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北京網友說|種子的力量

2024-11-19心靈
圖源:新華社 高嵩攝
11月4日,神舟十八號乘組成功返回,又有一批新的太空實驗樣品被帶回地球。此前,被送往太空的6粒水稻種子,近期在大田試種中喜獲豐收。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事實上,國際間的種子競爭從未停止過。
對農業大學向往之
你是否還記得,2022年夏天,那個火遍全網的雲南農業大學招生影片?影片裏,丁習功在炎炎烈日下,操著帶有口音的普通話為母校宣傳:「我們這裏真的不用天天都挖地!」 可話音未落,畫面一轉,一台農機正在忙碌作業,他趕忙讓身後耕地的同學小聲些,這一場景被網友戲稱為 「招生減章」。
兩年多過去了,大眾對農業大學的誤解依舊存在,認為農業大學只有「種地」專業,認為沒人會開開心心地選擇農業大學,認為畢業後就業崗位少薪金水平低……既然大家都覺得學農艱苦,為何每年仍有眾多學子對農業大學心向往之?
中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從精準農業技術的廣泛套用到智能化灌溉系統的推廣,從無人機植保的常態化作業到大數據在農產品市場預測中的深入運用,現代農業早已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模式,中國農業科技的整體水平,已然邁入世界第一方陣。
農業大學培養的不再是傳統的「農民」,而是一群紮根田野做科研、具有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具備先進知識和技能、為保障人類食品而努力的「新農人」;也不再是僅僅破解「怎麽種地」的問題,而是加強農業領域的基礎研究,解決關鍵農機裝備、核心種源等「卡脖子」技術問題。
「新農人」的隊伍中,有不少是「海歸」留學生、城市青年、返鄉大學生和企業家,大家的「集聚」,讓農村也不僅僅只是農村。每年旅遊旺季,北京昌平區的辛莊村就遊客不斷,大家或在產業園裏體驗采摘與制作手工,或是坐著小火車深度遊田間地頭。曾經默默無聞的小村,如今成了京郊知名的「網紅村」。
在北京近郊的田間地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80後、90後,甚至00後,正在鄉村實作自我價值,追求職業理想。
現在是育種4.0時代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安天下,種為糧先」。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從「會育種」到「慧育種」,全球種業正在迎來新型生物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資訊科技融合的「育種4.0」時代。
中國老一輩育種家們為了選育出更好的品種,往往要在數年的時間裏,在田間地頭,在千萬個植株中,一株一株手工觀察,收集性狀,猶如「大海撈針」。現在,中國科學家們已經可以透過高通量分子育種,給作物做「全身體檢」,快速辨識出有優良性狀的基因,大大縮短育種周期。
除此以外,還有航天育種、組培快繁、智慧育種等多種先進技術和平台,讓中國優良品種的培育迎來「加速度」,進入「超級模式」。
北京正在聚力打造「種業之都」,推動更多「京字號」優質種子服務世界。據統計,北京市每年育種發明專利授權300多個,居全國第一;在國家推薦優良品種中,自主選育品種占比全國第一;每年審定、登記農作物新品種超過400個,約占全國十分之一……
政府負責搭建平台,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科研院所則是重要後盾,共同讓科研成果不再鎖在櫃子裏,讓種子在更廣闊的田野上開花結果,真正發揮出種「芯」的巨大實效。
電腦上的育種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經說:「搞科研如同跳高,跳過一個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後頭,即使跳不過,也可為後人積累經驗。」
從許多年前開始,育種就不再只是農業科學家的領域。例如,分子設計育種技術興起後,有這樣一群育種人,他們沒有農田和種子,只需一台電腦,就能把種子從田間地頭搬到電腦上,打造育種「試驗田」。
這些「電腦上的育種人」,大部份非農學專業出身,比如,中國農科院南繁院的育種團隊,有不少是學現代資訊科技、統計學等專業的,因為想離育種一線更近,他們常駐三亞,同時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看不見的虛擬世界中,讓一粒種子落入「土壤」,透過模擬水分、風雨、氣溫、土壤等大自然中的一切,讓種子生根發芽,育成「新的品種」。
現代農業不再只是下地幹活那麽簡單,也可以是「高精尖」「高大上」的。農業大學作為培養種業創新人才的搖籃,積極新建生物育種科學專業,培養交叉復合型種科人才,始終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引領學生,最實際的產業需求引導學生。現今農業生產模式的轉型升級、農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種種因素讓農業大學和農學專業不再是冷門。
2024年,中國農業大學的農學專業,在生源質素排名中名列前茅,這代表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現代農業研究感興趣,看到了農業領域的新天地。相較於別的領域,農業始終存在需求缺口,相較於潮起潮落的行業,農業每年穩定的「榜一大哥」。在北京,一大波「農業職業經理人」正在成為當地農民的好幫手。
小小的一粒種子不僅蘊含著「芯」動能,也裝載著「新農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代又一代的農科學子碰撞在一起,帶著滿腔熱忱,向陽而生,孕育出巨大的力量!
圖源:新華社 陳思汗攝
來源:北京網友說
作者:章雅璇
流程編輯:u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