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中國人,為什麽一下突然愛上吃「臭烘烘」的榴槤?

2024-08-28心靈

最近看到一份數據。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釋出的【全球榴槤貿易概覽2023】報告顯示,全球榴槤貿易中,95%賣到了中國。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是全球第1愛吃榴槤的國家。

第2名是新加坡,但他們只吃掉全球榴槤產量的3%。

更具體一點說,就在去年,中國一共進口了約142.6萬噸榴槤,進口額67.2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將近480億元。

而去年全年中國水果進口金額才168.5億美元,榴槤占到近40%。

糧農組織報告截圖

中國人怎麽就一下喜歡上這種「臭烘烘」的水果呢?

這背後是一個巨大的財富遊戲。

長期以來,榴槤就在最適宜水果生長的東南亞,懷才不遇。

原因很簡單,就是臭。

榴槤體內的硫化物有幾十種,比如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四硫化物……

二烯丙基二硫、S-三聚硫代甲……

最臭名昭著的是硫化氫。

有劇毒,散發臭雞蛋氣味。

有些人遭遇過天然氣泄漏,他們聞到榴槤的時候,還可能勾起不太好的回憶。

因為難聞,榴槤在原產地就不受待見。

在泰國,誰要是帶著榴槤,出租車有權拒載,酒店更是發現就罰款。

所以泰國的商販,大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動幫遊客開榴槤,請他們在街頭邊走邊吃。

如果實在想把整個榴槤帶走,酒店會要求蹲在門口吃完。

而在新加坡,帶榴槤乘公交車,要罰款500新幣,約合2700多元人民幣。

最受不了榴槤的是歐洲人。

他們覺得,榴槤的形狀就像中世紀的行刑工具。

而它的氣味具有「死亡氣息」。

不僅氣味不好,榴槤還很嬌氣,讓水果商嫌棄。

七八成熟的果子,摘下來一周就裂口變軟。

保質期最多18天,熟過了就沒人要。

出口的榴槤,如果在入櫃之前被雨淋,那就更危險了。

因為榴槤皮如果沒吹幹,就特別容易腐爛;要是吹得太幹,一整櫃都容易熟得太快,成本100萬一櫃的榴槤最終可能只賣出30萬的銷售額。

所以對於早期進入市場的商家來說,他們的生意更像開盲盒,還是動輒上百萬的大盲盒。

為了保證品質,水果商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加快運輸,二是零下18度冷凍。

但這兩種方式的成本都特別高,一般商家承受不起。

據中國憑祥海關的工作人員透露,2022年後,越南榴槤獲批從憑祥通關,但很長時間,憑祥卻幾乎沒有人賣榴槤。

因為,這生意沒得做。

他算了這樣一筆賬:

一公斤榴槤的進口均價在10美元左右,每顆榴槤大概1.5到2公斤。

如果一家水果商每天上貨50顆榴槤,那就是7000元左右的進貨成本。

整體核算,每個月都必須為榴槤專門留出30萬左右的進貨款。

但就算是有錢,很多人還是吃不了榴槤這碗飯。

在泰國的榴槤主產區,手握2000萬以上資金的商家,十個裏有八九個都要虧本。

和其他水果一比,賣榴槤絕對是個技術活,吃力不討好。

為了吃上平價榴槤,中國人也嘗試過引進自種。

但就算是科學家,也受不了榴槤的嬌氣,放棄了很多次。

早在1958年,中國就試著引進了幾株金枕榴槤的幼苗。

無奈它們水土不服。

引種到廣東東莞和海南萬寧兩個基地的榴槤樹,全都沒有穩定掛果。

看似偉岸的榴槤樹,在22度以上的環境才能掛果,溫度只要降到10度以下就可能停止生長,甚至凍死。

要想穩定掛果,至少要在適宜的環境下生長4到8年。

左等右等沒結果,榴槤的培育就被擱置了幾十年。

和現在的大紅大紫比起來,榴槤的過往,著實是不堪回首。

好訊息是,在三亞、保亭、樂東等地種植榴槤超過3萬畝,去年產量有50噸。

這個量雖然還很小,但相信憑著中國人的勤勞雙手,假以時日,榴槤國產會成為現實。

其實,榴槤在東南亞的種植歷史並不短。

而且榴槤除了當水果吃,果皮能煲湯、燉肉,果核裏面的部份烤一烤也能吃,口感類似於中國的小芋頭。

所以榴槤是典型的「老家水果」。

很多人一輩子都離不了它的獨特口味,但它們的天花板也特別低。

要是沒有人幫一把,這輩子可能都走不出原產地。

2003年,泰國得到中國進口特許,中國人開始有機會吃到榴槤。

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作家蔡瀾,曾是【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總顧問,也是榴槤的狂熱粉絲。

他曾在文章中這樣描寫榴槤的味道:「就像發黴的老芝士,又像七天不洗澡的運動鞋襪子,更像躲在茅坑裏吃鮮奶油蛋糕。」

但他卻將榴槤寫入散文【「死前必食」清單】,稱「果以榴槤為王」。

蔡瀾在采訪中對記者說,自己幾乎吃過全世界所有不同品種的榴槤:「我連續一個星期都沒問題。」

著名作家都帶不動貨,還有誰行?

2009年,榴槤等到了能捧紅它的人:澳門賭王何鴻燊。

2009年,澳門的一則大新聞,讓貓山王榴槤一夜爆火。

賭王何鴻燊派私人飛機到馬來西亞的彭亨州,買了88顆貓山王榴槤。

在限制之下的獲取,往往最能體現一樣東西的吸重力。

後來有人透露,賭王的榴槤,有10顆被送給了李嘉誠,10顆給了當時的香港特首曾蔭權。

港媒對此事大肆報道,榴槤跟富豪就這麽掛上了鉤。

別具一格的富貴氣質,讓曬榴槤照成了明星們的保留節目。

演員中有李冰冰、熊黛林,歌手裏有吳克群、光良、張傑,流量藝人中有易烊千璽,體育明星裏還有一個田亮。

高段位的愛好者,比的是誰服用的劑量大,殺傷力強。

演過【天龍八部】中阿紫一角的劉玉翠,經常抱著盆吃。

借著明星的熱度,中國消費者就被忽悠瘸了,榴槤的銷量和價格逐年走高。

根據中國水果品牌洪九果品的統計,在2015年到2016年間,中國水果市場的銷售額增速大概在9%左右,而榴槤的增速區間在20%-30%。

甚至一些影視作品中,榴槤被包裝成了權力的象征,抑或是日常的溫情。

在2018年周潤發、郭富城等主演的電影【無雙】裏,由周潤發飾演的假幣商人「畫家」,就請他的團伙成員集體吃榴槤。

而在電影宣發時,周潤發還給魯豫買過榴槤。

圍繞著榴槤,很多人腦洞大開,制造熱搜。

去年4月,中國部份地區出現每斤20元以下的榴槤,互聯網上掀起針對「榴槤自由」的熱烈討論。

然而沒過幾天,榴槤價格又漲到超過40元/斤,變回「榴槤刺客」。

輿論風暴一輪接著一輪,熱度最高的是「榴槤盲盒」。

普通人憑著博主們教的方法,買一個完整的榴槤回家自己開,飽滿的是「 報恩榴槤 」,幹癟的是「報仇 榴槤 」。

有人為了提前驗證自己的榴槤好不好,拿去地鐵過安檢。

進擊的榴槤還要攻克一個難題,那就是搞定不吃榴槤本蓮的人。

但解決辦法也被找到了,就是做成各種面點,如榴槤酥、榴槤披薩。

加工去掉臭味之後,榴槤的香甜和性價比優勢被無限放大,特別暢銷。

百勝中國行政總裁屈翠容透露,2023年的前九個月,必勝客賣了1億個披薩,其中有2000萬個是榴槤披薩。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鮮榴槤進口量只有22.44萬噸,進口金額為37.6億元。

但從2017年前後開始,中國的榴槤進口量猛增,截止到去年底翻了近7倍。

中國鮮榴槤進口貿易量及價格趨勢,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被嫌棄了一輩子的榴槤,終於算是「大器晚成」。

有人說,榴槤能紅,頭功得記給當年的「鄭和嚴選」。

要不是那時候鄭和的船員營養不良,看見榴槤捏著鼻子嘗了一口,中國人到現在可能都不知道榴槤是什麽味。

但實際上,榴槤征服中國人的胃,只靠鄭和還真不行。

因為鄭和只是證明了榴槤的存在,卻沒有帶回來。

關鍵就在這個「帶」字上。

看似與榴槤本身沒啥關系,其實解決了最大的問題。

長久以來,中國只能透過海運,吃到從泰國進口的榴槤。

但泰國榴槤受到季節性幹旱的影響,只在每年四五月、九十月兩個時間段產果。

空檔期時,大部份中國人只能吃冷凍榴槤。

因為東南亞的另外幾個榴槤產地,如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都是在2022年後才獲批向中國出口榴槤。

泰國長期控制著榴槤產業鏈的上遊,也主導著榴槤的價格。

中國想要掌握主動權,有兩個辦法。

一是進入泰國,從上遊影響榴槤果園的生產,就像日本人重塑泰國的汽車工業那樣。

二是從產業鏈的中段下手,開辟除海運之外的運輸通道,降低運輸成本,壓低價格,用增長的需求倒逼生產規模。

兩相對比,第一種雖然一勞永逸,但我們選擇了第二種。

原產地的生產環節我們不碰,在運輸條件上入手。

2021年,中國「西部陸海新通道」上的中老鐵路開通。

不僅是榴槤,很多東南亞水果都能更快進入中國。

比如馬來西亞的山竹、越南的火龍果、菲律賓的香蕉,乘鐵路經老撾抵達中國,最快只要3天時間。

今年7月11日,就有一批榴槤從泰國經中老鐵路運抵昆明。

這批108噸重的榴槤,從老撾首都的萬象南站,到昆明的分裝卸貨點,只用了29個小時。

而中國發達成熟的冷鏈技術,也幫助這些水果更好地運抵終端市場。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月28日釋出的【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2024版)】顯示,2023年全球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大概是2928億美元。

其中中國約為733億美元(約合5259.64億人民幣),占比高達25%。

冷鏈技術的發展,一直都緊跟著市場需求的腳步。

比如獼猴桃銷量暴增時,中國的冷鏈運輸從普通溫控,前進演化成溫度傳感器+物聯網模式,以防獼猴桃失水皺皮。

隨著黃花魚、三文魚等水產消費需求的上漲,中國的冷鏈運輸被劃分出恒溫、冷藏、超低溫、冷凍等多個溫區,精準提供不同的溫度環境。

而作為進口榴槤的冷鏈班列,因為運輸時間長,且中途需要換車,中國的冷鏈系統就透過使用智能冷櫃,在通關時整櫃接駁,壓縮通關時間。

在中國的口岸,榴槤車經過智慧邊檢系統,最快用15秒就能順利通關。

用這樣的方法,榴槤的貨損率被降到最低。

產品質素能保證,東南亞各國自然就放心將高貨值的榴槤送到中國。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鮮榴槤中,有92.9萬噸來自泰國,49.3萬噸來自越南。

中國人對榴槤的喜愛,連【經濟學人】都專門發文進行分析

而自2023年1月起,海關總署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菲律賓鮮食榴槤進口中國。

中國的榴槤平均價格,也逐漸穩定在了40元/斤左右,偶爾還能19.9元/斤。

中國榴槤產業的火熱,也讓一些國家分外眼紅。

日本權威媒體「日經新聞網」,就曾刊文「陰陽」:

【咖啡豆價格暴漲,是因中國人太愛吃榴槤?】

文中提到,中國人愛吃榴槤,導致榴槤價格暴漲5倍,農民們用榴槤樹取代咖啡樹,又引發了咖啡價格的暴漲,連鎖反應甚至影響到了雞蛋的價格。

罪魁禍首就是中國人。

看似沒什麽問題,但有個巨大的邏輯斷層:榴槤的價格漲了5倍,這筆錢誰賺走了?

當然是越南人。

近年來,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大幅增加,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某些國家的產業格局。

但絕不是讓他們更窮,喝不起「雞蛋咖啡(一種越南特色咖啡飲品)」。

而是讓他們更富有,更受益。

據越通社披露的越南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越南榴槤出口額達13.2億美元,其中有92.4%來到中國。

而根據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的統計,2024年上半年越南果蔬出口額是34億美元。

核算下來,中國進口榴槤,可能為越南帶來了21.8億美元的出口收入,占越南果蔬出口總額的64.1%。

將咖啡樹砍掉換成榴槤,正是越南人自己的理性選擇。

不僅越南人看到了商機, 在馬來西亞,距離首都吉隆坡90分鐘車程的勞勿地區,果農們砍伐森林,將山地修整成適宜榴槤果樹生長的梯田,種植榴槤。

一位15年前還是程式設計師的園主,轉行種榴槤後見證了勞勿地區的脫胎換骨。

他說:「以前勞勿很窮,但現在很多人把小木屋變成大別墅,還把孩子送去外國讀書。」

當一條產業鏈被打通,不僅富人能吃香喝辣,遺傳富有。

窮人,也能有一條向上奔赴的通道。

這就是中國在東南亞國家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