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大和戰列艦18寸(460毫米) 主炮穿深數值是多少,破壞力有多大?

2021-05-10知識

關於大和460主炮穿深的爭論

日本在研制出18寸460主炮後,對自家生產的VH鋼板進行打靶測試,穿深結果如下:

20000m 垂直穿深 556mm, 水平穿深 167mm

30000m 垂直穿深 416mm, 水平穿深 230mm

但美國根據德瑪爾公式推算得出的穿深數據:

0m 垂直864mm 水平-

20,000m 垂直494mm 水平109mm

30,000m 垂直360mm 水平189mm

這兩組數據差距較大,但考慮到日本裝甲質素僅為美國的83.9%,那麽美日給出的兩組數據就不存在矛盾,雙方都正確。

日本在測試460毫米主炮用的是自家VH裝甲鋼,穿深為556mm,但將其換算成美國的 class A裝甲,即556x0.839就只有466mm,這與美國推算出來的494mm穿深比較接近。

如此一來,大和引以為豪的410毫米側舷裝甲,也就相當於衣阿華戰列艦 344毫米等效裝甲,其實還不如衣阿華 (307+38+16) 毫米的三層側舷主裝甲帶。

衣阿華16寸主炮與大和18寸主炮效能接近,不存在炮大一寸壓死人。

因為炮彈口徑增加2寸,同時穿甲面積也會增大27%,穿甲阻力也會相應的增加。如果彈體較輕,強度不足,穿深數值反而會下降。

炮彈口徑增加的同時,彈重也要成比例的增加,才能大幅提高穿深。否則就如英國納爾遜級戰列艦,倉促研制的16寸艦炮,彈重只有930公斤的輕彈,穿深還不如英國老式15寸炮。

大和460毫米主炮的彈重1460公斤,看似1噸半的大炮彈,但相對於自身的口徑而言,只是彈重系數0.543的標準彈,連系數0.55重彈的標準都達不到。而衣阿華16寸炮彈的重量卻高達1225公斤,彈重系數0.66的超重彈,所以穿甲效能直追大和18寸艦炮(後面文章會詳細介紹彈重系數的計算)。

不要說16寸炮,就是維內托級戰列艦的15寸嗑藥炮,配備887公斤重彈,初速850米/秒,內建僅10公斤的爆炸裝藥,帶來高強度彈體,維內托的15寸主炮都能打出逼近大和18寸主炮的穿深。

英國喬治五世的14寸艦炮,彈重721公斤。但若炮管加長到55倍徑,發射藥從150公斤增加到300公斤,炮彈初速會從757米提升至1000米/秒,14寸炮能打出1000毫米的穿深,碾壓大和18寸炮864毫米穿深。

"炮大一寸壓死人」都是軍盲的說法,完全不考慮炮彈的,質素,初速,裝藥(彈體結構)等指標。

日本VH裝甲鋼質素較低:

日本VH裝甲鋼僅相當於美國 class A 裝甲的83.9%。 也僅相當於一戰時期英國的裝甲水平。在二戰時期,日本處在各軍事強國最低的裝甲水平。

二戰時期的日本裝甲還停留在一戰時的水平。一戰結束後,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國海軍建設。雖然歐美海軍強國沒有大規模建造戰列艦,但卻都在不斷提升裝甲的效能,射控,雷達,作為技術儲備,以便在未來新型戰列艦建造時贏得先機。

然鵝,日本在這段期間,真就給自己放了海軍假日。裝甲技術停滯不前,還是一戰前的水平。為了建造大和號,卻沒有生產410毫米裝甲的大型器材,還要從德國進口。可見日本戰列艦裝甲水平的落後。

而且,大和號VH裝甲鋼沒有采用滲碳硬化工藝。因為太耗時,這種鋼材進行滲碳處理需要花費4~5個晝夜,再加上煆燒時間,制造一塊裝甲鋼需要一個月。日本一共才有幾台高爐能鍛造410毫米厚的鋼板,要是這麽一塊一塊煉,要等猴年馬月才能把建造大和,武藏,信濃所需的數萬噸裝甲鋼造完。

於是,日本采用VH的硬化技術來縮短工時,但鋼板表面硬度就不如滲碳硬化技術。這降低日本VH裝甲的抗彈效能。

不同厚度裝甲表面硬化程度,及其抗彈效能影響

  • 美國 class—B,硬化層硬度650HB,硬化層厚度55%
  • 德國KCN/A,硬化層硬度670-700HB,硬化層厚度40-50%
  • 英國1935CA,硬化層硬度600HB,硬化層厚度30%
  • 日本VH裝甲,硬化層硬度535HB,硬化層厚度25-35%
  • 比較的結果是:

  • 180mm以下厚度,美國 class—B的防護效能最優。
  • 180-350mm厚度,德國KCN/A的防護效能最優良。
  • 350mm以上厚度,英國的1935CA的防護效能最優良。
  • 硬化層較厚的裝甲,比如占總厚度的55%。雖然裝甲硬度高,但也會比較脆,容易斷裂。在抵禦高速中小口徑高速輕彈時,效果較好,但抵禦大口徑重彈所產生沖擊壓力時,就會力不從心的斷裂。

    硬化層厚度較低的裝甲30%,雖然硬度下降,但裝甲體有更好的韌性,延展性,在面對1噸多重的大口徑炮彈轟擊時,裝甲能產生15%—20%的形變,進而吸收大口炮彈的沖擊能量,避免裝甲斷裂。

    至於說400mm以上,鬼子VH裝甲效能最佳,那是日精吹噓的私貨 (╹⚇╹)

    英國CA裝甲抗彈效能較好的原因,在於其30%硬化層厚度足以嗑碎來襲炮彈的被帽,同時又不會對整塊裝甲板的韌性產生負面影響,裝甲發生形變能夠吸收炮彈的沖擊能量。

    而日方出於生產周期的考量,並未采用滲碳硬化工藝,導致裝甲表面硬度較低(535HB),不足以抵抗來襲炮彈被帽與彈體的破壞 。加之日本相對薄弱的工業基礎,對質素把控不足,在淬火階段,出現裝甲硬化層過薄或過厚,都會降低裝甲的抗彈效能。

    戰後美國占領日本,獲得四塊VH裝甲樣品。一塊厚度183mm裝甲質素優秀(其實源自德國的冶煉技術),兩塊336mm和380mm厚度的裝甲質素,與美國和德國的裝甲相比有些遜色。

    另外一塊660毫米裝甲樣品是二戰期間,大和級三號艦,信濃號被改裝航母,其主炮塔的660毫米前裝甲就保留到戰後,沒有隨著信濃號航母一起沈入海底。

    而信濃號是在二戰開始前就開始建造,主炮裝甲也必然是提前造好了,所以信濃號炮塔的裝甲質素與大和號是一樣的。不存在因戰爭資源缺乏,偷工減料一說。

    二戰後結束後,美國拿到這塊660毫米的裝甲鋼,並用鴨滑Mk 7 主炮,以及1225公斤超重彈,對這塊與大和炮塔一樣的裝甲鋼進行穿甲測試,結果如下。

    下面是英文資料,用百度轉譯。

    最終測試結果是,鴨滑Mk7主炮發射1225公斤炮彈,需要以每秒560.5米的速度打穿大和主炮塔前部660毫米裝甲,這只是衣阿華主炮在18公裏距離上發射炮彈的存速。

    註意:這裏要著重強調一下。

    雖然射擊測試時,衣阿華的M7主炮是在近在咫尺的距離上(335米外)打穿660毫米裝甲, 但Mk7主炮並未使用全裝藥射擊,其炮彈初速沒有達到762米/秒, 而是采用減少推進裝藥,炮彈僅用560米/秒速就擊穿的660毫米裝甲,這僅相當於衣阿華主炮在18公裏距離發射炮彈的存速。

    而不是如大家想象的衣阿華主炮,全裝藥以762米初速,頂在大和的腦門上,才勉強擊穿660毫米裝甲。 要知道衣阿華Mk7主炮在0—300米距離的穿深高達930毫米。

    二戰後,美國海軍彈道部門官方測試數據

    結論:日本大和主炮塔裝甲,僅相當於美國 class A 裝甲的83.9%,僅相當於一戰時期英國的裝甲水平。到二戰時期在英,美,法,德,意等海軍強國裏排名墊底。

    被鴨滑16寸艦炮擊穿的大和主炮塔660毫米前裝甲

    這回人證物證俱全,日精心態徹底崩壞!(⋈>◡<)。

    不同類別裝甲鋼材的防禦特性:

    這裏在簡單介紹一下,裝甲鋼的不同物理特性,有著不同的抗彈效能和套用領域。通常戰列艦使用兩種不同特性的裝甲鋼材:

    一種是有硬化層的裝甲鋼材,作為垂直主裝甲帶布置在船體水線部位,用來抵禦高速來襲的大口徑炮彈的直擊;盡管鋼板硬化層堅硬無比,但也更容易斷裂,所以還需要背部有韌性更好的基材鋼板作為支撐,才能擁有剛柔並濟的效能,進而更好抵禦高速炮彈的正面沖擊。

    例如:德國克虜伯KCN/A的表面滲碳硬化裝甲,其表面硬度高達670-700HB,遞減滲碳厚度為40-50%,基材硬度為230-240HB,基材抗拉強度為750-800MPa,基材屈服強度為550-600MPa。

    【探索歐洲最大戰列艦俾斯麥】考察隊根據火炮穿甲數據,都確信俾斯麥的320mmKCn/A主舷側裝甲板抵擋住了絕大部份理論上擁有450-550mm勻質裝甲穿深力的盟國戰列艦炮彈。

    另一種則是沒有硬化層的勻質鋼材,擁有更好的韌性和延展性,作為軍艦的水平甲板裝甲,或魚雷隔倉,艦體結構鋼。

    因為這些艦體部位,通常面對低入射角下落的炮彈,或高空下落速度較慢的航空炸彈,以及魚雷爆炸的沖擊波,都是對裝甲鋼產生壓力和沖擊力,這不需要鋼板有極高的硬度(硬而脆會更容易斷裂),但韌性和延展性更好勻質裝甲鋼,能更好的變形吸收沖擊能量,進而有更好的防禦效果。

    同樣是20厘米厚的水平裝甲,在面對低入射角下落的炮彈,無硬化層的勻質鋼板,比有硬化層的鋼板,擁有更好的抗沖擊和壓力效果。但作為艦體垂直裝甲,抵禦近乎垂直角度高速來襲的炮彈,有40%-50%硬化層的鋼板則比沒有硬化層的勻質鋼板,有更好的抗彈效果,來抵禦炮彈的穿透性。

    例如:德國的(Krupp Wotan Hart Homogeneous armour steel)是二戰時期,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最高,抗彈效能最好的艦用高強度勻質鋼。其硬度為250-280HB,抗拉強度高達850-950MPa,屈服強度為500-550MPa,彈性形變範圍20%,是同時兼顧對炮彈和航空炸彈的穿甲防禦以及抵抗大型彈片和爆破沖擊波的最理想材料。被用於建造俾斯麥的所有水平裝甲和首尾水線裝甲帶以及內部縱橫向裝甲。

    用於建造俾斯麥防雷倉的裝甲鋼材,其硬度為190-220HB,抗拉強度為650-750MPa,屈服強度為380-400MPa,彈性形變範圍25%,是專職抵抗魚雷爆破沖擊波的優秀材料。

    依靠裝甲鋼材的優勢,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的水平裝甲,多次抵禦英國轟炸機投放的500-1000公斤航空炸彈,防雷隔倉更是抵禦英國特制的8噸超重型魚雷的轟擊,而沒有沈沒。

    被高估18寸主炮

    軍迷們一看到大和18寸主炮的口徑,顯而易見的毀天滅地的能力,肯定要比16寸炮強很多。但如果炮彈設計不好,口徑增大未必會帶來穿甲效能的大幅提升。

    例如:英國尼爾森戰列艦,倉促趕制出的16寸艦炮,彈重只有930公斤。雖然比上一級的15寸艦炮870公斤炮彈,口徑提高,彈重也提高,但裝甲穿深幾乎沒有提高。

    因為炮彈口徑增加後,要穿透的裝甲面積也隨之增大,阻力也就隨之增大,所以要想獲得更高穿深,炮彈的質素也要正比例的增加。

    英國制定一套標準來衡量一款炮彈的彈重系數。以炮彈質素(磅為單位)除以炮彈口徑(英寸為單位)的3次方,得出的彈重系數;

    彈重系數

    低於0.5算作輕彈,0.5-0.55屬於標準彈,0.55以上算重彈,0.60以上的算超重彈。

    大和460毫米主炮,重量為1460kg (3219磅),口徑460毫米(18.1英寸),彈重系數為 3219/(18.1^3) = 0.543。

    別看大和18寸炮彈重達1460公斤,但連重彈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中間彈而已。加之其裝藥量多達35公斤,裝藥比例為2.4%。炮彈內部裝藥越多,就會影響彈體結構強度,進而虛弱穿甲能力。

    相對而言,衣阿華主炮雖然只有16寸,而彈重卻高達1225公斤,彈重系數為0.66的超重彈,裝藥為20公斤,裝藥僅比例0.16%。

    因此,衣阿華的彈體結構強度,彈體密度要遠高於大和戰列艦。所以這也是為什麽衣阿16寸艦炮會與大和18.1寸艦炮有接近的穿甲能力。

    以下為二戰其它戰列艦主炮彈重系數。

    大和18.1寸主炮的彈重系數為 0.543,標準彈。

    衣阿華16寸主炮的彈重系數為0.66,超重彈。

    俾斯麥15寸主炮的彈重系數為0.523,標準彈。

    長門16.1寸主炮的彈重系數為 0.539,標準彈。

    維內托15寸主炮的彈重系數為0.578,重彈。

    黎塞留15寸主炮的彈重系數為0.577, 重彈。

    伊莉莎伯15寸主炮的彈重系數為0.569,標準彈。

    喬治五世14寸主炮彈重系數為0.6,超重彈。

    火炮穿深的關系

    為幫助軍迷進一步了解「口徑,質素,初速,裝藥「 等4個指標對炮彈穿深的影響。大家使用戰艦世界制作的一款穿深公式。

    以大和460毫米主炮為例,輸入460毫米,1460公斤,780米/秒,34公斤爆炸裝藥,APCBC打挑(意思是被帽穿甲彈)。得到穿深數據為 852.81毫米,這與美國德瑪爾公式推算得出大和0距離864毫米穿深非常接近。

    但如果小夥伴把裝藥量從34公斤減少到20公斤,穿深數值立刻上升至914毫米,增加了近60毫米,可見炮彈內爆炸裝藥對彈頭結構強度的影響,進而對穿甲能力產很大的影響。

    如果大和的460毫米的彈重系數從0.543增加到0.66,達到衣阿華超重彈的水平,那麽其質素會從1460公斤增加到 1775公斤,在其它指標不變的情況下,穿深立刻從原來的 852.81毫米增加到1005毫米。

    美國在1920年設計過一款47倍徑的18寸艦炮,配有 1,746.3 kg 的超重彈,初速732米/秒,內建裝藥31公斤,穿深數值為 923毫米,遠高於大和的853毫米。

    盡管美國18寸艦炮的初速723米低於大和的780米,但因為彈頭密度極高,彈重系數達到0.66,加之爆炸裝藥的比例小為1.77%,所以穿深數值大幅高於大和18.1寸主炮的。

    硬核軍迷的小夥伴們,可以隨便填充數值,來測算自己理想中的炮彈穿深能力。雖然穿深數值不一定100%準確, 通常會比實際穿深低10-40毫米, 但仍會給出一個比較客觀的穿深數值評估。


    18寸主炮的破壞力:

    其實,戰列艦主炮的穿甲彈的破壞力並不十分強大,因為其要保確保打穿敵艦厚重的裝甲,需要高強度的彈體,就不能填充過多的爆炸裝藥。

    例如:下圖所示的16寸穿甲彈,前部有長達1米的鋼鐵彈體,用於貫穿敵艦裝甲,彈體後部只有很少的爆炸裝藥,以維持彈體強度。

    以大和為例1460公斤的炮彈,也僅有34公斤的爆炸裝藥,這還不如一枚250磅(113公斤)的航空炸彈,內部都能填充44公斤的爆炸裝藥。大和18寸高爆彈內部也僅填充61.7公斤炸藥,破壞力低於500磅(227公斤)的航空炸彈,內建90公斤裝藥。

    看似大和18寸艦炮打出一噸半重的炮彈可以毀天滅地,好像任何軍艦挨了一發就會被炸成零件,但其實1.5噸重的炮彈打到艦體內部,並不比100-200公斤的航空炸彈更有破壞力。

    一艘幾萬噸戰列艦,甚至2000-3000噸的驅逐軍艦,如果設計合理,損管得力,是有非常驚人的抗打擊能力的。艦體鋼板是有很強的抗爆能力,幾十公斤的炸藥在艦體內部爆炸,並不一定會造成致命傷害,除非引爆內部彈藥庫,否則軍艦是不會輕易沈沒的。

    在1944年薩馬島海戰中,美國的約翰斯頓號驅逐艦,下圖一艘2700噸的小驅逐艦,被大和命中3枚18寸艦炮,居然沒有沈,並依然持續戰鬥2個小時。試想一下,美國科技結晶的衣阿華,5萬噸巨艦會有多麽強大的抗打擊能力。

    如果大家認為很不可思議,居然沒被18寸艦炮轟成零件,還有更不可思議的。

    美國 "拉菲"號驅逐艦,2200噸的驅逐艦,被5架神風機撞擊,4顆航空炸彈命中,仍然安全返航,並一直服役到1975年才退役。

    神風的零戰,俯沖轟炸機都搭載200-300公斤航空炸彈,打到驅逐艦的艦體內部爆炸的破壞力,遠高於的大和18寸炮彈。但這些都不足以擊沈一艘僅2200噸的驅逐艦。

    因為美國軍艦的設計科學合理,結構強度高,訓練有素的船員,起死回生的損管能力,使得美海軍的艦艇有遠超艦艇本身的抗打擊能力。

    反觀日本海軍低下的損管能力,不但無法拯救軍艦,反而會幫倒忙,加速軍艦的沈沒。

    日本軍艦的豆腐渣工程,損管能力更重要

    大鳳航母被命中一發魚雷命後,本來是很輕微的傷害,前方升降機被卡住。但艦隊司令小澤為了及時收回幾架飛機,堵住了升降機,導致無法及時通風,艦體內部油氣堆積而引發生大爆炸。

    號稱不沈的3萬噸裝甲航母就這樣被一枚魚雷擊沈。其實是被指揮官愚蠢的決定而擊沈的,小澤就為了幾架破飛機,把全艦都給搭上了。

    信濃航母是由大和戰列艦改裝而來,7萬噸巨艦,在被命中3枚魚雷後,雖然大量進水,但並未產生致命的破壞。而艦長卻慌的不得了,怕潛艇追上來補刀,繼續加速航行,結果導致艦體一側進水過多,傾覆沈沒。

    兩艘數萬噸的巨艦,都沒有遭到致命的傷害。但日本海軍低下的損管,以及指揮官低下的決策能力,錯過最佳的搶修時機,最終導致不該沈沒的軍艦卻沈沒了。

    軍艦是一個龐大復雜的工程,防禦能力不僅僅是紙面上裝甲質素和厚度,更是考驗設計師的能力,焊接能力,以及員應付危機的損管能力。顯然這些能力是日本,意大利,等後發工業國所欠缺的。

    大家參考日本海軍在太平洋的戰損情況,日本軍艦的質素真的堪憂。很多軍艦都是豆腐渣工程。中途島海戰,四艘大型航母被命中2-3枚航彈,瞬間大爆炸沈沒。2-3萬噸的航母,還不如美軍2000-3000噸的驅逐艦抗打擊能力。

    而美軍的航母企業號,幾乎沒有裝甲防禦,但就是被日軍命中多枚炸彈,本來都已經大量進水,失去航速,即將沈沒,但美軍超強的損管能力,就是能把即將讓軍艦起死回生。反觀日本的航母,被命中一枚炸彈,就出現內部殉爆,等著升天了。

    大和 vs 衣阿華

    大和戰列艦並不比衣阿華有更強戰鬥力。雙方18寸與16寸艦炮的威力幾乎相差無幾。大和410毫米側舷裝甲以進相當於衣阿華裝甲的344毫米,還不如衣阿華 (307+38+16) 毫米的三層側舷裝甲。

    再加上美帝軍艦更科學的設計和機構強度,以及美軍逆天的損管能力,所以雙方攻防實力在同一級別的,沒有拉開檔次。而且這還沒考慮衣阿華快出6節的航速,以及雷達射控的優勢,所以大和鴨滑一對一炮戰勝負比是五五開的。

    日精們吹噓18寸主炮面前眾生平等,好像衣阿華挨上一炮就會被打爆似的。除非是俾斯麥命中胡德非常走運的一炮直接命中彈藥庫,但也不到千分之一的概率,才會瞬間擊沈衣阿華。而衣阿華的彈藥庫是有重甲保護,裝甲厚度高於輪機倉的,對於大和主炮有更大範圍的免疫區。

    下圖紅圈部份是彈藥庫,在20公裏以外的射擊距離,要被大和一發入魂彈藥庫概率是很低的。

    衣阿華的動力倉是攻城獅們精心布局設計的,4個槳葉分別布置在獨立的艙室。所以被擊穿後,只會損失25%的動力,衣阿華仍能保持28節以上的航速,依然快於大和27節航速。

    而且,衣阿華每個動力艙室是橫向貫通的,所以一側船體被打穿進水後,不會造成一側船體的傾斜,而影響主炮射擊,或大幅降低航速。這為衣阿華帶來極大的抗打擊能力,再被大和命中數枚炮彈後,依然能保證有效的反擊能力。

    大和動力倉布局

    相比之下,大和動力倉的12台鍋爐機布局擁擠在一起,4排蒸汽輪機並列布局。盡管中間20毫米的鋼板隔開,但根本無法阻擋的大口徑艦炮,一旦動力倉被打穿往往破壞掉雙排的動力倉,損失掉50%的動力。大和本來就不快的27節航速,會迅速掉到18節,接下來被命中概率就會更大。

    而且,大和的動力倉布局,在一側船體被擊穿後,大量進水後導致艦體過度傾斜,主炮就無法正常射擊,需要損管把另一側艦體儲備浮力艙室灌入海水,才能平衡船體,但這需要時間,影響大和作戰能力。

    防雷效能比較

    大和4排並列的鍋爐布局,增加了動力倉的寬度,就會減少兩側的防雷倉的距離。大和38米寬的艦體卻只有4.8米防雷倉距離,而衣阿華33米寬艦體,防雷倉的距離有7.3米,俾斯麥36米寬艦體也有5.4米防雷倉。

    大和戰列艦裝甲示意圖

    因為水的密度較大,所以魚雷在水下爆炸會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對艦體結構和艦上器材產生巨大的破壞,震蕩的沖擊波在艦體上傳播,能把炮塔座圈咬合齒輪震卡住,所以采用厚裝甲硬抗是沒效果的。

    例如:在雷伊泰灣大海戰中,武藏號被第1條魚雷命中後,爆炸產生的震動就造成主炮方位盤卡死(瞄準裝置的故障使武藏號的主炮無法齊射)。

    防雷倉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距離,從側舷到輪機倉的距離越多大,並有多層隔倉,中間有液體隔倉,來逐步抵消魚雷產生沖擊波,進而減少魚雷對艦體結構的破壞。

    艦體防魚雷隔倉設計,類似汽車保險杠的原理,不會做得無比堅硬,而是能夠變形抵消沖擊能量,以減少對車內人員的沖擊傷害。

    而且,大和防雷倉沒有用油料液體作為隔倉,降低了防雷效能。而衣阿華,俾斯麥,防雷隔倉都有油料倉作為隔倉,這能一定程度減輕爆炸的沖擊。

    此外,大和防雷隔倉的裝甲是用鉚釘連線的,在面對魚雷爆炸沖擊波是非常脆弱,會造成鉚釘連線處斷開並大量進水,所以大和在一次航行中被一枚魚雷命中後進水數千噸,也難怪信濃號會被3枚魚雷擊沈。

    大和戰列艦裝甲示意圖

    全焊接比鉚釘艦體抗魚雷打擊提升3倍

    衣阿華戰列艦原計劃建造6艘的,但實際只完成4艘。最後2艘是全焊接結構的,只是二戰結束沒有完工。美軍預測全焊接結構的衣阿華戰列艦能節省10%的裝甲重量,因為省去鉚釘連線處的多余材料,同時抗魚雷打擊提高3倍。可見焊接結構對艦體強度帶來巨大提升。

    俾斯麥艦體95%是焊接,這使得俾斯麥有更強的艦體結構,能更好的抵禦魚雷爆炸的沖擊波。俾斯麥在沈沒前被命中7枚魚雷,400百多發炮彈。

    俾斯麥級二號艦,提爾比茨戰列艦停在港口內,被英國派來的袖珍潛艇偷襲,遭到2枚8噸重的魚雷轟擊,一般潛艇魚雷只有2噸重,日本的重型有氧魚雷也只有2.8噸重。提爾比茨在面對8噸超重型魚雷轟擊,居然抗住了,沒有沈沒,只造成一側鍋爐倉進水。所以俾斯麥戰列艦的防雷效能還是經得起考驗的。

    這樣歸咎於俾斯麥全面防護理念,以及全焊接帶來更強的艦體結構,才能抵禦2枚8噸重魚雷的巨大破壞力,所以俾斯麥的抗打擊能力,絕對不會在大和之下。德國攻城獅的精湛技藝,僅用4萬噸的艦體造成比7萬噸大和有更強的抗毀傷能力。

    戰列艦的防禦水平,絕不是簡單的紙面數據,裝甲的厚度,還要考慮到船體結構設計,裝甲質素,以及船員的損管能力。

    比如日德蘭海戰中,德國的德夫林格級戰巡,只有2.6萬噸的體量和12寸主炮,但卻抗住英國3-4萬噸戰列艦15寸和14寸艦炮命中17枚。多枚炮彈都打穿了德國戰巡的裝甲帶,進入輪機倉,但德國海軍憑借超強損管,強大的船體結構,在進水6000噸後,硬是以10節航速撐回到港口。

    試想一下,連美帝2000-3000噸驅逐艦都有強大抗打擊能力,抗住大和3枚18寸炮,4枚200公斤航彈,5架神風撞擊,無裝甲防禦的企業航母都抗住幾枚航空炸彈,在艦體內部的爆炸,那5萬噸的衣阿華裝甲戰列艦,采用美帝最好的鋼材,防禦設計和損管,其抗打擊能力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即便衣阿華對大和18寸主炮沒有免疫區,衣阿華也能挨上10-20枚大和18寸艦炮,依舊保持有效反擊的戰鬥能力。但大和挨上衣阿華10-20枚16寸艦炮,本子的損管能否有此等本領,那就要看天照大神的面子了。

    即便大和裝甲盒內的防禦做到極致,但也並非無懈可擊。二戰新式戰列艦,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器材,但自身也變得脆弱。比如一發炮彈落在大和艦橋上,打壞的火炮控制台,或是震壞了光學社保。這將破壞大和遠距離射擊的能力。

    盡管大和的主炮前裝甲高達660毫米,以及45°傾斜角,遠距離炮戰是不可能被打穿。但又能怎樣,660毫米裝甲只覆蓋很小部位。一枚炮彈命中炮塔圈爆炸,就能把炮塔旋轉齒輪卡死,而導致主炮無法轉動射擊,或是1噸多炮彈命中狹小的炮塔盒,炮彈巨大的動能,震壞內部楊單機,電力系統,導致主炮無法正常射擊。

    由於衣阿華與大和的攻防實力在伯仲之間。雙方炮戰時,運氣成分起到很大的作用,往往率先命中的一方更容易取得勝利。

    因為命中第一發運氣好打爆鍋爐倉,會導致敵方失去機動能力,或打壞電力系統,光學器材都會摧毀敵艦的作戰能力,後面就變成一邊倒的屠殺了。

    即使率先命中的第一發炮彈,沒有給敵艦造成嚴重傷害,但也能給敵艦船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會產生恐慌,容易出現失誤。尤其日本大和號的射控電腦的21項射擊參數都要手動輸入,那麽大和在被衣阿華正選命中後,接下來的炮射精度也會打折扣。

    這還是在沒有考慮夜戰的情況下,大和沒有雷達指引火炮盲射的能力,衣阿華能在夜間輕松擊沈大和,一點勝率都沒有。就憑日本那小破22型電探,2kw手電筒級別功率。估計大和9門18寸主炮一輪齊射,炮口爆震波就讓其歇菜啦,立即變為夜盲癥。

    而鴨滑mk 8 mod1 雷達射控系統,在30公裏就能探測水柱校正射擊。在資訊對稱的情況下,除非衣阿華艦長是白癡,才會在白天跟大和對射。衣阿華航速比大和快6節,拖到天黑就會能秒殺大和號。

    軍迷一直沒有考慮到「夜間戰鬥」的情況。

    既然軍迷為兩款戰列艦,設定了一對一決鬥場景,必然是在公海上相遇,進行你死我活的較量,直到一方被擊沈為止,或一方因艦體嚴重受傷,憑借高航速逃離戰鬥。

    一天24小時通常有12小時是黑夜,除非在南極北極,出現極晝現象,才會一天24小時白天,但日美太平洋戰爭,沒有在北極的軍事任務。因此,大和與衣阿華在太平洋公海相遇,通常會有12小時白天,12小時黑天,至少也得有8小時黑夜。

    而衣阿華33節,比大和號27節,快近6節的航速,掌握著交戰主動權。完全能避開白天交戰,尾隨大其後,等到晚上憑借優秀的雷達射控系統,吊打大和。

    英國獵殺俾斯麥,沙恩霍斯特,都是派高速巡洋艦尾隨其後,在遠距離用雷達探測德艦的動向,報告給己方大艦隊,然後等到籌齊戰列艦再一起群毆。所以夜戰能力強大的軍艦,白天放風箏,晚上夜襲這是海軍最基本的作戰思想。

    大和27節航速,即50公裏每小時,就算全速航行,頂多在黑夜到來前的16小時航行800公裏,如果不能及時躲進日本海軍基地,幾乎一定會被衣阿華在夜間擊沈。

    也就是說,大和在遠離海岸的1000公裏公海上碰到衣阿華,就等著被擊沈的命運。

    大和戰列艦,雷達效能

    有軍迷會爭論,大和號也裝有雷達。但日本22型電探,對海搜尋雷達只是一個初級預警雷達,即使到戰爭末期,開發出22型電探四型改,勉強能測距來指輔助主炮射擊,但仍需要光學測距儀,來觀測炮彈落點進行校正,所以22型電探四型改也只是個不成熟的試驗品。

    二戰結束後,美國測試了日本22型4改電探,即大和沈沒前裝備的最後一款雷達。22型4改電探發現戰列艦的距離在30-25公裏,方位誤差0—3°,距離誤差400-100米。但22型4改電探並沒有完全整合到大和的射控電腦內,完全手動輸入。所以戰時誤差會更大,22型4改電探只是作為一款輔助光學測距儀的測距雷達,所有大和不具備在夜間遠端射擊的能力。

    另外,大和號的射控系統,還需要人工手動輸入多達21項參數。比如目標方位、目標航速、目標航向、本艦航速、本艦航向、炮彈種類、發射藥種類、發射藥藥量、發射藥藥齡、炮齡、潛差、集中角、風向、風力、氣溫、氣壓、地球自轉偏向力、回旋角、俯仰角、修正角。

    這些變量要從光學測距儀,雷達,陀螺儀等器材獲取數值,然後再人工手動輸入射控電腦,才能獲得開炮所需的參數,再指引主炮向目標射擊。這使得大和射控系統計算出射擊參數需要更多時間,在戰時緊張情況下容易出錯。

    大和不具備在改變自身航向角的同時,持續向敵艦射擊的能力。這使得大和在射擊目標時必須保證自己航向穩定,才能向目標準確射擊,但這也導致自身更容易被敵艦命中。

    反觀衣阿華 MK8 射控自動化程度高,整合雷達和光學器材資訊,自動匯入射控電腦,並立刻計算出主炮所需的射擊參數,指引主炮準確射擊。所以二戰末期的北卡,南達,衣阿華等新型戰列艦,都具備在自身船體不停轉向的同時,向另一個運動中的船只準確射擊的能力,這為戰列艦一對一決鬥時帶來巨大優勢。

    衣阿華 MK8 射控雷達,能夠透過探測炮彈落下浪花,對主炮二次射擊自動校正。而日本的22型4改沒有與射控電腦完全整合。夜間大和一炮打出去,打哪裏不知道,屬於沒有校正開環系統,根本無法在夜間命中20公裏外的目標。而日本海軍的探照燈作用距離僅8-10公裏,跟美軍雷達探測距離相差至少20公裏。

    例如:在薩瑪海戰中,大和號再32000米的首輪齊射就形成了對美國護航航母的跨射,體現了大和火炮極高的精準度,但是在美艦釋放煙幕和用火炮還擊制造水花幹撓,並用魚雷迫使大和進行戰術機動,以及天空下起小雨後,大和的火炮全部失準,104發406mm火炮的命中率是0。

    在1944年10月,夜間進行的蘇裏高海戰,22型電探根本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日本戰列艦如同瞎子一樣被美軍戰列艦吊打。

    在蘇高裏夜戰,日本扶桑,山城,均裝備了日本最先進的22電探,但在海峽復雜地形、美驅逐魚雷艇的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而相對應的是裝備MK8型雷達的維珍尼亞在35000米就從海峽背景中釘選山城,21000米開火就取得正選命中的驚人戰績!

    衣阿華裝備的MK8型雷達在主掃描狀態對戰列艦等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超過50公裏,測距能力高達40公裏,後期型MK8 MOD3(1945年初裝備),采用精確掃描時,可探測到32000米外14寸炮彈激起的水柱。

    MK8雷達在20公裏和30公裏的測距精度是+-33.7米和+-43.7米,橫向精度是+-37.5米和+-56.5米,不僅遠優於當時的光學測距儀的精度,甚至還小於美國軍艦本身在相同距離上的彈著點的分布。而事實上不少裝備有MK8雷達的美國戰例艦都確實取得了正選命中的戰果。

    美國雷達研發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經過多年實驗與修改。在1942年10月印第安納號對Mk 8雷達的初步測試報告還是認為測距部份「令人失望」。Mk 8雷達在測距和校射上對比Mk 3並沒有長足的進步。這迫使海軍兵器局把收發機的功率從 25kW提高一倍達到50kW,接收機的增益也提高了8分貝,理論上相當於效能提高8倍。新收發機命名為Mk 8 Mod 1,於1943年3月演示給海軍當局,並安裝於BB-61衣阿華號。

    相比之下,大和裝備的22型電探功率僅有2KW,要是能做到對20公裏目標進行精準測距,那日本真是有外星科技了。日本一直都不重視雷達的研究,所以進展很慢,到大和沈沒時,日本也沒研發出可引導主炮盲射的射控雷達。

    另外,早期雷達經常因主炮射擊的爆震波而失效。日本大和號的主炮的威力大家知道,一開炮能把甲板上的人震出內傷。 大和上所裝備的22型電探是否能正常工作,真是個問題。

    可以斷定,日本直到大和號沈沒時,也沒研發出來可靠的射控雷達,根本無法在夜間對20公裏外的戰列艦準確射擊。很多關於大和號22型電探4改型,能指引火炮射擊都是日精的幻想。

    而大和「探照燈「作用距離只有5-10公裏,遠距離投射「照明彈「不能持續照射,一發照明彈頂多照亮30-50秒,點亮1平方公裏的面積。考慮的方位偏差,一次至少要發射4-8枚照明彈,才能勉觀測到20公裏外的敵艦方位。但衣阿華轉個方向,航行半分鐘就逃出照明彈的照射範圍,進入黑暗水域。

    大和主炮要進行兩次校射,才能進行準確射擊。首先需要測距就要30秒,炮彈飛20公裏就要30秒,在觀測水柱,然後校正,填裝炮彈,在進行校射,兩輪校射就要耗去5分鐘。衣阿華轉個航向又消失在黑夜當中。大和又要重新發射幾十枚照明彈進行校射。所以大和夜間無法對20公裏外的移動艦只進行準確射擊。

    當衣阿華夜間對戰大和時,先在20公裏的距離上,對大和號洗甲板,16寸高爆彈命中大和艦體3-5枚,就能破壞大和號探測雷達,和夜間觀測器材,使其從近視眼徹底變成瞎子。

    衣阿華艦炮在20公裏距離上射擊,命中率約為5%,大約需要耗費100-200枚炮彈,即使運球不好,300枚炮彈也足夠摧毀大和戰列艦上的雷達和探測器材。

    然後在貼近到12公裏距離,用1225公斤超重穿甲彈,拳拳到肉的擊穿大和水線裝甲帶,只需命中10-15枚就足以擊沈大和號。運氣好的話,一枚命中彈藥庫殉爆就能擊沈大和。衣阿華要擊沈大和號最多耗費500枚炮彈,而衣阿華可儲備1000枚炮彈。

    衣阿華拖到夜戰打大和,就如同四代隱身戰機打三代戰機,100比0的壓倒性優勢,所以大和號沒有跟衣阿華抗衡實力。

    既然衣阿華能在夜間吊打大和,那麽航速高於大和號,又與衣阿華有同樣射控系統的「北卡」和「南達」戰列艦,航速28節依然高於大和27節,掌握交戰權,同樣可以等到夜間吊打大和,所以大和的戰列艦排名只能屈居第四,排在鴨滑,南達,北卡,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