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門診醫生都能看得懂片子,醫學影像醫生的意義何在?

2021-06-29知識

這其實是個誤解……

在讀片方面,影像醫生可比專科醫生專業得多!

醫生在高負荷的臨床工作中,很難安心花時間仔細閱片;
不同專科醫生之間閱片的一致性不如影像科醫生;
許多影像片子在拍攝的層面就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習慣來調整,專科醫生只能作為被動接受方。

為什麽專科醫生更願意自己看片子,而不信報告?

主要還是目前的影像報告實在不夠看

傳統的影像報告

影像上的多維資訊,放在文字描述中,就降維成了這種樣子。

門診醫生相比於文字報告和影像片子,即使看片子會遺漏很多資訊,但也比看文字報告形象生動得多。

這的確是目前影像科和各對應科室存在的巨大gap:

有的影像科過於專業,一個MRI拍出各種模態的顯像,T1, T2和DTI,DWI,可專科醫師卻並非各個都會綜合考量,僅能初步看個結構病變。

有的影像科過於草率,什麽影像報告都用文字模版復制粘帖,重要的參數缺乏定量的描述。

因此,未來基於深度學習的區域分割,並結合人工智能給出相關參數的結構性報告,將是未來的趨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前列腺癌診斷就是個非常棒的案例

影像醫生按要求拍出了各種模態下的前列腺影像

根據各種模態下的評分和體積測量,匯總而得到以下的報告,圖文並茂,有大小有評分有定位,這樣就解決了很多醫生看片不精的問題。

結構化影像報告

這個方法也用在了心臟CT, 透過體積來定量血管狹窄

腦影像也越來越被用於早期篩查。

這也是目前許多醫工結合的研究方向,影像醫生用他們的專業性,拍下多模態下有價值的影像,人工智能把影像數據進行分層抽提,轉化為專科醫生可以了解的知識框架,讓他們不必太過專業,跟著軟件就能窺得更多資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