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號稱「天下第一石刻」,「中國第一古物」的陳倉石鼓。
如果大家對古詩有些興趣,一定讀過韓愈的這首【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淩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蒐於岐陽騁雄俊,萬裏禽獸皆遮羅。
……
這首【石鼓歌】算是韓愈詩的代表作,典重瑰奇,硬語盤空,一般提到韓詩,【山石】和這首【石鼓歌】都是不得不說的,也選入了【唐詩三百首】,一般人應該都讀過吧。
所謂石鼓,是十個雕成鼓形的花崗巖,直徑兩尺,高三尺。每個鼓的側面上,都雕刻著一首類似於【詩經】的四言長詩。因古人誤以為是周宣王田獵時所作,所以又稱其為「獵鼓」,但現在學者一致認為是記述的春秋時秦國國君祭祀遊獵活動的。
石鼓最珍貴的,自然是上面刻的那些文字,名「石鼓文」,其字型奇特,既不同於許慎【說文】,又不同漢代以來出土的青銅器上銘文,獨樹一幟。這些「石鼓文」,其實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說的「史籀大篆」,是中國古文字研究的珍貴實物,古人對此評價:「 倉頡造書,鬼哭凜凜,史 籀埋滅, 陳倉 籍甚」 。杜甫也有詩贊曰:「 倉頡 鳥 跡既 茫 昧, 字 體變化 如浮雲 。 陳倉 石 鼓 又已 訛, 大 小二 傳生 八 分 。」石鼓文在書法上也極具價值。
石鼓究竟制作於何年,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自春秋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時間裏,它都靜靜得躺在寶雞陳倉山北阪的荒煙蔓草間。直到唐朝初年貞觀年間,才第一次被人發現。
石鼓被發現之初,只是被鄉間愚夫們當作神異之物,到後來也招來了一些文人騷客前來觀看、研究、拓片,但也不甚知名。直到後來,韓愈看到張籍給他的石鼓文拓片,大為驚嘆,為做【石鼓歌】,由於韓愈的學術地位,自此而後,石鼓才為人所重。
韓愈做【石鼓歌】的同時,還上書朝廷請求將石鼓移置太學,善加保護,然而韓愈的這一建議並未得到首肯。直到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石鼓才被鄭余慶安置到鳳翔府學。
然而緊接著就是唐末五代的動亂,鳳翔府學毀於兵燹,石鼓再一次不知所蹤。
石鼓的再次出土,是在北宋真宗年間,當時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任鳳翔知府,他經過四處查尋,最終找到了十個石鼓中的九個,並重新安放在鳳翔孔廟,但「乍原」鼓遺失。
直到皇佑四年(1052年),經過一個叫向傳師的人不懈查訪,最終將「乍原」鼓找到,那個鼓流落到一戶農戶家,被人截去了上半截,做成了舂米的臼,上面的字已經嚴重漫滅。
到大觀年間,蔡京將十個石鼓運到了京師開封,安置在太學之中。宋徽宗命人用黃金將石鼓上的文字用黃金填充,並從此嚴禁拓片。然而不多久就是靖康之變,金人攻破開封,將石鼓擄掠北去,扣去上面的黃金之後,將石鼓棄置在燕京荒外。
古人言「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宋徽宗給石鼓填金,本是貴重之意,但沒想到就因為這一點黃金,竟讓金人將石鼓擄去。而金人將石鼓拋棄荒外,看起來應是災禍,沒想到石鼓竟因此而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完顏亮正隆三年(1158年),下令銷毀「平遼宋所得古器」,石鼓因為被棄置荒野而躲過一劫。
直到元朝建立後,有個鳳翔人叫王楫的在大都做官,他才將家鄉的這件寶貝收拾了起來,移進了大興縣的孔廟。元朝皇慶元年(1312年),朝廷將石鼓移置到國子監,石鼓從此在那裏經歷了元明清三朝,渡過了600多年,直到1933年。
1933年,由於日本對華北日漸逼迫,為避戰火,故宮文物打包南遷,其中就包括了這十個石鼓。文物經鄭州、徐州、最後到達上海。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文物又打包遷徙,經鄭州、寶雞、漢中,最後到達四川,在那裏存放7年。
抗戰勝利後,石鼓連同文物一同運抵南京,隨後運回北平。一年後,國民黨在大陸全面敗退,又將文物往台灣轉移。在機場轉移時,因為石鼓太過沈重,飛機無法起飛,因此不得不將十個石鼓拋棄在機場,從而留在了大陸,目前保存在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