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心理咨詢師一般需要面談3次到4次才給予指導性建議或者評估反饋?

2019-11-25心靈

(一)

當來訪者希望咨詢師能夠迅速立竿見影、一針見血地給予解答的那一刻,他已經將咨詢師放在了一個無所不能的理想化的位置。

理想化必然會經歷破滅的過程,從這一點上來說,咨詢師是註定要讓來訪者失望的人。

(二)

當咨詢師在剛認識來訪者的時候,就開口道:「你應該試試方法A,或者你應該試試方法B。」這時候,也意味著咨詢師將來訪者放在了一個無知無能的位置上。

咨詢師很可能遭遇到的結果反饋是:「你怎麽知道我沒試過?你說的那些方法我都試過了。」畢竟,真正跟那些困擾朝夕相處的人,是來訪者而不是咨詢師,沒有誰比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困境,以及那些興衰變遷的生命史。

(三)

當來訪者提出:「你能不能給我點切實有效的建議?」

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或許只是,「你能不能告訴我,該如何信任你?」「你怎麽好像一點都不懂我,你真的能幫上忙麽?」

這時候,要回應的不是所謂的建議,而是彼此之間的關系,重新去打造關系的地基,讓它可以更穩定一些,更安全一些,更值得被信任。

(四)

當來訪者提出:「你能不能給我點切實有效的建議?」

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或許是他的種種情緒,焦慮、煩躁、不安、慌亂、恐懼……

他想要告訴咨詢師「我真的好怕好怕,我怕我的生命從此一蹶不振,我怕我從此開始走下坡路,我只想快點讓這些狀況統統消失」。

這時候,要回應的也不是所謂的建議,而是優先幫助來訪者處理他的情緒,在肯定他想要幫助自己的積極意願性的同時,也協助他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或是增加情緒耐受的能力。

(五)

那麽,如果來訪者真的想要的就是建議本身呢?

Jerome S. Blackman曾經在他的書籍【101個心理治療難題】裏提到一個很有趣的事:咨詢師當然可以提出建議。但在此之前,他們必須要取得給出建議的資格,進而,要承認自己給出的方法可能是無效的,這非常有用。

這樣做,一來確認了來訪者的意願性,他們真的想要建議,也真的願意去試試看;二來也避免將咨詢師放在全知全能的位置上,並提供了一起討論的空間與余地。

(六)

讓建議可以真正發揮出效果的重要前提,是保持咨詢中的第三只眼,咨詢師須留意何時提建議、如何提建議,以及提出什麽樣的建議。

縱使是認知行為治療、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這些註重方法與行動的取向,在提出每一步的建議之前,也會與來訪者進行細膩的討論。或者說,建議本身就是在對話當中自然產生的,它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不是一個充滿意識的目的。

(七)

一個有效的建議,是可以妥帖地嵌入到來訪者的生活當中的,就像是一塊恰好的、本來就存在,卻沒有被發現的拼板。它適應於來訪者的困境,是他在生活中立刻可以去做的,也可以呼應到他目前擁有的資源。這或許是一個新習慣的建立,但不必太過費力,甚或感到為難與勉強。

要找到這一塊塊的拼板,咨詢師心中需要有全域的概貌,這是所謂的「個案概念化」;也需要進行篩選與剔除,這正是所謂的「評估」。這些通常都需要耐心與時間。

(八)

當然,不排除有「天賦異稟」的咨詢師,與「天賦異稟」的來訪者。但天賦異稟的背後,常常是他們心中早已對這幅圖畫或類似的圖畫做了千百萬次的揣測與描摹。

也就是說,時間成本早在前期就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