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蘇軾、韓愈、歐陽修、柳宗元去北大中文系上課會不會被碾壓或者碾壓別人?

2015-11-20知識

好多人片面地理解了上課。

上課是師生之間共同的行為。你經常會聽一些培訓機構老師說,我上午在海澱上課,下午還要跑到東城上課。所以,我去北大上課可以理解為我去北大給你們上上課。

從文學的角度看,這幾位還真有可能被碾壓。現在流行的小說,就沒見他們寫過。

但是存在一些短板,並不代表他們會被碾壓。

一、官職位置:

至少,讓我們看看怹們在當時政壇都是什麽級別:

(一)先來看蘇軾(1037—1101):

公元 中國紀年 官職
1061 嘉佑六年 大理評事,鳳翔府判官
1065 治平二年 在京判登聞股院
1066 治平三年 在京直史館
1069 熙寧二年 在京直史館判官告院
1070 熙寧三年 在京任監官告院
1071 熙寧四年 在京任監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以太 常 博士直史館通判杭州
1075 熙寧八年 密州太守
1077 熙寧十年 徐州太守
1079 元豐二年 湖州太守
1080 元豐三年 貶黃州團練副使
1084 元豐七年 謫移汝州團練副使
1085 元豐八年 任朝奉郎,知登州,在京任禮部郎中
1086 元佑元年 在京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
1087 元佑二年 在京為翰林學士,復任侍讀學士
1088 元佑三年 在京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權知禮部貢舉
1089 元佑四年 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1091 元佑七年 吏部尚書 以龍圖閣學士知潁州 以龍圖閣學士知揚州 以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任禮部尚書 以兵部尚書、龍圖閣學士除兼侍讀
1093 元佑八年 以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知定州
1094 元佑九年 貶寧遠軍節度使,惠州安置
1097 紹聖四年 貶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
1100 元符三年 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復任朝奉郎提舉成都玉局觀

咱簡單說啊:

請大家看,在 1085年 時,五十歲不到的蘇軾就已經是司局級官員( 郎中 )了。大致相當於司長,比副部級低一級;而北大、清華的校長正常來講也就是副部級。

中書舍人 相當於一省的實際負責人,蘇軾在京為中書舍人,也就是當時首都汴京的市長或書記,這就已經是省部級領導了,基本能和北大校長平起平坐甚至還高出一級半級去。這是1086年。

翰林學士 在學術上大致相當於科學院院士和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而更為重要的,是在政治級別上也是相當於正部級的官員了。而且,還和中央權力的關系更加緊密,因為翰林學士往往直接參與了國家政策、法令的撰寫與制定。這就很厲害了。

你們以為蘇軾去北大上課光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其實怹更應該是在政管、光華、經濟學院、法學院這樣的院系上課,甚至還是雙聘教授。

翰林侍讀學士 的功能是給皇帝講解儒家經典,放到現在就是去中南海講課啊。而且我認識的一些老師都是說去中南海給政治局講過幾次課,但是翰林侍讀學士應該是經常給皇帝講課,不論次。給國家元首講完,來北大講,從權威上,還是從真正的知識上,誰碾壓誰?大部份學生不要把自己想得特別高,因為大部份人事實上在某一領域就是很平庸。有頂級學者來講課,你還想碾壓人家?

龍圖閣學士 簡單說也好說,這是一個跟實權不掛鉤的虛銜,是一種加分項的官職。換到今天如果不好特別劃等號的話,可以大致理解為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之類的。長江學者應該沒有這個龍圖閣學士級別高,長江學者是教育部頒發的,而龍圖閣學士是國家元首任命的。

而在 1091年 ,蘇軾還擔任過 吏部尚書 禮部尚書 以及 兵部尚書 。是年,蘇軾將近55歲。

有人百度知道裏(

請問蘇軾最高的官職是什麽,是太守麽?放在現在是什麽級幹部啊?

)說禮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長。這麽說也有其道理。不過我認為其實這是說小了。禮部尚書應該大致相當於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這樣的 中央常委級別 。這樣,六部尚書,加上宰相,加上皇帝以及太子,正好九常委。

(二)再來看看歐陽修(1007—1072)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屆知天命之年的歐陽修做了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文風,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對北宋文風轉變有很大影響。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庚戊,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兼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
嘉祐五年(1060年),拜樞密副使。加護軍,7月轉禮部侍郎,9月兼翰林侍讀學士。
嘉祐六年(1061年)任參知政事。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

後面暫時不具體展開了,有興趣的可以進一步研究整理。這些已經足夠顯示歐陽修的政治級別了。

50歲左右的時候也是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啊。而 林學士身份兼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 按照今天的說法大概就相當於「部級官員,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代市長」。

歐陽修歐陽先生53歲左右的時候任 樞密副使 ,五十四五歲時任 參知政事

樞密副使是宋朝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的副長官,相當於今天的中央軍委副主席。而參知政事在當時是副宰相,大致在職能上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副總理。

這樣的人來北大上課,給學生們上課還是給老師們上課還都不好說呢。

(三)韓愈(768年—824年)、柳宗元((773年—819年):

這兩位我其實都不是特別喜歡,柳宗元還好些,主要是不喜歡韓愈——也可能是我讀他們的東西還少點。這兩位在政壇盡管很有影響力,但官階也不是特別高;而盡管官階不是特別高,但也是社會上有地位的官員,對北大而言,也不至於慘到被北大學生蹂躪的地步。

二、學術地位:

這四位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也是唐宋八大家裏比較著名的。

咱拋開唐朝這二位不說,宋朝這六位,歐陽修,三蘇,王安石,曾鞏,除了身居要職,還都是文壇正能量、主旋律的翹楚。想想「魯郭茅巴老曹」這六位就知道了。

而且,這裏面蘇軾還應該算是歐陽修、王安石的學生。

那麽歐陽修的老師是誰呢?是晏殊,而且也是中央領導啊!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範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王安石等都出於晏殊的門下。

這個太厲害了。

蘇軾來北大上課就夠厲害的了,然而,蘇軾的博導,歐陽修歐陽老先生也來,這是什麽概念?博導的博導!

而且歐陽修是【新唐書】的主編,是【新五代史】的作者,還寫過【朋黨論】。歐陽修教授來北大上課,學生們能不看怹編寫的書嗎?考試就從那裏出題啊!

所以說非但碾壓不了歐陽修歐陽先生,期末很多人還得眼巴巴等著這位大文豪、大領導劃範圍。

韓愈、柳宗元二位,對他們個人而言,更是以哲理文章、政治評論著稱。來北大哲學系講課,誰來碾壓誰?

什麽?中文系?

韓愈:(河南口音)腫文系的童淆們,你們吼啊!「通其辭者,本誌乎古道者也。」蛤面,我將按照我給政管淆院和北大哲淆系同學們上課的標準,來嚴格要求你們,讓我們在文以載道的大道上提高自己知識水平!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誌】上可能該刊登以下兩篇介紹文字: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時人有「韓文」之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自居,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韓愈文章的特點之一是「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或「鯁言無所忌」,也就是敢於講話,而且敢講真話。這個特點是和他積極的政治態度分不開的。他的幾篇奏疏都是敢於揭發事實,敢說「群臣之所未言」的話。【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和【論淮西事宜狀】都有這個特點。當然,最有代表性的文章還是【論佛骨表】。其中所講的就是「群臣不言其非,禦史不舉其失」的話。在封建社會中,敢於說出別人該說而不說的話,這是了不起的膽識。正因此,韓愈這類文章也就有內容、有深度、有力量。再加上韓愈的語言藝術不同凡響,便成為氣勢磅礴的好文章。

以及

柳宗元是一個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運動。柳宗元的哲學論著中,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他反對天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柳宗元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系,對唯心主義天命論進行批判。他的哲學思想,是同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然科學所達到的水平相適應的。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唐時代傑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並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砷」。柳宗元還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系。
柳宗元所寫的一些關於社會政治的論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體反映,是他參與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歷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有其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 他的言論從折衷調和的立場,來對儒、法、釋、道等各家學說作調和的解說。

到時候,不讀韓愈的【原道】行嗎?考試考啊!柳宗元既然敢調和解說儒法釋道的學說,各家各派的文獻能不讀嗎?必須得看啊,看完還要做presentation;期中交paper,期末閉卷。

三、生活趣味

(一)段子手與大V

歐陽修、蘇軾、韓愈、柳宗元都能寫啊。發微博,玩知乎,本來就有意思,再加上文壇宗主,政治官員的地位,很容易成為大V,大大V,巨V。

比如發微博,

@歐陽永叔

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蘇軾 轉發:#我的博導文豪# 教大家學寫作。

@韓退之_昌黎先生我沒病 評論:牛!學習了~~

@快樂的老範 評論:師哥勤奮啊!

@晏殊宰相 回復@快樂的老範:仲淹你也很勤奮!

@柳子厚不是牛子厚 回復@韓退之_昌黎先生我沒病:你病沒好利索吧?你還學這個啊

@晏殊宰相 轉發:都是我教出來的學生[嘻嘻][good] //@快樂的老範 :師哥勤奮啊!

可以想象一些省部級領導互相轉發評論後面該跟著多少捧哏的、砸掛的、最右→_→的。

再比如,蘇軾出了一本知乎自選集【東坡誌林】。

晚上睡不著覺是怎樣一種體驗?

蘇軾,人生如夢的子瞻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還有

如何辨別玉石的真假優劣?

蘇軾,金剛菩提與荔枝愛好者
今世真玉甚少,雖金鐵不可近,須沙碾而後成者,世以為真玉矣,然猶未也,特瑉之精者。真玉須定州磁芒所不能傷者,乃是雲。問後苑老玉工,亦莫知其信否。

以及

如何評價著名學者歐陽修?

蘇軾,愛吃紅燒肉的東坡坡
歐陽文忠公,余師也。每思及,音容宛在眼前,無不感念。

頃歲孫莘老識歐陽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它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嬾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見之。」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歐陽文忠公嘗言:有患疾者,醫問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風,驚而得之。」醫取多年柂牙為柂工手汗所漬處,刮末,雜丹砂、茯神之流,飲之而愈。今【本草註.別藥性論】雲:「止汗,用麻黃根節及故竹扇為末服之。」文忠因言:「醫以意用藥多此比,初似兒戲,然或有驗,殆未易致詰也。」予因謂公:「以筆墨燒灰飲學者,當治昬惰耶?推此而廣之,則飲伯夷之盥水,可以療貪;食比幹之馂余,可以已佞;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疾矣。」公遂大笑。元佑六年閏八月十七日,舟行入潁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見文忠公於此,偶記一時談笑之語,聊復識之。

歐陽文忠公嘗語:「少時有僧相我:『耳白於面,名滿天下;脣不著齒,無事得謗。』其言頗驗。」耳白於面,則眾所共見,脣不著齒,余亦不敢問公,不知其何如也。

還有

摩羯座的名人有哪些?

蘇軾,我的老婆全姓王
退之詩雲:「我生之辰,月宿南鬥。」乃知退之磨蠍為身宮,而仆乃以磨蠍為命,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二)性

北大清華,特別是清華大學,都是美女如雲的地方。以歐陽修之權勢,蘇軾之風骨,韓愈之風流,在私下裏(比如床上)誰碾壓誰啊?

比如:

據記載, 韓愈縱欲且妻妾成群 ,以致性功能大為衰退。他經常服用壯陽藥,古代的壯陽藥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韓愈聽他人建議,把硫磺研成末餵公雞,等公雞長大後再食雞肉,使公雞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從而間接獲得硫磺的壯陽功效,可是這樣吃多了還是使他死於此。宋陶谷【清異錄】記載:「昌黎公逾晚年頗親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攪粥飯,啖雞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靈庫’,公間日進一只焉」,但是,「始亦見功,終致絕命」。

又比如,歐陽修、蘇軾還有王安石在傳說中都是「扒灰」達人。

在民間傳說中,王安石和蘇軾都對美麗的兒媳表示過好感,王安石曾把兒媳比作琵琶,想在上面彈一曲,兒媳也風流、大膽和開放,作詩回應,如果公公彈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正在翁媳作詩傳情的時候,兒子回來了,公公只好將寫在墻上或桌上的詩倉促抹去。

那在北大,到時候很可能不僅是歐陽先生和蘇先生玩弄 男/女 學生,而且還包括 男/女 學生自願體驗老鮮肉。

(三)遊山玩水

老幾位有錢,又有閑,到處旅遊,拍照,寫各種遊記,發到網上,也大量吸粉啊!


綜上,以綜合實力來看,北大中文系的學生很難碾壓這幾位。

參考的簡易網絡資料如下:

1.

請問蘇軾最高的官職是什麽,是太守麽?放在現在是什麽級幹部啊?

2.

蘇軾歷任官職

3.

歐陽修歷任職官名釋

4.

轉載韓愈官職_嘉熠

5.

韓愈的仕途 - 中站區檔案資訊網

6.

柳宗元平生擔任過的官職

7.

韓愈_百度百科

8.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9.

歐陽修_百度百科

10.

歐陽修的老師是誰?

11.

歐陽修風花雪月風流醜聞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