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漢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2018-01-22知識

2022.9.25更新

13.漢朝的農業科學家。

漢武帝執政後期,由於連年征戰國庫空虛,老百姓都吃不上飯了。於是劉徹及時止損,發表罪己詔公開懺悔,並開始一系列的補救措施。

其中一條就是解決百姓吃飯的問題,漢代有個官職就是專門幹這個工作的,名叫治粟都尉,韓信、桑弘羊都曾是治粟都尉的一員。

於是劉徹找到了農學家 趙過 ,讓他來研究如何讓老百姓又有飯吃,同時把治粟都尉改名為搜粟都尉,這個搜字改得好啊。

趙過一上位就開始推行自己發明的「代田法」。

趙過總結出一種適合旱地耕作的代田法,在關中地區和西北邊郡加以推廣,用力少而得谷多。又改進耕耘下種的農器,制作三腳耬。因耕牛缺乏,乃推薦平都令光為丞,教民挽犁共耕。
代田法在用地養地、合理施肥、抗旱、保墑、防倒伏、光能利用、改善田間小氣候諸方面多建樹,是後世進行耕作制度改革的先驅和祖師。在代田法耕作下,產量「超出常田一解以上,善者倍之」。

可惜的是,史書對於趙過的記載少之又少,僅有【漢書·食貨誌】一篇對其有簡略的介紹。在很多地區仍然被糧食問題所困擾的今天,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位在那個年代讓更多人吃飽飯的西漢農學家。

1.劉徹除了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帝王以外,還是一首英文詩歌的名字。

李夫人是劉徹的愛妃,在她去世以後劉徹為她寫過一首悼亡詩,名為【落葉哀蟬曲】,又叫【悼李夫人歌】。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這首詩在國內並沒有什麽名氣,實際上漢武帝的文學作品整體上都不太受人重視,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出圈,遠沒有他的政治才能那麽光芒萬丈。

但這首詩卻被一個美國人看上了,喜歡的不得了,於是就轉譯成了英文,名字就叫【劉徹】。

Liu Ch'e
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
Dust drifts over the court-yard,
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 and the leaves
Scurry into heaps and lie still,
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
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

轉譯這首詩的是個叫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的美國詩人,他是個著名的詩人和文學評論家,對東方文學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俳句特別欣賞,和艾略特被稱為後期象征主義詩歌的領軍人物。他還有個特別有名的老師叫威廉·巴特勒·葉芝。

這哥們對劉徹的【落葉哀蟬曲】進行了轉譯和改編,並直接以劉徹的名字命名這首詩,將它帶到了國外。

漢武帝絕對沒有想到,他的文學才華居然在兩千多年後被一個外國詩人所承認。

不過我更喜歡劉徹的另一首詩【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2.西漢時期人們就總結出了一套商業上的金科玉律:

別人都投擲的時候我買進,別人都買進的時候我投擲。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史記·貨殖列傳】

在手中貨品最貴的時候瘋狂賣出,當它如糞土一樣;在手中貨品最便宜的時候瘋狂買進,要將它看作是寶石。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史記·貨殖列傳】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現金流,資金要周轉開,資產流動比率越高越好。

財幣欲其形如流水。——【史記·貨殖列傳】

3.蘇武被匈奴扣留以後堅決不投降,於是匈奴就派李陵去說服他,但李陵勸降不成,反被蘇武臭罵了一頓。

4.李陵投降匈奴以後和漢朝軍隊打過仗,打了九天九夜打輸了。(此處原文是說李陵有放水嫌疑,但評論區有不同意見,也很有道理,可在評論區討論)。

5.唐朝時期有個來自今天俄羅斯境內的北方民族黠戛斯族,自稱是李陵的後代要進京跟唐朝皇帝認親(李唐是飛將軍李廣的後裔)。這個黠戛斯族頗有誠意,幫著大唐攻打突厥,還護送唐朝公主回國。唐中宗很高興,拉著黠戛斯使者的手說:你們國家跟我們是同宗,不是其他蠻夷能比的。

6.大將軍霍光早在武帝一朝就開始活躍了。只不過他為人相當低調謹慎,即使自己哥哥是霍去病也沒有因此飛揚跋扈。【漢書】說他二十年都沒有人讓漢武帝生氣過(這是什麽高難度操作),漢武帝對他相當滿意。

7.大家都知道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但實際上他倆並不算太熟。霍仲孺在平陽侯府與衛少兒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而後返回家中,另娶妻子生下霍光,和衛少兒不再來往。導致霍去病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知道自己的爹是誰,直到當上驃騎將軍才與霍仲孺相認。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班師凱旋經過霍仲孺家,第一次見到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並將他帶回宮中,此時霍去病已經20歲,離去世僅剩四年不到。

8.霍去病極有可能是個大帥哥。【史記】和【漢書】都沒有對霍去病的外貌進行記載,但我們從霍光傳的內容可窺一二。【漢書】說霍光身材魁梧,皮膚白皙,眉眼俊爽且胡須長美。

光為人沈靜詳審,長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須髯

都是一家人,想必哥哥也不會差到哪去吧。

9.匈奴冒頓單於的後代劉淵非常崇拜漢高祖劉邦,自認是漢人,並埋汰了呼韓邪單於一番。(硬要扯上關系的話,劉邦曾將一宗室女許配給冒頓單於。)

10.司馬遷認為匈奴是華夏族的後裔,漢族和匈奴本是一家人。

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史記·匈奴列傳】

苗裔即後人。司馬遷在史記裏說匈奴本是夏朝的夏後氏後代,只不過在夏朝滅亡之後他們逃到了北方,逐漸演變成了遊牧民族。夏後氏的先祖是大禹,也就是說匈奴和漢族五百年前是一家。這樣驚世駭俗的說法顯然不被許多人認同,王國維就反對這個說法。

11.現今流傳的【史記·孝武本紀】並不是最初的版本,而是後人根據司馬相如的【封禪書】拼湊而成。裏面除了劉徹的出生年月和家庭背景以外就只有他是如何迷信祭祀的內容。

有的學者猜測這是司馬遷故意為之,透過對祭祀行為的大幅描寫來諷刺漢武帝的迷信荒唐,是一種隱晦的春秋筆法。

但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因為【史記】對於司馬遷來說是一部明誌作品,是繼承父親遺願的私人作品,司馬遷在世時並未將之公布於世,也就是說劉徹生前根本沒看過【史記】。直到漢武帝和司馬遷都去世之後,【史記】才偶有流出,【漢書】記載是 「遷既死後,其書稍出」。 所以司馬遷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將自己想說的話都寫入書裏,然後結尾來一個「太史公曰」。

那麽,真正的【孝武本紀】哪去了呢?

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年漢宣帝看到這篇【孝武本紀】非常生氣,認為它詆毀了自己的曾祖父,所以就下令把它給燒了。要知道漢宣帝一向以「武帝正統」為驕傲,劉徹的謚號也是宣帝給取的。

另一種是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向漢宣帝進獻【史記】時,認為這篇【孝武本紀】會惹怒皇帝,所以幹脆自己先把它刪了。

總之,我們目前是看不到司馬遷本人為孝武寫的本紀了,也許它正躺在哪座深山古墓裏,也許永遠失傳了。

12.楚元王劉交一脈可謂是西漢最強脈系,其家族人才輩出,文武雙全。

· 劉交 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年少時好讀書,曾經到荀子的學生那學習【詩經】,算是荀子的徒孫。劉交還專門為【詩經】註疏,號稱【元王詩】,是研究【詩經】的一個派別。

·劉交的兒子 劉德 ,文武雙全,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深得漢武帝賞識,被武帝稱為「千裏駒」。是擁立漢宣帝的重要人物之一。

·劉德的兒子 劉向 ,中國目錄學的鼻祖,西漢大儒。編篡整理了儒家經典以及其他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比如【戰國策】、【說苑】、【列女傳】、【別錄】,其中【別錄】是中國第一部有書名、有解題的綜合性的分類目錄書。

·劉向的兒子 劉歆 ,精通經學、善於屬文,和父親劉向一起編註了【山海經】,我們(包括迅哥)如今看到的【山海經】都是劉向父子搜集整理的。

除了文學,劉歆搞天文也很有造詣。劉歆完成的【三統歷譜】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完整的天文著作,它的內容有編制歷法的理論,有節氣、朔望、月食以及五星等的常數和位置的推算方法,還有基本的恒星位置數據。

劉歆還算出了圓周率的大致數據3.1547,因此圓周率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稱為劉歆圓率。

對了,除了科學研究,劉歆還有暗殺這項愛好。他曾預謀刺殺王莽(當然失敗了),可惜他的刺殺水平明顯不及學術,王莽的人都還沒碰到計劃就泄漏了,遂自殺。

西漢滅亡東漢建立後,劉交一脈便陷入了平庸。But,若幹年以後,劉交一脈又出奇人,其二十二世孫在亂世中統一南方,北伐中原,史稱宋武帝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