需要維持深入突防能力與高機動性之間的微妙平衡,要在敵方控制、傳統戰術難以奏效的空域中有效作戰。
因此西方媒體就推測中國未來的六代機「殲-36」,應該是一種具有超強突防能力的戰機,彈倉長度遠超殲-20,可以攜帶4枚霹靂-17加6枚霹靂-15、並且從殲-36的主翼後掠角接近50度來看(殲-20主翼後掠角為43度),殲-36的高空高速效能更強。
而且殲-36取消了多余的氣動舵面,全向隱身效能優於殲-20,更容易躲過美軍的預警網絡。再加上殲-36的尺寸明顯大於殲-20,作戰半徑相比殲-20大約能提高50%。
按照西方媒體的猜測,殲-36將有效填補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的短板,大幅增強解放軍的遠端截擊能力。殲-36並不是為了取代殲-20,而是要與殲-20組成搭檔,殲-20在前方負責吸引美軍護航戰機的註意力,利用高機動性與美軍的F-22、F-35纏結。而殲-36則充分發揮航程遠、隱身能力強、速度快、火力猛的優勢,繞過美國護航機群,直接對美軍的轟炸機、預警機發動攻擊。一架殲-36的火力至少相當於兩架殲-20,且攻擊距離更遠,對付美軍大飛機的效率更高。由於不需要與美軍護航戰機進行纏結,只需要利用速度甩開對手就行了,因此殲-36不需要太高的機動性。
殲-36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東風-26B,後者是反制美國航母的核心力量,前者則是反制美軍轟炸機的核心力量。俄羅斯軍事專家、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退役上校米哈伊爾·霍達廖諾克就表示:中國試飛的新型戰機,代表著中國在21世紀主宰空中力量比拼的一次認真嘗試。
另外,殲-36巨大的體積與彈倉,如果只用來執行空戰任務,那將是巨大的資源浪費。西方就認為殲-36很可能攜帶某型空射高超音速導彈,執行對地攻擊或者反艦任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殲-36將相當於米格-31的究極前進演化體,在烏克蘭戰場上,最讓烏克蘭軍方頭疼的不是蘇-35、蘇-57,也不是圖-160,而是攜帶R-37M遠端空對空導彈和「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米格-31,憑借著較快的突防速度與較遠的航程,米格-31讓烏克蘭防空部隊非常頭疼,既打不到米格-31,又很難對米格-31的突襲實施有效攔截。
而殲-36就相當於隱身、速度、航程、火力全面強化的米格-31,讓亞太的美軍同樣防不勝防。F-22憑借超音速巡航,攔截殲-20還有一定希望,但是面對高空高速能力更強的殲-36,則沒有任何希望。
殲-36更大的意義在於,不僅讓解放軍的防禦更加遊刃有余,甚至讓解放軍有了反守為攻的手段。當殲-36大量服役後,解放軍的轟-20哪怕沒有服役,也擁有了從空中攻擊沖繩甚至關島的能力。而當轟-20服役後,殲-36還能夠充當遠端護航戰機,為轟-20保駕護航。至於與美軍戰術飛機格鬥的問題,則由殲-20、殲-35、殲-16來執行。
從技術角度來看,殲-36已經不是單純的戰鬥機或者轟炸機了,新一代戰鬥機淡化了戰鬥機與轟炸機之間的界線,更像是一款全能戰機,兼顧戰鬥機、截擊機、轟炸機的作用,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戰機,相當於六代機的標準,由中國來定義,殲-36就是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終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