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馬戲團 | 文
原本,我以為【沙丘】會是今年大陸影視圈爭議最大的電影,然後【雄獅少年】就出現了。
這是 一部說舞獅的動畫,毫無魔幻科幻元素 ,算是創下了國產動畫的一個先例。原本它被票房機構看作是今年的黑馬,國產動畫的一次騰飛,然而如今它卻在票房上徹底撲街,甚至在一群人眼中成了過街老鼠。
出了什麽事?很簡單, 動畫的人物太醜了 。
這種醜,不是普普通通的不好看,是真能讓人看了產生不適的程度,而且還帶著瞇瞇眼+寬眼距這種「侮辱性」的特點。
由於電影是大規模點映,在正式上映前,就已經有很多人看過。於是,人們對電影的評價出現了激烈的碰撞,一批人認為它質素出色,其畫風只是偏寫實而已;另一批人則認為這畫風就是鐵打的侮辱。
再後來,節奏成了只要有人吹【雄獅少年】,那他就是水軍。到今天,標簽已經從水軍變成 叛徒 了,還附贈惡劣的人身攻擊。
面對巨大的爭議,主創不得不出來解釋,而他的解釋堪稱火上澆油。主創接受了一段采訪,聲稱自己曾去廣東采風;團隊制作人物時,也要參考自己身邊的人。
誰知這段話被人扭曲成了「這些臉是我們去廣東采風時看到的普通人相貌,你覺得不像,那你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長什麽樣」。 這個扭曲的版本傳播之廣,到了很多人只認它的地步 。
可想而知這對電影的風評是多淪陷性的打擊。
沖著這匪夷所思的爭議度,我去看了動畫,想要弄清到底哪一邊才是對的。結果看完後,我反而更迷惑了。
因為我發現這電影裏的人物相貌,竟然根本不是主角團那樣 。沒錯,我特意一直在觀察所有角色的建模,而 片中的路人,其實有不少是大眼睛高鼻梁 。
在電影裏,你還能看到不少專業舞獅隊,他們 身材高大威武、五官端正 ;主角們的師傅和師娘年輕時顏值也不低,師娘在婚禮上的造型,完全可以混進動畫【白蛇】。
這些路人和配角的建模,在我看來確實就是生活中平凡人的模樣。要是指著那些專業舞獅人說我長那樣,我完全沒意見,還有點爽。
預告裏唯一閃過的路人,可以看出不是塌鼻子寬眼距
所以, 主角團的醜,根本不是普通人的醜 ,就算在這部動畫裏,他們的醜也是極為另類的。
然而,官方竟沒有宣傳這一點。這是我最迷惑的事,比如,我很想找一張電影裏路人的截圖給朋友看看,以及師娘表情正常和年輕時的照片, 可我在昨天以前居然一張都找不到 。
宣傳圖裏的師娘,不知道誰選的
同一個人
哪怕在最初被圍攻時,官方都一張這種圖也不放出來,就 仿佛他們自己在維護這種「全片每個人都很醜」的說法 ,怎麽指望不被節奏帶偏呢?
而且 我也確實不明白為何電影在塑造一個人長得醜時,偏偏要選擇寬眼距 。這電影如果不是審美根基上出了毛病,那就一定是場史詩級的公關災難。
只不過,既然我們不會讀心,沒法給爭議下定論,節奏的事就聊到這兒了。
註:涉及劇透。
接下來,就要說電影的優點了。很多人看了以後,都說電影很燃,確實如此。但結合整件事,我不覺得這是個很燃的事, 相反還挺悲哀 , 也不想推薦任何不想看它的人去買票。
【雄獅少年】的災難來源於「醜」,而它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來源於「醜」。並且這個醜,根本不是很多人說的那樣:「它顛覆了國產動畫的網紅臉審美,所以水平高。」
它的特別在於,這就是 一個關於醜人的故事 ,而且是真正的醜人。 這個醜,是個體的醜,而非集體的醜。
別被預告騙了,故事根本和那個「女主角」沒什麽關系,她存在感薄弱,登場時間可能只有15分鐘,作用在於與主角形成對比(她是個富家女),以及在正面角色上做到階級的平衡。
【雄獅少年】說的是三個又窮又醜的留守兒童,如何在英武帥氣的專業舞獅團中殺出重圍的故事 。電影會一遍遍重復這三人有多醜、瘦、胖。他們會因為太醜被毆打、冷落、嘲笑,在這種環境裏,他們自己也認了命,本不覺得這種欺淩悲哀。
這仨壓根就不是普通人設定,他們就是最為純粹的「醜鬼」。所以他們的相貌 讓人生理性不適 很正常,劇中配角也這麽想,連這三人自己都嫌棄自己。
光是這個視角,就已經有很大的勇氣了。你可能不相信,但其實縱觀影史, 根本沒幾個人敢拍醜人的故事 。沒錯,我知道【象人】【歌劇魅影】和【鐘樓駝俠】裏的醜角,但他們都是 由於疾病或災禍變得醜陋 ,而且歌劇魅影不論在音樂劇還是電影裏,其實都帥得一匹。
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中,石神是個胖圓臉,眼睛細得只有一條縫。但到影視劇裏,石神全成了帥大叔。
這種現象背後可能有個邏輯:這些醜角,都是出於災禍才變醜的,他們本該正常幸福,是災難毀了他們,所以 這設定隱藏的悲劇其實是災禍,不是醜 。
那麽那些 生來醜陋的人 呢?他們就在悲劇之外嗎?如果一個正常人落成醜陋是一個悲劇,那一個人生而醜陋,遭人鄙視遺棄,又是什麽呢,一個殘忍到不忍說出來的悲劇嗎?又或者,只是不必多說的平常事而已?
【雄獅少年】投擲了這個殘忍又真實的問題:假如一個人生下來就又醜、又窮、又瘦弱,命運還不斷在他身上降下巨錘,讓他無法靠讀書改變命運,用災禍摧毀他的家人…… 那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
其實很多時候,生活已經給出回答了。看看快手早年的一批主播,以及那些審醜文化中的弄潮兒,這就是一條醜人的「出路」。 我們不想看到這個回答,可它還是發生了。
然而【雄獅少年】的燃,就在於它偏要不認這個回答, 它要給這些醜破天際的小孩套上中華傳承千年的紅獅頭,然後舞出神龍攪海的氣勢 。
電影裏展現的醜,並不只是人的醜,還有 命運的醜陋 。主角阿娟不止是個奇醜無比的留守兒童,他還營養不良、沒文化,到了18歲,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了:因為父親在打工時受傷,成了植物人。
在生活的重壓下,阿娟只能放下剛有起色的舞獅夢,獨自去大城市打工。接著,你會看到 全片最讓人不忍心直視的一段戲 :阿娟成了一個民工,在工地上吃盒飯、背著水泥袋上樓、因工受傷又必須堅持搬磚;在風雨之中,他因為送外賣灑了湯,被顧客破口大罵。
到了夜晚,他住在布滿黴菌和垃圾的昏暗棚屋下,一天天過去,他新生的銳氣和堅強被一點點選垮。到後來,他已經無力說話,打給師傅和朋友的例行電話,剛拿起就又掛掉。
人人為大猛子口中的牛馬唏噓,而大猛子和阿娟比起來,恐怕也算活在幸福中了。被困在這種生活裏的人有很多,他們的存在不需要被證明。
阿娟似乎被遺忘了,被遺忘在隨處可見的生活洪流之中,但電影還沒結束。
晚上,他睡覺時, 床頂與床底的縫隙只有大概30厘米 。然後,他就透過現實在這30厘米留下的縫隙,看到了夜光下那個一直不肯被丟掉的獅頭,紅色的獅眼仿佛在赫爍燃燒。
他的床就這麽多空間
阿娟終究還是拿起塵封已久的獅頭 ,走上屋頂,在月色下舞起了獅。
這是電影裏最為振奮人心的一段:它沒有任何魔幻爆種加成,也沒采用象征主義的拍攝方式,全然依靠場景設計、鏡頭排程和情緒的積澱,用純粹的寫實鏡頭把電影推向高潮。
只有徹底的寫實,因為有時候,人是不需要武功和法力,就足以對抗冰冷現實的。
之後就是略顯俗套的最終幕,拍得足夠緊張也足夠燃。到最後,主角一行人打算挑戰舞獅台上,那根最高的擎天柱——它之所以放在那兒,只是為了在舞獅歷史的千年裏,告訴舞獅的人,世間總有翻不過去的大山。
那一刻,電影裏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看著,主角的對手們開始打鼓,放下了輸贏,讓醜陋的少年們去面對那座翻不過去的大山: 命運和現實的巨峰 。至少在這部動畫裏,人心不是冷漠的,他們只是暫時沒看見那些需要被看見的東西而已;至少在這部電影裏,阿娟得到了救贖。
基本上就是在那一幕,我弄懂了為什麽這麽多人頂著叛徒水軍的罵名,也要為這部電影叫好。可能就是因為這世上有些東西,需要人拿出莫大的勇氣,頂著罵名挺直腰板也要把它撐起來。 任由他人扭曲自己的審美,確實是一種背叛;但是無視底層同胞的苦難,背叛得更深。
【雄獅少年】身上有一種對邊緣人的關懷 ,這是很難被否定掉的。這種底層視角,把電影變得不像是一部動畫,它走的完全是真人電影的邏輯。別說國產動畫沒人拍這東西,就連和商業沾邊的國產真人電影,都沒幾部會去碰它。
【雄獅少年】不止碰了,還碰得挺好。它的一些片段,顯然需要真實的生活沈澱才能拍出。
比如主角的師傅曾是一名意氣風發的舞獅人,師娘逼他為生活放下舞獅,轉賣鹹魚。在一個鏡頭裏,師娘大吼著問師傅,她逼他放棄自己的夢,為生活被人喊了十多年的鹹魚強,難道不後悔嗎。師傅嘆氣回答自己為了生活和愛人,不後悔;然而師娘卻哽咽著說她自己後悔了。
像這種場景背後暗藏的人物關系,以及角色的心靈歷程,非常成熟。 【雄獅少年】的底層關懷,以及它寫實、成熟的質感,對國產動畫都是巨大的突破。
其實,不止是對於動畫, 就算是對國產體育片,【雄獅少年】都有突破 。體育片在中國是非常弱勢的類別片,如果不常看體育片,可能會對這類電影有誤解, 其實好的體育片,很多都不是在說體育,更不是在說贏。
【憤怒的公牛】說的是人生;【百萬美元寶貝】說的是夢和人如何被橫禍摧毀;【洛奇】看似是無敵硬漢史泰龍,其實它說的是一個被當做廢材的人,如何在輸掉與拳王的比賽前,在台上站住了15回合;就連那部譯名聽著很大男子主義的【鐵拳男人】,說的也是一個手很容易骨折的落魄拳手,代表大蕭條時期的工人階級打敗了富豪拳皇。
【雄獅少年】作為體育片,首先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它把舞獅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就算你完全不懂舞獅,都能被感染,仿佛把觀眾拉回舞獅電影的黃金年代。
但很明顯可以看出,電影的重點不是在這個運動上,它說的是底層人的命運。它也不重視輸贏,看完了電影,你可能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沒註意哪一邊贏了。片中對體育精神的詮釋不是輸和贏,而是人對命運霸淩的無畏挑戰。
誠然, 就算拋開畫風的爭議,【雄獅少年】也有很多缺點 。它的部份台詞過於刻意、劇情大框架老套,其中不少笑料還很尷尬,有的甚至非常低俗。
比如在最終高潮前,有個用【圖蘭朵】配上師傅用腳臭打敗對手的片段,它可能是借鑒了早年的武打喜劇港片,但缺少與時俱進的改變,放在那裏一個是氣質有點突兀,二個是對於我這種港片看得少的人來說,很難get到笑點。
但它確實做到了種種突破,這種底層敘事、人文關懷、動畫中的現實主義題材,實在是出現得讓人意外。 然而最悲哀的就是,它做到了突破,卻失敗了,而且一敗塗地。
如今,【雄獅少年】的口碑已經砸掉,如果是創作團隊腦子抽了要玩歪屁股,那就是被歪屁股搞砸的;如果是有人無恥亂帶節奏,那就是被節奏搞砸的,不論如何,它已經基本上無了。
這才是最悲哀的東西: 一個為底層小孩發聲的劇本,被搞成了一出鬧劇。
曾經【上海堡壘】出來時,我其實一點都不擔心,就憑它那水平,真的沒能力給國產科幻開門關門。但是【雄獅少年】不一樣,它倒了,有的東西會被跟著一棍子打死。
「【雄獅少年】的失敗無關它的大膽嘗試,是因為那檔子破事」,這種話術也許能說服我和你,但它真的能說服電影投資人?
現在,這部曾被預測總票房能突破20億的動畫,首日票房只有可憐的500萬不到。在電影院裏,我被感動得熱血沸騰,但出來後,我寧願這部電影沒出現過。
【雄獅少年】應該大抵是死了,但阿娟需要活著,那個透過30厘米的骯臟縫隙看到火焰的少年需要活著。
其實我從來就不介意網紅臉動畫,也不介意科幻武俠題材,但就算如此,我依舊在心底希望能看到一部關於邊緣人的動畫,把聚光燈交給被遺忘的底層,那些在黴菌和陰影下幻想太陽的人。
只是,事已至此,真的還會有人有勇氣走下第二步嗎?
不過轉念一想,既然阿娟重新拾起了獅頭,那這樣的人,可能還是會出現的吧。
最後放句北島的詩在這裏好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