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降噪耳機怎麽選?什麽樣的降噪最好?

2021-03-15知識

~~我們有做一個影片,如果不想看圖文的可以到我們主頁看影片哈~~


在生活中,您是否感受到很多討厭的雜訊?


戴著耳機,就可以免受雜訊的幹擾嗎?為了在嘈雜的環境中還你清凈,耳機都做了哪些特殊的降噪設計?


耳機的降噪設計,可以分為主動降噪與被動降噪。


被動降噪,就是用一些吸聲材料把耳朵捂住,堵得嚴嚴實實,來降低雜訊。


但是,常用的吸聲材料在高頻範圍內效果比較優異,在低頻範圍內效果一般,被動降噪不盡如人意。
主動降噪的出現,則彌補了被動降噪的不足。
主動降噪,也稱為ANC(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降噪,它的原理很簡單,透過麥克風收集雜訊訊號傳給DSP芯片進行數據運算,產生與雜訊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訊號,兩個訊號重疊後,一抵消,雜訊就沒有了。

事實真的這麽簡單嗎?
要知道耳機的不同元件都會影響頻率響應和相位響應,麥克風收集到的聲音曲線與耳朵聽到的聲音曲線是不一樣的,如果直接對麥克風收集到的曲線進行反相,是不能滿足降噪需求的,那麽如何才能得到理想的ANC濾波曲線呢?
答案是模擬實驗。


我們用同軸喇叭發出20Hz-22kHz的掃頻聲波作為雜訊源,用人耳模擬器內部的麥克風來代替人耳。並測量到達人耳的聲波。這樣,我們測到耳機自身引起的雜訊衰減,記為A1(f)。同時測量出到達麥克風的聲波,記為A2(f)最後是耳機內部喇叭到人耳的聲波。


20Hz至22 kHz的掃頻訊號由耳機內部的喇叭發出,供測試使用的人工頭內的麥克風收集到該訊號,記為函數A3(f)。
有了這三個測量值,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公式A_filter= A1(f)-( A2(f) + A3(f))來計算ANC濾波器的理想值,從而達到比較完美的降噪效果。


這樣的降噪方式稱為前饋式降噪。
而現實中,因為無法確定雜訊的來源位置,加上每個人耳朵的差異,這些都會影響濾波曲線的最終值,比如這樣、這樣、這樣(演示三種相位降噪不完全的曲線)都會造成降噪的不完全。


你可能會說,搞這麽復雜,直接收集耳道裏的雜訊訊號不就好了。
沒錯,反饋式降噪,就把麥克風放置於耳機靠近耳道的部位,收集耳道的雜訊訊號進行處理。
反饋式降噪不需要關心噪音來源的方向,但它更需要註意延時問題。因為反饋式降噪的麥克風在喇叭前面,即使沒有訊號處理的時間,也總是晚一個節拍。


我們知道100Hz的低頻聲音周期根據公式T=1/f換算後是0.01s,而5kHz的高頻訊號的周期是0.0002s.
如果處理過程有0.0001秒的延遲,則100Hz的反向低頻訊號就會延遲1/100個周期,這可能感覺不到什麽;


而5kHz的反向高頻訊號則會延遲半個周期,正好和原訊號疊加從而完美的變成了主動升噪!


所以雜訊頻率越低,波形變化越慢,降噪效果越好,而前饋式降噪因為麥克風在外面,只要 Ref mic收到環境雜訊的時間 + 訊號處理時間 < Error mic收到環境雜訊的時間,那麽是可以進行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完美的降噪的。
雙饋式降噪則集合了兩者的優點,降噪效果好,但成本和技術門檻高。
那麽,主動降噪的效果到底怎麽樣呢?我們拿降噪耳機來測試一下。
將可以發射全頻段訊號的訊號發生器,接入音箱放大,成為雜訊源。


采用專業的耳機測試儀收集雜訊訊號,透過電聲測試儀分析訊號。


將雙饋式降噪耳機置於測試儀中,分別收集關閉主動降噪、只有前饋降噪、只有反饋降噪、前反饋降噪同時作用的四種狀態的雜訊訊號,與原始雜訊訊號對比。
經過五輪測試,取平均值,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


可以看到,被動降噪對1KHz以上的高頻訊號降噪效果顯著,而主動降噪主要對1KHz以內的低頻訊號發揮作用前饋降噪對300Hz~1kHz之間的訊號降噪有優勢,而後饋降噪則對300Hz以內的低頻訊號降噪效果較好。


前饋降噪,主要降低環境中的中頻訊號而反饋降噪,因為在喇叭之後更靠近耳朵的位置,要保留更多聽音樂時耳機喇叭發出來的人聲訊號,而不得不減少中頻的降噪效果。


頭戴耳機面積比較大,前饋雙麥克風的降噪效果要明顯優於單麥克風。入耳式耳機前饋麥克風的數量對降噪效果的影響比較小。
因為麥克風的位置及數量各有差異,不同廠家不同耳機的降噪效果也不盡相同。
在降低雜訊的同時,都會對有用訊號如音樂等造成一定的影響。
降噪是一把雙刃劍,降噪效果好並不意味著音質更好。只有不斷分析降噪模型並改進,才能獲得降噪效果好音質又好的耳機。

據說,人如果修行有成,就可以只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忽略其他聲音,這是不是最理想的降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