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謝誠邀
(多幅帶底色圖片,不敢擔刷屏之嫌)
丹納在他的【藝術哲學】說過:每個形勢產生一種精神狀態,接著產生一批與精神狀態相適應的藝術品。想必,中國古代家具也一樣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吧。
見過太多的明式家具了。各種樣式,似乎明式家具已經是中國傳統家具的代表了。從古畫中發現,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家具都有其鮮明的特點、優美的形態。
設之為筵,坐之為席,史前到漢朝,人們在顛沛流離的生活,選擇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魏晉以前國人是穿開襠褲的,坐在椅子上實在不雅,故漢代形成了整套的以跪坐坐姿為基礎的禮儀制度是當時形勢所致,漢代晚期,五胡亂華。導致胡人的連檔褲徹底替代自古國人穿著的開襠褲。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京城貴戚皆竟為之。導致漢朝末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出現了改變。至西晉後南北朝佛教大興,為隋唐的文化註入了多種文化基因,連檔褲開始普及,有了坐的可能。高型坐具陸續出現。唐朝雖然高足家具已經被很多人使用,但席地而坐還是人們的生活常態。這時,唐代家具也擺脫了以往古樸的特色,變成了華麗、豐滿、端莊的風格。到了五代,動蕩讓人們放棄了唐代那種華麗風格,重新回到簡練、樸素之風,並成為宋元時期家具風格的基礎。從宋朝到元朝,高足家具已經普及,宋元時期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建園造邸之風大盛,導致家具品類和制作上出現繁盛,並為明清家具進入高峰奠定了基礎,明清時期,中國式家具發展到了鼎盛。園林也書房的興起,加之文人參與設計的影響,明清家具無論從品種、品質、風格都達到了頂峰。
其實中國古代家具發展到今天,至少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兩宋,一個是明末。其實從我自己感知和判斷來說,兩宋之交應該是中國家具的最高峰,而不是所謂的明代。最美的、最主流的大漆家具先行消失了,明式硬木憑借材質的優勢留下來了。晚唐、五代、兩宋的古畫、壁畫、墓葬冥器,可窺其燦爛之一斑,明式幾乎所有的家具形制,在兩宋時期全部完備。我們現在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有很多精彩的東西已經不在了,剩下的並不能說明:它在當年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