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什麽是「受害者心態」,哪些因素會導致產生這種心態?

2022-02-14知識

受害者心態(Victim mentality),通常被視為一種後天人格特征。

但受害者心態是個較為復雜且易混淆的概念,心理學上,扮演受害者(Victim Playing)和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都與受害者心態或多或少有些微妙的聯系。

我們不妨深入了解一下受害者心態,並看看其與扮演受害者和孟喬森症候群有哪些不同之處。

01.受害者心態(Victim mentality)

擁有受害者心態的人,傾向於將自己視為他人負面行為的受害者,其一個典型特點便是, 即使現有的證據表明某人不是受害者,ta還是會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

作為一中後天的人格特質,受害者心態的人群往往都經歷過一些很不愉快的過去,比如說在某件事中成為他人的受害者,亦或是非自己過錯,卻遭到了不公的對待(背鍋)。

這些不幸的人生經歷會引起人們的自我保護機制,便很容易發展成為受害者心態(有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意思)。

1.受害者心態的表現

受害者心態可能表現在一系列不同的行為或思維和談話方式中:

  1. 將他人視為不幸的原因,並否認對自己的生活或情況負有個人責任。
  2. 在他人在場時表現出更高的註意力水平 (高度警惕)
  3. 總是註意其他人的負面意圖。
  4. 相信其他人比自己更幸運。
  5. 從對自己的憐憫或從他人的同情中獲得解脫。
  6. 悲觀、自憐和壓抑的憤怒態度。
  7. 認為世間非黑即白,對他人的看法較為兩極化。
  8. 不具有冒險精神,風險計算時 總是誇大負面影響的嚴重程度。
  9. 習得性無助: 低估自己面對問題時的處理能力,總是感覺無能為力,表現非常被動。

具有受害者心態的人可能會提出令人信服和復雜的解釋來支持這些想法,然後他們用這些解釋向自己和他人解釋他們的處境。

對於持有受害者心態的人來說,陷入消極情緒似乎比試圖拯救自己更容易, ta們甚至可能將這種心態強加給其他人。

2.受害者心態的特點

受害者心態往往有著一下四個特點:

a.渴望認同:

受害者心態人群總是渴望他人對自己受害者身份的認可,渴求其認為的「施暴者」的原諒,並在遭遇沖突時,更傾向於接受道歉而不是主動道歉,喜歡和平解決問題(他人道歉)。

b.道德精英主義(Moral elitism)

受害者心態人群更傾向於強調自我道德的優越性,自我道德感較強,並不想去承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同時ta們善於隱藏自我的攻擊性,將自己視為單純,軟弱,且收到迫害的一方。這使得他們容易以此為借口,進行道德綁架,或是美化自己的不道德行為。

c.缺乏同理心

受害者心態人群往往過度專註於自身的痛苦經歷,進而較為反感傾聽並理解他人的痛苦經歷。且由於受害者心態人群往往會放大自身不幸經歷的影響,使得他們難以共情他人的不幸經歷(覺得他人的不幸和自己比不算什麽)。

d.反芻(Rumination)

受害者心態人群會經常回想自身的不幸經歷,且將註意力集中在自身經歷的痛苦本身和其前因後果上,反而對於解決方式缺乏思考,進而很容易引起過度報復的想法與行為。

3.受害者心態的成因

多數的受害者心態是從童年時期發展而來, 且身上發生的不幸往往會持續一段時間,進而使得受害者心態人群對改變現狀產生較強的無力感。

養成受害者心態的原因與 家庭因素 密不可分,比如說父母離婚,撫養人總是將責任歸咎於孩子;亦或是多子女家庭中父母的偏愛,導致沒被關愛一方產生受害者心態。

同時, 學校的霸淩,校園暴力 等也是滋生受害者心態的溫床~

在進入青春期後,由於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人格養成尚未完善,導致青春期的感情經歷也可能導致受害者心態的形成。

在一段感情生活中收到嚴重傷害的一方,很容易將受害者心態帶入到今後的感情生活中。

經研究表明(Koçtürk, Nilüfer et al. 2020),對於童年遭受的不幸事件,其披露的時間也不相同,大部份童年虐待的受害者都是在 成年後 才會談起這段經歷(尤其是性虐待),這也導致了受害者心態的加劇。

事實表明,越早想家人或朋友坦白自己遭遇的不幸,便越能得到周圍人的支持與關愛,對日後心理健康和人格養成的影響就越小。

4.受害者心態的治療

受害者心態並不能很好的透過藥物緩解,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以心理咨詢為主。

其治療角度多為認知, CBT療法 便被廣泛套用於受害者心態。

同時, 團體療法 也對受害者心態有著不錯的效果,眾多遭受不幸的人相聚傾訴可以顯著提升受害者心態人群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對於受害者心態的治療, 後續的恢復期非常重要 ,推薦受害者心態人群在接受治療後多多復診,且咨詢師做好預後工作。

02.扮演受害者與孟喬森症候群

1.扮演受害者(victim playing)

由於轉譯的原因,國內經常將扮演受害者(victim playing)譯為受害者心態, 兩者有著一定聯系,卻並不相同

扮演受害者指的是一種行為,這種行為會使某人因為多種理由而誇大自己的受害者身份,甚至於編造自己的受害者身份, 受害者心態人群有可能會產生這種行為 ,但是,這種行為本身 不必要非得有受害者心態作為前提條件

理論上來講,誰都可以扮演受害者。

扮演受害者常備用於推卸責任,甩鍋,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甚至是以 受害者為借口向他人施虐。

借口施虐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 非個人化: 在其中施虐者借由宣稱他人(通常是受虐者)品行不佳,因此施虐是合理的,將他人的註意力從虐待行為本身轉移開來。
  • 在言行控制中制約他人 :在其中施虐者借由引發他人的同情,以讓他人支持或協助施虐行為,或讓施虐行為得以發生(這種狀況又稱 代理施虐 )。
  • 而扮演受害者的目的也有以下兩點:

  • 自我行為的合理化: 扮演受害者通常被套用於處理認知失調,當某人的真是行為與其自我認知與自我理念相差過大時,則會采取扮演受害者的方式進行自我行為的合理化。
  • 向他人合理化自我行為: 為了維持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人設,躲避職責與批評,躲避制裁與懲罰等,很多人也會扮演受害者。
  • 扮演受害者往往被用於操縱他人,尤為常見的是情感操縱。

    親密關系中扮演受害者的一方很容易利用這種方式去達到其內心的目的,但由於扮演受害者的難度較高,成本較大,且難以長時間自圓其說,所以這種人設很難長時間維持,以至於習慣性的扮演受害者人權往往給人以不錯的第一印象,卻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遭遇人際關系危機。

    2.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孟喬森症候群,DSM5中分類為人為障礙(Factitious disorder),分為 自發型和代理型

    其明顯的表現方式為習慣性裝病,裝受害者,進而獲取他人同情。

    而孟喬森症候群在某些癥狀上與扮演受害者非常相似,導致兩者容易混淆。

    相比扮演受害者,孟喬森症候群的患者不光偽裝成受害者,還會偽造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病癥,且其目的更加單純,更多的是為了尋求關註與同情。

    ta們挑選的心理/生理疾病往往非常常見且易於偽裝,後果嚴重。且多為慢性疾病,癥狀不明顯,借此偽裝成疾病的受害者博取同情。較為常見的便是抑郁癥。

    對於孟喬森癥狀,我們在之前的一期回答裏有詳細講過,感興趣的知友們可以過去看一看:

    同時,孟喬森症候群和扮演受害者一樣,也分為自發型和代理型兩種。

    自發性孟喬森症候群便是將自己偽裝成疾病受害者, 而代理型則更為恐怖,往往是將他人偽裝成疾病受害者,自己則往往以照料者的身份出現。

    代理型孟喬森癥狀引發過一起非常極端的謀殺案件,以至於後來被改編為美劇【惡性(The Act)】,詳情分析感興趣的知友可以順道看一看:

    03.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便是對受害者心態的一些介紹與科普,其中還涉及了扮演受害者和孟喬森症候群,這三種現象如果先前不了解的話,很容易被混淆,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可以辨別這三種不同的現象。

    如果身邊有飽受這類問題困擾的朋友活家人,亦或是自己本身便飽受受害者問題的困擾,請及時聯系專業的心理治療。

    長期處於受害者心態中,也可能滋生一些列心境障礙和情緒障礙,例如焦慮癥,抑郁癥等, 關註心理健康,請從當下做起。

    reference:

    Aquino, K.; Byron, K. (2002). "Dominating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perceived victimization in groups: Evidence for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Journal of Management. 28 (1): 71.doi:10.1177/014920630202800105.S2CID143406831.

    Bar-Tal, Daniel; Chernyak-Hai, Lily; Schori, Noa; Gundar, Ayelet (June 2009)."A sense of self-perceived collective victimhood in intractable conflicts"(PDF). Sequential stages: the process of victimization; Victim-to-victimizer cycl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91 (874): 234, 256.doi:10.1017/S1816383109990221.S2CID53594158.

    Gabay, Rahav, Boaz Hameiri, Tammy Rubel-Lifschitz, and Arie Nadler. "The Tendency to Feel Victimized in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Victimhood (2020): 361.

    Huffman, Jeffrey C.; Stern, Theodore A. (2003).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unchausen's syndrome".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Amsterdam, Netherlands:Elsevier. 25 (5): 358–63.doi:10.1016/S0163-8343(03)00061-6.PMID12972228.

    Kay, Jerald; Tasman, Allan (2006). Essentials of psychiatry .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Ltd. p. 680. ISBN 978-0-470-01854-5.

    Koçtürk, Nilüfer; Bilginer, Samiye Çilem (2020-11-01)."Adolescent sexual abuse victims'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delayed disclosure".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 118 : 105363.doi:10.1016/j.childyouth.2020.105363.ISSN0190-7409.

    Manfred F.R. Kets de Vries (2014). Are you a victim of the victim syndrom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43, pp 130-137 https:// dx.doi.org/10.1016/j.or gdyn.2014.03.007

    "The Victim Mentality – What It Is & Why You Use It". Counselling Blog. http:// HarleyTherapy.co.uk (Harley Therapy Ltd.- Psychotherapy & Counselling in London) . April 26, 2016 [2006]. RetrievedAugust 7,2018.

    往期答案回顧:

    歡迎關註壹點靈——

    用專業的心理服務,叩開幸福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