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intp對愛都很模糊嗎?

2020-10-08心靈

寫完整篇之後回來叨叨兩句,事實上,我覺得很多MBTI區的問題給我答起來很難受的感覺,因為我覺得我如此回答完之後,其條件完全可以弱化一下,從某個人格類別推廣到某種平凡解。畢竟為了嚴謹,我的結論都已經這麽弱了,結果條件還這麽強,不開心。

以下原回答:

這得看你怎麽定義模糊了。

如果你說的模糊,是指它沒有辦法以某種準確的概念描述,那麽我想的確是的。在我們生活語境中的愛,本質上是由支離破碎的孤立經驗構成的社會意識集群,是從碎片到集群再經由個人敘事進行判斷的過程,基於這個過程,使用任何一種言語來闡述愛的概念,都相當於給它重新劃了一個界來進行判斷。

如果在最質樸的經驗層面,無異化的需要中,愛是一種純粹的體會(具體是什麽樣的體會並不重要),其背後的象征功能是失效而封閉的,那麽在其意識集群的過程中愛就具有有某些表征,也即需求的狀態,需要做些什麽表達愛,或者對方做些什麽我們才能夠明白自己的確正在被愛,而這樣的行為往往構成了一種關於愛的符號秩序。而當我們言說明確其概念,它立即搖身成為了某種欲望,欲望在拉康的異化過程中即需求減去需要的那一部份。這裏一個顯然的例子是,某些時候,當對方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達成儀式性的行為時,最初的愛的感受立馬就消失了,我們判斷其沒有按照「愛」的標準去做,那麽愛就不存在,於是乎我們的追求就變成了這個符號秩序所要求的形式,帶給我們快樂的並不是愛,而是被確定的秩序。那麽,起碼在這段感情中,我要說愛將成為永恒匱乏之物。

最終,這個秩序不斷的提醒我們的缺失和匱乏本身,並要求我們不間歇的追趕。我們曾經試圖用來確定自我之內的感受為真的東西,最終被外化成了一個抽象的鏈條,程式化的編碼出了意義的圖示。而我們不得不一次次的按照圖示的指涉才能夠找到自己。於是終於有一天,我們開始厭倦這喋喋不休提出要求的世界,也厭惡了被關在鏡子之中,再也無法觸碰的我自己。

從另一種更世俗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行為還將自我敘事視作某種天然具備價值的事物,於是其似乎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某個陳明的公理,但實質上這顯得異常傲慢而對他人相當不公平,是一種相當粗暴的評價方式。那麽,我們就不如保持它的模糊,恰恰是不定義才讓其不言自明,讓我們不至於陷入語言遊戲的滑坡中。

而如果你說的「模糊」,是指感受不到愛,在最初的經驗層面本身就已然模糊,我必須要告訴你並非如此。

即使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明確的目標我到底如何去思索這份感情,也不清楚其究竟是什麽,是不是「真的愛」對方。

可是沒有關系,這並不重要。

感受是一個誕生的過程,它並非某種價值判斷,它不說話,只是存在。

所以,在這一層我的答案是:懷疑和模糊本身就已經體現出了它如此真實的在場。

讓我們不必繼續仿徨。