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咨詢多次後發生自傷行為,咨詢師說如果再自傷就會停止咨詢,這合理嗎?

2021-06-04知識

合理,有時咨詢師面對有自傷或自殺風險的來訪者會簽署一個協定,規定來訪者在咨詢期間不能有自傷或自殺行為,否則咨詢師可以終止咨詢。

當然,來訪者能不能嚴格遵守協定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如果認為這件事不合理的話則可能潛在地包含了這樣一種信念,那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咨詢師都不能拋棄來訪者。也就是說:你是我的咨詢師,所以你要對我負責,而且是負責到底。

但這是顯然不可能的,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第二天咨詢師出門被車撞死了怎麽辦?

來訪者就不活了嗎?

事實上不僅是咨詢師,我們生命中的任何人,任何關系都會有結束的一天。父母可以先我們而逝,伴侶可能離婚,孩子可能成家離去……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間的獨行者,最終能陪伴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而咨詢關系的美妙之處就在於,這是一段可以主動選擇結束的關系。這世界上的很多關系是無法主動選擇結束的,比如家人、比如戀人、比如朋友,結束這樣的關系往往需要兩個人同意,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只有咨詢關系,雖然同樣近似於一種親密關系,但卻是來訪者可以主動結束的。好的咨詢必然是以來訪者能夠拋棄咨詢師為目標的,正因為來訪者可以「拋棄」咨詢師,他才能擔負起自己人生的責任,從而獲得自由。

而提升來訪者的自由正是心理咨詢最終極的目標之一。

但對於咨詢師來說,卻不能主動「拋棄」來訪者,只是咨詢師會給這段關系設定界限,這種界限代表了關系中的現實。當咨詢的一方試圖打破界限時,咨詢關系也就無法維持。

而這種界限,包括了不能戀愛、不能有其他的商業合作、不能有私下往來,當然可以包括不能自殺或者自傷。

只是有意思的一點是,設定界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打破的,來訪者幾乎一定會出現突破界限的嘗試,但有經驗的咨詢師會讓其停留在嘗試階段,而不會真的越界。

記住設定在咨詢中代表了現實的力量,來訪者試圖突破界限正代表他對現實的反抗。而最終,我們希望來訪者能夠承認界限,同時利用界限,正如來訪者可能承認現實的同時,又可以合理利用現實中的規則那樣,這也正是來訪者獲得自由的體現。

所以,如果覺得這種設定不合理的話可以和你的咨詢師討論你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把自己人生的責任轉移到了咨詢師身上?這種自傷行為是否也是對這段關系的一種控制?在自己過往的重要關系中是否也出現過同樣的模式?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