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豬肉經過了一輪瘋漲又回到了十元,房價經過了一輪瘋漲為啥還沒回歸正常價格?怎樣避免商品價格瘋漲?

2021-06-06知識

金融內容差異很大!

房子屬於慢消耗品,在GDP核算中列入投資範疇,中國並沒有空置稅,購買以後即使空置持有成本很低,租金往往可以覆蓋一些成本,只是從投資角度靠1~2%的租售比不增值都跑不贏通脹,所以大眾購買超過自住需求的房子更多的是奔著增值的金融內容去的,最大的特點是 買漲不買跌 ,漲的時候冒風險加桿桿也要上,買到就是賺到,跌的時候反而會望而卻步,16年掀起全國性的漲價去庫存,多個城市幾十個人搶一套房,連看個破樣板房還要多交幾千塊錢,有多少投機需求估計也只有觀察身邊人能得到一個大致的情況。

豬肉屬於純粹的消耗品,儲藏鮮肉就變成了凍肉,本就有一定的折損,冰凍又會附加儲藏成本進來,一進一出就會吃掉利潤,投資內容也有,但持有成本占預期收益比重過高,你也不可能把肉凍幾年再拿出來售賣,所以這類消耗品多是降價去庫存,產能小了漲價就少吃點,有大把替代的蛋白質(也會傳導其他肉類漲價),實在不行還有植物蛋白,產能過剩了降價了就多吃點。

房子捆綁的公共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是很難找到替代品的,租售比低也體現在這個地方,金融內容壓過居住內容可見一斑,所謂的房住不炒說的就是壓制金融內容在價中的占比,有錢人即使不用也會去炒優質學區房,占著卡位來等別人以更高的價格從自己手中買走,真正需要的用完的過幾年高價再賣掉,子女上學還能賺錢,各地方摸索房子松綁學區也是一個趨勢,但父母如何評定優質教育資源就標準就很難定了,人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小時候有個不漏雨的教室就滿足了,最優質的資源永遠都是稀缺的,房子即使解綁教育資源之後還是有其他的內卷形式出現,父母對子女的投入往往不能按經濟學的投入與產出來計算,現在學區房和高校平均薪資早就不成正比了,比拼還會更加激烈,僅靠停止公布升學率和排名估計是很難做到的,這個問題幾乎無解。或許等新一代年輕人覺醒更願意對自己投資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的時候,這個情況會有所改善,畢竟三胎也未必拉得起生育率,教育資源末端淘汰剩下都是優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