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戰列艦、驅逐艦、巡洋艦等等有什麽不同?

2021-05-25知識

基於火炮時代的區別。

在風帆戰艦時代,不考慮武裝商船,最初只有巡洋艦和戰列艦的區別。

由於火炮時代的海上戰爭,基本上基於同一個準則來決定強弱,即:船越大,裝的炮就越多、越大,裝甲就越厚,戰鬥力就越強,也就是後來俗稱的「大艦巨炮」準則。

戰列艦就是根據這一準則建立的艦種。

如下圖,由於船體需要狹長才能在海上較快地航行,所以大多數的火炮是安裝在艦體的側面,也就是說,側面才是一艘船的火力最大輸出方向。這一準則即使到後面炮塔主炮的時候也沒有改變,由於上層建築的阻擋,前後方向依然無法達到最大輸出。

英國皇家海軍勝利號風帆戰列艦

由於當時的火炮都是實芯彈,一砸下去一個洞,實際上對艦體本身的穩定性影響很小,其精準度和射程也並不穩定,況且大船本身的裝甲也非常厚實,兩艘戰艦互相戰鬥,就像兩個低輸出的肉盾型英雄互毆,所以為了摧毀這樣的防護,整個海戰的思路就是為了最大化輸出,誰最先把對方砸沈,誰就贏。

即,想辦法把側面面對敵艦,同時避免進入敵艦側面的最大火力輸出範圍。

那麽最理想的戰鬥就是進行「T字戰」。我方作為T字上面的一橫(俗稱T頭)側對敵艦,而處於T字下面一豎的敵艦只能以薄弱的正面火力進行戰鬥,這種情況就是T字優勢。

一次典型的單艦T優

而在編隊戰鬥中也是一樣,雙方互相排成一字縱隊(單縱陣型),想盡辦法繞到對方編隊的正面去進行輸出,這種縱隊陣型就是「戰列」(Battle Line)

如海戰史上最後的一次也是最教科書級的一次T字戰,蘇裏高海峽戰役中的美國第七艦隊預先使用巡洋艦和戰列艦排成兩條戰列,輔以襲擾的魚雷艇和驅逐艦,埋伏孤軍突入的日軍西村艦隊。

蘇裏高海峽戰役

有時候,艦隊司令官會命令擺出兩條或者更多條縱隊,也就是俗稱的復縱陣型前進,這是在敵情未知的時候為了保證輸出和防護的平衡,或是在發現敵方之後為了可以分隊互相掩護避免全隊被搶T頭,但總的思路還是沒有變化的,即擺戰列,搶T頭。

例如日德蘭海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就是以六條較短的縱隊進入戰場,隨後各縱隊旗艦帶各自縱隊集體左轉,六隊並一隊,成功搶占T頭。僅這一次轉向變隊,就足以看出皇家海軍的訓練素質(尋常海軍是很難做到這樣的編隊航行水準的)。而整個日德蘭海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就是在進行一次次反復的分隊-並隊過程反復爭搶T頭。

日德蘭海戰主力艦隊戰鬥情況

戰列艦,就是以這樣的「戰列」命名的。

它作為海軍中最強的艦種,擁有最大最多的火炮以及最厚的裝甲,是海上的霸主。

以美軍最後一代戰列艦衣阿華級為例,其主炮mk7的參數是406mm/L50。也就是炮彈直徑406mm,炮管倍徑為50倍。

所謂倍徑,即其炮管長度是口徑尺寸的多少倍,mk7的炮管長度就是406mm×50=20.3米。倍徑大,炮管就越長,這門炮在其他各項參數相同的情況下射程就越遠、炮彈速度越快、彈道越平直。

mk7主炮所使用的的406mm炮彈

像這樣的火炮,在衣阿華級戰列艦上擁有3座三聯裝炮塔(一座炮塔三根炮管)共9門,除此以外,它還有10座雙聯127mm/L38的副炮,60-80門四聯裝40mm博福斯高射炮,以及50-60門20mm單管厄利空防空炮。

衣阿華級新澤西號戰列艦

而風帆時代最強的戰列艦,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至聖三位一體號一級風帆戰列艦,擁有空前絕後的4層火炮甲板,共140門主炮。

至聖三位一體號

無論如何,像這樣的龐然巨物都不是一個國家可以輕松供養的,任誰也不能全派戰列艦去執行日常的巡邏任務,就像現在沒有誰能用把海警船全換成航母(等等……好像……)。

所以為了保證經濟和效率,出現了巡洋艦這一艦種。

它擁有比戰列艦薄弱些的裝甲,較少、口徑較小但能保證足夠威脅的主炮,這也就意味著它的造價比戰列艦更加低廉,足夠一個國家養上更多。而海上強國們,就是以這種艦艇為主進行海上的巡邏任務,至於一般國家?用武裝商船就行了。

「以海上巡邏為主要職責並專門為此設計的艦種」,這就是中文轉譯裏巡洋艦名字的由來。

歷經風帆戰艦,鐵甲艦,無畏艦和後無畏艦時代,巡洋艦和戰列艦的基礎定義一直沒有變,前者是海上巡邏維護海權的艦種,戰列艦就是擁有最強戰鬥力海上決戰用的艦種。

而驅逐艦則不同,這個艦種的出現是為了「摧毀另一種艦種」,這個「另一種艦種」就是後來的魚雷艇。

現在我們知道,魚雷是一種自身帶有動力推進能力的,可以自主航行的威力巨大的水下兵器,是弱勢海軍以小換大的利器。第一條實用魚雷誕生於1866年,由英國海軍工程師羅拔·懷特黑德研制,而第一次魚雷擊沈艦艇是1887年1月13,俄國艦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噸的 「因蒂巴哈」號通訊船發射魚雷,將其擊沈。

而在魚雷研發沒多久的1869年,綠水學派的創立者李察·格裏維爾出了一本名叫【海洋戰爭】的書。

這本書奠定了綠水學派的基礎,其理論立足於新式武器的出現,尤其是魚雷和水雷的誕生,他們提出:戰列艦統治海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魚雷艇和潛艇(關於潛艇,這是他們的預言)這樣造價低廉的以魚雷為主要兵器的艦艇可以輕松消滅巨大而笨拙的鐵甲艦,火炮、裝甲和造價再也無法代表戰鬥力,英國人信奉的封鎖戰略將因此難以為繼,敵人的海上交通線也因此變得脆弱和易受攻擊。

於是當時的世界第二海軍強國法國延緩了鐵甲艦的建造,開始大量的建造魚雷艇和快速巡洋艦,並大力支持實用潛艇的研究。

英國面臨著如此的威脅,自然需要想出相應的反制措施。

他們的第一個思路,是建造一種「魚雷撞角」裝甲艦,讓它具有足夠的航速以對付驅逐魚雷艇,同時具有加固的艦首撞角並載有魚雷以擊沈敵艦。這種艦英國僅建造過1艘「波利費馬斯」號。實踐證明它是一種失敗的嘗試,因為它的速度比魚雷艇慢。

這就需要另一種艦艇,這種艦艇能以和魚雷艇相同或更快的速度追逐魚雷艇,並用火炮擊沈它。於是英國造船師J·山緲·懷特自費設計和建造了一艘稱為「迅速」號的大型魚雷艇。它比當時的魚雷艇更長更寬,裝備6座47毫米速射炮和3具魚雷發射管,雖然它的航速比不上一般魚雷艇,但仍然有著不錯的機動性。

「迅速」號使人萌發了一個新的想法,即設計和建造裝有火炮和魚雷的小型艦——「魚雷艇捕捉艦」。它是一種大號的魚雷艇,具有一般魚雷艇的魚雷襲擊能力,但也可以裝備足以擊毀同類的速射火炮。

雖然一開始人們都還是把這種新艦種稱為魚雷艇捕捉艦,但在不久後的1892年8月8日,第一次在官方的通訊中出現了「Torpedo boat destroyer」這一用語,直譯為魚雷艇淪陷者,也就是我們說的魚雷艇驅逐艦,縮寫為TBD。

但很快人們就開始省略了Torpedo boat destroyer前面的Torpedo boat,開始將它稱為Destroyer。這也就是驅逐艦的由來。

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驅逐艦的任務職能不斷增加,但總體的大方向還是不變的,即擁有最為低廉的造價,裝備小口徑的速射火炮和魚雷,負擔艦隊/船隊的外圍護航,摧毀來襲的輕型艦艇(如魚雷艇、潛艇和同類驅逐艦)和飛機,在敵方大艦隊來襲時提供掩護,並伺機發起魚雷襲擊。

一直到導彈出現為止。

———————————————導彈時代分割線———————————————

進入導彈時代之後,戰列艦很快就被淘汰了,這是因為火炮被替代了,而建立在火炮戰術上的戰列線也就消失了,再也不需要這麽一種排成戰列進行海上決戰的艦種了。

而導彈的產生也引發了人們沒有預料到的另一結果:艦體的大小所產生的影響變小了。

我們清楚,火炮時代決定戰鬥力的就是火炮和裝甲,船越大裝甲越厚,可以裝的炮就越大越多,沒有人會在戰列艦上不裝備主炮而去裝一堆127mm的副炮的(因為太浪費),也沒有人會在驅逐艦上裝一門460mm的重炮(因為裝不下)。

有多大船,就裝多大的炮,多厚的裝甲,這是當時的定律。

導彈時代來了,這個定律就被推翻了。

火炮戰艦的裝甲固然厚,但是有厚度區別的,側面靠近水線的就厚些,動力艙彈藥艙的最厚,水平甲板的裝甲就薄弱些,這是針對當時火炮炮彈的拋物線和命中率所設計的防護體系。

事實上在二戰時期,這種裝甲配布就遭到了巨大的挑戰:從轟炸機上投下,高精度而且垂直下落的的炸彈會輕易擊穿薄弱的水平裝甲造成巨大傷害。

相應的反制措施是什麽呢?

第一種方法就是全部裝備重裝甲,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樣的話就成了一個遊不動的大鐵坨子了,最多只能稍微強化一下水平裝甲。第二種方法則是提前摧毀飛機或者投下的炸彈,當然炸彈是很難摧毀的,但空投魚雷還是有些摧毀的可能的。

到了導彈時代,就更加嚴重,過於精準的導彈攻擊對船體防護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被盯上就是必中,而且不是拋物線彈道,難以用裝甲有效抵擋。

所以裝甲被逐漸忽略了,人們開始使用更具進攻型的防禦手段:防空導彈和近防炮。利用小型的導彈和超高速的速射炮,在雷達的引導下提前擊毀來襲的導彈。

決定戰鬥力的第一要素,裝甲,被終結了。

決定戰鬥力的第二要素,火力,則是終結於導彈本身,由於精準性的提高,再也不需要使用「更大的火炮」去擊穿「更厚的裝甲」了。反艦導彈開始在各類艦種上通用,你巡洋艦裝反艦導彈,我驅逐艦也能裝,甚至小型快艇也能裝。

那麽,巡洋艦和驅逐艦就難以區分了,在抹消掉火力和裝甲的差距之後,火力-裝甲理論的附屬物:噸位,也就隨之消散了。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概念開始漸漸的通用化模糊化,到了現在,已經沒有國家再把新建的主力艦稱為巡洋艦了。這不再是一個概念性的問題,而是一個習慣上的問題了。

如提康德羅加那樣的巡洋艦,與其說是巡洋艦,不如說是「驅逐領艦」。

那些具有高效能雷達(主要是相控陣雷達),裝備大量導彈,職能以艦隊防空為主,兼具反潛和反艦能力,可以支持單獨巡航的艦艇,就是驅逐艦。不僅是魚雷艇和飛機的destroyer,更可以成為任何艦艇的destroyer。

而在驅逐艦大型化的運動時期,隨之必然的,它們的造價提高了,不再支持一些低價值低烈度的任務了,於是護衛艦也就產生了。

這是替代了驅逐艦(準確的說,是護航驅逐艦)的一部份護航職能的艦艇,它們也為艦隊護航,但主要功能是維護交通線,為那些商船和運輸船隊護航。

這些商船和運輸船不太可能面臨大規模的空襲,更多的威脅來自水下的潛艇,因此護衛艦一般沒有驅逐艦那樣的相控陣雷達之類的昂貴防空武備,只有一些少量的普通防空裝備,但他們一般具有高效的反潛能力,以及一些反艦能力。

——————————————關於驅逐艦的大型化——————————————

驅逐艦的大型化在一開始其實不是在大小方面的改變,而主要是在裝備方面的改進,射控雷達已經用於魚雷攻擊,而且對空中攻擊的嚴重性也引起了重視,高平兩用火炮以及使火炮提高射擊效果的火力控制系統都需要增加重量,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噸位的激增。

在因果順序中,首先是改進了裝備,而改進的裝備更大,使得驅逐艦變大,而不是相反。

但是也有一個完全相反的發展趨勢,即驅逐艦改為反潛護航艦,這樣,它只需裝備自衛武器,以及反潛所用的探測器材和有關武器,自然重量就減輕了。

這是由於英國海軍首先意識到他們在戰爭時期所建造的驅逐艦都是標準的「應急」型驅逐艦,而不是跟隨大艦隊戰鬥的艦隊驅逐艦,只是為了應付大西洋上的潛艇威脅,維護漫長的海上運輸線而建造的,但他們卻有和這個職能極不相乘的雜亂武器(比如實際上並沒有怎麽使用的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火力控制系統,於是他們決定修改原來的兩型驅逐艦。

這些艦在經過武備改造之後改稱為「護衛艦」,因為英國人認為設計改造它們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執行護航任務,他們的職能就是做「商隊護衛」,而不是為艦隊驅逐威脅,這個名稱在1943年曾被加拿大人用於一種新型的雙螺槳護航艦。在幾年之內,有接近40艘驅逐艦進行了類似的改裝,或者簡化了裝備。

時間對它們作出了評價,這些艦只確比一般的艦隊驅逐艦更能有效地對付50年代西方面臨的潛艇威脅,因為他們是特化加強了反潛能力的專用護航艦只。

但美國人則把問題弄復雜了,他們認為保留「驅逐艦」這個名稱較合理,因為它可以意味著「潛艇驅逐艦」,正像「魚雷艇驅逐艦」那樣,同樣易於被人理解。

1948-1949年間,他們開工建造了一艘輕巡洋艦大小的實驗性「反潛驅逐艦」,它是一級超大型驅逐艦4艘中的第1艘,這就是5600噸的諾福克號,那時和3675噸的密徹爾級一起被列為「驅逐領艦」。但到1955年,它們也都被改稱「護衛艦」了。

與此同時,由於導彈等一系列配屬裝備開始加裝上驅逐艦,成為導彈驅逐艦,舊式驅逐艦3000噸不到的排水量開始捉襟見肘了。

但一開始的驅逐艦大型化也都還保留著一定的限度,他們還謹守著5000噸的噸位限制,即使有萊希級和貝爾納普級這樣5000多噸的「驅逐領艦」,他們在後來也都改稱導彈巡洋艦了。

驅逐艦和巡洋艦的混淆,是從英國人開始的。

英國的第一型導彈艦是標準5400噸,滿載6800噸的郡級。其首制艦德文郡號於1962年服役時列為驅逐艦,事實上在當時,像郡級這種噸位的均屬於巡洋艦。

而英國的政治家們並不懂得這些,少部份政治家和軍方人士,以及財政部的官員認為,驅逐艦比巡洋艦造價便宜,因此說成驅逐艦就能較少引起爭論,不致引起更多人的反對,是取得國會批準的一種方法。

雖然英國帶了個壞頭,但當時並沒有多少國家隨之混淆,5000噸依然是驅逐艦不可逾越的一條界線。

1975年,美國驅逐艦斯普魯恩斯級首艦下水,人們發現這艘艦的滿載排水量已經高達驚人的7700噸,斯普魯恩斯級的設計師有意識地為今後武備系統和探測器材的發展留出了約1000噸的改裝空間,它是美國海軍第一艘采用模組化設計的軍艦,具有不少的預想改型(比如防空特化的DXG方案就成了後來的紀德級),但意想不到地造出了7700噸的特大型驅逐艦。

實際上這一點並不令人奇怪,美國海軍艦艇分類改革是在1975年才完成的,而在此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的萊希級和貝爾納普級「驅逐領艦」已經滿載8200噸,那麽作為「領艦」麾下的驅逐艦在預留改裝空間的情況下達到7700噸也無不可。

而在斯普魯恩斯級下水的前幾年,美國人研發了一種思路全新的高效能先進防空系統,這就是後來的宙斯盾系統,在當時,宙斯盾還不是驅逐艦的專有物,美國軍方的想法是將它安裝在CSGN計劃中的高達17500噸的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上,但在接下來的幾年內,DG/Aegis、DG(N)、CSGN、CGN42等宙斯盾平台方案均被先後取消,最後留存下來的只有以斯普魯恩斯級為基準進行改造的DDG47方案。

這就是提康德羅加級的前身。

DDG47的設計變更包括:重新設計上層結構以容納SPY-1A相控陣雷達和艦隊防空指揮設施,為了減輕上層結構重量,其上層結構大量采用輕質的鋁合金。為了彌補上層結構重量,提高最大排水量與重心上升余裕,以低改善受損時的復原性,DDG47的主橫向隔艙艙壁高度從原本斯級的一號甲板延伸到更高一層的01甲板,這使得DDG47的艦體設計排水量逐漸提高到9700噸。

1980年1月1日,美國宣布將DDG47改列為導彈巡洋艦(CG),以避免前兩代導彈巡洋艦退役之後,艦隊中沒有巡洋艦撐場面的窘況(因為確實沒有跟斯普魯恩斯級同代的巡洋艦方案被透過)。

由於美國驅逐艦的艦長為中校,巡洋艦艦長為上校,如果巡洋艦數量大幅縮減,將嚴重影響美國海軍校級軍官的人事升遷;此外,DDG 47的滿載排水量也已經在9700噸,與二次大戰時期的輕巡洋艦相當,因此資格上不成問題。

而在提康德羅加級先後服役之後,美軍發現以斯普魯恩斯級為主的驅逐艦已經不再適合當時嚴峻的防空情況,決心研發一款8300噸級的閹割版宙斯盾驅逐艦,這就是後來的阿利伯克。

阿利伯克是在提康德羅加的定位基礎上重新研制的一款新型驅逐艦,相比提康德羅加,它砍掉了一座射控雷達和巨大的艦隊防空指揮中心,因為他就是提康德羅加的附屬,任務主要是在艦隊防空中協助前者,同時兼具一定的反艦和反潛效能。

在此之後,阿利伯克歷經多款改型,最後成了現在這幅9600噸的模樣。

如果說在美國軍方眼中,巡洋艦和驅逐艦有什麽區別,那麽巡洋艦就是在驅逐艦的職能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指揮中心」的能力吧,但這不就是「驅逐領艦」嗎?

而在俄羅斯方面,基洛夫級則證明了他們的巡洋艦定義,即具有巨大對艦殺傷能力,防空反潛對地能力全面的大型艦艇,但這條思路已經是失敗了的,現代戰爭中,一個航母戰鬥群的統治力無法由基洛夫級這樣的巡洋艦撼動。

在兩條巡洋艦思路一條失敗一條已經淪為驅逐領艦的情況下,那麽大家紛紛放棄巡洋艦的名頭改稱驅逐艦就有理可溯了。

參照材料:【驅逐艦發展史】——安東尼·普雷斯頓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