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我的心理咨詢師很少正面回答我的問題,這正常嗎?

2021-05-03知識

1、學校心理中心設定。 我在幾所大學心理中心做督導師 據我了解,一般學校內的心理咨詢是有限制次數6次的。所以,你有脫單的想法我不確定你是這6次內脫單還是你們咨詢了一段時間之後,另外你也說沒辦法接受不能見他的未來,如果是6次內出現了這個情況,還是有很強烈的情感轉移。所以你們學校的設定需要補充才能判斷幫助你給你建議。

2、你描述的自己的感覺很重要。 我在你的補充描述裏看到說,昨晚做夢你都在害怕和焦慮中,同時也你說你喜歡和信賴你的咨詢師,一般在咨詢中出現了這個情況是出現了 分離焦慮。

這個反應是正常的,心理咨詢正是出現了各種反應才需要一起去面對,這恰好是修通成長的時刻。我經常對我的學員咨詢師說,越是出現了問題,越是一起工作的「黃金」時刻。

沒有信任,也不會擔心失去—這其實是情感隔離。但凡有情感出現,哪怕是擔心、焦慮也是啟動了自己的情感,這是和人的關系,可能是暗含著依戀、依賴、像父親、像愛人、像哥哥等等復雜的連結。 這個時候坦然去面對就好了,咨詢是一場冒險的旅行。所以選擇合適的咨詢師很重要。這個時候如果不能被接住,就會像撲向爸爸媽媽的孩子摔空在地一樣難過。

3、關於你對你咨詢師的疑惑。

我為什麽把這個放在最後回答呢?因為你的情感和感受體驗是最重要的,你對咨詢師的疑惑其實是內心的擔心和不確定。這個不確定是需要你和你的咨詢師一起坦誠來談的, 當然,這需要很多的勇氣。

因為這意味著一種全新的開始,關系中全新的模式。我以前遇到不少訪客當面對我很尊重,內心裏很多意見其實是壓抑的,這對於成長並不利。所以我還是鼓勵你去和咨詢師談。我這裏幫你分析一下:

① 從你的描述中,你的咨詢師可能是心理動力學流派的。其實,不管什麽流派,都有動力學的影子,三個主流體系是咨詢技術的基礎。當然也有可能是認知行為的分支,據我了解很多短程咨詢都是需要策略技術等認知行為的方式咨詢的。

② 不給你的表現下判決。你的用詞是判決,而不是判斷。這說明你希望有一個結果,和確定。一般咨詢師都有階段性反饋和總結性反饋(這是咨詢師基本功,與學派無關。我認為目前市面上很多所謂心理動力學不表達和節制表達是新手咨詢師的原因,跟學派無關)。

一般咨詢師遇到這個問題:

1、 會跟你討論一下你是怎麽想的
2、為什麽會希望有一個判決,
3、同時也會反饋一下對你的理解。
4、但是我想你可能在這裏需要一個鏡映。 這樣一個咨詢過程。

③咨詢師很溫柔,你還是害怕。這個時候你可以問自己,一般咨詢師也會問你:

1、你害怕的時候想到了什麽?【 這是幫助你表達聯想內容,可能是自己的投射
2、你是什麽時候開始害怕我的?【 回溯和澄清細節,幫助你找到害怕點
3、我的什麽讓你感覺到害怕?【 澄清關系特質,尋找你生活的害怕點
4、那個害怕的感覺你可以描述一下嘛?【 細化害怕的體驗感受,活化情景

對於這個對話,咨詢師一般會有幾種選擇。也可以幫助你判斷你的咨詢師是什麽流派,不過我看到的大部份的咨詢師並沒有一個清晰一個學派特點,一般都是整合的。

1、你的咨詢師直接回應你了,比如說,他表達了對你的理解,同時也嘗試說明這個害怕是什麽,而不是一味的詢問你讓你反思,這可能是主體間性動力學、或者是偏互動的、人本的特質。

2、你的咨詢師很接納你,嘗試著以關切、一起去面對這個害怕,甚至會鼓勵、支持你更多表達這個部份,你感覺到特別溫暖和接納,這是人本的咨詢特點。

3、你的咨詢師不回應你,而是去詢問你,讓你去思索和探索自己的內在,他較少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是經典的偏精神分析的特點。

4、你的咨詢師關註你的行為、情緒並幫助你梳理你害怕背後的一些信念、思考模式,這一般是認知行為咨詢師的特點。

希望對你有參考。我有空再補充。

關註我 @田凱 ,心理咨詢12年,每天為你分享實用的心理學知識!遇見心理學,遇見智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