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得告訴大家一個悲慘的事實,其實你找到工作只是一切的開始。
一開始,你是新入職,有新手保護期。老板會包容你,經理會袒護你(哪怕心裏覺得你是個砂弊,但也要做給其他員工看,而且因為招工是有隱性成本的,如果隨便解雇,也不劃算),可一旦到了危險年齡線。
比如本科生的26歲,比如30歲,比如35歲。這是你升職,轉職,沒有晉升希望的死線。
進企業四年了,你還沒升職?
你該好好想想的,有些企業新人福利優惠政策,就給到3年,甚至2年。而35-37 歲,你該入門中層了,40多歲,怎麽也是經理了。
一旦你過了這些年齡線,而又體現不出對於企業的價值,沒有到中層管理崗位。那麽新來的大學生顯然比你有性價比,你註定會被淘汰的,現實就是這樣。
工作之後等著你的,只有源源不斷的大學生管培生 和失業,不會有其他的。
你每天只有焦慮和算計,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沒背景的大學生來說,你記住,你不是在工作,你是在求生,水會不斷淹上來,你要努力爬才能活。
我們回頭想想,是不是讀書時就該明白這個道理?
你到了高中,其實所有讀書不行的人已經被篩選掉了,你是在和你一個範圍水平的人卷,這是什麽難度?
進了公司也一樣。跟你同期的人,哪怕比你差,家境也比你好,關系也比你鐵——這叫資源守恒定律。
然後你跟他們競爭,打敗他們,再到一個新的圈層。這些人也都把他們的同期打敗了,用各種手段。
你爬的越高,風險越大,責任越重,贏,多拿錢打工,輸,失業開除裁員。這就是一切了。
你所有的時間,健康,全換成錢了,然後交一半給房東,吃喝用掉,剩下(如果還有)等通貨膨脹了。
我思來想去,現在,當下,我不知道以後的情況,有人跟你說什麽人工智能轉譯器,什麽工作用不上,別聽,你學就完事了,大學和社會最大的區別,就是你會突然從一個比較友善適合生存的空間和狀態裏,進入到一個極端殘酷的環境裏,就像冰水掉到溫水,再到開水的感覺。
一開始你不會覺得要死了,甚至會覺得很舒服,很自由,但這是假象,是騙人的,你要求生了。
最後不建議盲目創業,你自己什麽背景,什麽資源,什麽能力,什麽眼力,什麽人脈,什麽運氣,自己最清楚,要是不清楚千萬別創業。
眼下,就這兩條路能幫你走出陷阱了,如果你也掉進陷阱了,那沒辦法,只能說很遺憾。
2、其實在30歲之前,我們其實已經做出了人生中80%的重大決定。
為什麽這麽說呢?
①30多歲的你,還一無所有,生活狼狽。
這很可能是你在20多歲的年紀裏「享受 年輕」所支付的高利貸。
②別老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沒到30歲,還有幾年可耍,其實我們的人生從20歲就開始了。
也就是說,在20幾歲的年紀,我們必須開始去探索,想跟誰結婚,準備去在哪裏,準備過怎樣的生活?而不是要等到30幾歲。如果到那時候再去考慮這些問題,悔時晚矣。
歸根結底,30歲的果,是20歲種的樹。
一個男人30歲以後,基本上已經沒有愛情了。在那之前,他已經毫無保留地愛過別人了。別不相信,你真的捂不熱他。(女人也同理)
對於普通家庭孩子來說的話,真正很開心的時光就是25-30歲。
這個時間段讀書剛畢業,經濟穩定,離開父母獨居,有自己的小公寓或者出租屋,可以談美好的戀愛,下班報個興趣愛好班,也可以試試那些從小不被父母支持的夢想,音樂啦、運動啦、旅遊啦。
這個時間段未婚未育,也不用操心家庭關系之類的煩惱,假期想去哪裏玩去哪裏玩。
縱觀人生每個年齡段:
25歲之前,大多數人被困於學業。中考,高考,本科,考研。
25-30歲,這個年齡段應該算比較舒服的。25-30歲,你不用為任何人而活,只為努力給自己拼搏一個未來就可以。
30歲之後,大多數人被困於買車,買房,結婚,生子,柴米油鹽,生活瑣碎,孩子教育。
我們常說某某人有才華,就是不得施展,時運不濟,郁郁不得誌。
現在想來都是狗屁,你有才華,有發票嗎?有信譽卡嗎?
你啥都沒有,啥都拿不出來,還硬說自己比別人要強,你的作品呢?你的承諾呢?你的擔架呢?
所以很多才子被「懶」字打敗,更多匹夫因為勤快所以揚名立萬。
就像寫那種在我看來像垃圾一樣的玄幻小說,你能寫出十本,無論質素與構思如何,只要不是前言不搭後語,不是太語無倫次,也能收獲一批讀者或者粉絲,那麽你也能能當個簽約作家了,沒準還能成為知名寫手。
哪怕最後你吊毛沒有,走到哪裏帶著你這十本書,往桌上一拍,在牛逼的人也會對你另眼看待。
拿不出作品或者成果,就不要怪別人狗眼看人。我說過了,人堆裏還是狗多。
獲得一個人的青睞其實很難,但是獲得一只狗的青睞很容易——你表現的比他稍微牛逼一點,或者你手裏攥著他想吃的骨頭。
30歲後不再相信天才,我只相信底蘊和結果,只相信過去走過的路。
也就是過了30歲,還不能靠你的本事吃飯,還不能靠你的資歷吃飯,那就算是很失敗的前半生。
前半生失敗,然後就習慣了,麻木了,得過且過了,那麽迎接你的,就將是失敗的一生。
然後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一無所有,然後讓孩子刻苦、吃苦、苦水裏泡大,別人和你比現在,你和別人比將來?孩子赤條條來到世上,他們又招誰惹誰了?
3、銀行每天給你的賬戶打款86400元,你必須把它全花掉,花不完的當夜就清零且不累積。
第二天這家銀行會再給你賬戶打款86400元,每天如此,一直打款到你死為止。世界上會有這家銀行?然而它真的存在,它叫時間銀行。每人每天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不多不少。
這是一個把時間抽象為金錢的感知方式,當然,不是每個人的1秒鐘都能等於1元。如果哪天你的1秒=1元,請把大腿伸過來,我要抱它。
5歲的孩子,未來的1年相當於他已過人生的20%
20歲年輕人,未來的1年相當於他已過人生的5%
80歲老人,未來的1年相當於他已過人生的1.2%
這個簡單的演算法,一定程度上就解釋了:小孩感覺時間過的很慢,成年人感覺時間越過越快,半步入土的老年人總感覺人生下一秒就到頭了。
時光飛逝、白駒過隙這樣的詞,都是成年人的後段人生總結出的。這個演算法不抽象,就是赤裸裸的數碼計算,把時間感知明明白白的展示在自己人生的對比意識裏。
人在迷茫時還有一些生活感知:
①晚上想著刷一會抖音就睡了,結果開開心心後知後覺的2個小時過去了。
②在你很餓的時候點份外賣,即使20分鐘就送到了,也會感覺都2小時了還不到?
③熱戀期感覺愛情過的時光飛快又甜蜜,鬧分手時期卻又感覺度日如年。
④讀大一的時候感覺未來四年好長啊,但畢業離校那天卻感覺四年被一下子壓縮了,想哭的心情根本忍不住。
⑤電影院裏一部節奏緊密的電影,2小時愉快的就飛過了,反觀一部又臭又長的電影,2小時內睡一覺起來又睡了一覺,感覺這破電影怎麽這麽長?
⑥很多人早早就知道要珍惜時間,但因為懶惰、不自律等原因又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
如果以自己的人生為參照系,年輕的時候總會感覺未來可期,年紀越大就感覺未來一年的時間夠幹個啥?
上面的時間銀行、數碼演算法、生活感知,都是為了鋪墊我想提到的這個詞:時間參照物。
自從我知道了這個詞,就慢慢的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有了越來越清晰的物化感知。感知越清晰,我就不自覺到自覺的越開始珍惜它,因為它流逝的真是快啊。
我身份證9月份到期要更新,所以前幾天去一家攝影館拍證件照拿數碼回執。
拍照前他們給我洗臉、修眉、擦粉、抹口紅、整理發際線,收費100多。掃碼付款後我呆呆的楞了會,身份證的有效期是10年,我回想了舊身份證上的大頭照,當時拍照花了有沒有10塊錢?
當時也不給你化妝,拍的也很簡單,也不用穿翻領的深色衣服(現在公安局身份證照片回執稽核都要求穿翻領深色衣服),10年後的物價真是變化不小。
然後我坐在修圖小哥的邊上,看著他用PS修我的臉。雖然已經鋪了粉、化了妝,但是黑眼圈、眼神亮度、皮膚粗糙、高低眼、脖頸上的暗沈等等,都被小哥一點點P掉。
看著他把我那些藏在黑發中的白發一根根P掉,我內心不停的嘆氣。10年前隨手拍的證件照,滿臉膠原蛋白、炯炯有神的眼睛、烏黑茂密的頭發、不顯眼的發際線,時間真是一把殺豬刀,在我的肉體和靈魂上肆意屠宰。
所以啊,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時間參照物,讓自己能更明確的感知到時間的存在,這樣才能讓自己記錄時間的使用(類似手機上的螢幕使用時間),以及規劃未來每天、每周、每年的時間消耗,走出迷茫。
解決方案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早上規劃、晚上總結」,早上規劃今天分別做什麽事,計劃消耗多少時間,晚上睡前總結做了什麽事,花費了多少時間。
希望大家的時間都能被充實使用,不要後知後覺被清零才惋惜。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點個贊意思下得了~
我的公號【 江湖聞道錄 】,分享更多外面不能說的潛規則,關註即送【送禮絕學+職場秘籍】、【天涯隱學神貼全集】,悟透規則讓你提前30年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