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有哪些年輕醫生需要知道的經驗或者坑?

2020-08-25知識

這會9月份了,很多人都已經入職不短時間了,我們來做一個思考題。

你所在的科室,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就是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今天早上醫務科來參加你們科的晨會,來商議問題。

而恰好,這個問題,你在讀研規培的時候遇到過,當時在那個醫院,這個問題已經完美的解決了。那現在,你會不會在晨會上,當著大家的面,把解決方案分享出來?

或者你比較聰明,覺得當面說不好,你會在會議結束後,私下和上級說出來?


記住,只要說出來,你就錯了。

我知道,很多人新入職場,肯定想的都是三總五項,人生巔峰,一發現有表現的機會就往前沖,要是行政樓的來了,更是想要博個眼球露個臉。

但這樣是不行的, 你的同事,上級,哪個不是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然後來這摸爬滾打幾年的,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是傻子,你能想到的東西,別人都能想到。

所以,你思考問題的時候,要站在領導的角度。主任的思路是,科室的新兵,最好能滿足兩個關鍵點,

第一是吃苦耐勞,最好是 不談戀愛也不愛睡覺的 ,每天都呆醫院,隨時能頂出來解決問題,

第二就是 不要太有思想, 住院醫是幹嘛的,就是執行主治醫生的治療方案的,主治醫生了解醫院的生態,懂當地的規則,工作多年基本不會犯錯,住院醫只要能堅定的執行,就行了。

哪怕能力欠缺一點,都無所謂,最怕的,就是在大醫院呆了幾年,自以為自己懂了很多,遇事情不匯報自己亂來,最後捅了簍子還要擦屁股。


所以,大家工作的頭幾年,一定記得,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別開個死亡討論,主任問你還有什麽要補充的,你傻不唧唧說治療這裏有問題,那裏有缺陷, 手術是主任做的,術後查房他也去了,你提的每一條意見,都是在找他的事。開完會了,他也會立馬找你的事、

但真的這麽平庸就可以了嗎?不是的,這裏,給大家分享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

維持不一致。

在年輕人的腦子裏,有一個底層需求——維持「一致」。也就是說,當接收到外界的新資訊時,他們會期望:

外界的新資訊,跟我腦中舊的、固有的框架是一致的。

也會傾向於用舊的模式、舊的思維,去解讀外界的資訊。

其次,當遇到不一樣的模式時,會期望這些觀念底層邏輯是一致、彼此相容的。

但在工作後基本是被碾壓的稀碎,比如,你覺得這個病人治療風險大,療效不確切,但你敢把病人談走就準備接受主任的鐵拳。又比如有的時候,病人明明還有希望,卻被勸退。


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問題背後,其實往往都是內部各種復雜性博弈的結果。你還年輕,很多時候只看到病情,而不能考慮其他的東西,比如醫院的績效考核、醫院的綜合能力、本地患者的經濟能力以及對治療的期望。

因此,一個新醫生,在職業前期,一定要少說話,不說話,去培養自己的「維持不一致」的能力」,在最短的時間摸清這裏的規則,去接受醫療行業的復雜性和多面性。

等你以後成長了,成了副主任,主任,

再去按照你自己的思維去做事,但那個時候,你可能也意識到:

這個世界從本質上,就是矛盾、沖突、不協調的,無需拼湊出一個和諧的假象,好與不好、對與不對都能共存,互不侵犯。

學到了,給我吃飯的回答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