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護膚品配方表很像,但是功效差很多?

2020-07-23知識

我的奶奶在世的時候經常說一句話 「做菜,世間百味,鹽是頭一位」 。如果菜裏面沒有鹽,就寡淡無味。這說明鹽很好,沒有鹽味道不鮮;但死命加鹽,整個菜裏面都是一盤鹽,好吃嗎?肉,也是同樣的道理,無論是金華火腿、四川的腌肉還是哈爾濱紅腸等等,可以做出很多很好吃的肉菜。我是一個吃貨,我對吃有要求;然而我不是一個飯桶。如果我是一個飯桶,我就會要求來三斤白肉,什麽都不要加,好吃嗎?顯然不好吃。

在食方面,我們追求不僅是吃飽,更不是把肚子撐壞,而是要吃得精巧,在色香味形意各個方面達到全方位的享受,這需要廚藝。同樣的材料,給到兩個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有天壤之別。原因不在於原料,而在於人、在於工藝。所以做產品開發的同仁們,我相信大家明白這個道理。 做出巧的化妝品配方,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跟做菜非常相似。 所以我在這裏作了一個對比:

烹飪,我們需要食材的巧妙搭配。煮肉放點鹽,再放幾粒花椒,味道是極好的。但如果全都是花椒,麻得我們什麽味都嘗不出來了。火候需要恰到好處,香料鹽味宜人,營養物質均衡。而對於化妝品來說,也是原料需要巧妙搭配,工藝要恰到好處,基質需要給力,各方面的作用都要兼顧。就好像剛才趙(國慶)總在演講的時候提到:大家都追求面膜各種各樣的功效,最後發現精華液會滴下來這個情況是消費者最惱火的。這和功效沒有關系,和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有關。

我擔任主譯,剛剛出版了一本書——【 防曬與光防護臨床指南 】,其中有一章,專門在講 防曬霜的配方 消費者的使用依從性 之間的關系,非常有意思:品牌跟消費者說,我的防曬霜防曬能力特別強,既能防曬傷又能防曬黑還能抗氧化,一切都很好。消費者贊同並且購買了,但是在使用的時候,會面臨其它的問題。比如,調查表明全球消費者在使用防曬霜的時候,基本上使用量都是不足的。防曬霜在測試的時候要求的標準使用量是2mg/平方厘米,但實際生活中,消費者通常只使用到標準用量的1/2、1/3甚至1/4。原因是什麽?他們不喜歡那種油膩和悶的感覺,抹在身上不舒服,所以就算你防曬功效再強,他們都不喜歡。當然,膚感只是影響消費者滿意度的原因之一,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有影響。

接下來舉一些例項,說明 化妝品配方要做得精巧 ,成分比例要合適,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上圖左邊,是阿伏苯宗(即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是一個長波紫外線防護劑,吸收峰可以到達355到357納米。這是在目前所有的有機防曬劑中,防護波長可以覆蓋到UVA最寬的防曬劑。然而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在光照的時候不穩定。

上圖左側是把7.5%的肉桂酸辛脂和3%的阿伏苯宗混合起來,分別用不同強度的光去照射,分別是:0J(不照光)、10J、20J、30J、50J。照射後它的紫外吸收能力會急劇下降(圖中位置越低,表示對紫外紫外線吸收的能力下降)。照射得越厲害,它分解越厲害,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就越弱。因此在用在皮膚上之後就會不斷的失效。所以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防曬霜,成分看起來很好。但是很多人用了之後,反饋說出去旅遊,還是曬黑了,為什麽?就是因為它的防曬劑不穩定。

上圖右,同樣是含量3%的阿伏苯宗,加了DEHN(2,6-萘二甲酸二乙酯),它可以吸收阿伏苯宗釋放出來的能量。打個比方簡單理解一下,光子一拳打到阿伏苯宗身上,如果阿伏苯宗背後墊的是個鋼板,是不是會打得很痛?拼命這樣打,2分鐘就把阿伏苯宗打壞掉了。加DEHN相當於在阿伏苯宗背後放了個棉墊子,能量打到它身上之後可以釋放出來,被棉墊子吸收掉,保護了阿伏苯宗。這就體現了 同樣濃度的有效成分,在不同的輔助成分或者復配成分的作用下,效果可以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再來第二個例子——修麗可的CEF精華,30ml就要賣1500塊,雙11都不怎麽打折,只是送點贈品,但大家還要去買。無數的產品經理和配方師都眼紅:「憑什麽?」。

它的配方,我們大家都知道:15%的VC、0.5%的阿魏酸和1%的維生素E。為什麽不是加20%的維生素C呢?因為只有VC的情況下,對曬傷的保護能力只提升了兩倍,只加VE也是只有兩倍,而VC、VE加在一起光保護能力可以提高到4倍,再加點阿魏酸就能提高到原來的8倍。只加了0.5%阿魏酸而已,就可以實作讓4倍變到8倍這樣的奇跡般的變化。是不是很像燉肉的時候放了幾粒花椒那種感覺?所以我今天想提出一個配方的理念,叫作「 精巧配方 」。

皮膚本身是一個精妙而平衡的系統,我們的護膚品也應當非常精巧,否則配不上那麽精巧的皮膚 。我們必須尋找這種拼命把單一成分的濃度提高之外的、更加精巧的力量。這就是我們做實驗、寫論文的時候,經常會有一個詞叫「tricks」,一些小竅門,恰恰就是這些 微小的、四兩撥千斤的成分或技術加進去,會讓我們主成分的功效發生倍數的提升 。這樣做,可以更大可能地節省成本、改善膚感、提升效果。

第三個例子,來自於我們國產品牌歐詩漫。歐詩漫建立於一九六七年,開始是養殖珍珠的,後來做珠寶,再到後來才做護膚品。珍珠自古相傳能美容養顏。不過,是不是真能美容養顏呢?怎麽美顏呢?歐詩曼就搞了個珍珠研究院,規模很大、很漂亮。當然做研究最重要的不是規模很大地方很漂亮,而是人。所以他們從浙大等高校挖去碩士、博士,又把中國化妝品配方界的領袖人物——霍剛也挖過去組建中心,上遊做基礎,下遊做套用,形成了鏈條。

歐詩漫有一款產品叫小白燈,主打美白功能,功效成份之一是菸鹼醯胺。既然是菸鹼醯胺,有的公司都已經加了7%了,按照一般的套路,是不是應該加個8%?然而歐詩漫沒有這麽做,只加了2%。你會不會覺得2%很少所以沒什麽用?其實如果我們去查閱關於菸鹼醯胺,對皮膚美白作用的文獻,大部份的實驗濃度都是2~3%,並不是很高。那麽憑什麽小白燈又能達到很好的美白作用?就是 精巧配方 、立體作用、全面護理的思路,他們給這個技術取了個名字叫「 層層凈黑 」。

如下圖所示,在細胞內,他們著眼於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添加了甘草提取得到的光甘草定,這成分號稱美白黃金。在細胞外,黑素合成有一個途徑,叫內皮素(ET-1)啟用的途徑,即:表皮細胞在受到摩擦、化學或者是光作用的時候,釋放出ET-1,作用於黑素細胞的ET-1受體,然後啟動細胞內的若幹基因,主要是TYR和KIT基因,導致黑素的合成開始加速。於是他們就想,珍珠裏面是不是有什麽東西,可以把黑素合成的訊號通路阻斷掉?所以就做了一系列實驗。珍珠中絕大部份是礦物質,有少量蛋白。歐詩漫成功地從珍珠所含的蛋白質裏提取到了9肽和13肽,發現它們可以阻斷內皮素的作用。

所以在顯微鏡下觀察黑素細胞,本來黑得很明顯,加入珍珠美白肽後變得不黑了(上圖左)。透過多種成分良好的組合,在各個層次上狙擊黑色素,所以即使菸鹼醯胺只添加了2%,最後美白的作用也強於5%、7%,原因就在於 配方的精巧: 在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物質組合作用,能夠如此強地抑制黑素合成,這是單一用菸鹼醯胺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這是我們實驗室的一個例項,我們在探索一些抗菌劑對一些微生物的作用。左邊這張圖,是某種成分,藥片周圍都是空的,沒有長菌,說明對菌的抑制能力是很好的,抑菌圈的直徑可以達到3毫米;但是在其中加入另外一種成分,只加了萬分之一,藥片周圍就長滿了菌,原來這個成分就失效了。所以我們化妝品中不僅要考慮像阿伏苯宗和DHN、小白燈內各成分的復配產生正向的促進,也就是協同作用,也要考慮到 輔助成分對主成分有沒有什麽負面的影響,也就是拮抗作用 。要開發一個優秀的、精巧的護膚品,需要非常認真、仔細地去研究,非常謹慎地觀察 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這才叫作配方

所以,現在的一些護膚品廠商應當脫離那些一味在數碼大小上做文章的、簡單粗暴的做法。

那樣雖然看起來很好,但對配方師、對品牌的長遠發展是有害的,因為它體現不出配方師作為一個「’烹製」護膚品的「大廚」的技巧。山東一顆白菜,就可以做得特別好吃。我到山東的之前一直覺得一顆白菜有什麽好吃的,結果吃下去,真是人間美味,這就是技術。如果哪一天我們能用簡單的原料,做出那種讓人用起來贊嘆的產品,那就真正體現了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和一個優秀的化妝品配方師的水平。

除了成分種類之外,我們還要考慮濃度、安全性和穩定性,這是整個化妝品的基礎;然後,再考慮成分間的配伍性、生產工藝和技術、經皮輸送體系,乃至於它的制劑和包裝。這些都會影響到化妝品本身的作用、消費者的使用感受,以及整體的穩定性。所有這一切,都必須整體考慮。

前不久,我的一個小夥伴跟我說:你能不能把你做的某個配方,包裝上寫上什麽東西添加了百分之幾?我第一時間就拒絕了。因為這個產品起作用根本不是依賴於單一成分的高濃度,而是 精巧配方 。在生物學效應上,濃度和效應之間的關系不是持續線性正相關的,過了一定濃度(拐點),添加再多也不會更有用,甚至會增大刺激性,這方面的風險要綜合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