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對日常生活最有解釋力的心理學理論有哪些?

2020-04-26知識

提一下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中的 認知歪曲 的概念吧

先介紹一下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目前被喻為臨床心理治療中的Golden Standard,它是一種結構化的、短程的、著眼於現在的心理治療方法,用以解決當前的問題並矯正功能不良(不正確的和/或沒有幫助的)想法和行為。迄今為止,已有超過500個研究結果證實了CBT在各種不同的精神障礙、心理問題和有心理治療成分的藥物治療中都有很好的效果。

CBT基於以下認知解釋:一個特定的心理障礙有其特有的信念和行為策略。

總的來說,認知模式所提出的功能不良思維(影響著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在所有心理障礙中都是常見的。通俗的來說,當個體用更現實和適應的方法來評價自己的思維的時候,他們的情緒狀態以及行為都會有提高。

比如,在某個非常勞累的星期二,你好不容易結束繁雜、沒有進展的工作,回到家想為自己做一頓飯,卻不小心把廚房炸了。面對一片狼藉的廚房,你可能會感到非常抑郁,甚至出現這樣的自動思維:「我什麽都做不好。我真沒用。」這個想法可能會引發一個特定的反應:你可能會感到傷心(情緒)並且只好回到床上(行為)。如果過一會兒你檢驗一下這個想法的正確性,你可能會覺得你剛剛有些以偏概全了。事實上,你能做好很多事情。

從這個新角度來看你的問題可能會讓你感覺好一些,也會引起功能更加良好的行為。

為了持久地改善患者的情緒和行為,認知行為治療師會在更深層面上(患者關於自己、世界和他人的最基本的信念)對認知進行工作。矯正他們潛在的功能不良信念可以產生更加持久的改變。

例如,如果你不斷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可能你潛在的信念就是「我是無能的」。矯正這種普遍意義上的信念(比如,以一種更加現實的角度看待你自己,認為自己既是有優點又是有缺點的)可以改變你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體情境的看法。你將不再會有那麽多關於「我什麽也做不好」這一類主題的想法了。相反,在某個你犯了錯誤的情境裏,你可能會想「我不太擅長這個(某個特定的任務)。」

要想改變功能不良的思維、信念,第一步就是要辨識我們腦海中的 認知歪曲/不合理信念

1. 「全或無」/「非黑即白」思維

「全或無」思維又稱「非黑即白」思維、極端化思維,這種認知歪曲表現為:如果沒有充分、正確或完美地完成某件事情,那就等同於完全沒做,或者是做錯了、失敗了、做的殘缺不全,難以接受中間評價。

換句話說,就是看待事物的觀點極端化——要麽好要麽糟糕,要麽完美要麽徹底失敗。

2. 以偏概全

這種認知歪曲表現為將一次具體事件概括為一個整體模式,即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以偏概全的個體只基於一兩次經驗對自身和外部環境產生過度推論,把一次錯誤或過失看作是一種總會犯類似錯誤的模式。

例如,某個人在一次告白求愛中失敗了,就得出結論:自己毫無魅力、不受人喜愛,自己是個令人討厭的失敗者。

3. 選擇性註意/心理過濾(mental filter)

選擇性註意只關註事物或自身的、局部的消極面,忽視積極的部份,對周圍事物產生消極看法。

4. 低估正面資訊

低估正面資訊與選擇性註意/心理過濾相反,指的是承認正性體驗,卻拒絕他們而不是主動接受它們。

例如,一位學生在學業上取得優秀成績,卻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優秀的學生,而是把取得優秀成績的原因歸因於碰運氣考到了熟練的題目,是別人發揮失常使他看起來很優秀,或是老師只是對自己比較寬松。

這種認知歪曲會促進個體持續產生負性的思維模式,即便有大量可以證明自己優秀的事例項證,他們也會傾向於拒絕正面體驗。

5. 讀心術

讀心術指即使沒有什麽充分證據,個體還是認為自己知道他人在想什麽。

這種認知歪曲很常見:例如你遇到一位同事,他看起來不是很開心,你就認為他可能是對你有意見。

6. 預測未來

預測未來指的是在幾乎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輕易做出結論或預測,並將之視為絕對真理。

例如,一位年輕單身女性在還沒有找到愛情的情況下,預言自己將永遠找不到愛情,或不可能擁有一段幸福快樂的關系。她根本無法預測自己的生活走向,但她認為這個預測是事實,而不是可能結果。

但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預測自己的未來,預測只是一種可能結果而不是事實/現實。

7. 過分誇大(災難化)或過分貶低

這種認知歪曲包括誇大或貶低事物的重要性或意義。

例如,你在工作中犯了一個小錯誤,就開始過分誇大自己的錯誤,認為這個錯誤會使你遺失工作甚至是毀了你的人生。 [1]

8. 情感推理

這種歪曲很常見,但也是極為需要辨識和解決的。情感推理是指你的感受支配了你對現實的解釋,因為感受強烈,就認為事實一定如此,忽視或低估另一面的證據。

例如:你以前都沒有加班到這麽晚才回家,你一定不是愛我了才會這樣!

9. 「應該」與「一定」陳述

另一個極具損害性的認知歪曲為「應該…」。「應該」的陳述指你「應該」做什麽,或你「必須」做什麽。個體也可能將某些不恰當的期望強加給他人。當我們要求自己「應該…」,結果可能往往因無法完成要求而感到內疚;當我們要求他人堅持「應該…」時,我們通常會對他人未能達到我們的期望而感到失望,從而導致憤怒和怨恨。

10. 貼標簽或貼錯標簽

貼標簽基本與以偏概全完全相反,指個體根據某一次事件或經驗判斷或評估自己或他人的整體價值。不去考慮整體表現,就給自己或他人貼上確定的且概括化的標簽,給自己或他人以整體的負性評價。

最經典的例子:「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學生!」

另外,「貼錯標簽」指的是使用高度情緒化的語言給他人貼標簽。

11. 個人化與攬責上身

將消極事件更多地歸因於自己的過失,而沒有看到他人也有責任,相信別人表現不好是自己的原因,不去考慮其他更合理的解釋。

例如:你會認為自己是導致別人不高興或生氣的原因。

除了以上David Burns提出的基本認知歪曲, Beck 和 Burns 還補充了另外四個認知歪曲(Beck, 1976; Burns, 1980),分別是 控制謬誤、公平謬誤、改變謬誤和「我總是正確的」

參考

  1. ^ David Burns【Feeling Good: The New Mood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