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金庸的武俠小說結尾很少是和反派大boss的最終一戰?

2021-12-01知識

那不就是看你把金庸的武俠小說當做純粹的爽文讀,還是當做有一定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嗎?

所以影視編劇經常把武俠小說改編成結尾boss戰給觀眾爽啊,別管起點多低,別管過程多虐,最後一定要把所有問題歸結為某個大boss在幕後操縱一切,只要幹掉他,那就天下太平了。

而在現實中,只有中二期少年的眼光,才會有這種簡單的二元論觀點。

所以在熱血少年動漫裏,還比較容易找到這種套路的繼續。

其實題主說的那種武俠小說,在當年新派武俠小說開始流行時簡直不要太多,配上一個或香艷或打鬥畫面的封面,就是一部少年出場全家被殺,獨自一人踏上復仇之路,途中遇美女遇寶藏遇高人遇秘籍一氣練成絕頂高手,最後找到仇人,可能他還要挑起武林紛爭,顛覆朝廷,奪取天下等等一無是處就等著主角去理直氣壯的砍死他。

這種套路中,有的作者文筆可能還不比金庸差多少,而且武功描寫更大開腦洞,美女描寫更活色生香,最後一戰更是驚天動地。

然鵝,那些有著花花綠綠的封面,曾經在中小學門口的租書攤上的與日漫各占半壁江山的套路武俠小說,現在要想找幾本出來復古一下,還挺難的。

為什麽呢?

金庸古龍等人直到今天還能被人反復提起,影視劇持續改編,他們筆下的一些人物在日常生活中還會被人反復提起,這可是被萬千讀者精心選出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碩果。

只玩形式套路,不在意小說到底有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主題是否符合人性,是否有正面教育意義或者反映了某種社會現實。

這樣的小說即使流行一段時間,也會很快消亡。

另外:如果有最後一戰,有反派大boss,這種能被主角在最後殺掉或擊敗的人物,大部份是十足的反面人物,作惡多端。可以說書裏書外,主角和讀者都會覺得他該死,被主角幹掉是大快人心。純粹的工具人而已。

而像金庸他們這樣寫的比較好的武俠小說裏,反面人物往往並不是一味的作惡多端,唯死結局。其實很多反面角色,也有不俗的粉絲群。這也是金庸這樣的作者描寫人物的多樣性和立體感,人物形象豐滿,給讀者帶來的是很多面化的感受。

所以,我很討厭影視改編讓金庸武俠小說硬生生變成打boss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