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追逐AI風口,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2025-01-01心靈
年底回憶2024年工作中最有意思的時刻,是在3月的GDC(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下沈美食廣場裏吃個章魚小丸子的功夫,旁邊站了個看AI的投資人。
這個位於上海徐匯濱江的會場尤其大,8.5萬平方米。從主會場去往展館的途中,走得餓了,就去廣場裏找些吃的,挑了個章魚小丸子,旁邊突然傳來聲音:「你不熱嗎?」轉頭,旁邊是一高個兒,穿了件短袖,而我當時穿著毛衣。
聊起來得知,他是VC投資人,從一年多前開始將全部精力放在AI套用層投資,作為一線投資者他深刻感受到AI發展之快,很多專案幾個月不見就又多次叠代。
AI今年真的很「熱」。GDC去年還在遙遠的滴水湖,今年就搬到了徐匯濱江,參展商們感受到「規格比此前高了很多」,展館「人山人海,基本擠不太動」,對記者來說,座位更難搶了。到7月,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時,展館甚至要排隊入場,人群在酷暑的館外繞了好幾個圈,堪比過年進景區。
作為記者參加了幾屆WAIC,這無疑是最「熱」的一次。關註AI的人更多了,投資人、創業者、各行各業要融入AI業務的人,大家都急切想知道,機會在哪裏。
「FOMO」
這一年的AI圈,有兩個英文詞聽得比較多,一個是PMF(ProductMarketFit,產品市場契合度),另一個是FOMO(FearofMissingOut,錯失恐懼癥)。前者是許多投資人和創業者常常提到的,好的專案需要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後者是一種整體的情緒,無論創業者、投資者,還是大廠,寧願投入更多,也不要錯過AI。
很多在大廠裏幹得好好的高管,出走創業,投身AI了。一位從大廠出來做AI套用的創業者跟我說,自己實際上已經財富自由,創業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希望抓住這個機會做點有意思的事情。年尾,也接觸到一位AI公司的產品經理,他說自己準備出來創業了,做AI套用。
對於從大廠出來創業,印象深刻的一個形容,是階躍星辰CEO姜大昕說的,他此前是微軟全球副總裁。他說,「這個世界上每天刮很多風,但這個風刮到你家門口,一輩子就那麽一兩次」,說到GPT帶來的沖擊,他的感受是,「整個世界在我身邊呼嘯而過,留下自己在風中淩亂」。
對很多過去就從事AI甚至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的研究者來說,生成式AI和大模型或許就是「吹到家門口的風」,「這值得所有做AI的人投入進去」,一位研究者這樣說。
今年采訪中,一個明顯的感受是,AI圈的創業者有更多的年輕人,90後甚至00後走到台前了。
AI圈話題度較高的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以及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稚暉君」,都是1993年生人。一度刷屏網絡的影片生成模型Pika背後,站著95後創始人郭文景,甚至「父憑女貴」,帶動父親公司股價六連板。波形智能創始人姜昱辰是1998年的博士,公司在年末傳出被OPPO收購。在年初,采訪了AIGC公司Tiamat創始人青柑,是一位00後創業者。
這些創始人除了年輕,另一個特征是「學霸」,都畢業於名校或者在學術上有很高的成就。流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者,或許需要擅長跑業務做銷售,AI圈的年輕創始人則更專註於技術。
在一場論壇上,真格基金合夥人劉元也提到了一個觀察,2024年是真格基金成立的第13年,「今年我們所投資專案的創始人平均年齡,是歷年中最年輕的,今年投的專案創始人,80%都是90後,還有幾個是00後」。
過去,創始人往往需要具備較強的實戰能力,營運經驗至關重要,有過銷售方面的經驗,年齡也會偏大一些。但現在這個時代,對技術的理解越來越關鍵,創始人不一定需要具備營運的經驗,更多的是剛從學校出來的年輕人。「有從0到1動手能力的創始人,就是我們下一步最看重的創始人。」劉元說。
不確定性
大部份人都會認可這次AI浪潮很重要,但時間來到年底,另一種不確定性和懷疑的情緒也更多了。
現在還能記得,OpenAI在過年期間釋出的Sora,帶給所有人的震撼,有媒體驚呼「現實不存在了」,AI好像會給未來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且這個行程會很快。
但到年尾,AI圈已經平靜了很多。去年OpenAI釋出了GPT-4,但今年GPT-5遲遲沒出,只有數學模型和多模態在叠代,Sora年底正式釋出了,並不如預期。大模型還在進步,但好像速度放緩了,人工智能還沒想象得那麽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的未來突然變得遙遠。
這一年,采訪了很多一線從業者,遊戲美術、程式設計師、音樂人、設計師……問AI對這個行業帶來的改變,未來是否會替代人類,得到的答案都不是簡單的肯定。AIGC目前更多的可能是提高效率、節省成本,但如果進一步問會多大程度提高效率、節省多少成本,這個問題至少目前還沒有太好的結果。
例如,采訪了幾位AIGC藝術家,他們很好的作品往往是在AI界面經過無數次反復對話,重新生成得到的結果,有時甚至要生成100次才得到可用的結果,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藝術加工。用AI很簡單嗎?實際上看從業者繁瑣的產出過程,並不那麽容易。
在記者的工作中,有時候也會嘗試使用AI,例如將一些英文片段轉譯成中文、讓AI幫我生成提綱,即便是這種簡單的活兒也不能完全信任,有時候AI會偷懶,轉譯漏掉一些片段,生成的提綱問題很無聊,我可以拿它去問任何一個人,得到的答案一定不會有太多價值。
有一次我試著將全部采訪和素材整理好放在一個文件中,設定一個思路,讓AI幫我寫一篇文章,看到結果我想,如果這樣交上去能夠透過的話,那這個行業就完了。
至少在當下,2024年的AI還遠遠不夠智能。行業很興奮、很熱鬧,但同時,有很多的不確定和未知,AGI是真的嗎?還有多久?現在的機會在哪裏?誰也無法下一個準確的判斷。
對投資人來說一樣,「大模型要不要投,今天的AI套用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一場泡沫?每個機構都面臨著這樣一個課題去回答。」弘毅投資總裁曹永剛表示,很多情況下,答案並不是占有充分的數據,在事實的基礎上有很客觀的結論,很多時候需要主觀的判斷。
對財經記者來說,可能要做的事情是,在眾多的不確定性中,去探索某一個確定性,這對讀者來說就是價值。答案並不是一天就能有,2025年,帶著問題找答案,去找更多確定性。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